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在本周的首集印象中,涵盖到的七部剧或多或少地都共享者一个相同的主题:女性形象。其中《威尔逊夫人》播出已经是去年,但是它的出色和令人回味动容的故事,过了几个月仍然想要为其补上最诚挚的评价。而像《寡妇》以及其他几部剧集则是最近播出的新剧,也将在这篇文章中送上最新鲜的评价。

公关 Flack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70/100

“时尚犀利的伦敦职业女性群像”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有关公关和舆论媒体的职业大女主剧集有很多。就近一点的,就是ABC的《丑闻》。只不过该剧在第一季后渐渐调整了自己的叙事方式和话题涉及,从单元型的“为客户做事”最终变成了与总统纠缠,政坛跌宕起伏的律政剧。除此之外,《老友记》的“Monica”Courteney Cox曾经在FX有一部聚焦八卦杂志主编的《流言》;Piper Perabo早几年出演的ABC“一季砍”《热点推手》则是女主演作为新闻节目制作人在案件报道上发挥了作用。梳理一下,这些职业剧集一般具备着三个基本的要素:“私人生活(多为混乱)+职场女魔王+呼风唤雨的操作”。所以当《公关》的项目立项后,除了对许久没在电视剧上看到的Anna Paquin有点兴奋以外,对于故事和主题却没有太多期待。

不过一集以后,《公关》自有它的可爱和出色之处。本剧由美国刚刚在原创剧集小试牛刀的Pop(加拿大喜剧《富家穷路》正是在之后转头它家)和英国的付费频道W合拍而成。故事整个发生在伦敦,在节奏和篇幅上也更为向英剧靠近。“世界不会拯救自己”,一句简短的台词拉开了女主角Robyn职业和生活上的画卷:作为公关专家,她为因为偷欢而发生嗑药意外的同志客户紧急避免了一桩敲诈的诞生;有为性瘾发作到处拈花惹草的电视名厨解决家务事。在这过程中,当中对其中丑闻处理的流程组成了第一集职业戏的重要部分,也从中带出了事务所的同事们―一群性格各异的女性们,初入职场有点畏手畏脚的菜鸟“Melody”;金句不断和Robyn并肩战斗的“Eve”以及具有气场的老板“Caroline”。虽然篇幅有限,但每个角色都在第一集给出了一些着墨,并且交代了不同的特点。几位职场女性的快人快语和犀利幽默符合了公关人紧跟时事热点的人设,同样给观众一种剧情节奏推进有效的感觉。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工作之外,Robyn的私人生活同样有得一说:她的母亲因为精神问题跳河自杀(所以谨慎一点推测她可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首集中观众看到她明显有药物成瘾的症状),自己和妹妹Ruth(《好女孩的反抗》后Genevieve Angelson终于又回归了!)相依为命,更是一起八卦吐槽共享一条内裤的好姐妹。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位担任护士的男朋友,两人目前因为是否要孩子有着不同的意见。可以说Robyn并不是职场家庭双丰收的“圣人”,在职场上观众能看到她并不是为客户送去福音的白莲花,自己也从中为了工作接受了利益;生活上她的生活一团糟,欠缺承诺也总是欲盖弥彰,

《公关》或许不是那种能够揭开行业秘密、立意深刻的剧集,但它的快节奏和时尚又犀利的台词绝对是消遣打发的绝佳选择。就像曾经的《丑女贝蒂》、《女人帮》…若说本剧最大的诟病,可能是这样一个丰满的人物设计和“一集一case”的内容做成一个标准的有线网剧集(每季10-13集)绝对绰绰有余。但注意到本剧在宣传时则写着自己仅是6集的迷你剧,会有不过瘾并且留下大坑的嫌疑吗?可能有。(@吉尔伯)

威尔逊夫人 Mrs.Wilson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85/100

“一部有温度的私人史”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2018年无疑是BBC在Drama上再次发力的一年,《贴身保镖》和《杀死伊芙》都叫好又叫座。这让人对BBC在2018年末推出的三集迷你剧《威尔森夫人》更多了些期待。这部剧的演员阵容也颇为亮眼,《权力的游戏中》追随龙妈的骑士Ian Glen饰演男主,《杀死伊芙》中Eve的上司,女高级情报官Fiona Shaw延续了她与情报官这个角色的缘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女主角Alison Wilson由英国女演员Ruth Wilson饰演。Ruth正是Alison的后人,她在本剧中扮演自己的祖母。没错,这是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作品,而且改编的是演员本人的家庭故事。

了解了故事背景与演员本身之间的联系后, 好奇已经足够促使人观看这部剧。故事开始在1963年,女主角Alison发现丈夫心脏病发身亡。这样一场悲剧,也是揭开所有秘密的序幕。从这之后Alison之后的每一个动作,都触发着回忆和后续的情节,叫人挪不开眼睛。突然上门的年长女士、把Alison身份弄错的男主前同事、一直躲在暗处的神秘女人、…… 被隐藏的真相随着新人物的出场慢慢铺开在Alison的面前,也是慢慢展示在观众面前。对于观众来说,和Alison知道得一样多,更能够让他们理解Alison那种隐忍的愤怒。第一集的时长近一个小时,但节奏把握得相当不错,以Alison处理男主角的丧事为主线,并且让推动剧情发展的人逐渐找上门来,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 女主演Ruth Wilson将克制的愤怒与悲痛交织的情绪表达得相当到位。与情绪相配合的,是影片色调的变化。温馨的回忆是暖色调,残忍的现实是冷色调,既让观众看得明白,也更加能烘托情绪。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将目光从情节上稍稍抽离,发现这部剧想要探讨的东西可能更多,比如战争带来的创伤,宗教信仰对人的影响,还有人怎样能和过去和解。这些都在第一集里就开始有所展露,在后续的集数里也保持着这样由浅入深的刻画。但另一方面,可能正由于想探讨得太多,有一些东西在整出剧集的重要性就降低了一些,比方说男主角Alex Wilson的性格。他在第一集的形象较为符号化,直到三集完结后也相对来说有些缺失。另外作为第一位重磅配角,Gladys的戏份和情感都少费了些笔墨。人物的饱满程度相对相关的情节丰富程度有些落后,对于这样一部传记类故事的剧集来说还是有些美中不足的。

英国独有的三集迷你剧确实是最贴合这个故事的呈现形式。时长足够把较为复杂的故事从容讲完,也不必为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做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改动。整个剧集从叙事到画面质感也都颇有电影之风。明明一开始只是一个类似“whodunit”的悬念故事,战时背景下游走于阴阳之间的情报家投入到没有硝烟的谍战世界;结果却是时代洪流下,一个“大家庭”的分割和重聚。四位遗孀也成就了这段或猎奇或传奇的历史,究竟记忆中的爱人只是一个遵守着日常路线的父亲/丈夫,还是一段不为人知晓的“神秘人”?三集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也收尾完整。

看完后回味,不禁觉得Mrs. Wilson这个剧名取得有些意味深长:是女主角的名字,是全剧矛盾的焦点,也是Wilson家族故事的缩影。除了对演员表演、故事节奏、画面呈现、细节刻画等评价剧集这些传统的角度做出了满意的判断,也有被Wilson家族在如此遭遇后的选择打动。这个故事除了情节本身的魅力,还有更多给人感动和思考的地方。(@LC)

寡妇 The Widow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65/100

“大明星加盟电视剧≠好剧”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电影明星加盟剧集对于2019年的电视圈已经不是新鲜事。热闹劲儿过去,这些大咖接下剧本的水平究竟如何,渐渐为人重视。残酷的现实是: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拿到的剧本并不会有一线的电视演员(举例:Patricia Arquette、Elisabeth Moss、Connie Britton…)吸引,电视网只想更多的利用他们的头衔卖剧,而他们,也只是想在选择不多的电影之外,用冒险心态参与一些剧集(或是单纯被优厚的酬劳打动)。Kate Beckinsale,2001年的《珍珠港》和《缘分天注定》收获瞩目之外,在2003年的《黑夜传说》达到顶峰,成为了最为成功的大女主IP系列电影;近些年除去《爱情与友谊》在颁奖季勉强有些声势,Kate的演出并不多,此番投入到Amazon与ITV的合拍剧中,噱头是有了,但就剧集本身而言,实在是差强人意。

故事的开端是生活在乡村的Georgia因为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丈夫置身于刚果国内暴乱的消息,于是决定前往找寻丈夫的踪迹。这中间穿插的(近乎泛滥的)闪回戏份有涉及到了丈夫恐遭遇空难的现实,但又同时发现他有着存活的可能性。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和悬疑最终将Georgia带到了刚果,和当地的旧友开始了寻找。如果说《杰克.莱恩》是典型的“美国大兵式深入不毛之地”,近乎英雄主义式的鼓吹;《寡妇》在本质上和其并没有什么区别,Georgia更是一个使用枪支,坚强的前女战士。只不过剧集里更多驱动Georgia的是对丈夫失踪与否的怀疑以及思念,而她得到的帮助也想对来说多了许多。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于是随着剧集的进行,整个故事变得十分无聊。不仅仅是节奏冗长的叙事和悬念,不同时间线和地点的副线故事(如鹿特丹部分)加入也同样复杂化了Georgia来到刚果的寻夫路程。唯一丰富了故事反而是刚果那群被迫加入战斗的小民兵,足以让观众感受地缘政治的复杂以及其可能面对的险境。视角上,剧集又带有一些居高临下、没有意义的怜悯。很难怀疑这点点故事是否真的需要8集,如若改为4集或许会更为吸睛。更重要的是,在本周的七部剧集里,有点开值得细细品味的质优佳作,有纯当消遣的“罪恶快感”,本剧让人感受不到这部剧进行下去有什么明显的意义,也没有想通它究竟适合谁看。这种模糊的感觉,就好像当时看了Sean Penn演了《火星先驱》一样,没人知道剧集会为什么那么干瘪,也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好吸引人他们去演。(@吉尔伯)

互怼特工 Whiskey Cavalier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70/100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ABC鲜有地将这部新剧放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后,本来想借着颁奖礼的东风让首播收视好看一点。然而却错误估计了人们对于颁奖礼本身时间就足够拖沓的厌倦,不仅仅没有耐心坚持到典礼的最后追完全程,更没有想法也接着看以下的节目。所以第一周0.8的成绩对于这部新剧无疑是泼冷水的。好在,这个成绩相较于早前续订的《繁文琐事》并没有弱多少,再结合本剧的题材优势或许能够最终突围。

为何会说有题材优势呢?这大概与ABC近几年的节目发展路线有关。在前几年,ABC受部分大牌主创影响,剧集上越来越走向同质化。最明显的,便是“类Shonda Rhimes”在全台的泛滥。然而殊不知真正帮助ABC获得巅峰的还有一批主打轻松,单元性质的剧集--《灵书妙探》、《逝者之证》、《私家医情》、《兄弟姐妹》…或许是继任者终于有心,在近些年来一直琢磨着类似剧集的开发。夏季的《卷土重来》虽然好景不长,但国际销售成绩勉强能看得过去;此次《互怼特工》借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招牌套路归来,将男女主角设置为来自FBI的失恋大叔Will和来自CIA的好身手女特工Francesca,表面上是男女性在工作环境那些老套俗喇的火花与争执;背后又多多少少涉及到FBI和CIA两个在职能上互不相同,做事风格较为不同的部门之间在联合查案时引起的冲突。将这些矛盾一锅乱炖,“斗气冤家”式的故事也应运而生。再加上“每周一案”的单元性设置,套路虽多,情节几乎直接预测,但观众追看着并不累,更不用牵挂有太多反转和阴谋。ABC有心捧的话,应该会看在两位履历丰富的男女主演的面子上,加以培养,给予足够成长的空间,最终可以让其真正获得前面那些举例的剧集播出时所取得的成绩。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除了性格各异的男女主之外,在行动时的国安局技术分析员Edgar还有FBI大后方的调查员Susan,以及Will和Francesca分别的搭档,最终组成了一个性别分布均衡又各有特质的团队。第一集试播集拍得相当风光,横跨欧洲,数个反转,还有几次濒临死亡埋下的悬念,“抢病毒”的剧情更误以为是某个特工系列电影的原版再现。如若坚持这个叙事的节奏以及选材地跳脱美国本土的设计,用来打发时间还是完全可以的。

罪案剧之所以日益被观众生厌是因为纽约、洛杉矶甚至是芝加哥已经被拍得“无案可拍”。横跨全球的取景,虽然在内核上不能帮助剧情有多少显而易见的出彩,但至少也会让每一周追看时有所期待。《互怼特工》从目前来看,完成了这一点。但是除此以外,第一集观众看到的Will失恋在屋里大唱招牌失恋金曲《心之全蚀》时,这一集对于两位主角背后的生活(也就是贯穿于此的长线剧情)没有太多有效的挖掘。如果是主打好笑轻松而非正经大案的侦查的话,这点还是不足的。再观望两集吧。(@吉尔伯)

问题:人物的背景故事不足,两位演员的火花有限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835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