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微常识(1)

作者:雾满拦江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9

|

本章字节:12240字

宪法:梁漱溟说:近代的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首先是英国,其重要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限制个人的权力太大。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绝不允许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宪法之上……点评:宪法是限制公权力对民众的伤害,民众不会违宪。


跪求:清朝有个盐官张穆庵,刚出官衙,遇一老婆婆呼冤,原来是她的丈夫娶了小妾,将她赶出了家门,所以她来哭告。张穆庵笑曰:我是卖盐官,不管吃醋事……告错状进错门,年轻人犯这种错误,不过是缺少见识,年老了还懵懂无知,那就不可原谅了。这事出在清朝情有可原,如果现在还有这事,那就太愚昧了。


妥协:古时,医生们从不为重病患者治疗,因为一旦治不好,患者家属就会要求赔偿。这就导致了真正需要医生救治的病人得不到治疗,只能死去。最后在医生和患者之间达成妥协:患者必须允许医生有治不好的病,而医生也不再选择病人……官僚和医生一样,都不过是混口饭吃,别指望他们解决问题,你必须寻求妥协。


人才:孔子晚年,滞留卫国,因为其弟子冉有和樊迟击败了齐国对鲁国的侵犯,于是鲁国派了三位公卿,“持厚币”,就是带多多的钱,去迎请孔子,条件是用最优厚的条件供养孔子。此外,鲁国国君还要管孔子叫爹,称之为尼父,最后这个条件打动了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尊重人才的话,迟早你得管人家叫爹。


陌生:有个陌生之国葡萄牙。曾有人去寻找它一度称雄世界的因由,吃惊地发现葡萄牙立国没有残杀,而是由骑士比武决定。主张葡萄牙独立的骑士与反对者进行了三轮较量,前者赢了,于是这个国家就独立了——他们的政治不是阴谋政治,而是光明磊落的坦诚,坦诚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却会让你得到永远的信任与荣誉。


曾国藩,教弟弟曾国荃读书,选择三种类型文章:一是传世佳作,用来奠立受教育人的价值观,明晰是非对错,不被迷惑。二是写得好的议论文,用来学会分析事理,提升思辨能力。三是华丽丽的小散文,用来提高人的品位,活出点情趣来。现在教育也是遵循这个途径,但搞得太琐碎,反倒忘了学习的根本目的。


晚清,西方玩的是万国公法,中国玩的是附属国,两家规则完全不同。日本人全面西化,脱亚去欧,懂西方的规则,也懂中国的规则。1866年,法国和美国,都想拿下中国的附属国朝鲜,但都失败了,而实力远不如法美的日本,却成功了。懂规则会玩的弱者,能玩死不懂规则乱来的强者。懂得对方的玩法,你才能赢。


说历史,一定要和政治区分开。怕就怕错把政治当成历史,那就很难对话了。历史很少有观点,只是事件的叙述,而且事件与事件还会矛盾,这是因为人本身是矛盾的。而政治就是贴标签,只下结论而不理会事件。比如说把乞讨办学的武训,贴上坏人标签,这叫政治。而讲述武训以乞讨兴义学的过程,则是历史。


王安石变法,通过国家经营充实国库。司马光反对说:你不就是想抢老百姓的钱吗。王安石:不抢老百姓,朝廷也能弄到钱的。司马光: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固定的,钱进了国库,就不在百姓手里,这是常识。王安石:启奏陛下,司马光不和谐,快点让他禁言……司马光被禁,北宋先国富民穷,再国穷民穷,北宋悲剧鸟。


赵简子说:赵有犊佳,晋有铎鸣,鲁国有孔丘,杀了这仨人,我就是天下最牛之人了。于是先杀犊佳、铎鸣,再以胖牛肉迎孔子于河上,欲杀之。孔子吃了胖牛肉,仰天长啸曰:丢你母,你以为老子缺心眼吗?你已经杀了犊佳和铎鸣,他们俩是天下的贤人,是我的同类。杀我同类,我还能去吗?吃完牛肉登车掉头回去。


梁漱溟说: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二、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三、三种阶段的人生:逐求、厌离、郑重。四、对于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五、不要成为少数人高深的学业,应多致力于普及而不求提高。大众化,平民化。六、调和持中。


蒋经国,年轻时治理赣南。有人经过他的寓所,发现他门外停着许多黄包车,看到的人觉得奇怪,心想这个小蒋,怎么他的客人全都是坐着黄包车来的,就没有坐汽车来的吗?进去一瞧,嘿,原来蒋经国的客人,全都是拉黄包车的车夫……时人评述说:蒋经国治政有方,原因就在于他亲近草根。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杨杏佛,比胡适小两岁,但胡适给他讲过课,两人有师生之谊。后来杨杏佛成为孙文秘书,出于政治理由,杨杏佛公开大骂胡适,私下却向胡适道歉。骂老师得利益,又让胡适拿他没办法。但杨杏佛忘了,老师不是他的敌人。后来杨杏佛被戴笠杀掉,理由是杀他给别人提个醒……不爱惜自己名誉的人,难免被人蔑视。


晚清,兴教育办企业,开禁令倡言论,但仍然灭亡了,为什么呢?有种说法认为国人拙于改革,热衷暴力。其实不是这样,而是改革必须要抓住时机,在你还占据主动的时候,慢慢释放权力中的暴力因子。但举凡统治者都有一个顶牛抬杠的怪毛病,不到一只脚踏进棺材,就死抬杠不让步。结果总是错失了改革良机。


梁启超,曾告诫已到美国留学三年的梁思成: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些常识性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稍稍多用点工夫,就能有大的收获。我深怕你因所学太专一的缘故,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过于单调,则容易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这是厌学之根源所在……书宜杂读,业宜精钻。


胡适说: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最容易解答的。


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的,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赵氏孤儿:春秋年间,晋国的名臣赵盾,力排众议,保着晋灵公登上权位,但灵公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反手要将赵盾灭杀,甚至连赵盾家的婴儿都不放过……古人说:大恩成仇,你给对方的越多,就越难从对方那里获得回报。交朋友一定要结交愿意付出的人,不愿意付出之人,是不会懂得珍惜情义的。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开会,讨论是否消灭辽国。会议上,分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派都是文臣,大叫曰:打胜仗很容易,就跟翻烙饼一样,快去打。主和派都是武将,说:敢情你又不上战场,话说得这么容易。最终主战派吵赢,主和派上战场去打,高梁河一役大败,太宗赵光义腿部中箭,偷百姓驴骑上逃回。


北洋曹锟,让顾维钧负责外交。曹锟有个亲信姓吴,找顾维钧要安排自己的亲友,顾维钧拒绝。吴亲信大怒,就去找曹锟告状。


曹锟说:正因为我不懂外交,才让顾先生来,你凭什么干涉?吴亲信碰了一鼻子灰。时人评述北洋,他们知识才干不足,但有自知之明,对于自己不擅长的政务,能够放权,交给专业人士做。


晚清闹义和拳,朝廷态度暧昧,让袁世凯不知走哪条路。张人骏劝他说(大意):你不要考虑朝廷,朝廷可以错,你却错不得。


朝廷错了你要付出代价,你错了还是要你付代价。袁世凯明白过来,立即着手剿杀拳匪……这世道就是这样子的,大人物错了,小人物买单。小人物错了,还是自己买单,所以小人物错不得。


哲学家罗素说:你不要去倡导那些你认为大家如果相信了会有益的事情,你只需了解真相、事实。我们常把生活模式化,按照别人或书本上教给我们的概念去生活,大到政治,小到与人交往,不肯接受与自己想象不同的事情。你只有把原先头脑中像水泥一样固化的观念用力抖落,才能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胡适不支持弱肉强食的观念,他认可的是《列子》中的故事:


说齐国田氏宴客,宴上有鱼有雁。田氏说:人类好幸福啊,上天给我们这么多好东西吃。众人都说:是啊是啊,人类好幸福。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不可以这样说,动物不是给人吃的,人也不是喂更凶猛的虎豹的,也不是喂蚊子的,天地万物,本无贵贱。


讲个阎锡山的故事。阎锡山想给太原钢厂买套炼焦设备,外国公司纷纷竞标。有三家公司报价最低,阎锡山就把这三家公司的业务经理接到自己的别墅关起来,好茶好饭好招待,让洋人自己掐架。掐到最后,价格越报越低,阎锡山用最低的价钱,买到了最好的设备……用竞争对手来压价,是生意场上的不二法门。


孩子,做个公知吧。公知不是圣人,他们有毛病,有缺陷,只是比普通人更喜欢思考、在专业领域独树一帜。小时候,家长告诫我们要努力学习,学有所成,不是所有的学有所成者都会成为公知,但公知必然是学有所成的人。骂公知的人是脑子进水,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文盲。骂公知的社会,是没出息的社会。


常识:权力可以左右人,所以任何人都是权力的奴才。人可以左右知识,所以任何人都是知识的主人。奴性入骨的人,会本能地追逐权力,对上他们是奴才,对下他们是主子。而自立自强者,就会去追求知识与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求知者都是独立的,视自己与任何人为平等的。所以奴性入骨的人,最是憎恨公知。


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呢?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种现象是孤立的。——龙应台论文学、哲学与历史。


外聘能力型高管,最怕陷入组织内部攻讦,成败转头俱空。比如说民国初期,袁世凯发现天才军人蔡锷,就调蔡锷入京,成立大总统办事处,陆军总长段祺瑞在办事处只是个文员,却准备让蔡锷出任办事处主任,接掌北洋。北洋老军人不忿,就暗中使坏,让蔡锷无法立足。蔡锷怒极,出逃举兵,结果搞死了老板袁世凯。


成就: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达尔文一生多病,每天只能工作一小时,看十页有用的书。


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读十一万页书,达尔文就已经成为一名学者了——只需要一天一小时,你就能够成为一名学者,可见,人生成功很简单,只需每天一小时。


制度:谌青凡撰文:制度决定国家的命运。制度是否有活力,一看是否符合人性;二看是否有修复机制。如果一个制度既不符合人性,又无修复机制,意味着这个制度已经死了。


学问:胡适送给毕业生一句话:不要抛弃学问。他说:以前也许是为了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以后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学问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是太晚了。


国王:辛亥枪响,清朝崩盘。眼见得没咒念了,清朝急急推出了他们的和议22条。第一条:大清帝国改为中华联邦共和国……


第九条:中华联邦国王为世袭,大总统四年任期……第十四条:除大总统外,所有国民皆为臣民……可是太迟了,帝国在他们居于主动时不做该做的事,失去时机才被迫妥协,实在是蠢不可及。


添堵:申公豹,姜子牙师弟,姜子牙不该和他搭了句话,结果激起申公豹的抬杠心,此后申公豹不停地找姜子牙闹事,闹到最后,申公豹被塞了海眼,满足了他给别人添堵的愿望——要小心生活中的申公豹,他们自己没有人生目标,只是一味对别人指手画脚。要小心自己心中的申公豹情结,不要理会别人,做好你的事。


第1章微善良菩萨:德国纳粹党人拉贝,赴华洽谈商务,时逢日寇攻陷南京,大肆屠杀。拉贝为保护中国难民,建立国际安全区,并致电希特勒,希望制止日本人的暴行。日本人有所收敛,却要求将拉贝召回。回去后战争结束,拉贝入狱,南京幸存者凑了2000美金,替拉贝洗清罪名,并希望他来华定居。然而拉贝病重,不久死去。


保护:二战时,法国农妇梅尔蒙哥贝,将英国士兵福勒藏在家中柜子里,整整藏了3年零9个月,保护这名士兵不被德国人抓走。


战后,英法两国政府颁给梅尔蒙哥贝荣誉爵位和一笔丰厚的奖金。


英军部队专门制作了一块银匾,上面镌刻着梅尔蒙哥贝藏匿英军士兵的事迹,悬挂在她的房间里。梅尔蒙哥贝所在的村子已成了法国的旅游胜地,她藏匿福勒的柜子则成了村中最著名的景点。


斯大林时代,苏联知识分子沦为犬儒,苟且偷生。诗人季尼亚科夫说:为了食物,任何卑鄙的勾当我都可以干,但是他所言的卑鄙勾当,不是出卖朋友获得面包,而是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诗人”两字,站在列宁格勒一个热闹的街头,昂首挺立,傲然索取。这就是风骨,任何情况下也不出卖良知与灵魂!


曾国藩说:强分黑白,遇事激扬,区别善恶,品第高下,此凉德也……意思是说,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错以为自己是上帝,强分黑白,擅断善恶,热衷于居高临下,对别人评头品足。所以为人处世,宁肯遭人品评,也勿品评他人。被人非议品评者,或许有点人生希望,只知一味非议品评别人之人,这辈子铁定废了。


北洋冯国璋,督苏有功,南京商民感其德,自发募资为他立碑。江苏军界也加入进来,凑了一笔钱,要给冯国璋修建生祠。冯国璋听说了之后,写信说:这事千万不能搞,如果不能中断,请立即改为劝工场,以利民生经济。于是,南京就把这笔钱都用来建成贫民工厂和劝工场。


世界一流学府燕京大学,司徒雷登创建。创建时没钱,听说美国铝业大王霍尔的巨额遗产捐作教育基金,司徒雷登就去找遗嘱执行人克里夫兰要五十万。克里夫兰说:要等一年,证明你值得支持。一年后克里夫兰变卦了,说:我不能给你五十万,要给你一百万。司徒雷登说:不行,你必须给一百五十万。克里夫兰立即支付。


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有个叫罗姆的。他曾说:我不是个善良的人,也不指望跟善良的人为伍。他反对国家试图通过法律,以调节人类的本能,或将其引向其他轨道。他成为了希特勒暴力组织冲锋队的负责人,无视任何规则,为希特勒鞍前马后卖力,最终结果,他被希特勒处决于狱中……规则为你而定,丧钟为你而鸣。


1924年,泰戈尔来华,应邀在东南大学讲演。他认为东方文化,可以补救西方精神之不足。正讲着,爱国青年们冲了进来,散发传单,要求泰戈尔回去,因为这些年轻人致力于反传统。徐志摩说:泰戈尔这次来华,为的只是一点看不见的情感,修补中国与印度两民族间中断千余年的桥梁,想感召我们青年真挚的同情……


南北朝时,有个北燕,北燕王高云。高云重用豪侠壮士,最信任离班和桃仁。高云给了他们无数宝物,吃的住的,都和自己一样。离班和桃仁很悲愤,说:我们吃住和他一样,凭啥子他是王?


愤怒的二人持剑入宫,杀了高云,然后他们也被侍卫杀掉了……斗米恩,升米仇。太多的付出,有时反会激发出对方心中的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