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9:19
|本章字节:4698字
有娥简狄氏,吞鸟卵而生后稷。
东汉陆续,岁饥,太守施贫者食,既毕,问之,凡赐六百人,言其姓名,无一参差。
吴王阖闾死,埋酵三千,以为殉葬。
汉武钩弋夫人,姓赵氏。手本拳,帝纳后,以后伸之,遂展。
王献之常为写《祭晋元帝庙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王戎视日,睛不眩。
廉颇食,尽米一斗,肉十斤。
陶侃,有相者视其手,策文上指,谓曰:策文到指上为三公,贵不可说。侃以针刺之,通指皆出血,洒墙为公字。
唐大历中,河南尹相里造刑洛阳尉苗登,有尾长二尺余。
《神异经》有李子昂,长七寸,日行千里;一旦被海鹄所吞,居鹄腹中,三年不死。
殷纣为糟丘酒池,广可以泛舟。
张少平妻田氏,少平卒后,累年寡居,忽梦一人自天而下,压其腹,因而怀孕。乃曰:无夫而孕,人闻弃我也。徙于代,依东方。五月朔旦,生一子。以其居代东方,名之东方朔。或言岁星精,多能,无不该博。
蜀先主刘备,自见其耳。
邹衍吹律,能变寒谷,生禾黍。
京房吹律易姓,本李氏,因吹律知名,乃改京耳。后弃市。
牛哀病三月,化而为虎,遂食其虎,复化为人。当其为虎时,不知其为人;及其为人,又不知其为虎。
申包胥哭于秦廷,七日七夜不食,乞兵救楚。秦感之,乃假兵救之。
后周有一人,姓陈氏,二十而娶妻,妻亦齐年。至四十,儿女又各生孙,孙复生子,子复生孙,相承百年内,其子孙盈数百人。老少悉为炀帝征辽所杀。
东汉灵帝时,有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灵帝时,洛阳女子生时两头四臂。
魏文帝尝着《典论》云,天下无切玉刀、火浣布。俄而外国进此二物,文帝遂毁《典论》。
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三年,同伙之卒不知其是女儿。
蜀人杨行廉精巧,尝刻木为僧,于益州市引手乞钱。钱满五十于手,则自倾泻下瓶,口〔言布施字。〕
汉有黄安,不知何许人,常坐一龟,畏日光。龟每二千年一出头,安坐来见龟五出头矣。
符坚三年,凤凰集于东阁,坚欲赦国中,时无有知者。忽有一童儿,绯帕幕首言于市,曰:官家有赦。坚复验诘,言赦书日有一苍蝇立于笔端,久而飞去,化为童子,以告市人也。
禹治水,渡浙江,风涛甚,有二花蛇龙负舟而过。左右恐惧,惟禹安然无畏。
王浚伐吴,于蜀江造战舰,长二百四十步,上起走马楼。舟船之盛,自古莫比。
唐贞元中,有乞者解如海,其手自臂而堕,足自胫而脱,善击球、樗蒲戏,又善剑舞、数丹丸,挟二妻,生子数人。至元和末犹在,长安戏场中日集数千人观之。
《敦煌实录》云:王樊卒,有盗开其冢,见王樊与人樗蒲,以酒赐盗者,盗者惶怖饮之,见有人牵铜马出冢者。夜有神至城门,自言是王樊使,今有人发冢,以酒墨其唇,但至,可以验而擒之。盗既入城,城门者乃缚诘之,如神言。
唐李佑为淮西将,元和十二年送款归国。裴公破吴元济,入其城,汉军有剥妇人衣至裸体者。佑有新妇姜氏,怀妊五月矣,为乱卒所劫,以刀划其腹,姜氏气绝踣地。佑归见之,腹开尺余,因脱衣襦裹之。妇一夕复苏,傅以神药而平。满十月而产一男。朝廷以佑归国功,授一子官。子曰行修,年三十余,为南海节度,罢归,卒于道。
韩晋公滉镇浙西,威令大行。时陈少游为淮南节度,理民有冤不得伸者,往诣晋公,必据而平之。浙右进钱,船渡江,为惊涛所溺。篙工募人漉出,二缗不得,众以钱填其数。滉自至津部视之,乃责江神,因指其钱曰:此钱干,非水中得之者。问吏,吏具实对。复投词诟责,俄然二缗浮出波上,遂以取之。
玄宗打羯鼓。天宝初,春景甚煦,而卉物未柝,乃命鼓座于殿阶,击之,满树花发。帝谓左右曰:一曲未终,而花烂然。得不以我为圣耶!
刘伶好酒,常袒露不挂丝,人见而责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衤夸,君等无事,何得入我裈衤夸中其人笑而退。
唐开元五年春,司天密奏云:玄象有谪见,其灾甚重。玄宗大惊,问曰:何祥对曰:当有名士三十八人同日冤死,今新进及第进士正应其数。内一人李蒙者,贵主家婿,上不得已,言其事,密戒主曰:每有大游宴,汝爱婿可闭留其家。主居昭国里。时大合乐,音曲远畅,曲江涨水,联舟数十艘,进士毕集。蒙闻之,乃逾垣走赴,群众惬望。方登舟,移就池中,暴风忽起,画舸平沈,声伎、持篙楫者不知纪极,三十八人无一生者。
唐刘辟初登第,诣卜者葫芦生筮得一卦,以定官禄。葫芦生双瞽,卦成,谓辟曰:自此二十年,禄在西南,不得善终。辟留束素与之。其后脱褐,从韦令公于西川,官至御史大夫,为行军司马。既二十年,韦病薨,使辟入奏,请益东川。诏未允,辟乃微服单骑,复诣葫芦生。筮之,揲蓍成卦,谓辟曰:吾二十年前常与一人曾卜得无妄之随,今复得此卦,非曩昔贤乎!辟即依阿唯诺。葫芦生曰:若审其人,祸将至矣。辟不甚信,乃归蜀,果叛。宪宗皇帝擒之,戮于藁街。
唐贺知章,会稽永真人。进士擢第,太常少卿,秘书监,为太子诸王侍读。性落托放纵,逸思过人。年八十余,因醉赋诗,问左右曰:纸多少对曰:有十幅。乃书告老,乞归乡里。皇帝及皇太子、诸王皆赋送行诗,赐越中剡曲以给之。
孔子行过少陵原,闻妇人哭甚哀,使子贡问焉:何哭之悲也妇人曰:向者刈薪而遗簪。孔子复问曰:刈薪遗簪乃常也,而哭悲者何也答曰:非惜一簪。所以悲,不忘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