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作者:凌力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5 21:08

|

本章字节:21562字

天禄走得很急,一面又忍不住地东张西望,满心焦躁。三月的广州已经热上来,很快,他的内外衣裳就被汗水湿透了。


他真希望自己分身有术,可以同时去完成两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寻人和送人。


寻人,寻的是天寿。


已经好多天不见他的踪影了。


天禄和天福哥儿俩分头找了许多地方,都没有天寿的消息。他故意藏起来了,还是被人拐走了?这些日子广州这么乱,会不会误上了好色之徒的贼船?以他那种表面温顺、骨子里倔强赛牛的脾气,万一宁死不肯受辱而被害,也不是不可能的。想到这儿,天禄心里真是火烧火燎。


但是回想他走失的情景,又觉得是他在使性子闹别扭。


正月十五的《精忠记》,成了一个楔子,引出了广州士民为保香港争相请愿的大戏。于是琦侯爷正月十九再与义律会面,不但不同意割给香港,也坚持朝廷的旨意不到,不在和约上签字盖印。这期间,等在广州的柳知秋因急因愤因劳累病倒了,病势上来就不轻。刚吃了几剂药,稍有减缓,他就急着要回他的听泉居,说死也要死在那里,天福哥儿仨不敢不依,只好将老人送回香港岛。


也许因旅途劳顿,柳知秋回到听泉居不久病又加重了:咳嗽不止,寒热不退,时有昏迷,人也迅速消瘦。天寿忧心忡忡地说,仿佛一年多前戒烟时旧病复发的情形。天福天禄都记得,就是那次旧病复发,逼得天寿铤而走险去偷鸦片的,便都害怕了。毕竟和那时候的穷愁潦倒不同,天寿花大价钱请来广州最有名的曾在宫里做过太医的张文轩,总算止住了寒热。不过张太医说,这是旧病,多年来气血亏损太甚,很难根治,止得了寒热止不了咳嗽,止住了咳嗽止不了消瘦,运气好还能维持两三年,运气不好,这个岁数,说不行就不行。眼下没有大事,夏秋之交是关口,千万小心。


为此,封四爷和阿嘉夫妇一样,力主为柳知秋冲喜,说是喜气能退灾星。


当把冲喜的打算告诉柳知秋时,他深陷的眼窝里那双没有光彩的眼睛对着天福天禄看了许久,轻声地说:”就不再等了?……唉,不用等了,她们就算回来,只怕也早已嫁人了……冲喜自然是好事,能迎娶就更好,算我赎罪,也算了却我一桩心事……但不可草草,不可委屈了我这两个好徒儿,还是先相亲,天福天禄相得中,再定……“他又咳嗽了好一阵,才补充了一句,”相亲带着天寿去,认认新嫂嫂,日后这个小兄弟就全靠你们提挈照看了……“


官府和英夷是战是和,并不影响老百姓过日子,没人相信英夷的炮舰真的会攻打天朝的南方大省会。广州城里,街上的买卖照做,茶楼的客人照满,堂会的戏照唱,一年一度的黄元帅大王庙会照样热热闹闹地开。


相亲的地点就选在了庙会。


封四爷领着他们弟兄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挤来挤去的时候,天福和天禄一直照应着小师弟,生怕他挤丢了。天寿也紧紧地跟着大哥,还不时像孩子那样拽着天福的衣角。


走上大王神殿前的丹墀,四个比人还高的空心铁香炉一字横排,里面的香烛和纸钱纸枷烧得极旺,香气烟气弥漫一片,把来烧香的人们都笼罩在淡青色的迷雾中。封四爷要他们停在铁香炉后面,自己先进大王殿里走了一圈,回来笑眯眯地说:”来了,那姐儿俩是跟着她们的大姐来烧香逛庙会的。她们的大姐已经向黄元帅大王请了面纸枷,给她的独子戴上了,你们看,她们正陪着孩子跪拜大王呢!“


凡带孩子来烧香的,都要到庙祝那里去买一面纸枷把孩子枷上,意思是承认孩子有罪,理应受到三灾六病五痨七伤的惩罚;再领孩子到黄元帅大王神像前跪拜许愿后,将纸枷一烧,罪孽和灾病全消,孩子将终生受神的保佑。


透过浓重的烟雾,他们果然看到三个女子和一个小男孩在神像前跪拜,只是背影,看不出究竟。天禄小声问天寿:”你看她们跟大香小香有没有点儿像?“天寿干巴巴地说:”不知道。“天福说:”她们一会儿来这边铁香炉烧纸枷,就能看清楚了。“封四爷说:”远远地看看罢了,千万别借故上前搭话,让人家当你们不正经!“天福笑着挠挠头,天禄用手扒着嘴角和眼角一吐舌头,对天寿做了个鬼脸。


那边姐儿仨擎着香,围护着颈戴纸枷的孩子,慢慢朝铁香炉走过来。天福天禄哥儿俩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生怕漏掉什么细节。天禄悄声问:”她们谁是大姐谁是小妹?“封四爷笑着小声回答:”大姐不相干,穿水红裙的二姐说给天福,穿鹦哥绿衫的三妹说给天禄,相看仔细了。“


天禄觉得有些心慌,这三妹娇小玲珑,但跟小香毫无相像之处。他悄悄地说:”师弟,你看怎么样?能中意吗?“没听到天寿回答,天禄才收回目光,扭过头看时,哪里还有小师弟的影子!天禄心里咯噔一跳,顿时预感到不对头,反身就喊叫起来:”天寿!师弟!……“


庙会上人如潮涌,嘈杂喧闹,天寿要是不回答,想找到他岂非大海捞针?


天福也慌了,说:”赶快去找吧,丢了师弟回去怎么向师傅交代!“两人转身要走,封四爷一把拉住说:”着什么急呀,他那么大个人,又不笨,哪里会跑丢呢,大约是去解手了。你们倒说说,相中了没有?“


天福天禄哥儿俩一对视,苦笑着说:”先找师弟吧,找着师弟再说别的。“


谁想到,就在他们相亲的这一天,英夷的大兵头义律等不及清廷的回音,便号令英夷大兵船大洋炮北上,攻打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殉国;次日攻打乌涌炮台,又有提督时福等六百多官兵阵亡!


消息传到广州,一片骚动,跟着就是店铺罢市,居民家家闭户,城厢内外,成千上万迁移搬运的人群把道路都塞满了,以致担夫索重价,船户获厚利。城中街衢里巷也各设壮勇防守,画角之声通宵达旦,既怕英夷攻城,更怕土匪趁机打劫。这种时候,天寿失踪越发令人担心,寻找起来也就格外困难了。


第三日,京师的圣旨下到广州:朝廷下诏对英夷宣战。特任命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赴广州办理剿夷事务,原任钦差大臣琦善革职待命。


这道圣旨,虽然只是朝廷对腊月里大角沙角炮台失陷的反应,倒也使广州人心稍定。主战的林大人革职不过五个月,主和的琦侯爷也给革了职,战和局面又为之一变。但此时英夷已从伶仃洋步步进逼珠江口,越来越接近广州城,而广州城内,琦侯爷革职、新钦差未到,各衙门不知听谁的号令,一时乱了章法。好在老将军杨芳日夜兼程,及时赶到广州,有这位功勋盖世、声威远扬的当朝名将坐镇,广州百姓好歹算吃了颗小小的定心丸。


对柳家父子师徒而言,这真是一桩喜讯:只要朝廷讲战,一切和约就都不作数,香港就牢牢靠靠地永属天朝,听泉居就牢牢靠靠地保住了!


可天寿知道这消息了吗?找到今天,甚至贴了寻人启事,师弟还是没影。天福那里有没有消息?天禄心里着急,应该去找师兄,好好商量个主意。


但今天,他必须去送一个人。


他得到天字码头去为琦侯爷送行。


昨天,他寻找天寿的时候,在街面上迎头遇上了琦侯爷的管家,管家竟主动上来跟他打招呼请安。他想琦侯爷革职待命,咱也不能墙倒众人推,也就客气地打千儿请安寒暄一番,说不几句,管家就急慌慌地小声说:”老弟交游广、门路多,能不能给我荐个好差事?……“


天禄心里一咯噔,从眼角扫了他一眼,笑嘻嘻地说,鸟投林攀高枝也不能这么急吧?琦侯爷革职待命,兴许还会等来一个荣升的圣命,你上哪儿找后悔药吃去?


管家也嘻嘻笑着说:”你还不知道?又下来一道圣旨,说这琦侯爷因擅自割让香港和擅准通商之罪,立即革职锁拿,押解进京受审,家产查抄入官,明儿就要起解了!鲍鹏那小子也锁拿问罪,八成不得活了,看他还狂不狂!……“


天禄不等管家再说什么,扭头就走,心里乱纷纷的。


本来,在这之前,天禄已经被琦侯爷逐出府门了。按说他与琦侯爷之间也谈不上主仆之义。但在天禄心里,对这位曾经敢作敢为、屡闯乱子又屡有功绩的不可一世的朝廷重臣,有一份十分复杂的感情。


他是因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随鲍鹏来到府中的。琦侯爷来广州后与英夷打交道,就靠的鲍鹏,很是信赖;天禄也就跟着沾光,给分派到外书房当差,既轻松自在,又能随意出入府门,还时常因人请托得不少外快。天禄对这些钱物虽然来者不拒,但也从不刻意钻营贪求。这也跟他对琦侯爷的看法一致,他不是那种搜刮钱财永无餍足的贪官,但官场上盛行的如炭敬冰敬节敬【炭敬冰敬节敬:当时官场中的一种贿赂行为。给人送钱,加一个好听的字眼,叫做什么敬或仪,冬天送钱叫炭敬,夏天送钱叫冰敬,年节送钱叫节敬,还有喜敬、妆敬、门敬、陪敬、菲敬等等名目,总称别敬,又叫别仪。】等等,大家都收他也收,不然他无法维持他的贵胄身份和朝廷大臣的体面。他当然没有林大人的操守,但林大人是当世难得的数一数二的清官,琦侯爷没法比,也不必比。


琦侯爷待下人很严厉,府中有鞭刑笞刑对付出错的婢仆,下人也极少看到过主人的笑脸。但天禄例外。有两次,琦侯爷来到外书房,要天禄吹笛陪他拍曲子【拍曲子:戏曲名词。昆剧授课时,师生围桌而坐,教师在桌上拍着板眼唱曲,学生跟着拍唱,称为”拍曲子“。后引申为所有拍着板眼清唱昆曲,都称拍曲子。】。他最喜欢的竟是《单刀会》里关羽的那段《驻马听》,他唱来很是入戏,尤其最后一句:”这端的是二十年前流不尽的英雄血!……“高亢跌宕,余音缭绕,颇为慷慨激昂。无论是谁,在唱曲子的时候,脾气和心情都会很好。所以府里的人们都认为主人对天禄另眼看待。天禄当然也有几分知遇之感。


不管琦侯爷怎么官高爵显,出入煊赫,仆从如云,但天禄却看得出这位钦差大人总是愁绪满怀,而且十分孤独。以他充沛的精力、敢作敢为的性子和不拘一格的作风,恐怕也难以完成皇上交办的与英夷讲和的使命。这使得天禄在恨他对英夷一味迁就步步退让之余,又对他怀了好些同情。


天禄终于因演戏嘲讽事发,被琦侯爷逐出府门。他理应反目成仇才对,但每每想起被逐前那日的所见所闻,他又着实可怜旧主人。


那日演《精忠记》受伤,天禄由封四爷送回府中,管家和鲍鹏等人都来看望,慰问了几句。没想到当晚琦侯爷也来到外书房小院,第一次走进了天禄所住的耳房,先对房间的整洁和品位夸奖了一番,随后,仿佛不经意地随口问道:


”你去票戏【票戏:戏曲术语。相传清初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从事宣传,不取报酬;后来便把不取报酬的业余演员称为“票友”,票友的同人组织称为“票房”,票友演出称为“票戏”。】也不是一次了,怎么会挨打呢?“


天禄说,这次演的是《精忠记》,看客情不自禁。


琦侯爷脸上有些不大自在,说:”《精忠记》里并没有你可演的角色。“


天禄说,班子里大净病了,我临时串演秦桧。


琦侯爷脸色越加难看,又在努力压制,冷笑道:”莫非秦桧演得过于出色,才激起看客的忠义之心?“


天禄垂了头没有做声。


这时他听到主人声音发颤地又问:”他们是不是知道你是我府中人,才……“天禄赶忙抬头,想要否认,这一瞬间,他看到了琦侯爷眼睛里极其复杂的表情:痛苦、悲怆、愤懑、无奈、怀疑等等,那如同受伤猛兽一样的绝望光芒,是他永远无法忘却的。


次日,便有广州士人络绎不绝地来为香港请愿,那情景竟如天禄初来广州时所见百姓往林大人处送颂牌、万民伞那样的攀辕一般热烈。不同的是请愿者的情:对林大人是一片敬重爱戴,对琦侯爷却是满腔怨愤。


接待来人就在外书房,在耳房养伤的天禄听得清清楚楚。他当然同情请愿的一方,但又不得不承认,琦侯爷自有他的道理。听着他精力充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把请愿者对他的指责一一驳回,天禄不由得感叹:谁都有理,谁都没有不是,那弄成眼下这种局面,该怪谁?


琦侯爷在论争中始终坚持不懈:他作为钦差来广州就是要议和,要停止战争;割香港是英夷提出的停战条件之一,他只是代英夷将这些条件奏明朝廷,请朝廷定夺,他口头应允只是缓兵之计,并未在条约上签字盖印。那理直气壮,甚至有点不可一世的气概,来请愿的人驳他不倒,也拿他无可奈何。


傍晚,耳房里闷得待不住,前来探望的天寿搀扶着天禄到后花园透气。不料隔着蔷薇花篱,只见琦侯爷和他的小夫人竟在垂红亭小饮。天禄天寿不敢出声,便又听到了他们的交谈。


这位小夫人,都说是琦侯爷来广州途中买来的良家女子,但天禄凭直感确信,她必定是风尘中人,一位身价不低的名妓。朝廷有明令:官员狎妓或纳妓都要受严惩甚至革职。尽管玩了花招儿,可琦侯爷竟敢娶她,令天禄佩服。


在小夫人面前,琦侯爷维持了整整一天的豪气没有了,喝了很多酒,不住地唉声叹气,说:”原以为革了少穆的职、平平英夷的气,再赔上一笔银子,也就把事了了。谁知英夷胃口这么大,条款一项比一项苛刻!不答应吧,他们轻而易举就能攻打广州,我这钦差岂不就是饭桶?一旦城破,项上首级难保哇!答应吧,朝廷内外必然大哗,皇上也饶不了我!“


小夫人说:”你也该找本地官员商议商议。“


琦侯爷叹道:”广州这地方,汉奸太多,这些要事决不可泄露出去,所以我只敢用直隶带来的白含章张殿元。再说,广州缴烟,虎门销烟,光彩都被少穆得去,我这个来讲和的还不照例要被人厌憎?今天这一整天不就是明证?“


小夫人也叹息:”看你夹在朝廷、英夷、广州官场和士民百姓中间,哪里还有缝子可钻?真要给压扁挤碎了。“


琦侯爷又咕咚咕咚地喝了一阵酒,说:”大角沙角炮台一失陷,我就知道大事不好,朝野上下明枪暗箭都会朝我身上扎,替罪羊当定了……“


小夫人这回接得很快:”既然如此,还不如就奏明朝廷,调兵来打!“


琦侯爷竟哈哈哈哈地笑起来:”都说打,打!莫非以为真能打得过吗?除了我琦善,他们谁从近处看过一眼英夷的大兵船?夷人那洋枪不用装药,一扣扳机三五十丈外百发百中,我们有吗?他们的炮弹不是石球,一打数百丈远,落地就能炸毁一大片,我们有吗?……岳武穆的话,武将不怕死,文官不要钱。现如今是武将怕死又要钱,文官要钱又怕死,如何打得成?“


”就算官兵不中用,天朝这么多人,一百个打一个,一千个一万个打一个还怕打不败那小小的英夷!“


”妇人之见,妇人之见啊!“琦侯爷的声调已带着很浓的酒意了,”聚众的事犯朝廷大忌呀!打了英夷,再回头打官兵打朝廷怎么办?……如今,惟有‘和’是了结此局的出路,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只是我琦善……唉,可怜生前身后名啊!……“


”你……“小夫人极力抑制自己的伤感,安慰道,”放宽心些,或许能等到转机也说不定。“


琦侯爷的声音里竟带着呜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片孤忠,可以对天!……自古以来,哪里有议和大臣能够青史留芳?可遗臭万年,又有何颜面上对祖宗下对子孙啊!……“


小夫人仿佛也陪着落泪,唏嘘许久,后来却说起元宵节的《精忠记》,说起她听来的关于天禄的”割地赔款“的台词。天禄天寿在蔷薇花篱这边面面相觑,虽然一直没听到琦侯爷的回答,但也知道必是凶多吉少。


三天后,琦侯爷又到蛇形湾与英夷会议去了,管家才来问天禄的伤情,得知已经痊愈,便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天禄,说主人命辞退他,要他在主人回府前离开。天禄什么也没说,收拾东西就走人。他又住回到梨园会馆,与天寿同租一套三间屋,直到今天。


他和天寿不时谈起那日他们在蔷薇花篱下听到的话,天寿觉得琦侯爷是活该,他心里却总是有点过不去。开始朝廷革他大学士职夺双眼花翎的处分,天禄觉得还算公平,可后来的革职锁拿押京审问并查抄家产,就太过分了。昔日的这位高高在上的主人一旦成为阶下囚,天禄竟不知为什么,觉得非去送行便问不过自己的良心。


离得很远,天禄就已看到那艘飘着”汉军副都统英隆“长条旗的大船,琦侯爷将由这位副都统押往京师受审。船上来来往往许多官兵在忙碌地安置行李和柴米油盐菜蔬等日用品,从码头上的歇脚亭到大船的踏板,三步一哨,也站满了身穿号衣手持刀枪的兵丁。还不到起程时刻,天禄看到,身着蓝衫、颈锁铁链的琦侯爷,在两名营官的监视中,正坐在歇脚亭的石凳上等候。


若是平日,押送犯官的场面怕不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看热闹,可这些天广州人心浮动,大多惶惶不可终日,没了看热闹的心肠,码头上只有数十闲汉聚集着,在那里指手画脚议论纷纷,不时也有人朝琦侯爷这边吐几口唾沫,骂上几声。


从闲汉间穿过,走近带锁链的琦侯爷,也需要勇气。天禄咬咬牙,昂然而进,大声对持刀来拦阻的兵丁说:”我是琦侯爷的家人,来给他送行。“


人群轰的一声,数十双眼睛一起盯向天禄,兵丁也奇怪地看看他,转身去向营官禀告。


他很快被带到亭中。只见琦侯爷直挺挺地坐着,双手放在膝头,双目紧闭,一向红润润的面色变得灰白,眼窝也深深地陷了下去。天禄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上前单腿跪倒打个千儿,轻声说:”给侯爷请安。“


琦侯爷睁眼,看看天禄,没有做声。


天禄又说:”小的来送送侯爷。“


琦侯爷苦笑着,叹道:”偌大广州,万千子民,竟只有一个被我逐出府门的仆从来送行,真是难得了。“


天禄拿出一个包袱:”小的没有多少进项,只凑了四十两银子,给侯爷路上买酒;这是侯爷一时也少不得的京师香片茶,恐怕这一路无处买去,给侯爷带了一斤路上喝。“


琦侯爷只望着天禄,说不出话。营官却不肯接包袱,说这事须报英都统知道。正好船上人招呼他们准备起程,琦侯爷一站,身体摇晃,差点又跌坐下去,天禄连忙扶住,营官也没干涉,便由着他扶犯官下船。


一边走,琦侯爷一边告诉天禄,鲍鹏也在押,一同进京,但他是囚犯,只能关在囚舱。府中管家人等在他被锁拿后便一哄而散,小夫人已被收监,请天禄得空代他去探看探看……


天禄陪琦侯爷站在船头,等候营官上顶舱禀告英都统,忽见一艘划得很快的客船驶近后立刻减速,竟朝这艘押解犯官的船靠过来。一看那船头站着的人,天禄吃了一惊,不由得叫出了声:”林大人!“琦侯爷痛苦地闭了眼,脸上一阵红潮过后愈加苍白了。


舱顶的英都统却大声喊叫起来:”哎呀,是林大人大驾光临吗?快!快!快搭踏板,标下去接林大人!“说着咚咚地蹬着木梯赶过去迎接,从舷梯口把林大人直搀到这边船上。得知林大人专程赶来为琦侯爷送行,英都统嗟叹不已,陪着一同走到了船头。林大人背后的随从中,有天福在。天福也看见了天禄,两人远远地点点头。


”静老,“林大人对琦侯爷拱手致意,以琦侯爷的表字静庵相称,表明他们多年共事的特殊关系,”不料事情决裂如此,广州夷务之烦难可称是天下之最了。此去京师路途遥远,千万保重。“


琦侯爷已冷静下来,唇边竟带了几分笑意,说:”我这人做事莽撞,仕途上屡经蹭蹬,因革职而劳少穆兄送我,只怕这已是第三次了吧?“


天禄突然心里一动,看着眼前这两位被革职的大臣,极力要想起一些遥远而又模糊的往事。


林大人也笑了笑,说:”静老莫忘了,在下也是‘待罪’之身。“


琦侯爷突然激动起来:”你我怎么能一样!……你我都是忠心耿耿为朝廷办事,落得这般模样。你呢,纵然再革职乃至监禁、流放,也会青史留芳,百代颂扬;可我,就算能过了眼下这道坎儿,就算日后还能起复、升迁再入阁,哪怕位列三公,也逃不脱今生后世的骂名啦!“哗啦啦一阵铁链响,他双手捂住脸,又不愿被人看做哭泣,便上下摩挲着面颊,似在提神。


林大人看着他,沉重地说:”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你要在讲和这一棵树上吊死!“


琦侯爷摇摇头:”这些事说也无益。你我都得听皇上的调遣,对不对?……但香港之事,确是少穆兄撺掇广抚怡良上奏【道光二十年腊月十五,琦善与义律议定《川鼻草约》,未经中国朝廷批准,英方就发表声明,称其对香港岛拥有主权,并于次年正月初十前后占领香港。林则徐说服当时的广东巡抚怡良,将此消息奏报朝廷,导致琦善的革职和朝廷对英开战。】,所以朝廷对我才有锁拿押京查抄家产的谕旨,没错吧?今日来相送,是要瞧我好看吧?“


林大人朗朗地笑了,说:”来送静老,乃是私谊;劝怡良上奏,乃是公心。议和及割地赔款诸事,你原不该瞒着所有的人独自行事。“


琦侯爷长叹一声,说:”好,我领你的情,多谢你相送了。“


林大人将带来的银两食品药物等一一交代给英都统,嘱他一路对年事已高的犯官多加照顾。天福赶紧靠过来问天禄:”有天寿的消息吗?“天禄摇头,天福紧皱着眉头小声说:”真急人,这可怎么办?“天禄说:”会不会去了澳门?“天福想想,说实在没法子不如去巡捕处报案,还千万不能叫师傅知道。


远处开来一艘巨大的插满各色龙旗的大船,两排数十名穿号衣的水手整齐一致地划着桨,使这华丽的艨艟巨舰走得飞快,桨声、水声和着一阵阵长号喇叭、细乐吹打;大船前方两艘开道小船,开道锣声,飞虎旗迎风飘扬。一看这旗号,众人都有些惊异,因为这是新任钦差、眼下全管广州剿夷事务的参赞大臣杨芳老将军的座船。他难道也来为琦侯爷送行?


华丽的大船真的靠了过来,新任钦差大臣真的登上了押送犯官的船,与前两任已经革职的钦差大臣拱手为礼。天福天禄和周围所有稍微了解内情的人,看着这三钦差相会的场面,都无端地觉得心惊胆寒,喘不过气来。顶翎凉帽、补褂绣袍、朝珠朝靴、白须白发的老将军,面对布衣青鞋的林大人,面对颈上锁着铁链的琦侯爷,思绪不乱吗?心里不发颤吗?……


广州是个什么地方啊!夷务怎么如此繁难可怕?在这里还要跌倒多少钦差大臣才算完?……天禄只觉得背上滚过一个个寒战,皮肤起栗,以至垂了眼不敢再看。


杨老将军倒是一派武人的豪爽,对倒霉的前任钦差说了好些安慰的话,要他多多保重,祝他一路平安。这些套话都从天禄耳边滑过消失了,只有一句话八个字,一下子就进天禄的耳鼓,使他不住地回味,甚至心慌意乱。他想这会不会就是所谓的谶语?……杨老将军说的是: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刹那间,他脑海里仿佛划过一道闪电,刚才他极力回忆而又无论如何想不起来的事,突然明白如镜。


这边,杨芳又对林大人说,接到靖逆将军奕山、另一位参赞大臣隆文和新任两广总督祁三人共署的来信,他们这两日将抵达广州,诚请林大人逆流相迎于途中,他们将一同来林大人船上共商军务。由此看来,杨老将军送行是辅,特邀林大人是主,琦侯爷苦笑着退后几步,倚在了船舷栏杆边。


天禄上前,轻声地问:”侯爷可还记得,大约十年前,您在前门外一所临街茶楼上请人测过字?“


琦侯爷目光迷茫,摇摇头。


”那日正逢午门献俘大典,这位杨老将军正在凯旋大军中。“


琦侯爷似是而非,还在想。


”您同少穆先生先后测同一个字,因果之因。您将一把折扇拍在了因字正中,便成了困字之形……“


”不错,有这事。那测字先生因而说我将屡屡受困,升沉无常。哈,不料果真应了他的铁口!“


”不不!当时因你扇长于字,使困字上下出头,测字先生说你虽然屡屡受困,却每次受困皆能出头,所以能得善终。还记得吧?……“


琦侯爷惊疑不定:”你?你怎么会知道?“


”那测字先生正是小人的师傅,小人当日不过十岁,就站在旁边……侯爷,你定有出头之日,就请放宽心吧!“


押送琦侯爷的船终于起程了。杨芳邀林大人到自己船上吃茶,说还有一件要事请教。这边天福也拉着天禄随同过船,商量找不着天寿怎么办。


中舱里主客坐定,献茶才罢,杨老将军便开门见山,先通报眼下十分危急的军情:虎门乌涌之战后,英夷闯入红山河屡屡测量河道,似要继续进攻,而靖逆将军和隆参赞、祁总督尚在途中,各路参战大军尚未到达,种种战守准备都得从头做起,一旦英夷攻城,岂不要束手就擒?


立在舱外侍候的天福和天禄互相看了一眼,心弦顿时绷紧了。


杨芳放低了声音,说:”如今有个机会,或能赢得备战时间,但恐朝廷怪罪。特地请教林大人。“


林大人说:”莫非挂免战牌?“


杨芳点头,说事有凑巧,行商胡昭华方才途中紧急叩辕,说花旗国【花旗国:其时对美国的俗称。】领事建议双方休战,恢复贸易。英夷商船也急于做完今年的茶叶生意,因他们国中的茶叶已经告罄,不能再等。


林大人想了想,说:”这也不失为缓兵之计。胡昭华在哪里?何不传来细问?“


杨芳说:”我原要他亲口说明的,就令他的船跟在后面,这就着人去叫。“


果然,钦差的大船后面跟着一艘十分华丽且带着几分洋气的游船,天福天禄都认得这是胡家主人的双层座船。天禄心里一动,拉着天福跟在去传胡昭华的听差身后,眼看着胡家游船的缆绳拴在了大船后桩上,眼看身着六品官服的胡昭华低着头,恭恭敬敬、诚惶诚恐地跟着听差去拜见钦差大人,之后,天禄一步就踏上了胡家游船。


天福正要阻止,天禄伸手一把将他也拉了过来。游船上的家丁见他们从钦差大人的座船上过来,都不敢拦。天福一边跟着走一边不住地说:”你是怎么啦,要干吗?别捅娄子……“天禄一直冲上楼,这才猛地站定:四个发青眉黑、明眸皓齿的少年正围着一张雕漆圆桌玩升官图。听得楼梯响,四个全都朝楼梯口望,便异口同声地喊道:”天禄!……“


天福跟着上来了,一看,叹口气说:”师弟,你怎么在这里!好歹说一声啊!我跟你二师兄的腿都快跑断了,真真急死人啦!……“


那四个少年,正是冷香、浣香、雨香和天寿。


天禄直逼到天寿跟前,脸都气白了,下巴突出,黑眉竖起,眉间那道立纹忽隐忽现,瞪着眼睛吼道:”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动不动使性子,什么臭脾气!……“


天寿脸一红,偏偏仰着头,睁大了眼睛跟天禄对视着,一句话不说。


天禄见他这样,越发生气:”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外面乱得一塌糊涂,你就不要命啦?叫我们怎么跟师傅交代?害我们找得多苦?……“


天寿顽强地挺着,说:”找我干吗?你们不要我……我自己走就是了。嫌我不好,还有人不嫌我呢!……“


天福走来,抚着小师弟的肩膀:”别生气,别生气了……算我们不好,想得不周到还不行吗?“他弯下腰,在天寿耳边小声说,”我们说好了,这回定亲的事就作罢,什么时候你说亲了,咱哥儿仨再一块儿定亲一块儿完娶,这总成了吧?“


天寿一愣,看看大师兄又看看二师兄,虽然不出声,眼睛却在问:”真的?“


天福天禄互相看一眼,感到彼此都在心里苦笑,但都很坚决地点头,很痛快地回答:”没错,说话算话!“


天寿眼圈一红,嘴一撇,委委屈屈地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