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他曾在一次美食派对上作打油诗一首: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一首平常的打油诗,透着苏轼对美食的热爱,所以有了“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诸多美食流传。
苏轼刚到黄州不久,就作了这样一首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来黄州》
“他自嘲一生都在为这张嘴不断奔忙,没想到老来犯了错,到黄州清苦之地。虽说偏远、穷苦,但是长江里鲜美的鲈鱼、后山上有香甜的竹笋啊。
而且,他现在这个团练副使没能起什么作用,对于国家也没有贡献,却要国家发工资,支付买酒钱,实属惭愧。”
无端的牢狱之灾,莫名的流放被贬,他却可以这样以安之若素、自我调侃的笔调说出来。虽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波襟对待,他的“吃”和他的“诗”是一样的,透着豪放。
生活的清苦,被贬的抑郁,在他豁达的波境下,竟也自成滋味。
在黄州开荒种地,因地处东城,自诩“东坡居士”;自筑房舍,在落成之日,大雪纷飞,又起名:“雪堂”。
在惠州食荔枝,成就了千古名作:“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儋州有了发现海南的生蚝之美味,怕有人争抢的“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的笑谈。
他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享受着人生对他的馈赠。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