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狼团》是一部令人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抗战小说。书中凝聚着作者张红波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故事曲折跌宕,情节流畅,“在国恨家仇面前,青春与烈火熔铸在一起,血染的战旗永远不会褪色!”
中国首部真实呈现民间抗日组织传奇的,一本堪比《亮剑》、《永不磨灭的番号》热血悲壮的抗战作品。军文界老大独狼(谭国瑞)亲笔作序,军事作家李开云、谭琼辉、周建良、王海、漠北狼、杨亚军、梁日洪、许伟才、信周、何楚舞等联名推荐。
1937年9月24日,保定沦陷。日军第旅团井上松次郎陆战队血洗八一村,肖一刀惨遭杀害,其子肖天行死里逃生。1945年3月,井上松次郎陆战队再次攻入八一村,村民奋起抵抗,面对家恨国仇,肖天行组建民间抗日组织血狼团,大刀出鞘、子弹上膛,杀汉奸、袭击日本军营、炸日本武器库,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令日本鬼子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遭到井上松次郎陆战队疯狂扫荡,血狼团勇士和鬼子数次惨烈激战,杀出重围。失忆的肖天行重返血狼团,带领勇士们深入敌占区,夜袭日军秘密据点,炸日军731病毒室,摧毁日军“富士山的雪”作战计划,雪亮刺刀,深深地插进日寇心脏;愤怒子弹,打爆日寇罪恶头颅……肖天行和井上松次郎几次交战,都失之交臂,父亲的仇何时能报?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井上松次郎不甘心日军战败投降,不愿意回到日本,并留在中国和肖天行决斗。日本鬼子的狂妄野心何时被征服?日本鬼子回家的路怎么如此漫长?
血狼团
作者小札:张红波,笔名铁血少帅,军旅作家,铁血读书网、新浪读书频道、17K小说网VIP签约作家。其作品文字热血澎湃,文风锋利沉稳,名气直线上升,被众多读者誉为铁血少帅。曾在《电子报》、《前卫报》、《虎门报》等发表上百万字作品,出版校园青春力作《谁的眼泪在飞》。
九一八事变当月,一伙土匪血洗冀中周家镇,牵出一个惊天秘密。 晚清翰林方子儒在辛亥革命前夜惨遭灭门,太平天国将领周定河儿子周剑锋拼死救下其女方文玉。在漫长寻仇路中两人结为夫妻并育有两子。方家那块光绪帝御赐砚台落入江洋大盗漠北双煞之手,匪首黑白无常正是漠北双煞后人。旧恨未了又添新仇,面对老柳树上悬挂着的五颗人头,周剑锋、方文玉执剑雪耻。 为躲避灾难,周家兄弟午夜除霸后奔赴抗日征途,老大奔黄埔军校,老二投游击队。拉开了两兄弟征战沙场的序幕。七七事变前家乡村头的遭遇战,抗战胜利后演武场上同室操戈。解放前夕姑苏城下阴差阳错擦肩而过……战场上南北逐鹿各自争雄。两兄弟终成为国共耀眼的将星。 国军团长爱上八路军女干事,哥哥爱的是弟弟暗恋的人。周正鹰和江子君一段横跨半个世纪有因无果的奇特恋情,隔海相望彼此牵挂遗憾终生。 改革开放后家乡重逢,古稀之年的兄弟将军能否回归血浓于水?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主人公均已作古,但感人的故事给人留下深深思考和不尽的回味。IT。
1937年的一个清晨,瓦村少妇姜二妮在自家柴房里搭救了被日军打伤的国军排长赵铁军,赵铁军却失手打死了她的丈夫霍见明。霍氏家族欲将二妮沉塘,被同村青年杜二宝所救,二人一起逃亡到南城。二妮、二宝在战火中失散,阴差阳错,一番波折后二妮成了一名军统特工,变身舞女艾琳,潜伏于南城万乐门舞厅。为了获取情报,她游弋于众多男人之间,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成功传递出一个个重要情报,却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男人死在自己面前。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姜二妮受命潜入延安,意外重逢了已经成为八路军侦查员的杜二宝,耳闻目睹,二妮受到延安新气象的感召,毅然反正。在行刺中央首长诈败后,她和杜二宝一起回到国统区,二妮再次受命化身舞女艾琳,成为了双料间谍。杜二宝则是她的单线联系人。她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巧妙周旋在军统情报站两名上司之间,使情报站组织内部陷入混乱,她多次将重要情报传递给党组织。而她的情感历程也曲折异常,她与赵铁军、小泽吾、杜二宝之间演绎了令人震撼的爱恨情仇。
身体、生命、信念成为了书中同等重要的主题。南城解放前夕,杜二宝出城给解放军带路时不幸牺牲,二妮一下子成了身份不明的人。解放后她四处奔走,一直找不到人证明她是地下党,反而被当作妓女送去劳教。劳教期满后,姜二妮仍然不忘寻找自己的身份。她虽然四处碰壁,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仍然在苦苦地寻找……
纸杜鹃
作者小札:李玉娇女。中共党员。研究生。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共青团锦州市古塔区委副书记、书记,锦州市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锦州市松山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锦州市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海之梦》、《海之声》、《海之魂》、《迷失的季节》等,至今已创作诗歌、散文、小说近200万字。作品曾连续三届获锦州市政府文学奖,多次获文学报刊征文奖,并获省作协奖励。
《老子全译》是对《老子》的介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老子》后人又称《道德经》,是一部讲哲理的古籍,又是韵文。 《老子》是一部讲哲理的古籍,又是韵文。千百年来辗转镌刻,当有讹夺。因此对这本书的整理,要作析义、审音、订误三方面的工作。本人从事古汉语教学多年,对上述工作颇感兴趣。现在抱两种态度:一是对原作者负责,力求字斟句酌,符合作者的原意;一是对广大读者负责,除诠释音义外,还请研究生徐子宏同志译成现代汉语。多途并进,对阅读当有裨益。在工作中对时贤往哲的有关著作细心探索,择善而从。但本人才力有限,汲深绠短,纰缪必多,敬希读者多赐教益,以便改正。撰写时林仲湘老师忙中抽暇,匡谬正误,裨益良多。排印时研究生黄涤明同志细心校勘,帮助很大,统在此一并致谢。 老子全译: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
题目很像个纪实作品,就小说而言,写得还是不错的。比如写大学生到西部,确切说是在西南,各自不同的情感遭遇,写出了一种不同的追求,磨难和成长。作者对青春,对生活成长十分有感触。“爱在路上,爱在心里流淌”,爱本身也需要成长,爱本身也是一种过程。 西部志愿者:耿立,原名:石耿立,1965年生,山东鄄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菏泽市拔尖人才,菏泽市青年作家协会会长,菏泽市散文学会副会长,1986年毕业于菏泽师专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至1994年进修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8年自学考试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菏泽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出版过诗集、散文集和学术著作,尤钟爱于散文创作,散文作品多次入选国内权威的排行榜和各种权威的文学选本,是国内较有影响的青年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