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鱼得水

作者:陈舜臣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8 04:29

|

本章字节:45818字


刘琦被任命为江夏太守,出发前,至樊城拜访诸葛孔明。刘备将前线部队驻留新野,行辕则设在接近襄阳的樊城。


“虽说孙权军已离去,但夏口附近仍有一批残留部队。您如此前去妥当吗?”孔明问刘琦。


“父亲说为防备曹操,无法拨出襄阳的军力。”


“江夏郡的军队已溃灭,此番前去等于是送死啊。”


“那,该怎么办?我为逃一死,才听先生的忠告离开襄阳的。”


“您的命运危在旦夕,”孔明说,“留在襄阳的确危险,但一出长江流域,又恐怕会遭到孙权军袭击。保命之道,唯有出襄阳、沿汉水南下,就是不要接近长江。此外别无他法。”


“先生要我在这中间的地带游荡?”


“不,不能游荡。您好歹也是江夏太守,必须尽您的职责,太守的责任应该统率军队。”


“可是,那儿一兵一卒也没有啊。”


“因为没有才要募集啊。”孔明抢过刘琦的话头说道,“您可以四处去募兵。黄祖的部下并没有完全被击灭,有不少人散逃。这一次的战役,孙权军可以说目标只在黄祖一人而已,仅是一场复仇之战。黄祖的军队虽说是被歼灭,其实应该说是消失,不,应该是藏匿起来了。这些将兵为数不少。您可以将他们从藏匿的地方召回来。不妨放出风声,他们听到风声,应该会一个个出现的。”


孔明站起来,从柜子取出文函,放在刘琦面前:“打开看看吧。”


刘琦顺着孔明的话,打开文函的盖子,从里面的信封中取出一张纸。


“啊!这是……”刘琦打开折叠的纸,上面所写的字,惊叫出声。


这是向黄祖旧部下发出的檄文,内容就像是同窗会的通知单。大意是:我们四处离散,为时已久,何妨一聚?


上面并没有提及和亡将黄祖丧命的那次会战相关的话,只是建议缅怀黄祖恩德,共祭其灵。檄文说:孙权之父孙坚在岘山身亡,是中了流箭,那是在战斗中,也就是说,孙坚是战死的。伏兵也是作战的方法,绝非卑劣的手段。孙坚并非如孙权之兄孙策那般被暗杀,野战将军黄祖谈不上有什么罪过。只是,孙坚的儿子们伤心于父亲被杀,而将怨恨集中在黄祖身上。总帅刘表鉴于孙坚的儿子们屡次攻打江夏的黄祖,曾劝黄祖说:“你把在岘山放箭的那个兵找出来杀掉,首级送到吴国,江夏就可保安然无事。”


但是,黄祖拒绝此建议,他说,当时那个兵是大功臣,他不忍杀这样一个有功的人,宁愿让孙氏兄弟憎恨。


檄文末尾还说:我们不可忘记黄祖顾念部下的心意,为祭祀黄祖在天之灵,我等向遗族商量,取得黄祖生前常用的衣冠,希望旧日的部属能再度聚集,共同祭拜。现在刘琦将军奉命继任江夏太守,决定无条件接纳黄祖旧部属……


“不妨将此张檄文贴示各地。”孔明说。


“我懂了。承蒙先生如此……”刘琦的声音哽住了。


“郜县和云社一带似乎有不少人。祭祀黄祖,不妨选在汉水河畔的汉津,那儿比较容易聚集。聚集后不妨暂时留在汉津,最好不要再往南,如此比较安全。您可以在汉津编整军队。”孔明话声细小,如同含在嘴中一般。


“我懂了。”


刘琦点头。他并没问理由,大概从汉津往南之地,有孙权残留部队出没吧。他心想只要是孔明说的话,就无须问理由。


“行动要快。不过,到汉津后就要慢慢来。”


“我这就离开襄阳。”


刘琦小心翼翼地将檄文的草稿收在怀中,行礼之后离去。


“为什么放刘琦出去,他要是留在襄阳,我们随时可以对付他。”


刘琦料想得到弟弟那派人会怎么说。


任命刘琦为江夏太守,可是父亲个人的意思,可能认为刘琦留在襄阳是件麻烦的事。然而,弟弟背后的蔡氏等荆州门阀,为巩固刘琮的继承者地位,也许会认为应该将竞争者刘琦安置于监视得到的地方,因而逼迫父亲取消刘琦的任命也说不定。


传达任命取消旨令的使者,说不定随后追来。孔明说行动要快,这一点刘琦可以明白,为的是不让使者追及。


至于为什么叫他在汉津不妨慢慢来呢?


刘琦从樊城迂回经过襄阳,南下途中,在马上左思右想。孔明要他在汉津举行祭祀黄祖的仪式,并在那儿编整军队。这样他就不是无刀太守了。一旦他拥有兵力,甚至可以拘留传达召还命令的使者。他可以声称:


——这召还令是真的吗?说不定是谁逼迫生病的父君,我要调查看看!


刘琦在马上不时以手按压胸口,檄文的草稿就藏在这儿。确定它在,令他安心一些。至少他已经明确知道此后他该做的事。



曹操向荆州发兵,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的事。在前一年,他乌丸,杀袁尚,将袁家赶尽杀绝。凯旋之后,在邺都北方的玄武苑造湖,开始训练水军。刘表的势力范围已越过长江,及于湖南。要和刘表作战,必须做好水战的准备。


曹操开始在玄武池训练水军的情报传来,东吴的孙权阵营顿时紧张起来。虽然料想这九成是要去攻打荆州,但因对象是曹操,不无可能出人意表地朝东吴攻来。而且,一旦攻克荆州,曹操下一个目标,一定是东吴。


孙权决定将散布各地的军队集结在根据地柴桑附近,此地位于庐山山麓,是面对鄱阳湖的要冲。


“江夏郡内已无任何东吴的残留部队。”


孔明早就从甘海那边得到这个消息,但却故意告诉南下的刘琦说,靠近江夏郡的长江流域仍有吴军出没,主要是不希望刘琦离襄阳太远。


孔明有孔明的策略。


“这一点我懂。不这么做大概也不行……可是,我不能这么做……我不忍心这么做……”


听完孔明的策略,刘备用手搓着自己的大耳朵,说道。


“主公应该从刘表手中抢下荆州,这也是为天下百姓之计。”


孔明如此劝说。他一直凝视刘备的眼睛。刘备一脸为难的神色,搓着耳垂,但是正眼对着孔明的视线,不曾移开目光。


“我蒙受刘表之恩……刘表如此温厚地接纳我这个亡命之客,即令是为天下百姓……我也不忍心……背叛他……”刘备的声音愈来愈小。


“那么说,要迎击曹操的军队啰?”孔明说。


“嗯!只有这样了。”


“打得赢吗?”


“很难。兵力太少了。”


“打稳输的仗,是件蠢事。”


“那要逃之夭夭?”


“那总比打稳输的仗好啊。”


如同孔明所说的,我们必须与孙权结盟,对抗曹操。


所谓结盟,也应该在拥有相同实力的两者之间才能成立。如按照亮之计,取下荆州,就可与孙权结盟。现在连土地都没有,光只有这樊城五千名兵力,一定会被并吞。


还有没有其他策略?


刘备陷入沉思中。其实他也并非没策略,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旧友,可以向他求援。苍梧是邻接南海郡(在今广东省)的地方,相当于现在广西梧州市。只要渡过长江,一直往洞庭南方直逃,再经过所谓地表尽处的零陵郡就到了。只是,说这样的话可能会被孔明嗤笑。


一旦到苍梧,等于放弃天下了。刘备是有志于天下,但欲望并不怎么强烈。反倒是孔明较为强烈。


“为天下众生,有必要防止曹操独霸。而为防止此事,就必须一争天下。”


这是孔明的想法。刘备也大抵有这样的想法,但偶尔会露出疲态,想找个地方优哉一番。刘备心想如果要去投靠苍梧太守吴巨,可以告诉孔明说,想先累积南海交易之利,以备再起。


“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在荆州站稳,即使是一个角落亦无妨,才能借此和东吴结盟。亮已经着手在处理了。”孔明说。


“哦?已经在处理了?”


“景升公大概不得不向曹操投降,但亮派人转达不要整个荆州都投降。”


“是吗?请他留下一点地方?”


“是的。当然景升公也没办法掌握荆州全土。”


“是吗?那样我就放心了。我本来打算万不得已的时候,去投靠苍梧的吴巨……这样也好。”


刘备这才提到苍梧这个地名。


“是吗?主公是想先累积南海交易之利以图再起啰?”


孔明说出刘备原先想到的借口。刘备又开始搓耳垂,弄得耳垂发热。


“真是鱼水之交啊。”刘备红着脸讪笑。


自从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加入幕僚之后,刘备凡事都征询孔明的意见,这种亲密已令关羽、张飞等旧臣不满。关羽一直在忍耐。但张飞已按捺不住,终于绷着脸向刘备抱怨道:“大哥,这样太过分了。现在你只顾和孔明打交道……”


刘备斥责他说:“孔明之于我,就如同水之于鱼,绝不可或缺。我希望大家都能清楚这一点,三弟以后不可再这么说了。”


既是鱼水之交,水当然可以看透鱼的心。孔明老早就看穿刘备想到苍梧优哉度日的软弱面。


“景升公有两位公子。”孔明说。


“不过,刘琦形同赤条条地被丢到外面去了。”


“不,他到外面还可以召集兵力。黄祖的兵力现在不是还散落在四处吗?”


“只是,这小伙子有办法召集黄祖的兵力吗?”


“没办法,可以教他啊。”


“我懂了……”


“而且,荆州分成两半——本地的荆州人,和随景升公一起来的士大夫与军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本地人心想曹操来就向曹操投降嘛,景升公本来就是外人。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换个主子罢了,只要不打仗就好。至于景升公的部众,就亮的观察,他们似乎非常不满,觉得主子尽用当地人,而把他们给冷落了。眼看着主子迎娶当地有力人士蔡氏的女儿为夫人,疼爱她所生的儿子,冷落前夫人的儿子……这种不满虽然不太表露出来,但日益积压。只要加以煽动,他们必然分崩离析。”


在孔明看来,蔡瑁、蒯越这些当地实力者似乎占压倒性优势,但也因此有不少人对他们反感,只是这种反感潜藏在水面下罢了。一旦把它挖起来,让它浮出水面,必定可成为一大力量。不过,如果只是无所作为地一味等待,它可能不会浮上来。


“我当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绝不轻易放弃希望。”刘备说。


孔明深深点头。就在这时候,赵云进来报告:“有消息说,张辽的军队已经从长社出发了。”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部下。刘备投靠公孙瓒时,赵云奉命担任刘备的主骑,也就是警卫骑兵队长。他虽是公孙瓒借给刘备的将官,但可能也具有监视客将的任务。没想到刘备和赵云意气相投。他也曾私下为刘备募兵,目前则负责关羽和张飞不会做的情报搜集工作。


曹操终于发动军队,驻屯长社(今河南县长葛县)的张辽军,似乎是曹操的先锋部队。该来的终于来了。


“终于来了!孔明,拜托你了!”刘备耸着肩。


“是的……”


孔明又点头。他早在两天前就知道张辽的军队出发了,因为甘海已急速通报。现也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就在这个时候,刘表去世了。


这些年来,刘表的健康一直不好,时常卧病在床,但也没显得病重,听以,病情恶化还是有点突然。


景升公病危!


在汉津的刘琦也听到这个消息。


刘琦急忙赶回襄阳,他在汉津召集黄祖旧部众,如今已是拥有兵力的太守,无须担心被弟弟那派人杀害。他率领二千精兵,回来探望父亲的病情。


襄阳的刘琮派见状相当惊愕。病笃的刘表要是对长子说一句“以后就交给你了”,那事情就麻烦了。因此,当刘琦才刚到襄阳,要求见父亲之面时,张允立即赶到他下榻之处说:“将军派遣太守您去江夏,是因为那个地方很重要。如果太守会见了将军,将军恐将因太守放弃职责而动气,导致病情恶化。为孝道之故,请太守三思,立即返回江夏,才是人子之道。”


摆明了不允许刘琦和刘表会面。


“好,你们不让我会面,我也自有打算。”


刘琦也不甘示弱,就下令二千名兵卒驻屯在邸馆四周。


张允匆忙赶回,在刘表府四周严加戒备,因为凭刘琦的实力有可能强行入内。


当晚,诸葛孔明悄悄拜访刘琦。


“请太守速回,曹操已经发兵,襄阳不久恐将面目全非。请太守返回汉津观察形势。也许我们两军可以合并。太守顾念父亲的病情而赶回襄阳的事,万人共睹。张允等人为一己之私拒太守于外,也是万人皆知的事。既然众人肯定了太守的孝道,这不就够了吗?”孔明说着,眼睛浮着泪光。


“我懂了。明天早上我就回汉津。请代我向豫州牧问安。”刘琦说。


在这个地方,刘备时被以昔日曹操授予的官名豫州牧或左将军相称。


翌日,刘表咽下最后一口气。襄阳高阶人员决定暂时不发表。但是,几乎所有襄阳城人当天都知道荆州主子已经病故。刘琦也听到父亲的死讯,决定暂时不返回汉津。


蔡瑁、张允、傅巽,以及竟陵太守蒯越都赶回襄阳,聚首协商,决定依照既定方案,拥次子刘琮为继任的荆州牧。


“那,江夏太守怎么办?”


这是最大的问题。


“他现在也掌有兵力。”


“恐怕不容易把他赶出去。”


“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召集到兵源。”


“的确料想不到。”


“不处理不行。我看就封他为侯,如何?”


“就怀柔他吧。不这么做也不行。”


“万一他权力坐大,威胁到荆州那可不好。”


“还是封侯吧。”


商议之下,便以刘琮封刘琦为侯的方式,命令使者持侯爵印绶去见刘琦。


“把盒子打开!”刘琦命令使者。


按说使者奉荆州牧敕命而来,身为臣下必须下跪受命,但刘琦仍一屁股坐在床上,一点也没有起来的意思,反而令使者不知所措,只好颤抖着手打开盒子,里面装着印和绶。


“拿到这边来!”


使者听刘琦这么说,就两手捧着开启的盒子向前走去。


“无礼的东西,跪下!”刘琦喝道。


这摆明不承认刘琮是荆州主君,使者一旦下跪就有辱主命,他在刘琦面前下跪,等于是主子刘琮下跪。因此,使者进入刘琦住处后,一直站立不行拜礼,而刘琦则坐在床上不动。但此种紧张的平衡却被刘琦这一喝给破解了。


“是……”


使者似乎两脚发软,当场跌坐在椅上,虽然不是跪着,但样子有点像,总算不用跪着捧那个盒子。


“这是什么东西?”


刘琦故意问道。登门之际使者已事先通报侯爵印绶的事了。


“是印绶……封侯的……”使者小声说。


“混账!”


刘琦终于下床,傲然地走到被吓坏了的使者身边,拿起盒中的印绶,用力摔到地上,用脚踩踏,然后对它吐口水。


“你回去把这个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刘琮!”刘琦说完就转身离去,不曾回头。


虽然比预计的时间延了两天,刘琦在印绶事件的翌日清晨就离开襄阳馆邸。


这一阵子,荆州牧府邸正在召开重要会议。


第一个议题是关于刘表的葬礼。不过,这几乎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则是讨论有关曹操的先锋张辽已经自长社发兵,于禁的军队也随后离开驻屯地颍阴的消息,曹操军指向荆州,是再明显不过了。


新任荆州牧刘琮,尚未满二十岁,会议当中几乎不曾发言。傅巽的意见最多,但他事先已经和蔡瑁、张允、蒯越等人说好了,因此可以说是代表他们这一伙的意见。


“曹操拥立天子,如果咱们背叛他,就变成逆贼。咱们荆州从先代即接受汉朝的节义,岂可抵抗王师?”


“即使想抵抗,凭荆州之力要抵挡中原大军,可谓难上加难。”


所有的意见,都认为应该向身负天子圣威的曹操投降,分歧之处只在于如何处理刘备。


问题重点在于是否应该事先告知刘备要投降曹操的事。


有很多人认为,刘备只是客将,没有必要将荆州所有的决定都告诉他。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转告刘备投降的事,刘备可能会迎击曹操军,曹操势必认为刘备是荆州阵营的人,而怀疑这边的诚意。后者基于这个理由反对上述的意见。


“我们不妨在向曹操致达投降之意时,顺便告诉他我们没有自信能够说服客将刘备放弃主战论,刘备的事可以任凭他处置。”


张允提出这个建议,几乎获得全员赞同。于是,便决定采取弃刘备于不顾的投降方针。


“希望与会的诸位,不要对外泄露这个决定。”


蔡瑁正在特别叮咛之际,突然有急报说:“江夏太守刘琦离开邸馆,出南门,正在南下当中。”


“太好、太好了!我原本最担心的是江夏太守和刘备连手,现在刘琦既然回南方的任地,那就没什么好担心了。”张允说着,频频点头。



征讨荆州,也是曹操亲自指挥军队的。


建安十三年,荆楚傲而不臣。


曹操之子、颇负文名的曹植也从军,在他的《述征赋》中,以上述的句子作为开头。


如同文中提到的荆、楚二字,曹操预定拔下襄阳,进军长江,然后压迫东方的吴,迫其投降,如此天下便大致统一了。剩下的益州刘璋只是小政权,而且缺乏决断力更是众所皆知,随时都可以处理掉。


就在展开南征的六个月前,汉室废除三公之制,改置丞相与御史大夫。本来汉初系以丞相和其副官御史大夫,以及统率三军的太尉三人为三公;至西汉末年,则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去掉“大”字,称司徒、司空、司马为三公,继而将司马改称为太尉。


此次则废除为时已久的制度,建立全新的体制,虽然沿袭汉初三公中的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名,其实是曹操搞个人的。他自己担任丞相,御史大夫只是丞相副官,曹操南征之际,任命郗虑担当此职负责留守。军权当然由曹操掌握,根本无须太尉这个职位。


于是,汉王朝所有权力完全落入丞相曹操之手。在动员南征前夕,曹操处死太中大夫(宫廷顾问)孔融。孔融是才子,也是孔子二十代孙子,正所谓名门出身,写得一手好文章,名列“建安七子”之一。他也许因为看不起曹操乃宦官养子之子的出身,经常予以嘲笑。


有一年兵粮不足,曹操发布禁酒令,理由是“酒为亡国之本”。为此,孔融曾写信嘲笑曹操说:“亡国的不只是酒而已。夏与殷因妇人而亡,鲁则过分尊崇儒学而衰。所以,应该禁止男女结婚和儒学。”


此外,孔融曾上书朝廷说:“根据古代王畿之制,国都周围千里之内不宜封建诸侯,如今亦应遵循此制。”


曹操在五年后成为领地接近国都的魏公,继而成为魏王。孔融似乎早就看穿他的计谋,想加以阻止。


由孔融反对禁酒令的事可以得知,他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以孔子的后裔自豪,据说曾经在酒席上说,孔子的家系胜过汉皇室的刘氏。曹操有太多借口可以斩除孔融。甫获任命御史大夫的郗虑教唆一名叫路粹的人告发孔融,然后予以逮捕,并立即处死。孔融的妻、子也全遭杀害。


将孔子的子孙处死,令众人极为震惊。曹操想借此提高自己的权威,利用恐怖政策反曹声浪。选在南征前夕处死孔融,等于是用它作为出阵的血祭。


九月,曹操抵达新野,本来刘备军队驻屯此地,但基于巩固襄阳的理由,将兵撤至樊城。


樊城和襄阳极为接近,中间仅隔汉水。新野约在汉水之线往北六十公里处,荆州方面在曹操抵达新野时投降。使者为不让樊城的人知道此事,渡河地点故意选在偏东之处。


投降之事严加保密,只有襄阳最高阶层知晓。但,诸葛孔明透过甘海,得以知道这件机密。甘海的情报网已经打入荆州牧府邸的佣人中。孔明却将此事藏在胸中,甚至没告知刘备,他认为此事最好到最后关头才说出。


然而,刘备也知道了。并非有人告知这个情报,他直觉以为刘琮会投降,并弃置樊城。


“卧龙先生,我看我们不逃不行了,研究看看该怎么逃。”刘备叫孔明来,告诉他自己的想法。


“两天前,亮听说荆州使者在新野投降,刚刚才渡过汉水,回到襄阳。曹操为一口气攻克襄阳,正在等待后续的辎重。整顿好态势之后,势必自新野发兵。时间大概在三天之后。”孔明以专业性口吻说道。


“哦?先生已经知道了!”


“甘海告诉亮的。”


“先生果然……”


“明天我们渡过汉水吧。”


孔明摊开预备好的地图。


“那,襄阳呢?”


“攻击刘琮,接收荆州之兵。”


“这……”刘备眨着眼睛。


“又不忍心?”


“是的。景升公晚年每次见面都握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往后拜托你了!’我怎能攻打他的儿子刘琮呢?是啊,我是不忍心啊。”


“说是刘琮,其实是荆州那些头头,那批人可是要置将军于死地啊。他们故意不告知投降的事,将军大有理由攻打他们。”


“如果我是荆州人,会认为荆州比天下还重要,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我并不恨他们……别管襄阳了,早早逃走吧。”


“好吧,既然不攻襄阳,那就进城吧。”


“进城做什么?何苦多此一举?”


“我们被弃置不顾,但是,襄阳里面也有人反对投降,我们岂可弃他们于不顾?”


“要带他们走吗?”


“不是应该如此吗?”


“也对。……弃置伊籍等人不顾,也真不忍心。”


刘备点头。如果将主张强硬对抗曹操而闻名的伊籍留在襄阳,他极可能会遭处死。曹操杀害孔融一事,已全国皆知。


“不止伊籍,还有霍峻、刘邕等人。”


“嗯,那我们就准备吧。”


“这之前,我们先安排好逃走的途径。”


孔明手持竹棒,指着摊放在桌上地图的某一点。刘备也弯着腰细瞧地图。


“这里是襄阳。有两条路可出南方:一条路是,一直线南下,经编县、当阳县,抵江陵;另一条路则沿着汉水,稍偏东南,经若阝县、汉津,然后出夏口。”


孔明说到这儿才喘一口气。



年轻的刘琮脸色苍白地坐在府邸中,身体不住地颤抖。


“我们要见荆州主君!”


“御曹司请出来,我们有事请教!”


一些武将骑马奔绕襄阳市街,并大声喊叫要刘琮出面。


“真的向孟德投降了吗?”


“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告诉我们实际的情形!”


骑士们不仅对府邸叫嚣,还绕着城内奔驰,城内的百姓还不知主子投降这件秘密,骑士们似乎想让大家知道。


“怎么办?”刘琮问舅父蔡瑁。


“暂时不动,不要让他们的挑衅得逞。”蔡瑁表情严肃。


从外头回来的傅巽,激动地说:“在街道到处叫嚣的,不只是玄德麾下的人,还混杂着襄阳的群众。”


“是伊籍的部下吗?”蔡瑁问。


“好像还不止。”


“赶快躲起来!再不走丞相的军队就要来了。”


“对!我们应该迎接王师。”


如今对荆州牧府邸众人而言,曹操简直成了救世主。


刘备来到襄阳城外刘表坟墓前,放声大哭:“景升公啊!我让荆州变成这个样子,真是对不起!”


刘备在襄阳足足停留一天,许多人跟从刘备军南下。


以前荆州是乱世的乐园,虽然被包围数次,却不曾沦为战场。孙坚的包围最为严重,但他在岘山毙命,部众便解围南归。对荆州人来说,这已经是陈年往事了。渴望和平的人从全国各地汇集于此。孔明一家人也是其中一分子。虽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但都属离乡背井,所以不乏充满自由气息的人。他们最痛恨暴君。


曹操杀害孔融,的确令众人心生畏惧,但在另一方面,他也觉悟势将大失人望。当时的中国人毫无条件地尊奉孔子为至圣,将他的子孙斩首,无疑是大逆不道的魔鬼行径。


“我不要活在魔鬼的统治之下,反正荆州也不是我的故乡。”


有这种想法的人,纷纷跟随刘备军队南下。刘备要是不稍停留就穿过襄阳,便不会有这么多人跟随他了。整整一天的宣传活动,使人数大为增加。


过襄阳,诸葛亮曰:先主攻琮,可有荆州。先主曰:吾不忍。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之人多归先主。当阳到此,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仅十余里。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如此记述事情的经过。刘备穿过襄阳,暴露出刘琮的暗弱。有不少人对新任荆州牧失望,转而跟随刘备。


当时一里约四百多米,一天行程才仅十里左右。穿过襄阳以后,仍有不少人从各地加入军中。当地的人离不开土地,但外来的百姓大多想依靠刘备。因为他们是外地人,没办法住在襄阳这种都会中,几乎都栖身于郊外。


刘备选择去当阳的道路,意味着要朝往江陵。曹操得知刘备想去江陵,立即下令:“赶快率领轻骑追击!”


刘备虽然领众十余万,但这些人几乎都非战斗人员。曹操心想只要用五千骑精锐便可击破。


曹操的目标也是江陵,他知道江陵储存极多的兵器和粮食。曹操乃大军远征,无法携带所有东西进军,只能采取在所到之处筹措武器、粮食的原则。长江中游物资储备最多的地方,是夏口和江陵。从襄阳南下的两条路,其终点分别是夏口和江陵。但,夏口这一阵子因孙权黄祖之战而告荒废,东吴不仅将物资,连百姓也都一起带走。对就地筹措物资的曹操来说,夏口已无利用价值,所以,一开始就将目标指向江陵。要是让刘备早一步抵达江陵,取走物资,那麻烦可大了。


曹操严令部众务必在刘备军抵达江陵之前将其歼灭。舍辎重、着轻装的精骑采取强行军。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亦即日以继夜地奔驰一百数十公里。相对的,刘备军携家带眷,一天仅走五公里左右,很快就被追上了。


地点是当阳的长坂。


曹操的骑兵队奔驰而至,只见沙尘滚滚。刘备等人在长坂的丘陵上看到此景。


“卧龙先生,莫非要把这批人……”刘备说到这儿便止住了。


“曹操曾在徐州大屠杀,”孔明说,“亮小时候亲眼目睹。不过,此后曹操未曾做过相同的行径。那时候,他父亲被杀,使他充满愤恨。也许那是他的本性。但如今他想得天下,尽管杀了孔融,却未敢杀百姓。请主公安心。”


“也许吧,但愿如此。”刘备叹道。


刚刚刘备其实是想诘问孔明:“莫非你是想造成曹操军的错觉,才聚集这么多百姓?”曹操军面对十余万几乎全非战斗人员的百姓,势必一时找不到刘备的战斗部队。这对刘备这边是有利的,他们可以藏在群众中,伺机逃离至预定的地点。孔明看到曹操军带起的沙尘,就向战斗部队明示该定点:“斜向东,然后改变方向,朝往汉水,在汉津会合。关羽率领的水师和刘琦的军队会在那儿等候。”


此事孔明早已出示地图,向刘备说明过了,只不过没提及聚集百姓的事。


要是他告诉刘备,聚集百姓是为了障眼法,躲在当中以变换方向,刘备一定会说“我不忍心这么做”。孔明其实很欣赏刘备这点,反倒他本人却是较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如今他才恭谨地向刘备做事后解释。


志在天下的曹操,当不会令十余万百姓受饥。南下当阳,即到江陵,曹操必定会带他们去,并将江陵储备的粮食一半分配给他们。这些百姓也将削弱曹操的力量。


“也许利用百姓不是仁者该做的事。亮对他们心有亏欠,为此亮将妻子留在百姓群中,将百姓之苦视为自己之苦。亮告诉妻子此事时,她也鼓励亮这么做。”诸葛孔明说。


张飞、赵云、糜竺、简雍、孙乾诸将都在,唯独关羽不见踪影,他早已悄悄率领水师下汉水了。诸将当中突然有人叹起气来。


“我的想法也一样,”过一会儿,刘备才说,“本来我也将妻子安置在特别车子上,但昨天决定将她们留在百姓群中。”


“哦?!”


孔明难得如此讶异,他凝视着刘玄德。


“左将军识得亮的用心?”孔明小声说着,声如叹气。


“卧龙先生岂能独独漏过一件事不谈?其实我昨天已察觉到,这件事在此次作战是不可或缺的。”


“原来……”


孔明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他打心底觉得选择此人当主君,委实是件幸福的事。


“总算要打仗了。我殿后吧!”


张飞吐一口口水在手上,紧握着长矛。



刘备军一如预定计划移动。曹操军似乎没料到对方会倾全军斜向撤走。


“不要深追!”


队长觉得事情不太对劲。他的任务是拦截刘备军,不让他们早一步抵达江陵。既然刘备军向东撤走,就无法到江陵,作为追击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想起曹操的叮咛:“刘备会耍诈。想出诈术的是诸葛孔明,务必注意不要中了诈术。”


对方的阵营中,有一位连大战略家曹操都畏惧三分的参谋。如果深追,说不定会中了曹操一再提醒的诈术。虽然曹操军是一支具压倒性优势的精锐部队,但终究有所顾忌。


刘备军乍看似乎四处逃窜,仔细观察,不难发觉其实相当有秩序,即使有部分显得慌乱,也不至于全面扩散开来,他们已被教导应撤往哪个方向。整体的动向一直很收敛、有序。


统率殿军的张飞,战术更值得称道。己方军逃走之际,殿后的军队任务极为重要,必须打到己方有足够的时间撤走,而且自己也必须撤得掉。确定全军大致已撤往预定的方向之后,张飞就大字摆开,立在长坂桥上,横着长矛,大声喝道:“我就是张翼德!放马过来!看是你死还是我活!”


其声震天,曹操军一时被吓住了。翼德是张飞的字。


张飞的声势令曹操军愣住约数分钟之久,仅数分钟的时间,就大有助于撤走的一方。曹操军定下心开始移动时,刘备军已经进入安全范围。


“回来,不要追了!”


长坂桥的曹操军部队接获命令,战斗终告结束。面对刘备留下的数万群众,一下子多了偌大的重担,部队长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备军前往汉津。孔明教刘琦不要越过汉津南下,为的是要在此地会兵。如果曹操军追至此地,就会被万余名刘琦军和昨日深夜抵达的关羽水军所包围。


“都到齐了吗?伊籍也在啊!简雍、刘邕……”孙乾确定将领是否平安。


“子龙不在!”


“我们在丘岭上时,他还在啊!”


“我看到他直往敌方奔去。”


“会不会降敌了?”


“毕竟……”


“混账话!子龙怎么可能背叛我!”


刘备怒瞪孙乾等人。


“那我们就朝夏口出发吧。”孔明以开朗的口吻说。


孔明一开始就把夏口定为终点站。夏口城镇虽然因战乱而荒废,但就未来而计,它的位置是有利的。孔明打算与孙权结盟,如果现在让曹操大胜,孔明的梦想将会落空。为实现梦想,刘备必须与孙权结盟。比起江陵,夏口距离孙权的势力范围较近。


就在他们准备出发的当儿,有人喊道:“喂!子龙回来啰!”


“唷!还带了两辆车回来……”


两辆罩着车篷的车子停在刘备等人面前。接着,车篷打开,一名抱着幼儿的妇人走下来。


“哦……”


众人一齐出声音。原来是刘备之妻甘夫人,及其子阿斗(刘禅)。


接下来,又有一名女性下车,诸葛孔明快步向前奔去。


“阿绶!”


这人正是孔明留在群众当中的妻子。


“子龙阁下……”


绶轻转过头,露出微笑,屈身致谢。原来赵云听说刘备和孔明都把家人留在群众当中,便回头去救她们出来。


“请妇女上船!”关羽拨弄髯须说道。


虽然败撤至此,刘备的军众还很开朗,毋宁说是喜悦。就连一向严肃的关羽亦从长须中露出白齿,展开笑颜。


正当出发之际,西方突然传来马蹄声。在人马接近到可以判别容貌时,众人叫道:“是元直!”


原来是孔明的挚友徐庶。


孔明一直惦念着徐庶,事先曾派人至隆中告知此次的计划,因为事关众人,不能说出明确的日期。孔想他们通过襄阳时所引起的骚动,势必传至隆中,徐庶必定会追上来。刘备军带着为数庞大的百姓,移动甚慢,应该可以立即追上,但却迟迟不见徐庶的踪影。


“总算来了。”


孔明露出微笑,迈步向前走去。但是,看到从马上跳下来的徐庶的表情,孔明的微笑消失了。徐庶紧绷着脸,眼神严肃。


徐庶直向孔明奔去,孔明张开双手,接住徐庶的身子。孔明的肩头濡湿了,因为徐庶正抱着他号泣。


“和你一起拥戴玄德将军,辅佐将军完成天下大业,是我衷心的夙愿。”徐庶身子松离孔明,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可是,曹操却劫走家慈!我的方寸已乱,没法和你共襄盛举,我是来告别的。”


“没想到居然……这样也好,你就陪在令堂身边,曹公也有识人之眼的。”


孔明双手搭在徐庶两肩上。曹操抓徐庶之母当人质,强迫徐庶为他效劳。


“和你相别,真是难受啊!”声音句句出自肺腑。


“一旦天下统一,归于和平,我会回隆中隐居……元直,我们隆中相会了。”孔明双手自徐庶肩头放下,紧紧握住徐庶的手。


不久,徐庶放开双手,向他的马跑去,边跑边号泣,哭声随着马蹄声在尘沙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