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河
|类型: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19-10-08 02:55
|本章字节:29224字
1、全体会议
一名年轻人驾驶着一辆高级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悠然而行。
作为一名宇宙生物学家,郭威的确可以算是相当年轻的。但是,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都不得不承认,在这一领域他已崭露头角。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轿车最后开进了一个由众多士兵把守的戒备森严的基地里。
这里就是全球宇航中心,它汇聚着全世界所有的宇航人才和先进技术,年复一年地做出了无数的宇航探险,是许多青年一直极为向往的地方。
郭威在一栋白色的小楼前停车下来,迈步走进里面的一间会议室。
在这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有不少人了,与会者大多数都比郭威年长,甚至还有些人已是白发苍苍。他们都是在与宇宙科学这门特殊学科及其有关的各个学科中声名显赫的人物,毫不夸张地说,他们都是郭威的老师和长辈,因为当郭威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对他们屡屡出现于各种文献中的大名尊崇备至,景仰非常。所幸的是,星河把自己产生于童年的对宇宙的好奇心一直保持了下来,数年来发奋读书,始有今日。不管怎么说,他认为能与这些科学界的泰斗同桌而坐,绝对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荣耀和幸运。
郭威与这些大师们一一打过招呼,然后挨着一位中年学者坐下。这时会议主持者罗伯特·唐纳森——一位衣着考究的官员开始讲话,在他的旁边有一幅供放映用的小型屏幕。郭威知道,唐纳森一向是中心出头露面的角色。
“诸位,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会议在唐纳森的开场白中正式开始。“中心需要大家的帮助。”
“尽管我相信各位的天文知识都十分丰富,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做出过非凡的贡献,但为了方便大家对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有一个稍微全面一些的了解,还请允许我多说几句。”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是火星。这颗距离地球最近同时又是最令我们人类感兴趣的行星一直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星星。自从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从天文望远镜中发现了火星上规划整齐的‘运河’之后,火星就一直是人们寻找外星文明最为瞩目的目标之一。虽然后来用更大倍数的天文望远镜证实了那位老先生所看到的不过是连绵起伏的环型山,但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以火星人入侵地球为背景的《世界之间的战争》还是轰动一时,并在电台进行伪实况广播时引起了人们的巨大恐慌。”
听到这里时,郭威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他少年时代刚开始接触科幻时读到的,他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迷恋科学并对科幻文学酷爱至今的。
在唐纳森讲话时,他旁边的小型屏幕上适时地放映着各种照片和录相,从斯基帕雷利的“火星运河”手绘图到威尔斯虚构的章鱼状“火星人”,以及火星陨石坑和陡峭山峰的真实照片。
“诸位都知道,早在全球宇航中心成立以前许多年,美国在就开始了对火星的探测,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有益的工作。”随着屏幕上火星表面的清晰照片和如印度佛塔般的探测器图片的出现,唐纳森将话题拉回到了现代。“上个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多次无人探测器,为人类带回了无数颇有价值的资料。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人类又发射了不少无人探测器。”讲话者本人无疑就是美国人,但他和所有与会的同乡们并没有就这一点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在21世纪,宇航已经成为一项全人类共有的事业,中心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下建立起来的。“这些无人探测器都是一次性的,因此从那以后,我们——对不起——美国人就没有再关心过它们,直到中心半年前进行的火星探险。”唐纳森的报告进行到这里时稍微停顿了一下。
听到这里时,郭威旁边的那位中年人仰身向后靠去,并从原本闭着的嘴里轻声叹出一口气来。郭威很明白他的意思,他一定正在心里说:您给我们讲这些历史知识干什么呢?
郭威相信不光是他和自己,在座的其他人一定也有同感。
2、无影无踪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所有与会者都不知道会议将要通报和讨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而且即将参加会议的人还被告知,不要向外人泄露这次会议召开这一事实本身,因此就更增添了这次会议的神秘感。没想到场听了15分钟之后,还是一点不得要领,是以才有了中年科学家以及星河之流的困惑和轻微不满。
但是,唐纳森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令在座的诸位与会者大吃了一惊,就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大石头。
“但是这次,我们没能在预定的地方找到那些探测器。”唐纳森声音很轻地说道。
听众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
“请安静。”唐纳森示意大家暂时先不要进行讨论。“上个世纪的探测器我们姑且不论,因为毕竟还有火星尘暴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但是,我们最近发射的‘五周年’系列竟也一个也都没有被找到!”唐纳森的情绪变得激动。“大家都知道,所谓‘五周年’系列火星无人探测器,是为了纪念全球宇航中心成立五周年而于前不久才刚刚发射的。”
郭威没有说话,因为除了探测器均告失踪这一消息之外,唐纳森以上所说的那些情况他无不了解,包括火星尘暴。
火星尘暴是火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类似地球上的风暴,但却不是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的风暴。因为在火星上空气极为稀薄,风本身没有可能“暴”起来。发生尘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火星表面各处受热不均,使得火星低层大气发生大规模的湍动,把无数细小得直径以微米计的尘粒席卷上了天空;而上升的尘粒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热能……如此反复循环,使得整个尘暴规模愈演愈烈。
火星尘暴形状美丽,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大团黄颜色的云。但它一旦刮起来,就可谓遮天敝日,天昏地暗,蔓延范围甚至可以覆盖整个火星表面,并历时数月之久。1971年11月,美国“水手9号”飞船飞抵火星上空时,那场自9月以来便开始肆虐横行的大尘暴仍在火星表面横冲直撞,弄得到处朦朦胧胧,使“水手9号”竟然找不到一处合适的摄影地点,转来转去也没能拍摄到什么好照片。
火星尘暴之大,每秒钟能达到近百米的高速,已经远大于地球上的12级台风。在这样的“风”速下,不会有任何探测器还能保留在原地。
“众所周知,火星今春的尘暴并没有波及到‘五周年’系列着陆的那个区域。”唐纳森的话打断了郭威的思绪。“准确地说,直到最后一个无人探测器消失之前,还没有发现任何火星尘暴到来的迹象。难道说这正常吗?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清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数十个探测器一个也没有了,全部失踪了。”停了一下唐纳森又接着补充道。“不管怎么说,这至少应该算是一件相当蹊跷的事情。”
嗡嗡声再次响起来。因为所有的与会者都知道,这决不仅仅是一个“蹊跷”的问题。
“中心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唐纳森用这一问句结束了他的介绍性演讲。
没有人发言。
与其说大家都在思考,还不如说他们都在等待着唐纳森本人的下文。
3、讨论和抱怨
“首先我想这次探测的准确性是不用怀疑的吧?”
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有一位天文学家开口问道。
“当然。”从全球宇航中心高级官员唐纳森不屑的脸上显然可以看出,他认为这一问题提得不免荒谬。
“可为什么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呢?”天文学家的语气里流露出了一种很明显的不满来。原来他是在埋怨中心对他保守了这一秘密。
“这只是一次例行探测,整个计划完全是由中心的电脑制定并实施的。”唐纳森脾气极好地解释道。“我向您保证,在计划进行之前绝对没有丝毫针对性。”
天文学家仍旧看着唐纳森,从表情上看似乎还是不肯对他的这一解释彻底相信。
“而且在座诸位对此也并不都是一无所知。”唐纳森说这话的时候朝着几个坐的比较远的人看了看。
郭威明白唐纳森所说的“针对性”是指什么。
在此以前,中心的个别高层人士一度曾不通过协商就擅自开展一些宇航计划,引起了许多学者专家的不满,而且几乎被捅到报界去。从此之后,所有的宇航计划就都由中心的电脑来决定了,但是事先知道的人选却要由电脑来决定。只是这一次实在比较特殊,因为中心里事先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这时一位年事已高但仍旧显得非常干练的人开了口。郭威知道他是一位宇航专家。
“不错,这件事我事先就知道。”他说完这句话略微停顿了一下。“但是中心还应该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
“也就是说,要解这道题,您给的已知和提示还嫌太少。”郭威边说边扮了个鬼脸。
郭威刚才一直没有说话,因为他相信,既然唐纳森在前面戴了那么大的一个帽子,这件事的身材就决不会像现在已经说出的小。唐纳森一定还有许多没抖露出来的材料要说。
“对于这件事我们的确已经有了一些猜想和推测。”唐纳森笑着看了看郭威,同时又不很满意他所开的玩笑,因为现在他不得不提前披露更多的资料,而本来他是想把它们再多留一会的。
“原来是在考我们。”郭威旁边的中年人不满地低声抱怨。
“不,不是这样。我们只是希望诸位能提供更多可能的猜想和解释。”唐纳森的脸色变得严肃和凝重起来。“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次会议的后半部分。”
唐纳森边说边示意会议工作人员打开放映设备。
“这是不久前从‘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发来的图像。”
4、最后图像
“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内。
三名宇航员正围聚在一张监视屏幕前。气氛平静而友好。
他们正在看从火星上发来的图像。
荒凉。
这恐怕是所有第一眼看到火星的人的第一印象。当然这里所谓的“看到”指的只是它的照片,因为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艘载人考察飞船登上过火星。
荒凉。
这不仅仅是因为在火星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只点缀有不多的陡峭山峰,也不仅仅是因为在火星那贫乏稀薄的大气下竟裸露着密布的干涸河床,不,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火星那眩目耀眼的颜色。
像血一样红的颜色!
这不是鲜红色,不是刚刚流出体外的热血的那种鲜红,而是已经冷却凝结后的血红。由于火星表层覆盖着众多富含氧化铁的物质,使得整个表面火星变得一片血红。
一道道数千千米长的裂谷和河床肆意分割着血红色的平原,而血红色的平原则静静地忍受着这种分割。
它为什么忍受呢?
难道说,也曾经有汹涌澎湃的滔滔江河在这里流淌?难道说,也曾经有生机勃勃的智慧生命在这里生存?而现在,它只是在默默地怀念它那火热的年轻时代,因而无暇去顾及其他?
但是吸引了那三名宇航员所注意的却不是这宏伟壮观的火星景色,而是其他的东西。
刚才唐纳森没有说真话,因为这一探测行动并非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针对性”。
自从发现一年前中心所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停止工作“不翼而飞”后,中心电脑便在有关科学家的指示下,迅速安排了代号为“特潜行动”的探测计划,由泊在地—火之间的“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发射了两枚“特潜号”巡游式小型探测器,前往火星并做环绕飞行,同时传回所拍摄的图像资料。
“特潜1号”探测器是有去无回的,而“特潜2号”则被太空实验站的电脑要求返回,它所携带的燃料足以使它挣脱火星那仅有地球三分之一的引力场。
“特潜2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空认真勘察,仔细巡视,但在它的轨道下本应出现的众多无人探测器还是无一露面,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由于这次计划的仓促设计和实施,使得在有些时候,“特潜2号”探测器正好位于火星背面,使它无论如何也难以从那里向回发射信息——因为此时此刻,它恰好既“看”不见“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也“看”不见地球本身。
当图像消失之后,三名宇航员便热烈地展开了讨论,接着便各自去做了一些简短的个人休息与整理工作。几分钟之后,当“特潜2号”所发回的图像又出现时,他们方又坐回来观察,各自的手里还拿着食物挤管和健身器材。
这时其中一名宇航员发现,在传回的图像上总有一个滤不掉的阴影。他检查了所有的仪器仪表,没有发现任何故障,却意外地发现显示“特潜2号”速度的数字有所变化。
三个人面面相觑。
“现在只有报告中心。”其中一名宇航员终于做出了决定。
5、火红的行星
火星我国古代也叫“荧惑”。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与太阳平均距离152天文单位,即22794万公里。赤道直径为地球的55%,质量为地球的11%,密度为水的39倍。公转周期687日,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火星赤道面与轨道面成23°59'的角,与黄赤交角相近,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每季约长6个月。它的大气相当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压的06倍。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温度在赤道上白昼最高,可达28℃,夜间降至—132℃。白色的极冠主要成分是水冰,也有少量干冰。极冠大小随季节变化,夏季有时消逝,冬季增大。表面有岩石、火山和沙漠区域,还有看起来纵横交叉的河床,有人想象那里有过水和浓密的大气层。但人类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希望看来极其微小。火星有2颗很小的卫星。
火卫火星的卫星。有2颗。火卫一与火星较近,平均距离9400公里,三轴椭球体,三轴长为135、108、94公里,绕火星转动周期7时39分,不到火星自转周期的13,如此快速的运动使它在火星上看来出于西而没于东;火卫二与火星平均距离23500公里,三轴椭球体,三轴长为75、61、55公里,绕火星转动周期30时18分,比火星自转周期长6小时,所以火卫二每次在火星地平上的时间达66小时。
火星运河火星表面的一种假设工程。19世纪有人观测到火星表面有几百条黑暗细纹,有的长达3000公里,被认为是火星上有智慧的生物开掘的“运河”,以便引用两极融化的雪水灌溉不毛之地。20世纪70年代行星际探测器在火星附近拍得的照片表明,火星没有运河,却有很多纵横交叉干涸的河床,成为神秘的“运河”。
火星极冠火星南、北极处的白色斑点。当一个半球上为冬季时,这个半球极冠增大;夏季时则缩小,有时完全消逝。主要成分为水冰,也有少量干冰。
《辞海》1989年版
其他有关数据和资料:
火星(Mars),取名于罗马神话的战神。因其表面富含红色的氧化铁而得名,因为战争往往伴随着鲜血和烈火。其两颗卫星的名字也分为是“战栗”和“恐怖”的意思。
火星上有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奥林匹斯火山。它位于火星北纬18°,其火山口直径达600千米,差不多是中国浙江省的面积。山的主峰高达26千米,几乎是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3倍。
火星上有太阳系中最深的峡谷——水手谷。它在火星赤道附近连绵延伸5000多千米,最宽处达200千米,最深处深入火星表面之下6千米,比地球上最深的裂谷还要深数倍。众多的峭壁断垣令人惊心动魄。
火星与太阳距离最近2066百万千米,最远2492百万千米,平均2279百万千米。公转周期687日,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6秒,自转轴与轨道面交角23°59',轨道面的倾角1°51',绕太阳的平均轨道速度2413千米秒,赤道半径3395千米,两极半径3364千米,体积1624亿立方千米,质量642万亿亿吨,平均密度396克立方厘米,表面重力加速度376米秒2,表面逃逸速度50千米秒,
火星的大气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占整个大气比例的95%。此外氮气占3%,氩气占1—2%,氧气占11%,还有少量一氧化碳、水蒸汽、氢气和臭氧等成分。
6、失踪
“但是他们的决策速度慢了。”
随着屏幕逐渐变黑,唐纳森再度开口。
“从后来我们通过‘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电脑得到的信息来看,没等这三名宇航员拟好向地球报告的草稿,完全由电脑控制的‘特潜2号’就自动与‘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对接了。接下来,这三名太空人就与中心失去了联系,原本准备报告的内容也没有被报告。换句话说,他们好像从此就彻底失踪了。”
郭威陷入了沉思。
这时郭威旁边那名中年学者开口问道:
“您给我们看的全部记录都是由电脑发回的?包括刚才的图像?”
唐纳森不易察觉地微合了一下眼帘,表示确实是这样。
“准确的说,是‘火星之子’上的自动记录器记录并发回了这一切。”一位宇航学家详细地解释了这一点。“自动记录器类似早期飞机上的黑匣子,能够记录飞船或者太空实验站上发生的一切情况。”
这里专家众多,分工极细,因此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全才,是以宇航学家的解释令很多人感到满意,郭威也是如此。
“可您刚才说后来就没有图像了。”中年提问者在对宇航学家表示感谢之后,又把头重新转向唐纳森。
唐纳森再次表示不错。
“‘黑匣子’失灵了?”提问者好像是在开一个玩笑。
唐纳森仿佛很吝啬自己的语言,又用体态语言表示了意见,那意思很显然是“很显然”的意思。
“我记得在任何太空装置重新联合时——比如说对接,都需要进行例行生物检测。‘特潜2号’在与‘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对接之前进行这一工作没有?”
郭威终于停止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且问题提得非常尖锐。
“我明白你的意思。”唐纳森这次破例开了口。“从‘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上自动记录器发回的电脑记录来看,‘火星之子’的电脑本来的确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对接还是马上发生了。根据记录可以发现,决策来自‘特潜2号’。”
郭威皱起眉头表示不解。“难道‘火星之子’不是‘特潜2号’的爸爸吗?”
“这种比喻不够准确。”唐纳森解释道。“这两部电脑是平权的,没有主辅之分。也就是说,当‘特潜2号’的电脑与‘火星之子’的电脑的命令发生冲突时,‘火星之子’的电脑不可能强令‘特潜2号’的电脑改变命令。事实上由于指令程序一般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这种情况从没有发生过——在此之前。”
“在指令不一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对接吗?”郭威暂时没有理会这种在此之前从没有发生过的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兄弟之间也该商量才是。”
“反正最后对接是成功了。”唐纳森的表情有些无可奈何。“但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唐纳森的语气第一次变得有些紧张起来。“‘火星之子’上有人人为地改变了其电脑的指令。”
全场息声。
7、病毒
“那后来——”大概过了10分钟的时间,郭威终于打破宁静,舔了舔嘴唇再次发问。“就没有任何信息了吗?”
“‘火星之子’的电脑最后显示,在‘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上已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了,随后,它就不再有任何声音和图像信息了。”唐纳森陈述自动记录器发回的资料。“但是我们还从特急警报系统中收到了这样一组极为奇怪的电讯,它是由三个毫无关系的词汇组成的,而且根据记录资料来看,这条电讯被初始发送人下令反复发送。它们是——”
全场再次陷入无声状态,所有的人都在等待。
“火星;生命;基因。”
全场继续保持着无声的寂静。
从某种意义来说,在座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三个词汇并非毫无意义,它们正是刚才郭威与唐纳森对话中所担心的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郭威与唐纳森刚才的对话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宇宙生物形态的问题。
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最有可能首先接触到的外星生命,很有可能不是高级生物,而是低等的细菌或病毒。早在20世纪出版的《死城》当中,美国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赖顿就曾预言过这一点。后来,这位作家以其《侏罗纪公园》等大制作的科幻影片而名噪一时。
克赖顿在《死城》中列举了大量有说服力的资料,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类与地球外层空间生物的第一次接触,是由已知的物种生成概率所决定的。而在地球上,复杂的有机体毕竟只是少数,而简单的有机体则不计其数,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地球上,有数百万种细菌,有数千种昆虫,却只有一定数量的灵长目类,四个猿种,至于人类来说则只有一个。
因此,人类首先接触的外星生物也可能不是长着三只眼的怪物,而有可能是一种极为低等的细菌或病毒。
而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同时还有一个消息必须告诉大家。”唐纳森宣布他所知道的最后一个消息。“在我们接到这组词汇信息的同时,‘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上的一艘小型太空运输飞船已经点火启动,正在向太空城驶去。”
“哪个太空城?”有人冷不丁冒出了一句。
他一定是过于慌张了。郭威心想。一脑门大概都是冷汗。
“没有其他的太空城。”唐纳森一字一板地说道。“除了我们头顶上这个之外。”
窗外已是繁星似尘,一个明亮的光环出现在深蓝色的天空上。
8、猜测
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能做的只有猜测和想象。
大家的确做了无数的猜测和想象,最严重的一个,莫过于火星人杀死了三名宇航员,随后在向太空城前进。
然后这并不仅仅是“猜测和想象”中最严重的,很有可能就是现在的事实。
太空城正面临威胁!
可是,所谓“火星——生命——基因”是什么意思?
与会者议论纷纷。
然而,郭威以其特有的冷静回答的这一问题:
“现在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对方是火星上的微型生物,它们以类似病毒的模式为存在形式,其中含有可以复制的生命基因,而且目前已经侵入了宇航员的体内。我们不妨就把它暂时命名为‘火星生命基因’。”
这话不啻是一声惊雷。因为这种被郭威命名为“火星生命基因”的火星生物能够侵入一个人体内,也就能够侵入更多人的体内。
整个太空城危在旦夕!
那么下一个目标呢?
地球?
地球!
令人不敢想象!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说——”一个人有些慌张地说道。“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付太空城的问题?”
显而易见,这才是最首要的问题,似乎比分析原因更为首要。
“这正是我想要大家帮我解决的问题。”唐纳森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我们应该马上通知太空城封闭港口!”一个急躁的声音从人群里冒出。“还在等什么!”
“我想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太空城了。”唐纳森说。“准确地说,这还不仅仅是一种估计,因为我已经调来了他们进入太空城的记录。”
屏幕再度变亮:
太空城港口入口。
小型太空运输飞船已经来到了港口外面。
那两名来自“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的杀人凶手迈步走出小型太空运输飞船,顺利地进入了太空城。
“怎么变成两个了?”郭威不解地盯着屏幕,还以为自己数错了。
唐纳森耸耸肩,表示他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太空城能随便进入吗?”郭威又换了一个问题。“看起来登记得不是很仔细吗?”
“当然,就像你在地球上不需要为进入一个城市的城门而需要提出申请一样。”唐纳森不同意郭威的说法。“但是,入口处的电脑会仔细地登记下一切情况来。”
“那您就派遣一支部队过去好了。”郭威嘻嘻嘻地笑着。“比如说让他们化装成平民进入太空城。”
“你也知道我不可能真的派遣一支部队过去。”唐纳森说得漫不经心,但他却没有继续往下说。
“其实也用不着派遣什么军队。对于这区区两个人来说,当地的警察总局难道还会一筹莫展吗?”有人调侃着试探道。“关键在于把他们扣住,别危害了太空城其他居民的安全。”
唐纳森点点头。“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是不是这些措施也要到下一次才能告诉我们?”这句发自人群里的话显然是一句讽刺。
“我们会及时把情况通报给各位的。”唐纳森仿佛没有注意到对方话里的讽刺,平静地陈述道,但他马上又虎起脸来:
“但是,我想不用我告诉大家诸位也知道,今天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都是最高机密,如果让报界知道的话就会很快传到公众耳朵里,而这却是中心现在最不希望看到的。”
与会者当然都知道这条铁的纪律。
9、命令
会议结束之后,郭威被带往中心主任办公室。
“派我出差是吧?”郭威一见到主任就笑着抢先说道。
“你早就猜到了?”中心主任也笑意盈盈。
“我想知道谁陪我去,哪位小姐同事?”
“没有。只有你一个。”主任打消了郭威的这个念头。
“为什么只派我一个人去?多去几个人多热闹!”
“我们不喜欢热闹,因为我们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主管官员严肃地告诉郭威。“地球上的新闻媒介对于太空城有一种病态的关注。你知道太空城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第二个地球的雏形。”郭威用从小学课本里学习过无数次的标准语言回答主任。“那我的任务是什么?审讯那两个家伙?”
“找到那两个家伙。”主任对此做了纠正。
“怎么找?让我自己去大海捞针?”郭威感到有些奇怪。“您以为我比太空城的警察总局还要厉害?”
“太空城警察总局里的警察找不到他们。”主任似有难言之隐。“因为,他们早已经就不是当初进入太空城时的样子了。”
“什么意思?他们化装了?”郭威想起了自己刚才所谓“化装进城”的玩笑,一丝笑意不禁浮现在脸上。
“不那么简单。”主任苦笑了一下。“你过来看看这个。”
主任再次放映了“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里的镜头和那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城的镜头。
但主任刚一开始放映郭威就忍不住说道:
“这些我刚才都已经看过了。”
“你再仔细看一遍。”在主任说话的过程中,图像正在被慢慢放大。“看出什么了吗?”
“人脸好像变了。”郭威若有所思地看着屏幕上的面孔。
“不光是面孔,连整个体形都在改变,而且已经改变到了让警察和监视电脑都认不出来的地步了!”主任的语气变得有些激动。
“他们身上携带着火星生命基因,来到了太空城?”郭威甚至觉得自己的语言中已经掺杂了一定的恐怖的成分。“那所谓‘火星生命基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这点我们也不知道。”说到这儿主任反而变得有些镇静了。“但是,你要去太空城找到他们,必须找到他们。”
“后面这些内容您刚才在会上怎么不宣布?”郭威抬头询问唐纳森。
“因为我必须提防新闻记者。”唐纳森面不改色地回答了郭威的问题。
“那么我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他们?”郭威对于这次行动的步骤还是感到有些茫然不解。
“利用生物基因探测器。”主任边说边指了指桌上一个很像是“手持电话”的仪器。
“不能认为您不懂业务吧?”郭威满有把握地对主任一笑。
“当然不能。”主任接口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没有样品这玩艺儿就没法进行跟踪使用。那你就先找到样品。”
“您是不是以为我的专业是特工呢?”
“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尽量帮助你。”唐纳森开了口。“你把这个也带上。”他伸手递给郭威一个小瓶。
“这是什么?”
“生物基因保护液。”主任针对这一个小瓶做了介绍。“有了它,你就不怕任何生物基因的侵入了。”
郭威拿过小瓶,试图把它打开。
“味道可能不太好闻,不过很快就会过去的。而且只用一半就行。”主任告诉郭威。“这个瓶里的保护液足够用两次的。”
“为什么要用两次?”郭威皱了皱眉头。“难道说这玩艺儿还有时效吗?”
“有是有,但我想你只用一次就够了,因为它至少能管五年。”唐纳森为郭威做解释。“你不会在那儿呆那么久吧?”
“差旅费够就我就呆。”
“这是预防万一,万一你用的时候不小心洒了呢?”看起来主任的态度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那给每个地球人都抹上这个不就行了?”郭威看出主任的脸色,收起小瓶,但仍旧意犹未尽地补充说道。
“时间来不及,也没那么多钱。”主任几乎是要把郭威赶出自己的办公室了。
“您不要老是提钱的问题,要不我就更觉得自己此行不好意思了。”郭威在走之前还非要甩下最后一句玩笑。
10、消息泄露
在中心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里。
刚才的一名与会者正在与一名记者坐在这里的一个角落。
“这可是个大新闻。”与会者一边用勺子搅拌着咖啡,一边洋洋得意地炫耀着。“你和你们《最新消息》报的老板恐怕得出个好价钱。而且你们还得以其他的什么借口前往,否则我就会丢掉我在中心的职位。”
“这好说。”记者表示可以接受。“还是老办法,今天帐就拨过去,消息出来后加倍。”
“加三倍。”与会者狮子大开口。
“加两倍。”记者讨价还价。
“成交了。”与会者也很痛快。
“是不是最好派名女记者去?”记者有些犹豫地问道。
“你错了,太空城里美女如云。”与会者咧嘴一笑。“要派就该派个英俊的小伙子去。”
“像我这样的?”
你也可以被成为英俊?与会者低下头去喝咖啡,才没把这句话真的从嘴里说出来。
“但我还是决定派名美女去。”记者最后决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