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作者:杨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09

|

本章字节:24532字

十三


散宜生忙说:“大吉大吉,飞龙合飞熊,所向披靡,所向披靡!”……文王和姜尚在车辇内谈古说今,指点江山,洒下一路的豪迈壮语。


初夏,天空湛蓝,远处飘浮着几朵淡淡的白云。


磻溪两岸被绿柳掩映,百年树荫下,须发如雪的姜尚,坐在磻溪边的一块石头上垂钓,孙女姜英在一旁习骑,只见她在岸边一块空地上,忽而翻身立于马背,忽而又伏于马的腹下,一只手还挥舞着剑,十分灵巧自如。


这磻溪是远近有名的泉溪,泉水是从后面深山上淌下来的,小溪一直通到渭水。溪水清澈见底,水底铺满了鹅卵石,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因为水甘而甜,所以路过的人都喜欢在溪边的石头上坐下来喝几口泉水或捞几条鱼。


磻溪离西岐城不远,所以城里的人也常到此处背水,据说此泉水喝了可以美颜和长寿。


钓了两条鱼,姜尚把它装进竹篓后,用树枝在沙地上画起了八卦阵。画好后,便抬头唤道:


“英儿,过来。”


“哎。”英儿听了便翻身下马,收了剑牵着马过来,用手巾擦了擦汗问道i


“爷爷,这是什么?”


“这就是奇门遁甲八卦阵,你看,这是生门,这是开门、休门、惊门、景门、杜门、伤门,这是死门,布阵得好,敌军陷到里面只会往死门乱撞,是不会找到生门的。”


“噢,那要怎样的布阵才能迷惑住敌人呢?”


“那就必须掌握八卦和奇门遁甲……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吃罢晚饭,爷爷给你讲八卦。”


“哎。”


爷孙俩收拾好钓鱼竿,款款回茅舍去了。


姜尚一路念念有词:


能破此阵非凡人,


自古兵家难识阵。


易经八卦深莫测,


但愿智者能上门。


这日,周公旦和散宜生微服外出访贤,来到景色秀丽的磻溪,只见青山绿水,柳垂溪宁,甚是幽静。散宜生舒了舒胸怀说:“这可真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啊。”


周公旦答应着,忽然,他驻足不动了,惊看着溪岸沙地上的图阵。


“散大夫,快来看,这是奇门遁甲八卦兵阵图。


散宜生忙走过来,看了赞道:


“好兵阵,只是有谁能破?”


周公旦又端详了一番,不禁喜出望外,叹道:


“今日我俩将得贤人,看这沙阵尚未被雨水冲走,说明布阵人也许就在眼前,我俩快快寻去。”


散宜生听了也喜不自禁拉了周公旦就走。


沿着溪流,他们兴奋地快骑着,由于求贤心切,二人已顾不得欣赏景色。骑了一段后,眼前出现了一座山庄,他们便进了庄子,走到一个篱笆院外,见一个少女在树下念兵书:“凡兵之道……当速乘其利,复击其不意……古之善战者……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周公旦静听几句,深觉兵略不凡,忙施礼问道:


“敢问姑娘所读何书?”


少女抬起头见是两位官人,忙还礼道:“这是我爷爷所写《六韬》。”


“噢!”周公旦迫不及待地问,“敢问,此处有否识八卦兵阵的圣人?”


少女听见“圣人”二字,笑了笑道:


“二位官人,莫非在溪边看到了我爷爷画的八卦阵了。


散宜生高兴地说:“啊!难道圣人就是你的祖父。”


少女说:“正是我祖父刚才所画。”


周公旦高兴地拱手拜道:“姑娘,我们二人是周国朝中人,专为寻贤人而来,若得姑娘引见,自是感激不尽。”


少女忙还礼道:“二位官人不必客气,小女这就带你们去见祖父。”


少女收起书简带着二人,推开篱笆院门,便向屋里唤道:


“爷爷,有贵客登门。”


“噢!是哪位贵人?”随着应声,屋里旋即步出一老者,只见他须发银白,神态矍铄,目光炯炯,有一种独特的震慑力。周公旦竟怔住了。


“啊呀,原来是姜尚兄呀!”散宜生高兴地说道。


“呵!莫非是散大夫?”老者也高兴地问。


“下官正是。”


“噢噢,幸会,幸会。”


姜尚见散宜生旁站着一位须发乌黑、面方清瘦、目光深邃、举止谦恭的人,顿感气宇非凡,心想,必是文王三子姬旦无疑。便说:


“这位贵人,莫非就是周公旦?”


“下官姬旦。”周公旦谦恭地行了礼。


“啊呀!是姬旦贵人,早仰其名,今日得见,幸会,幸会!快请坐。”客人落座后,老者又说:“英儿看茶。”


“哎。”


英儿端了茶上来。


“英儿,快过来给两位大官人行礼。”姜尚道。


“是。”


“这是我的义孙女,从小习得一手好剑骑,立志长大了要带兵打仗报仇雪恨,她便是姬妃的女儿。”


散宜生说:“哦,就是纣王出猎时,抢去的民女姬妃。”


姜尚说:“正是。后来,姬妃不从被纣王杀死后,她的父亲去寻妻子,被纣王下属抓去修鹿台病死在工地上。英儿跟她爷爷逃居于此,她爷爷临死前把这女孩托付于我,遂收为义孙女。”


“噢。”周公旦点头叹道,“纣王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啊!”


散宜生说:“姜兄为何流落到此?”


“唉,说来话长。纣王亲信费仲、恶来那等小人,你走了以后,纣王愈加疏远贤人,我本想好好辅佐他,哪知纣王骄横傲世,对我等不屑一顾。现又宠了个妲妃,整日酗酒,不理朝政,而今已是朝纲日下,江山穷途。我得知周文王自归西岐后,抚民生产,富国强兵,又笃行礼仁,深得民心,所以离开昏君欲投明主。”


周公旦、散宜生听了大喜,当下三人结为兄弟,饮酒喝茶,纵谈兴周灭纣大事,直至拂晓。


天明,二人与姜尚辞行,姜尚和英儿送至山庄路口,周公旦说:


“兄长止步,旦弟回去即向丈王引荐,不日必来接兄长进京,共图大业。”


姜尚及英儿站在路口,直到贵人已远离山庄方返回茅舍。


周公旦和散宜生辞别了姜尚后上了马,一路上兴奋地谈论着:


“公子,我们当想个办法向文王推荐姜尚,文王虽然尚贤,但又十分谨慎,并不轻易相信人,尤其姜尚是曾经事过商纣的人,文王难免会有猜忌。”


周公旦却说:“知父莫如子,父王虽恨商纣,但对他手下的人却是有区别的,对您,父王不是很信任吗?只是姜尚虽有满腹经纶,但尚未建树过功勋,不会马上得到父王重用。所以我们是得想个办法……”


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上,两人下马并肩走着,想着计策,让马儿在绿地上吃着草。


东方已升起了一轮红日。周公旦想了想说:


“下月父王要择日出猎,父王每次外出前都要龟卜,这次我们何不……”周公旦把头往散宜生处凑了凑,小声地对他耳语了几句,散宜生立刻拍手叫好。


马儿吃饱了青草,两人又骑马上鞍,高高兴兴地回朝中去了。


这日,天气格外好,风和日丽,霞光万丈。文王起来后,感觉神清气爽,他换好了出猎的衣服,便唤来散宜生占卜。散宜生卜后,周公旦拿起念道:


“所获非龙非鹿,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文王心中大喜。说道:“此乃飞熊人卜,与我梦中所觅相同,看来吾必获经国之才无疑。”众官听罢,齐声朝贺。


龙心大悦,想起那夜在灵台观天象,见群星灿烂而南天荧惑星独亮,便率姬发、姬旦、散宜生等,往南郊而下。小姬玉则骑着一匹小白马跟在父亲周公旦身旁。


文王一行,沿着渭水踏青缓行,一路上见百姓也在两岸郊游野宴,孩子们在水边歌唱嬉戏,田野里绿苗青青,路边羊儿马儿在啃草儿……


文王看到这些升平景象,心里十分欣慰。但同时,也想到了在商纣暴政下百姓的苦难,不禁又两眉深锁起来。骑马走在一旁的周公旦,忽见父王面现忧容,他深知父王必是触景生情,又想起了朝歌城里还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


文王见左右文武个个皆面带喜色,惟三子姬旦轻叹,文王素知姬旦最忧国忧民,必是也想到了灾难中的商民。又想起昨日他和姬发建议迁都丰镐事,正合孤意,便向两个儿子投去了会心的目光。


文王一行来到渭水边,见几个妇人在洗衣,有两个孩童在唱:


“洗耳不闻亡国音。”


文王甚为惊奇,驻足问其中一七八岁孩童:


“此诗,是谁教你们所唱?”


“是父亲。”


“噢,你们的父亲呢?”


“打鱼去了。”


旁边妇人听了,见有长者询问孩子,便起立施礼道:


“诸位贤者在上,老妇这里有礼了,不知贤者有何聆教?”


文王还礼道:


“噢,没什么,我等听小孩吟诗,不知是谁所教?”


妇人忙说:


“启禀大人,是顺河往西数里一渔翁所教。”


“噢。”文王谢过妇人。


一行人便往西而去。


小姬玉眨了眨眼睛问周公旦:


“父亲,洗耳不闻亡国音,是传说帝尧在一座山林里遇见一隐士贤人,他们谈论国家大事十分投机,帝尧便想把王位禅让给他,这位隐士听了双手掩耳,忙跑到河边洗耳,是指这个故事吗?”


周公旦听了高兴地说:


“玉儿记性真好,此曲唱的就是这个传说。”


走在前面的文王听了,高兴地转过头来称赞道:


“玉儿对历史典故这么熟悉,真是好孩子。”


姬玉忙说:“谢爷爷夸奖。”


周公旦又对姬玉说:


“‘洗耳不闻亡国音’这个故事,是反映隐士不愿出山的观点,但忧国忧民这是我们周族人的传统,是不能丢的。”


姬玉回答说:


“我懂,文王爷爷也给我讲过为人当以国家社稷为重。”


文王又转过头来高兴地夸她道:


“玉儿真不愧是周人的后代。”


周公旦在前面引路,姬发、散宜生骑着马在文王左右。文王一行来到磻溪,但见岩峰奇立、石净溪清,不远处竹林围院,茅舍间炊烟袅袅,一派生机景象,不禁流连忘行,便命下马。


文王正新奇地看着四周时,忽传来一阵喃喃念诗声:


西风起兮东风撤


惊雷作兮闪电掣,蛟龙腾兮凤鸟折。


倘有仁者举贤来,西风起兮东风撤。


文王顺着声音,绕过一片竹林,见一须发全白的老者在溪边石上垂钓,文王便上前施礼道:


“敢问老者,诗中所指,莫非暗喻商周之兴亡?”


姜尚回头见站着一位白发银须、仪表非凡、目光炯炯的圣人,后面跟着姬旦、散宜生,心想必是文王无疑。再看旁边立着一位身躯魁梧、目光四射的人,必定是文王的继位人姬发公子了。


“啊!圣人驾到,有失远迎。”姜尚一面招呼着,一面放下钓竿,上前一步向文王行跪拜礼道:“平民姜尚不知圣王驾临,有失远迎,望圣王恕罪。……


文王忙扶住他,乜抱拳还礼:“适才听得先生所吟,颇有同感,久慕先生才华,今得以聆教,实昌之幸。”文王把左右一一引见后,便随姜尚前往茅舍一叙。


进入茅屋,分宾主落座后,姜尚再拜道:“尚乃平民布衣,蒙主亲临赐见,实尚之万幸。尚屡闻圣王求贤若渴,爱民若家,今尚亲见,圣王所为果然非比一般。尚愿垂事大王。”


文王听了大喜,忙双手扶起姜尚,姜尚谢恩坐下,文王说:“今纣王无道,诸侯奋起,天下一时乾坤难定,昌纵有兴国之志,怎奈孤掌难鸣,卿可有高明之见,昌愿洗耳恭听。”


姜尚说:“大王志向,姜尚知之。如今周虽国富民强,然北有犬夷,南有黎国,中有崇虎,东有强纣,尚未构成东西鼎立,更谈不上西取代东,除非拟行几策……”姜尚顿了顿。


文王令侍从退下后,说:“左右姬发、姬旦皆吾亲子,散大夫亦我忠臣,先生不必顾虑,但讲无妨。”


姜尚遂进言道:“西岐地偏西域,丘多地薄,不宜发展,若于渭水之滨丰镐(今陕西西安一带)修建京城,则依山傍水,地肥物博,将有利于周国发展。”


文王听了指了指左右两个儿子说:“迁都一事,去年姬旦已经在朝中提出,现正在筹建丰镐新都。先生也有此意,我们可谓不谋而合。”


姜尚听了叹道:“早闻三公子姬旦智慧过人,才德出众,今听来,果然名不虚传。”


周公旦忙拱手:“姜太公过奖。”


文王叉说:“先生还有何高见?”


姜尚说:“大王可施三计。先向段纣献地洛水以西,以惑纣心。


此谓阴德,其第一也。”


文王点头倾听。


“兼并周边小国,包括南夷黎国,使其来朝,以壮我主,此谓翦商,其第二也。”


“那第三条呢?”文王忙问道。


“伤其十指无若断其一指,集中兵力灭掉凶恶的崇侯虎,消除了拦路虎,方可挥师朝歌。”


文王频频点头,面现喜色。


姜尚又说:“到那时,三分天下,周有其二,方可出兵。又大王可据大河天险,于冰期乘车挥师而下,有如天兵所降,势不可挡,还怕不能兵临朝歌?”


文王大喜,说:“先生之言,甚合孤意,先生先见之明非高士所不能及。另外,对治国之道,昌犹想一听高见。


姜尚不紧不忙地说:“我听说,治国要领必须循‘三常’,所谓‘三常’,一日,君以举贤为常;二日,官以任贤为常;三日,士以敬贤为常。即善为君者,当以尚贤为本。亲贤人、远谀人方可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是也。”


文王听了起立拜道:“我先圣曾有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方得以兴盛。’想必您就是那位圣人了吧!昌盼望先生久矣。”


姜尚忙起立回拜道:“尚不才,空过垂暮之年,纵有兴国之志,却难遇展才之时,今幸遇明君,愿与圣王一起,纵横天下,共展宏图。”


文王大喜,叹道:“天助我也,得此大贤,难怪今日占卜碍一飞熊,莫非就是先生?”


姜尚说:“尚确有一号曰飞熊,怎么成了主公的卜名了。”


散宜生忙说:“大吉大吉,飞龙合飞熊,所向披靡,所向披靡!”


姬发向前拜了拜道:“今日得聆听大贤教导,实为万幸,日后愿与先生讨论带兵之策,以获教益。”


姜尚看着这位英姿勃发、才华出众的公子赞道:“人人都说二公子乃将才之辈,果然不假。”


姜尚指着茅舍外院内,说:“小孙女英儿对此也很有深究,她已故祖父对兵法深研一世,已将兵术传授于她,不妨让她随我一起出山,也了却她巾帼之志。”


众人向院外望去,果然见一英姿少女正在专心致志舞剑,姬发看得呆了,不禁走出了屋,在院里站着看去。


但见她倩影一晃如蛟龙翻身,剑光闪闪似霹雳划天……


“好剑艺!”姬发叹道。


姑娘见有客人进来,便停止了舞剑,走过来施礼。


“小女姜英给将军请安。”


姬发这才发现原来这英姿少女,不但武功不凡,而且容貌出众,胜过王宫里的嫔妃彩娥,不觉心里一动……


姑娘也感到,站在面前的这位将军长得剑眉大眼、英气逼人,就像在梦里见过似的,不觉也怔住了……


两人正僵立着。


“姜英,还不快快过来拜见文王、太子、周公旦。”


姜英听了十分高兴,没想到平日里她最崇拜的文王及太子姬发、周公旦,竟立在眼前,于是慌忙跪下,一一施礼。


姜太公用手捻着银白的胡须说:


“这是义孙女姜英,大名姜妃,她的祖父是我年轻时学兵法时的同窗密友,她祖父临终前将她托付于我,遂收为义孙女。”


文王说:“那为何起一个妃子名?”


姜太公答道:“哦,那是因为她长得有娘娘相,故起此名。”


姬发说:“我刚才看她的剑舞得十分出色。”


姜太公笑道:“英儿从小就发誓要练好武艺,将来要像商王武丁的妇好娘娘一样带兵打仗,保家卫国呢!”


姬发啧啧叹道:“真高志矣!”一面感情炽热地注视着姜英。


姜英红了脸低下了头……


姜太公看出了二人心意,便说:


“将军若是不嫌,愿将小孙女许配将军。小孙女身世虽坎坷,却非英雄不嫁。现英雄降临,正是小女缘分。”


姬发听了大喜。文王也高兴得直点头。


姜妃羞得飞跑进屋里……一


小姬玉跟了进去,高兴地走到姜英旁说:


“姜英姐姐的剑术真好,我愿拜你为师,学好剑骑,今后好与商纣交战。”


周公旦也进了屋忙上前说:“这是小女姬玉。”


姜英高兴地拉住姬玉的手说:“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我看定能学好,英姐愿教你。”


小姬玉高兴地笑了。


众人回到屋里,周公旦钦佩地说:“姜太公有用‘周易’八卦兵阵的绝招,不妨与我等讲来。”


散宜生拍手说:“不错,姜太公最尚军事,我俩曾同求学于风后的高足,姜太公最得其旨。”


姬发听了大喜,忙上前一揖说:“发愿聆听先生教诲。”


姜尚忙起身回拜道:“散大夫过奖,尚但知一二。


文王听了说:“既是吾儿所求,但讲无妨。”


姜尚一听要介绍自己的绝招,便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八卦阵。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文王和众人饶有兴趣地听着。


姜尚说:“八卦在兵家常被用于八卦地阵及八卦兵阵两大类。


八卦地阵暗设开、休、生、惊、死、景、杜、伤八门,布设得旨,在防守上实堪称一绝。敌军一旦陷入阵内,大多瑰飞魄散或晕头转向,少有能脱险出阵者。”


姬发忙问:“那八卦兵阵呢?”


姜尚听了笑道:“公子不忙,待我说来。八卦兵阵我最喜风后八卦兵阵,主要包括蛇阵、蟹阵。其中,蛇阵首尾相贯如蛇,前呼后应,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相至。蟹阵则列队如蟹之八足,此起彼伏最为诡秘,临阵应用有神兵天降之威,最让敌军丧胆。”


姜尚讲完八卦兵阵,众人皆拍手叫绝,周公姬旦抬头看了看窗外,说:“时候不早了,大王该回宫了,请姜太公、姜英姑娘收拾行装我门一道启程。”


姜尚、姜英收拾好衣物,侍从接过放入车上,收拾停当,文王和姜尚携手出于柴门外,文王吩咐:


“速准备好孤之金辇,今我与先生同辇而返。”


姜太公忙道:“大王,万万不可,金辇乃帝王专用之车,布衣平民岂可同乘?请大王快上辇,尚骑马紧随其后便是。”


文王执意要姜尚人辇,姜太公推辞不过,只好上车与文王并坐一起。姜妃则翻身上马与姬发并肩。小姬玉仍和父亲周公旦在一起。


车马启动了,鸟儿高飞、阳光灿烂。文王和姜太公在车辇内谈古说今,指点江山,洒下了一路的豪迈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