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的形成

作者:吉达·克里希那穆提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46

|

本章字节:8290字


《论教育》,第八章


小时候,我们都活得很快乐。我们常常聆听早晨的鸟鸣、看雨后的山峦、太阳下闪烁的岩石、闪光的树叶、看云飘浮,全心全意、心志清明的迎接晴朗的早晨。长大以后,我们失去了这一切感觉,我们有的只是烦恼、焦急、争吵、怨恨、恐惧,为谋生挣扎不停。我们把日子用在争吵,用在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偶尔有一些小小的快乐。我们不再听鸟鸣,不再和以前一样看树木、看草上的露珠、看鸟飞、看山峰在晨曦中闪耀。我们长大以后就不看这些东西了。为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是否问过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问这个问题,如果你们不问,不久就要沦落。你们要上大学、结婚、生子、负担责任、谋生、然后老去、死去。人就是这一回事。我们要问的是,我们看花看鸟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已经失去超凡的美感?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失去美感,主要是因为我们只关心自己,我们有的仅是自己的形象。


你们知道那形象是怎么一回事吗?有一种东西是用手从石头、大理石刻出来的。这种东西刻出来以后,就放在寺庙里供人参拜。不过,虽然如此,终究还是手刻,还是人造的雕像。你自己也有这样的雕像,这雕像不是手刻出来的,而是意念、经验、知识刻出来的,是你的挣扎、冲突、痛苦刻出来的。这就是你的形象。你年纪越大,这个形象就越固定、越大、越严苛、越固执。你听得越多,做得越多,越把自己的生存寄托在你的形象上面,你就越看不到美。除了那形象的小小激励,你就感觉不到快乐。


你之所以丧失这种完满的特质,原因在于你只关心自己。你们知道“只关心自己”是什么意思吗?“只关心自己”的意思就是说,只想到自己,只想到自己的能力行不行、邻居怎么想自己、工作好不好、会不会成为大人物、会不会遭社会遗弃。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做什么,不论在办公室、在家里、还是在田里,你永远在挣扎,永远在冲突,挣脱不了冲突。因为挣脱不了冲突,所以你又另外制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天国,或者上帝。这些一样是你的心制造的。你内心深处还有很多形象,彼此互相冲突。你越冲突,挣扎就越厉害。但是只要你内心对自己还存有那么多形象、意见、概念、观念,就永远有冲突。


因此,我们的问题是:活在这个世上,可不可能对自己不存形象?你是医生、科学家、老师、物理学家,你利用职能创造了自己的形象。所以,你利用职能在职能中制造了冲突,在做事当中制造了冲突。我不知道你们懂不懂?你们知道,假设你跳舞跳得很好、你弹乐器、拉小提琴、弹维纳琴弹得很好;这样,你就经由舞蹈或乐器制造了自己的形象,使你觉得自己很棒,乐器演奏得很好,舞跳得很好。你利用演奏或舞蹈来充实自己的形象,你就是这样活着、这样创造、这样强化自己的形象。于是冲突更多了。你的心就更疲惫、更挂念自己。于是丧失美感、丧失快乐、丧失清明。


我认为教育应该致力于教我们做事,而不是制造形象。这样你做事就没有冲突,内心没有挣扎。


教育没有止境。教育不是读书、考试及格就完了。从生的那一刻到死的那一刻,整个生命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没有止境。学习的无时间性,就是没有止境,但是,如果你陷身冲突当中,如果你和自己、邻居、社会一直在冲突,你就不可能学习。你只要对自己存有形象,你就永远和社会、和邻居冲突。但是,你一旦了解构成这种形象的力学,你就开始又能够观看天空、观看河流、观看树叶上的雨滴、感觉清晨新鲜的空气、枝叶间沁凉的微风。这样,生命又开始有了超凡的意义。是生命本身,不是你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超凡的意义。


学生:看花的时候,你和花有什么关系?


克:你看花,你和花有什么关系?是你看花还是你认为自己在看花?这不一样,你懂吗?你是真的在看花,还是你认为自己应该看花,还是带着你对花存有的形象,认为那是一朵“玫瑰”——这样地看花?“玫瑰”这两个文字是形象。文字是知识,所以你是用文字、用记号、用知识在看花。所以,你实际上并没有在看花,要不也许你看着它,但是心里却在想别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看花的时候不带文字,不带形象,专心一致地看,那么你和花的关系怎样?你们有没有这样做过?你们是不是曾经看花的时候,心里面不说“这是玫瑰”?你是不是曾经完整地看花,不想文字、不想记号、不想名称,只是专注地看?你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你和花就不会有什么关系。要和别人、和石头、和树叶建立关系,你必须完全专注的观看。这样,你和自己观看的事物就会有崭新的关系。这样就完全没有观看者,有的只是全部这一回事。如果你是这样观看的,你就没有意见、没有判断。花就是花。你们懂吗?你愿意这样看花吗?各位,要做,不要说。要做。


学生:如果你有很多时间,你要怎么用?


克:就是做事。你看,如果你喜爱自己的所作所为,你需要的休闲就全都有了。你了解我的话吗?你问我,如果我有时间,我要做什么。我说就是做事。这做事就是出游、谈话、看人等等。因为我喜欢做,所以我做,我做并不是因为我和很多人谈话,会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重要,你就不会爱自己做的事情。你爱你自己,所以你关心的应该是你有时间的时候要做什么,而不是我有时间的时候在做什么,对不对?我已经告诉你,我会做事。现在请你告诉我,如果你有很多时间,你会干什么?


学生:先生,我会觉得很无聊。


克:你会觉得很无聊。没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学生:怎样才能够清除这种无聊?


克:等一下,听我说。大部分人都很无聊。你问怎样才能解除无聊。现在让我们弄清楚。你只要自己一个人独处半个小时,就会觉得很无聊。所以你就看书、下棋、看杂志、看电影、聊天、做一点什么事。你用事情占据你的心,这是逃避自己。你问了一个问题,现在请注意听我说什么。你之所以无聊,是因为你发现你只有自己,也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所以你觉得无聊。你说:“我就是这样吗?我这么渺小,这么烦恼。我要挣脱这一切。”你很无聊,所以你想逃避。但是你现在说:“我不想这么无聊,我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你就像在镜子里看自己,你很清楚地看到自己。你看清楚自己的脸,然后说你不喜欢自己的脸,你应该漂亮,应该像电影明星。但是,如果认真地看自己,然后说:“这就是我。鼻子有一点歪、眼睛有点小、头发直条条。”你这样说,你接受了你的脸,这时,你看你自己就不会觉得无聊。只因为你排斥自己的眼前所见,心里想着别的事情,才会无聊。同理,你看自己的内在,看清楚自己,这“看”就不会无聊。这很有意思,因为这时你越看,就越有东西好看。你可以一直深入、一直扩展,永无止境,这当然不会无聊。如果你做得到这一点,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自己喜欢的。你喜欢做一件事,时间就消失了。你如果喜欢种树,你就会为它们浇水、照顾、保护。你一旦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你就觉得日子苦短。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真正想做什么,不要只关心谋生。


学生:先生,你怎样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


克:你怎样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你必须了解,你喜欢做什么和你想做什么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父亲是律师,或者你知道当了律师可以赚很多钱,所以你想当律师。这样,你就没有爱你做的事情,因为你的动机是要做事情来谋利、来出名。可是如果你爱一件事情,你是不会有动机的。你不会利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博取自己的地位。


要弄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最难,那是教育的一部分,要弄清楚,你必须非常深入的探讨自己。这很不容易。你说你想当律师,你很努力的当上了律师。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当律师,你想画画。可是来不及了,你已经结婚,你有妻有子,你没有办法放弃你的工作、你的责任。你觉得很不快乐,挫折感很深。又如也许你说:“我真想画画。”然后你全心全意投入绘画,可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画得不好,你真正想当的其实是水手。


正确的教育并不是要帮助你追寻职业。看在上帝的分上,把那种东西丢到窗外吧!教育不只是从老师那边获取讯息、从书本学习数学或历史事件的日期,教育是帮助你了解问题。这需要一颗良好的心,有理性、敏锐,没有既定信仰,因为信仰不是事实。一个人信上帝和不信上帝一样迷信。要弄清楚,你必须能够理解。如果你已经有既定意见、已经有成见、已经有结论,你就无法理解。所以你要有良好的心——敏锐、清明、明白、精确、健康。你不需要有信仰的心、服从权威的心。正确的教育就是帮助你寻找自己真正——全心全意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并不重要,是厨师、是园丁,都没有关系,可是一定是你把心放在上面的事情。这样,你做起事情就会很有效率,一点都不粗鲁。这所学校应该通过讨论、聆听、沉默,也就是通过你的生活,来帮助你弄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学校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


学生:先生,我们怎么可能了解自己呢?


克:这个问题很好。仔细听我讲。你怎么了解自己?你们懂我的问题吗?有一天你开始对镜子看自己,几天或几个礼拜以后再看,然后说:“这也是我。”对不对?所以,你每天看镜子,你就开始熟悉自己的脸。你说:“这就是我。”那么,你能不能够同样用观察自己来了解自己呢?你能不能观察自己的姿势、观察自己讲话的样子、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是强硬、残酷、粗俗,或者很有耐性,来借此了解自己呢?能这样,你就开始了解自己。你从“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这面镜子观察自己,因此了解自己。所感、所做、所思,就是你的镜子,你从这面镜子开始看自己。然后镜子说:“这是事实。”但是你并不喜欢事实,所以你想改变事实,你扭曲事实,你没有照原样看它。


专注沉默才能够学习。学习就是要安静,要全神贯注。你在这种状态中开始学习。现在开始安静地坐下来,不是我叫你们静下来,而是这是学习之道。安静地坐下来,不但生理安静、身体安静、心也安静。非常安静。在这种安静中专注。专心听屋外的声音,鸡鸣、鸟叫、咳嗽、有人走了。先听身外的声音,再听心里的声音。这样,如果你非常非常专心的听,你就会在这种安静中,听到身外的声音和心里的声音其实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