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不但诗才卓越,还是唐太宗的贤内助。她深知唐太宗是一个乐于听谏言的君主。而她又对国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地。她也深知唐太宗喜欢她的才学和诗词,她就用写诗的方式来进行劝谏。
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徐惠伴驾太宗于玉华宫。两人在湖光山色中畅谈游玩时,太宗龙颜大悦之际,徐惠却长叹一口气:“玉华宫依山傍水,没有构筑方面的大工程,但人力、运输之类,也是很烦杂、劳民的。有德行的君王,以百姓安乐认为是安乐;没有德行的君王,以自己的快乐认为是快乐。”
一席劝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春风化雨,如柳絮拂面。这样智慧聪颖的贤妃越来越得到唐太宗的敬重和喜爱,徐惠逐渐取代过世的长孙皇后,成为唐太宗心中的挚爱。
唐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最终成痴,年仅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追随唐太宗而去。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于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她因一首咏桂花的诗被传颂为花神。
徐惠现存的作品共计七篇,分为诗五首,《拟小山篇》、《长门怨》、《秋风函谷应诏》、《赋得北方有佳人》和《进太宗》。文赋两篇《奉和御制小山赋》和《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是一篇历史上罕见的杰出的女性政论文章,为历代史家所重,收入重要的典籍,如《旧唐书》、《资治通鉴》。
这些都是徐惠短短24年的生命交出的优异答卷。她并没有成为帝王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着同样独立人格的女诗人,足以匹配自己的爱人携手共度一生。
杨廉评价:窃谓自樊姬而下,皆主于规益其君。然樊姬不食禽兽之肉,卫姬不听郑卫之音,此以身谏也。班婕妤之稽古善讽,徐贤妃之书辞藻丽,此以言谏也。
她作为一代贤妃被载入史册。然而,最让后世称道的还是她的幸运和高情商。
说到幸运,是同为贤妃,她遇到的是明君唐太宗。而班婕妤遇到的是昏君刘骜。幸福的婚姻关键是遇到那个对的人。
只有那个对的人,才能爱惜你的羽毛,才能懂得你的才能,才能和你牵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而她的高情商,又为她赢得了在风云诡异后宫的生存智慧,并伴随着帝王走过幸福的一生。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