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赵丽颖最爱的那一口儿
??《红楼梦》(1987)
再说莼菜鲈鱼羹。
却非宋朝人所创,而是西晋文学家张翰在洛阳为官时,见秋风乍起,恍然念及家中莼菜、鲈鱼之美味,竟辞官回乡了,后人称此为“莼鲈之思”。
苏东坡两度在杭州为官,也对这口儿念念不忘,作诗“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
至于做法儿,欧阳修用一句诗概括,“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烩鲈羹。”说白了,就是白蚬和莼菜、鲈鱼烩成一锅,乱炖。
但也不能全听他的,这个欧阳修是典型的会吃不会做,买了鱼就送去梅尧臣家,请人家厨子做来。
??明代仇英依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画出的醉翁亭
由此可见,《知否》里的六姑娘当真是个巧妇,像是天下间就没有能难倒她的吃食。
怪不得宋朝时,杭州一带掀起一股子重女轻男的风气,“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资质教以艺业。”
说若是生了女儿,从小授她厨艺,长大后便可凭着这一技之长,被富贵人家聘为厨娘。
且厨娘“非极富家不可用”,可见身价不菲。
??登封黑山沟宋墓壁画《备宴图》,两个厨娘在准备宴席
因为此,宋朝时负责烹饪的都是些厨婢子,男人极少。刚才说欧阳修买了鱼就去梅尧臣家,也是因他家有个十分擅制鲈鱼的厨娘。
“操刀响捷,若合节奏”,鱼片子“?薄丝缕,轻可吹起”,所以欧阳修“每思食脍,必提鱼往过”。
最出名儿的是宋五嫂。
据冯梦龙《喻世明言》载,这位宋五嫂在东京樊楼底下卖鱼羹,“人竞市之,遂成富媪” 。
后高宗游湖,命她制鱼羹来献。“尝之,果然鲜美,即赐金钱一百文。此事一时传遍了临安府,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人人来买宋嫂鱼羹吃。”
??偃师酒流沟宋墓厨娘砖刻拓片,左二负责斫?,也就是将生鱼切成薄片
宋朝人是真爱吃羹。
《水浒传》里,林冲的徒弟说自己“安排得好菜蔬,端整得好汁水”,这“汁水”就是羹。
《金瓶梅》里,潘金莲问西门庆想吃什么,西门庆张嘴就说“木须银鱼羹”。
《知否》里,六姑娘最爱一碗白玉鱼羹,大娘子为讨好主君,也制了一道火腿莲子豆腐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白玉鱼羹和火腿莲子豆腐羹
这火腿,据说也是苏轼发明,“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
黄蓉为了让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变着花样做菜讨好,其中就有一道火腿嵌豆腐。
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
美其名曰“二十四桥明月夜”。
但有人说,这是金庸书里最难吃的一道菜,因最后“火腿弃之不食”,只吃豆腐,能好到哪去。
难怪蔡澜会说,“金庸年轻时不喜欢吃,许多菜都是他自己闷想想出来的。”咳!
??《射雕英雄传》(1994),黄蓉给洪七公做菜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969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