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开复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3
|本章字节:1836字
复旦附中高三女生汤玫捷,在校成绩排在100名左右。在国内的许多老师看来,汤玫捷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学生。
但是,汤玫捷却因为自身优异的综合素质,成为2004年惟一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顿时,汤玫捷的成功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来自上海的“哈佛女孩”炙手可热。那段时间汤玫捷每天都会接到不少电话,希望她出书介绍成功经验。但汤玫捷告诉记者,她不愿出书,不愿把自己的经历简化成抽象的“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
对大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某个科目非常优秀,适合做科研、开发等工作;有的学生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适合做组织或管理工作。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相反,如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引导和帮助,整个社会的人才类型就能得到极大丰富,人才质量也能大幅提高。
复旦大学附中的校长认为:优秀学生并非是靠某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营养均衡的土壤中脱颖而出的。因此,学校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选择,例如,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等等,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
正因为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有条件在超越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成功。
至此,我们已经就“什么是成功”这样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就“多元化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是,性急的读者一定更想知道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成功有秘诀吗?到底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成功法则呢?
换言之,如果成功是多元化的,如果“做最好的你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该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
还记得我在此前提到的,那个一心想做领导、做管理的名牌大学高材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