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再
正德十六年,“大礼议”爆发,尽管严嵩与积极参与“大礼议”的张璁、桂萼同在南京为官,但他只是静观其变。
“大礼议”结束后,张璁、桂萼和一众坚决支持世宗的官员都得到了升迁,甚至登堂拜相。
严嵩就这样看着,他看到一些投机小人,一朝得势便荣华无数,原来,只要一切合乎皇帝的心意,只要阿谀献媚,就可以登堂拜相,就可以升官发财。
严嵩的初心有些动摇了。
“大礼议”事件的最后,世宗想让父亲入庙称宗,严嵩同一众大臣不允,世宗震怒,斥责群臣。严嵩时任礼部尚书,入庙称宗是礼部的事,严嵩自然首当其冲。
严嵩看着眼前那个震怒的人,他犹豫了一下,不允吧,人头难保;允吧,名声难保。
但是他没有犹豫太久,他似乎想通了,果断地跪了下去,向世宗行礼道:“臣严嵩已督办入庙称宗事宜,条划礼仪甚备。”
世宗看着眼前跪着的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严嵩也笑了。良心?良心值几何?初心?初心又是何?
那个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的严嵩随着这一跪逝去,留下的是一个窃权罔利,结党营私的权奸。
就这样,严嵩成为了世宗的亲信,实现了自己登堂拜相的梦想。
恶有恶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说得好。可惜严嵩不懂这句话,他要是懂,就不会有这悲剧的结局了。
这时候的严嵩已经身居首辅几十载,权倾朝野,满朝尽是他的门生爪牙,位极人臣,莫过于此。
他虽然屡遭弹劾,但那些弹劾他的臣子要么身死,要么连累家人朋友,如今朝廷的言官,可没有一人敢触这霉头。
他也曾经被贬谪,儿子也进过监狱,但是皇帝终究是信任他的,每次都是平安过关。他得意地笑了,看这朝中,谁敢动我?
蓝道行敢。
蓝道行是世宗最信任的道士之一,他知道严嵩陷害忠良、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种种罪行,对他恨之入骨。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