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23:47
|本章字节:7510字
二怎样办《时事简报》
(一)红色区域举办《时事简报》,提高群众的斗争情绪,打破群众的保守观念。
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斗争的群众,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这一点上讲,是差不得很远的。井里虾蟆井里跳的现象,依然在群众中保持着。同志们,这种现象是不好的。这种现象引导群众把斗争的热情降低下去,引导群众走向保守局面上去。这是和扩大斗争、争取全国胜利的任务相冲突的。努力地扫除这种现象,是苏维埃和民众团体的责任。扫除的方法,代表大会、群众大会、巡行演说、团体参观等项固然都是好的,举办《时事简报》更是一种好的方法。
(二)新争取的区域用《时事简报》去推动群众斗争。
那些新争取的地方,《时事简报》更有伟大的作用。当着红军占领新的地方,引导群众起来斗争,打土豪呀,分田地呀,分谷物呀,废债务呀,起游击队呀,立苏维埃呀,当着这个地方的群众起来做这些斗争的时候,他们一面在那里斗争,一面却时时有一种疑虑:我们不是孤立的吗?我们的斗争不会失败吗?当着革命群众有这种疑虑的时候,正是潜藏的反动分子造谣恐吓的时候。这时革命群众所热望的,是近地及远地革命红军的援助。这时候,《时事简报》跑了出来答复他们这问题。记得去年(一九三○年)三月红军占领大余时,出了一张《时事简报》,贴在一座大木桥的亭子上,引起成群的人川流不息地去看。好些人眼睛望着报,口里照着念,一座桥上充满了欢跃的空气。大余是一个例子。过去红军用这个方法作为发动群众的工具,收了很大效果的还做了一些,可惜没有普遍地做,更没有经常地做,是一个大的缺点。
(三)《时事简报》的内容和编写方法。
1《时事简报》不是印的是写的,不是小字是大字,不是小张是大张。
2《时事简报》不做文章,只登消息。登的消息是:(1)群众斗争消息(打土豪,分田地,捉ab团[3],起贫农会,消灭地主武装,发展红色区域,甲乡瘟死十头牛,乙乡无盐吃、没菜等等);(2)苏维埃的活动(开了代表大会,出了重要布告等等);(3)红军的活动(作战胜利、帮助群众分田等等,但军事秘密如红军的人数、枪支、编制、行动、番号等不可登载,以防泄漏);(4)统治阶级情形(军阀混战等等)。
3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得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插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像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4登消息的次序,本乡的,本区的,本县的,本省的,本国的,外国的,由近及远,看得很有味道。
5地方的《时事简报》要完全用本地的土话。从别处报纸抄下来的那些文字不通俗的新闻,要把原文完全改变。红军的《时事简报》,不会写本地的土话,也要用十分浅白的普通话。
6《时事简报》的材料,关于本地的和近地的,那就很容易采取;关于远地和全国的、国际的,从总政治部所出《红军报》采取或从别的报上采取。
7文字和材料都要是有鼓动性的。
8但严禁扯谎,例如,红军缴枪一千说有一万,白军本有一万说只一千。这种离事实太远的说法,是有害的。《时事简报》不靠扯谎吃饭。
9《时事简报》三天出一张,一个月出十张,斗争紧张的地方可以一天出一张。
10编辑办法。地方县苏文化部设一专人,每三天编一张稿。稿子上的消息是本县的、邻县的、全国的、国际的,但不是每期要有各种新闻,几期本县新闻多些,几期邻县新闻多些,要紧的是本县、邻县这两部分新闻,因为它是群众欢迎的。全省的、全国的每期条把就够,国际新闻几期之内登他条把,这些新闻不可没有,没有就不能引导群众参加大范围的斗争,因此一定要有,但决不可多。多了,一来占去篇幅,把本地近地的重要消息篇幅缩小;二来这些消息缺乏兴味,群众不易了解。县苏文化部的《时事简报》编辑员把这一期稿子编好了,按照区苏的数目,每个区苏抄发一张,寄与区苏文化委员。区苏文化委员接到县苏文化部的稿子,在上面加上本区的新闻。这一部分新闻在《时事简报》里头占着第一等重要地位,因为没有这部分新闻,便缺乏《时事简报》的中心内容,因而也决不能引起群众注意,决不能达到《时事简报》所要取得的效果了。区苏文化委员把本区新闻加上去了之后,把这整篇稿子,按照全区乡苏的数目,每个乡苏抄寄一份。乡苏文化委员接到区苏的稿子,再在上面加上本乡的新闻。这一部分新闻也是要紧的,它的主要意义是引动看报的兴趣。要到这个时候,全篇稿子才算编成。按照本乡村的数目,每村一张,用大字写在大纸上面,加上红色圈点记号,写上出报日子,派人张贴到各个村子的显扬地方,给群众看。要到这个时候,才叫做报。县、区两级文化部写的都不是报,只是报的稿子。这种做法,功效是很大的,假如全县有一百乡一千村,每隔三天全县百乡千村的群众就都看到了《时事简报》。这种报同时又可做识字运动的材料,村中识字小组的组长给那些不识字人指点一番,既看了报又识了字,真是好得很的办法。
11新闻条数的大概分配。比如一期《时事简报》有八条新闻,那末县苏的稿子四条(其中本县两条、邻县一条、国内国际一条),区苏加上三条,乡苏加上一条,共八条。字数每条不得超过四十字,每期不得超过四百字。
12红军在散开做群众工作时,编《时事简报》的目的主要是给群众看。这是发动群众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决不可像过去一样,有些完全忽视这个方法,全不注意编《时事简报》;有些编一张不编一张,断断续续地在那里做一点。这些都是不对的。红军散开在做群众工作时,一定要有计划地编《时事简报》给群众看,但把编好的《时事简报》同时多挂几张在各个伙食单位的宿营地内给士兵看,也是要紧的。红军在集团驻扎时,编《时事简报》的目的主要是给士兵看,但同时多挂几张给当地群众看,也是必要的。
13红军编《时事简报》,在散开做群众工作时,由军政治部编成初稿,发往各师;各师政治部或政治委员加上当地新闻及本部活动消息,发往各团;各团政治委员又加上当地新闻及本团活动消息,发往各连。(以上者都是稿子。)由连政治委员指定文书、上士及其他能写字的,按照当地村庄数目,用大字大纸写好,加红色圈点记号、出报日子,每个村庄一张,派宣传员前去张贴,贴到显要之处给群众看。同时留一张贴在宿营地,由连上识字运动委员会指挥识字小组,引导各组士兵去看。红军在集团驻扎训练时,《时事简报》的作用既主要是给士兵看,那末军政治部宣传科编稿时,除了编上地方斗争消息、国内国际政治消息(一条至二条)、友军消息(一条至二条)外,最要紧的是要编上本军消息(一条至三条)。编好了,发往各师。各师又加上本师消息(一条至二条),发往各团。各团又加上本团消息(一条至二条),由团政治委员指挥宣传队及团部司书按照连的数目,用大纸大字写好,每连一张,发往各连,引导士兵去看。每期《时事简报》条数至多十条,字数至多四百字。
14红军编的《时事简报》,它的内容国内国际消息要少,只占十分之三,本军、本地、近地消息要多,要占十分之七。只有这样,才能引动士兵和群众看报的兴趣,取得我们所要取得的效果。
15《时事简报》的新闻,特别是本地的和近地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如牛瘟、禾死、米荒、盐缺、靖卫团[4]、赤卫队[5]、ab团造谣、共产党开会等等,都是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群众一定喜欢看。凡属不关紧急的事不登载。
16《时事简报》一定是要大张纸、大个字写的,油印的要不得。现在总政治部出的《红军报》,省苏、县苏以至区苏出的报纸,各军各师出的报纸,凡属印刷成功的小字出品,不论它的用意是怎样安顿给群众看、给士兵看的,实际都是只有干事才能看得懂(有许多下层工农干事依然看不懂)。所以,决不能拿了这些报去代替《时事简报》。《时事简报》是极大黑墨字,稀松七八条,看上去明明朗朗,看完了爽爽快快,是真正群众的读物。
一九三一年三月十二日中央革
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于黄陂
根据新华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刊印。
注释[1]这是毛泽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写的关于在红色区域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和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文内用黑体字排印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2]县苏、区苏,参见本卷第244页注[5]。
[3]ab团,见本卷第258页注[3]。
[4]靖卫团,是一种反动的地方武装。
[5]赤卫队是革命根据地中群众的武装组织,不脱离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