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赵丽颖最爱的那一口儿
除去以上,《知否》里还出现了些茶点零嘴儿,比如七宝擂茶和琉球糖。
第二集,卫小娘拿七宝擂茶招待主君。第五集,五姑娘叫丫鬟弄个七宝擂茶垫垫肚子。
其实就是饮料,将芝麻、花生、绿豆、葛粉、糯米、红豆、生姜研磨成粉,加水泡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擂,研磨也。故名擂茶。
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里写,“冬月添卖七宝擂茶。”还说“杭州一日三十丈木头”,指的就是研磨用的擂槌消耗,对擂茶之爱可见一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丫鬟和六姑娘用擂槌研磨擂茶中的“七宝”食材
而琉球糖,顾名思义,自是产自琉球国的糖。
琉球位在我国台湾岛和日本之间,曾向宋、明、清几代朝贡,这糖约莫是那时传入。
后来,日本将其编入鹿儿岛县,在琉球之地设置冲绳县,因此琉球糖也叫冲绳糖。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琉球糖
但相比吃食,《知否》提及最多的,是一家叫樊楼的酒楼。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这是北宋时最豪华的酒楼,东西南北中五座三层,“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乃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
光是《水浒传》就有两回以此地为景儿,一是陆谦计赚林冲去樊楼吃酒,一是宋江元宵节上樊楼。
吃食嘛,仅羹类就有数十种可选择,羊肉更占去了大半篇幅,什么蒸软羊、鼎煮羊、羊四软、酒蒸羊、绣吹羊、五味杏酪羊,足见其偏爱。
??樊楼本是商贾贩卖白矾的集散点,盖了酒楼,人称白矾楼,后又讹为樊楼,是东京城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店。据宋代《会要》载,其每日上缴官府酒税两千钱,年销官酒五万斤。《宣和遗事》中更写道,“上有御座,徽宗时与李师师宴饮于此。”图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樊楼
如此想来,《知否》里赵丽颖挂在嘴边儿上那口儿炙羊肉,倒也见怪不怪了。
若遇上夜雪封门,则三五人围炉而坐,等羊肉熟个透,便撒上葱叶,大口撕扯着吞下。肉香漫天彻底,扎实浑厚。口感丝丝缕缕,参差其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啃炙羊肉无?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969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