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魄挨打奈何天2.大敌进逼,避暑第一(2)

作者:袁腾飞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02:32

|

本章字节:3724字

找来的事端


1850年,时年19岁的咸丰帝继位。中国最高统治者之间权力的交替,令国内局势以及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位初继大统的年轻帝王心潮澎湃,大清国的妥协退让令他蒙羞,群众抗英的斗志,深深打动了这颗年轻驿动的心。他再次推行对外强硬路线,支持官员不同西方使节交往。


广东巡抚叶名琛是个传统士大夫,很是顽固。咸丰元年升任总督,在广东负责外交,常以“雪大耻、尊大体”为己任。叶总督对于洋人的态度同咸丰帝一致,四个字,“不屑一顾”。洋人的公文往来,叶总督的批示往往寥寥数字,有的根本就不作回复。


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成为当务之急。法、美、英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原料。


清政府断然拒绝修约要求,为什么朝廷拒了洋人的要求?在咸丰看来,上一次败给你,那是很偶然一不留神栽一跟头,臭不要脸又来了,还要全境开放。五口通商,哪一口皇上也没去过,也就是康熙爷、乾隆爷下过江南,别的清朝皇上就在北京待着,了不起上一趟承德,再了不起上一趟沈阳,别的地不去。五口离皇上远着呢,我们不就是很偶然打了一场小败仗,以江南百万生灵为念,不爱理你,给你签了约,你别恬不知耻又来了,还要全境开放,没门儿。夜郎自大的天朝,给了英法再次侵略中国的借口。1856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头一次鸦片战争想要什么?市场和原料,“二鸦”还是为了这个目的。


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事端。“亚罗号”本是一艘中国船,后被海盗夺取,船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国人,叶名琛在该船上抓捕了一名海盗,也是中国人。这本是中国的家事,与英国人无关。只是这艘船为走私方便,在香港的英国政府处注册,挂上了英国国旗。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中国兵勇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广东巡抚叶名琛最初据理力争,但很快就妥协退让,将全部人犯送到英领事馆听人处置。巴夏礼为进一步扩大事态,百般挑剔,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舰突然闯入虎门海口,进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战争。接着,英军炮轰广州城,并一度攻入内城。当地军民英勇抵抗,英军因兵力不足,被迫于1857年1月退出珠江内河,等待援军。


为了扩大侵略战争,英国政府于1857年3月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代表,率领一支海陆军来中国;同时向法国政府提出联合出兵的要求。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获得的利益,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代表,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出兵。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违法进入中国内地活动,于1856年2月在广西西林县被处死一案。


英法联军每隔十分钟向广州开炮一次,炫耀武力,叶总督拒不跟洋人谈判。他的政策被后人总结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总督的方式似乎比较符合进退失度,既怕挨打又想维护风度的咸丰爷的作风。洋人打来,叶名琛请示朝廷怎么办,咸丰皇帝圣谕:中原未靖,岂可沿海再起风波?就是不能跟洋人打仗。皇帝告诉叶总督上不可辱国体,下不可开战事。叶名琛就傻了,皇上这算什么主意?不辱国体就得打仗,不打仗就得辱国体,他也不知道这个怎么办,求吕洞宾显灵吧,亭子里挂着吕大仙的画像,吕祖显灵保佑我打退英法,直到英法联军攻进广州,叶名琛被俘,押走上船。上船的时候,叶总督心情很放松,特别高兴。顶戴花翎打扮得跟上朝似的,随从以手指海,示意他自尽以全臣节。等船开了叶大人发话了,我要到英国面见英王,与她当面论理,给她上课去。我打不过她,还说不过她吗?两榜进士,两广总督,中国差不多最有学问的人,就这样认识世界,没学问的中国人也不想知道世界是怎样。叶名琛被侵略军俘虏,解往印度加尔各答,辗转流离,不食异乡粟米绝食而亡。这位清末的官吏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流亡海外,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