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谭恩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4:49

|

本章字节:12052字

育婴堂坐落在龙骨山附近的一座弃庙里,从火车站的方向爬上一道崎岖艰难的小路就到了。老魏不想驴子受累,剩下最后二里路的时候就把我放下了。他让我下车,跟我道别,我就这样开始了新生活。


时值秋天,山上的树都落光了叶子,像光秃秃的骨架排成的大军,守护着大山和山顶的院落。我一进门,没人上前迎接。迎面是一座破庙,木板干裂,漆也剥落了。露天的院子里站着好多小姑娘,都穿着白衬衫蓝裤,她们排成队,像士兵一样,动作一致地弯腰,朝前,朝一侧,朝后,换另一侧,仿佛是被风吹得摇来晃去。这还不算,我又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生平第二遭,我又见到一个洋人。两个男的,一个中国人,一个洋人,两人拿着地图,一起穿过大院,身后跟着一队人,都拿着长棍。我很害怕,怕自己误打误撞,碰上了共产党的地下队伍。


我跨过门槛,眼前的景象吓了我一大跳。面前全是死人,足有二三十,身上全都盖着布,站在大堂中央,墙边上也有,高的高,矮的矮。我立刻就想,这一定是回家的死人。宝姨曾经告诉我说,她小的时候,有些人家会雇请法师念咒施法,把死人赶回老家去。宝姨说,赶尸人只在晚上行路,为的是怕碰到活人,被死人鬼魂缠上身。白天他们就在庙里歇脚。宝姨先前还不信这些传言,后来深夜她听到有僧人敲木鱼,村里的人闻声都跑开了,可宝姨却躲到墙后面偷偷看。她先是听到当当的木鱼声,然后就看到他们了,一共六个,都像大蛆虫一样,两腿并着往前跳着走,一步足有一丈远。宝姨对我说,我到底看到了什么,自己也不能确定,我只知道,从那以后有好长时间,我都很不对劲,跟从前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我刚要往门外跑,却瞥到罩布下面有金色的脚。我又仔细看,发觉那些罩布盖的不是死人,却是些神像。我走上前去,把其中一座上面的罩布揭开。这是文曲星,峨冠高顶,一手执笔,一手捧着官帽。“你干吗把布揭开?”有个声音叫道。我回过头,看见一个小姑娘。


“为什么要盖起来?”


“老师说这是封建迷信,对我们没有好影响。我们不该信这些老神仙,只能信基督教的神。”


“你老师在哪?”


“你来找谁?”


“就是安排接收刘茹灵来育婴堂的人。”小姑娘跑开了。过了一会,两个女洋人站在了我的面前。


那些美国的传教士没料到我要来,我也没料到他们竟然是美国人。我从来没跟洋人说过话,见了她们,我只是睁眼瞪着她们看,却不开口。她们俩都是短头发,一个白发苍苍,一个是红色卷发,两人都戴着眼镜,这么一来让我觉得她们俩都差不多年纪。


“很抱歉,没人安排接收你,”那个白头发的用中文跟我说。


“很抱歉,”另外一个又说:“大多数孤儿年纪都比你小得多。”


随后她们问我叫什么名字,可我还是说不出话,于是我就用手指在空中比画着写自己的名字。她们两个用英语说了一会。


“你认得那几个字吗?”其中一个指着一张中文标语问我。


“饱餐,切勿私屯,”我念道。


其中一位给了我一支铅笔还有一张纸。“你能把这几个字写出来吗?”我照做了。两人都惊叹:“她看也不用看就写出来了!”她们又问了好多问题:我能用毛笔写字吗?我都念过什么书?后来,她们又用外国话说了一阵,完了以后两人宣布说我可以留下来。


后来我才明白,我之所以能留下来是因为我既可以当学生,又可以当老师。那里只有四个老师,都是学校里原来的学生,如今住在院里三十六间房屋里。潘老师教那些年纪大些的女孩,我给他当助教。五十年前他当学生的时候,这间学校只收男童。王老师教小一点的女孩,她有个寡居的姐姐,我们叫她王嬷嬷,负责照顾那些顶小顶小的小娃娃,她还指定几个大些的女孩帮她照应。还有个小个子于修女,她驼背,手又粗又硬,声音尖利。于修女负责管理清洁卫生和操守,平时吩咐我们按时洗澡,给我们布置一周任务,还喜欢支派厨子和他老婆,叫他们忙东忙西。


我渐渐发现两位女传教士其实年纪不一样大。那个卷头发的是格鲁托芙小姐,她三十二岁,另外那位年纪比她大一倍。格鲁托芙小姐是个护士,也是学校的教务长。道勒小姐是育婴堂的院长,她去找那些该当同情我们的人,请求他们捐款给我们。道勒小姐还带领我们每星期天做礼拜,编排我们演戏,演基督教的故事,教我们唱歌的时候还弹钢琴为我们伴奏,她总说我们“唱起歌来就像天使”。当然,我当时并不知道天使是什么。我也不会唱歌。


传教士们管我们叫新命运女孩。每间教室里都有块很大的红色锦旗,用金字绣着这几个字。每天下午做操的时候,我们都要用中文和英文大唱新命运之歌。歌是道勒小姐写的:


我们学习,我们进步,


婚姻大事我们自己做主,


我们工作,自谋生路,


旧命运就把它抛到脑后。


因为我出身制墨世家,所以潘老师说,我是学校里有史以来书法最好的学生。他常常跟我们讲起大清朝的事情,说到朝廷如何腐败,连科举制度都败坏了。可是每当说起那些旧时候的事,他总是显得很伤感,有些怀念的口气。他对我说,“茹灵啊,你要是早些年,托生个男孩,肯定能成个名家大儒。”这些是他的原话。他还说我字写的比他亲自教出来的儿子开京还要好。


开京是个地质学家,他其实字写得很好,何况他小时候生小儿麻痹症,留下了后遗症,身体右半边比较弱。幸运的是,他生病以后,家里花了大笔的钱,用尽全部积蓄,请了最好的中西医大夫。于是开京得救了,只是脚有点跛,一边肩膀有点塌。传教士后来帮他谋了份奖学金,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里上学,他才成了个地质学家。母亲去世以后,他回家来照顾父亲,也正好跟考古坑里的科学家们一起工作。


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育婴堂和考古坑之间,一直骑到父亲教室门口。潘老师经常侧身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让儿子载他回院子另一头的房间去。他们骑车经过的时候,我们这帮老师同学都要大声叫喊:“小心啊,不要摔倒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没有重读宝姨临终前写给我的东西。之前我一直特地不去看,因为我知道再看到那些纸页我一定会哭的,于修女看到了肯定会责怪我当着小丁和别的小孩子的面自我放纵,自怜自伤。那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找到一间废弃的储藏室,里面塞满了小神像,满是霉味。我找了个靠窗的地方,倚着墙坐下来,打开了包着纸页的蓝布包。我头一次注意到,原来宝姨还在布包里缝了一个小口袋。


口袋里有两样宝贝。第一件就是我小的时候她给我看过的那块甲骨片,她对我说,等我长大了,懂得记住事情的时候,她就把骨片给我。她曾经收着这块骨片,她父亲也曾收藏过,如今又传给了我。我把骨片贴在胸口。我又把第二件东西拿了出来。那是一张小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子头上戴着刺绣抹额,身上穿件棉衣,衣领高高得竖着,直到脸颊边上。我举起相片对着光。难道这就是……?我看出来了,这的确是宝姨脸烧坏以前的相片。她生着一双梦幻般的眼睛,眉毛向上挑着,显出很大胆的样子,而她的嘴唇,那么丰满,微翘着,皮肤那么光滑。照片里的她非常美丽,却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我很难过相片里不是她脸烧坏以后的样子,可是我越看,照片里的她就越熟悉。那时我才意识到:她的脸,她的希望,她的知识,她的悲哀,这一切的一切,如今都是属于我的。然后我哭了又哭,心里充满了喜悦与自怜。


我在育婴堂住了两年以后,有天下午,格鲁托芙小姐交给我一封信,我马上认出了信上的字迹。那是中午,大堂里闹哄哄的,可我却突然间什么都听不见了。我身旁的小姑娘们都吵着问是谁写来的信,信上都说些什么。可我却躲开她们,像饿狗护食一样,抱着自己的宝贝不给她们看。那封信我至今还留着。信上写道:


“我亲爱的姐姐,抱歉未能早写信给你。过去的每一天我都在想念你,可我不不能写信。老魏不肯告诉我他到底把你送到哪里去了。母亲也不肯说。一直到上礼拜我赶集的时候听到议论,说龙骨山那边的考古坑又开始热闹起来了,中美科学家一起都住在个老庙里,跟育婴堂的学生住一块。后来我见到大婶,就说:‘不知道茹灵见没见到那些科学家,她住地那么近。’婶子回答说,‘我琢磨着也是。’因此我才知道了你的下落。


“母亲身体还好,可她总是抱怨,说整日操劳,手指永远乌黑。他们还在拼命干活,想弥补大火损失的墨。父亲和两个叔父为了重建北京的店面,只得跟棺材铺张老板借钱借木材。结果我们家的生意,大半竟落到张老板手里了。我跟张福男结婚的时候,他们家接收了我们家一部分生意,张福男就是张家老四,就是本来你要嫁的那个儿子。


“母亲说张家还肯娶我们家的女儿已经算我们运气了。可我不觉得幸运,我倒觉得你没嫁到这家里来才算运气。每天每日,我每吃一口饭,人家都要提醒我他们家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欠他们家木材,欠的债利滚利翻了又翻,我们辛苦个一百年,刘家人还是得为他们张家干活。我们家的墨也不像从前价钱卖得高,卖得那么好了。说实在的,质量也没有先前好了,如今材质不如从前,又没了宝姨雕花刻字。为了我们家欠人家的债务,我每个月也没有零用的月钱。为了买邮票寄这封信,我还得当掉一根簪子。


“我得告诉你,这张家根本不像我们小的时候以为的那样有钱。他们家大部分的财富都被鸦片耗光了。一个妯娌告诉我说福男打小落下的毛病,小时候肩膀脱臼,母亲就喂他吃鸦片。后来他母亲去世了,有些人说是被打死的,可张老板说她是不小心从房顶上掉下来摔死的。张老板后来续弦娶的这位,是一个军阀的下堂妾,这个军阀先前跟张老板作生意,用鸦片换棺材。这位续弦也好这一口。那军阀对张老板说,他要是胆敢伤害她,他就骟了他,让他当太监。张老板也知道,军阀不是说着玩的,因为他也曾见到过有人因为还不清欠军阀的鸦片债,丢了胳膊腿的。


“这个家就是个苦难之屋,整日价发疯,叫喊,永远都在弄钱买鸦片。若是福男能把我拆成块卖了换鸦片,他准会这么干。他留着我纯粹是因为他相信我知道哪里有更多的龙骨。他整天跟我絮叨,让我告诉他龙骨藏在哪里,说我只要说出来,我们就能发财。但凡我真知道,我就把龙骨卖了,早日逃出这个家。把我自己卖了都行。可我又能去哪里呢?


“姐姐啊,我的信若是教你难过,或者担心,我很抱歉。我写这些只是为了让你知道我为什么没去找你,还有就是相比之下你很幸运。千万不要给我回信,那只会给我找麻烦。如今我知道你在哪里,我就会再写信给你。同时,祝你健康安心。你的妹妹,刘高灵。”


读完以后,信还在我手中颤抖。我还记得自己曾经嫉妒过高灵。如今她的命运竟连我还不如。于修女说只要我们想到还有人生活地比我们悲惨,我们就该感到幸福。可我却丝毫不觉得高兴。


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我渐渐没那么不开心了。我接受了自己的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记忆力差才让我不那么痛苦。也许纯粹是我生命力在逐渐旺盛。我只知道,自己跟当初刚来到育婴堂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到那时候,我也变成了正式的老师,不再是从前那个孤单的小姑娘,我爱上了潘老师的儿子。


我们是这样开始的。


每年打从小年夜开始,我们的学生就开始写春联拿到周口店庙会去卖。有一天,我和潘老师还有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写春联,满桌满地都铺着长长的红纸。


跟往常一样,开京骑自行车来接父亲回房间。当时龙骨山的地面都冻硬了,无法在野外作业,因此开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划图表,写报告,铸骨头发掘地的模型等等。那天开京来的特别早,潘老师还没准备走呢。因此开京提出要帮我们写春联。他站在我身旁桌边。多个人手帮忙,我很高兴。


可我很快留意到他的做法很不寻常。我写什么字,他也跟着写。我写“富”,他也写“富”,我也“裕”,他也写“裕”。我写“万事如意”,他也跟着写“万事如意”,一笔一划,都跟着我写,节奏也跟我保持一致。这样一来,我们两人倒好像是在表演舞蹈一样。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开始的,一起转折,一起画点,随着呼吸也逐渐一致起来,手中的笔也一起提起来。


几天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春联送到集市上去。开京陪着我,走在我身边,一边轻声交谈。他手里拿着一本小书,桑纸上画着水墨画,封面上写着:美的四种境界。“想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吗?”他问。我点头。任谁无意中听到我们的谈话,一定会以为我们说的是学校里教学的事情,其实,他是在倾吐爱情。


他翻动书页。“不论哪种形式的美,都有四种不同的境界。绘画,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皆然。第一种境界是技艺之美。”我们一起看着书中的一页,上面画着两簇一模一样的竹子。这是一幅很常见的画面,画的很逼真,细节栩栩如生,显示出竹子的韧性和生命力。他接着说,“技艺之美指的是能够重复用同样的笔画,同样的力度,同样的节奏和逼真画同样的画面。可这种美,只是美的平庸。


“第二种境界,”开京接着说,“是气势之美。”我们一起翻看另外一幅画面,画上有几茎竹子。“这一幅画已经超出了技艺之美,”他说。“它美得独特,画面却更加简单,画家并不强调竹茎,而是叶子。画面传达出的既有竹子的坚韧,又有一股寂然清气。若是画家道行不够,只能传达其中一种意义,而只好忽略另外一重意义。”


他继续翻动书页。这张画面上只有一茎竹子。“第三种境界叫作神韵,”他说。“清风无痕,竹影摇动,竹茎多半用虚笔,所谓意到笔不到。可是那虚的影子,倒仿佛比斑驳了光线的真枝叶来得生动。人若见到这么一幅画面,定会叹为观止。就是同一位画家,也无法重现这幅画的感觉,就是那种竹影摇动的感觉。”


“还会有什么竟会比神韵还要美呢?”我轻声说道,明知自己马上就会知道答案。


“这第四重境界,”开京接着说,“比神韵还要了不起,世间众生都不由自主地寻求这种美,但只有当你无心寻找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这种美只有在你不费心机,不存奢望,不知结果如何的时候,才会出现。它美的单纯,就像天真的孩童那样单纯。当艺术大师年老了,丧失了心智,重拾赤子之心的时候才会重新获得这种境界。”


他翻动书页。下一页上有个简单的椭圆形。“这幅画叫做‘管中窥竹’。若你从管子里向上向下看,能看到的就只有这个椭圆而已。就只是身处其中,并没有解释出个来龙去脉。世间的一切都相互关联,这就是天道的神奇之处,描黑的椭圆跟一张白纸,人与竹茎,看画人与画家之间,莫不如是。”


开京说完,沉默了好一阵,最后说,“这第四种境界就叫作‘道’。”说完,他把书放回衣袋,若有所思地望着我。“近来,我常常在许多东西里面看到天道之美,”他说,“你有没有呢?”


我们两人都知道,我们说的“天道”其实意思是说两人不经意地相爱,就像两根竹子,随着风势,向对方倾斜依靠。于是我们靠在一起,亲吻,沉醉在两人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