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民识字率和城市化率已经远超清朝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按照经济学的模型,一个国家一旦城市化率超过了10%,就等于他已跨越了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明治时代日本城市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江户时代打下的基础。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民识字率和城市化率已经远超清朝

在江户时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的农民入城打工,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到城市寻找工作。二是日本的长子继承制使得次子继承不到任何土地,只能到城里另寻天地,加剧了城市化。

与中国不同,中国虽然皇家实行单传,但是在民间,大部分农民家庭都实行分家,既各个儿子都可以分到一部分田产,这样很多次子就没有动力离开农村,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家的土地越分越小,最后大家都变成赤贫。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民识字率和城市化率已经远超清朝

日本与欧洲则一样,长子继承所有田产同时负责照顾父母,次子们就只能进城打工,他们是日本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正是次子们的走投无路让商业与工业茁壮成长。

大量的人口进城使得日本的城市如此繁荣,以至于1690年,一位随荷兰人来到日本的德国学者如此评述:“日本各藩的交通要道每天熙来攘往,在每年的某些时日里,其拥挤程度有如欧洲稠密城市的街道一般”。

识字率高的背后:藩校、寺子屋与教育的普及

除了城市化,江户时代的日本还进行了教育的普及,以至于到江户时代结束日本男性的识字率达到了33%,女性达到了25%,而同期英国的识字率不过才25%左右,而清朝更是不足4%,可以说,江户日本是当时文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民识字率和城市化率已经远超清朝

日本国民识字率如此之高,与幕府的政策息息相关。

战争结束后,武士们再也没有战斗的机会,无事可做,整天喝的酩酊大醉。为了防止武士惹是生非,幕府和各地大名大力开办藩校,鼓励武士子弟入学,学习科目包括儒家思想,学成的武士子弟有机会被幕府和大名任命为行政官员,主管财税。原本赋闲的武士终于有了事做,因此大量入学。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民识字率和城市化率已经远超清朝

江户时代的武士大都羸弱,早已弃武从文,刀仅为象征

除了藩校,幕府对于寺子屋的鼓励和投资对之后的日本影响更大,寺子屋是专门教授平民,1711年幕府颁布《寺子屋师匠九条》,对寺子屋的教学制度和师资都有了明确规定,并由幕府直接管理,可谓是最早的教学纲要。

根据《日本教育史资料》统计,19世纪初登记在册的寺子屋就已经有16560家,到明治维新前,算上没有登记的非正规寺子屋,竟然达到了7万之巨,就连矿山都有为矿山子弟设置的寺子屋,真正做到了:“邑无不学之人,家无不学之子”。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民识字率和城市化率已经远超清朝

图为教授妇女识字的寺子屋

正因为江户时代留下了如此多的寺子屋,以至于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得以迅速将其转变为国民六年义务制教育,寺子屋直接变为了小学。相比之下,清朝政府几乎什么也没做。

江户时代的日本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已经将清朝甩在了后面,如果没有江户时代的积累,明治维新根本不可能如此快的成功。日本与清朝之间的差距,早在西洋人开关的100年前就拉开了。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底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