第147章 大唐暮色(1)

作者:侧侧轻寒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11

|

本章字节:8278字

长安朱雀门。


熙熙攘攘的人潮,在城门口鱼贯出入。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川流不息。


滴翠顺着人潮,低头仓皇地出了城门。


就在她刚出了城门之际,后面有奔马疾驰而来,有人大喊:“城门防卫司注意了!官府有令,即刻搜寻一名叫做滴翠的年轻女子,高约五尺二寸,身穿浅绿色襦裙,若有发现,立即带回大理寺!”


卫兵们赶紧应了,有人又问:“那女子犯了什么事,需要送交大理寺?”


滴翠提起自己的裙摆,埋头向前疾走,希望让自己淹没在人群中,不要被发现。


那位骑马来的通令官说道:“什么大理寺?这可是圣上亲自下的口谕!听说她爹与同昌公主之死有关,圣上要将他家满门抄斩!”


有人愣头愣脑问:“这是圣上没了女儿,也不让凶手女儿活着的意思?”


“你是要死啊?这种话也敢说?”旁边人低声喝道。


那人缩缩脑袋,不敢再说话了。


滴翠站在人群之中,听着周围纷纷的议论,茫然而慌乱地想着自己的父亲。


那个一直嫌弃她是女儿的男人,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对她说,你这丫头片子有什么用,总有一天会跟着男人走掉,你爹我还不是得一个人活着。


那个在她被别的小孩欺负,哇哇哭着回家时,总是厌弃地说:“女人就是没用,打架都不敢还手。”但过了几天之后,那些小孩看见她便都不敢再欺负,至今她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没有母亲,从小就垫着凳子给父亲和自己做饭。他每天都吃,却从不说好。有一天她与女伴出去上香,回来发现他放着隔壁吴婶送的饼子不吃。他说,吃不惯。


他想要的是儿子,而她是他不想要的累赘。但这么多年,她与几个女伴比起来,衣食和饰品都不缺。他总说,女儿打扮得好看点,嫁人时才能多要点彩礼,可她有时候也想,这十几年的辛苦,毕竟是回不了本的吧。


她的父亲,脾气粗暴,个性固执,一辈子不懂得说一句温柔的话,做一件温和的事,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她就这么长大了,也曾感伤过自己没有母亲,也曾羡慕过别人有父亲宠溺,而她除了继承自他的倔强固执之外,一无所有。


她出事之后,他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赶她走,她无论怎么哀求,始终都被他赶了出去。


然而,在杨崇古凑到她的耳边,说出逃那个字时,她的耳边,几乎也如幻觉一般,同时出现了父亲丢给她一条麻绳,将她逼出家门时,对她说的那一个滚字。


那时令她痛不欲生,令她恨不得当场死在他面前的那个字,如今想来,却让她眼泪夺眶而出,再也无法抑制。


她忽然想,或许是那个时候,她的父亲,已经决定让她远走高飞,而他,将要替她洗雪所有仇恨,手刃所有伤害自己女儿的人。


她在日光之下,一边流泪,一边茫然地往前走着。


不知未来在何方,不知爱人是否还能重聚,不知自己的父亲将会怎么样。


后面有喧哗声传来,她看见人群中,有一队城门守卫士兵正朝她追来。领头的人大叫:“你,那个穿绿衣的,站住!”


她知道自己已经被发觉,前面是茫茫的山野,后面是追兵。她孤身一人,能到哪里去呢?


天地迥回,万念俱灰。


滴翠停下脚步,慢慢回身看着他们。


“叫什么名字?”他们喝问。


滴翠脸上泪痕未干,惊惶地看着他们,不敢说话。


“不管叫什么名字,一个十七八岁的绿衣女子,又孤身一人行路,先带回去再说!”


卫兵们拥过来,抬手就去抓她。


滴翠闭上眼,只觉得无尽的苍凉与悲伤涌上眼前,一片漆黑茫茫。


就在卫兵们抓住她胳膊的时候,忽然有个极清朗柔和的声音传来,说:“你们抓错人了。”


众人一起看向旁边声音来处,却是一个如同修竹茂兰般清逸的少年,骑在一匹黄马之上。他穿着天青色的窄袖襕衫,最普通的衣着,最普通的马,可每个人看见他时,便觉得眼前的世间,色彩格外鲜亮起来,如朝霞初升。


滴翠不由自主地嗫动了一下。


是他……


虽然仅有一面之缘,但谁会不记得这样出色的人呢?何况,还是张行英家的恩人——那个抱着阿宝在京城找了两天,走遍了长安各坊,终于在茫茫人海之中将孩子送回家的好心人。


而领队的士兵也认出了他,赶紧拱手道:“这不是禹学正吗?您认识这女子?”


旁边有士兵低声问:“这禹学正是谁啊?”


“你上次不在啊?就是曾与郭淑妃和同昌公主一起出城踏青的那位国子监禹宣禹学正呀!我们拦了车驾检查,要不是禹学正帮我们说好话,郭淑妃和同昌公主一发怒,咱城门一群人都没好果子吃!”


“哦哦!禹宣我听说过……”


领头横了他一眼,将他口中呼之欲出的八卦堵回去,神色如常地对禹宣拱手。


禹宣也下马还礼,说道:“这位姑娘我认识,是公主府中的侍女。如今公主薨逝,她被遣送出府而已。”


说着,他转而看向滴翠,问:“你家虽在城郊,总也有段距离,怎么也没人护送?”


滴翠看着他清湛的双眼,忽然一下子明白过来,他是在救她。


她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结结巴巴说道:“是……是啊,现在公主……公主没了,府中乱成一团,哪还有人遣送我呢?”


“我与你顺路,带你走一程吧。”他说着,朝士兵们拱手告别,示意她上马。


领头的有些迟疑:“禹学正,这个……”


“怎么了,查队长还担心我走不动,要借我一匹马么?”禹宣笑道,“不过我这回是回益州,这马是有借无还的。”


他的笑容澄澈清透,简直干净得令人自惭形秽。领头士兵顿觉怀疑他是自己的不应该,赶紧打着哈哈说道:“禹学正与公主府来往……那个,甚密,你说的当然绝对没问题了。不过这借马可不行,马匹都是有军马司火印的,我就是敢借,禹学正你也不敢骑呀,哈哈哈!”


禹宣微笑着轻拍马颈,说:“既然如此,那我便告辞了。”


滴翠迷迷糊糊上了马,直到走出一里许,再没有了那些士兵的身影,她才感觉到自己的一身冷汗,早已湿透了后背。


走到一个渡口边,几个人正在往船上装载货物。禹宣牵着马停了下来,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她愣了愣,默默摇头。


他示意她下马,从包裹中取出两缗钱和一套衣服给她,说:“衣服你将就先披着,总之不能穿这件绿衣了,钱我也带得不多,就给你一半。你若与我在一起,容易被官府的人找到,还是坐了这船,能去哪里,就去哪里。”


她迟疑着,见他双手捧着东西,一直放在自己面前,只能接过,低声说:“多谢……恩人。”


他再不说话,收拾好包裹,翻身上马,说:“路上小心,就此别过。”


她抱着东西站在渡口,看着他头也不回地离去,终于忍不住叫他:“恩人,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救我?”


他停下了马,回头看着她。那双清澈明净的眼中,有薄薄的忧思与恍惚飘过。


但他终究还是掩去了所有愁思,只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我曾在大理寺门口,看见你抱着阿宝,温柔小心的模样。我想,这样的女子,肯定不是坏人。希望日后,你也能这样抱着自己孩子,好好活下去。”


她怔怔地仰头看他,喉口哽住,微有艰涩:“可我,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有这样的一天……”


“会有的,上天不会亏待好人。”


他说着,轻轻朝她点点头,拨转马身而去。


她目送着他离去,强忍住眼泪,在竹林之中披上了他的衣服,踏上了那艘船。


船老大在催促客人登船,客商们东倒西歪抱着自己的货物坐在甲板上,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热情地招呼她坐在自己身边。


满满当当的船吃了深深的水,摇摇晃晃地顺着芦苇荡一路往前。


禹宣的衣服偏大许多,滴翠勉强拢住袖口与下摆,坐在船舱之内,将头靠在竹篾编织的窗上。


船行水上,水面如同微微抖动的光滑丝绸。滴翠呆呆凝视着水面,一遍一遍地在心里想着那些重要的人,和那些重要的事。


但无论如何,伤害她的人都已经受到惩罚,遮掩她的阴霾也已经渐渐消散。她想,她一定要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为了张二哥,也为了她的父亲。


像每个最普通的女人一样,终有一日,她要与自己的爱人重逢,要抱着自己与爱人的孩子,在日光之下宁静而从容,忘却曾侵蚀过她的一切悲哀。


夔王府,枕流榭。


景毓回来禀报自己的任务:“王爷,那个吕滴翠……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李舒白微微皱眉,搁下手中笔问:“不是让你从大理寺外就一直跟着她吗?”


“是,但到了城门外时,她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奴婢正在想如何上去保护她,结果有个路过的人将她救下了。”景毓说道,“奴婢想起王爷的吩咐是护送她离开京城,又见她已经上船离开,便不再跟下去了。”


“嗯,夔王府可以帮她一时,但总不能管她一世,随她去吧。”李舒白听说她已脱险,便说道。


景毓应了一声,却没有离开。李舒白见他这样,明白他还有话说,便示意他说完。


“当时救了吕滴翠的那个人,是刚刚辞去职务的国子监学正禹宣。”


李舒白沉吟片刻,嗯了一声,却没有其他反应。


景毓十分聪明地行礼:“奴婢告退。”


李舒白扬扬手,等他退下之后,他一个人坐在水榭之中,却觉得四面水风侵袭,尽是灼热。


他不觉站起来,沿着曲桥穿过荷花开遍的湖面,走向前院。


今日当值的景雎正坐在偏厅,一边眉飞色舞地和对面的黄梓瑕说话,一边和她一起剥莲蓬吃。


“哎,崇古,我听说你要跟王爷去蜀中了?蜀中可好啊,天府之国,听说景色特别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