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杀猪仔传奇(3)

作者:雾满拦江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9

|

本章字节:8524字

皇宫火起,太监张让等人害怕了,就急忙跑去找何进的妹妹何皇后,说:“大将军的部下造反了,已经杀入了皇宫,大家快跟着我,赶紧逃离出宫……”于是张让挟持了何太后、少帝刘辨并帝弟刘协,从宫中的一条密道逃离出走。


这时候袁绍带兵赶来了,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带兵赶来了,大家凑在一起一商量,眼下好像没别的好办法,只有杀入宫中,先趁这个机会把太监杀光宰尽,其他的事回头再说。


于是袁绍驱兵入宫,见到宦官就杀。史书上记载说,宫里的宦官,不分老幼统统被杀死,还有许多无须的非太监,也冤枉地送了性命。杀到最后,非太监人士害怕被杀掉,全都脱了裤子,裸露下体,这才幸免于难。


从记录来看,应该是袁绍追着逃出宫的太监,于洛阳城中大开杀戒。如果屠杀场只限于皇宫之内,很难想象皇宫中会躲藏着许多假冒太监的男子……不过考虑到当时混乱的政局,这种事情也很有可能。


袁绍杀掉了两千多人,并穷追挟持了皇帝的太监们,一直追到小平津,终于将这伙人全部截住了。


太监们吓得全都趴在少帝刘辨身边,有的抱腿有的搂腰,口口声声央求陛下救命。


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太监们的行为因由了,他们就是恐惧,是被士大夫们的残杀吓破了胆的可怜动物。


《三国演义》开篇说得明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何这天下的情势,分分合合,来回折腾,而没个长治久安的效果呢?这是因为皇权这东西,纯系暴力而获取,没有民众的授权,始终是处于不合法的状态之中。帝王一统江山,权力能够维持,完全是靠了暴力的胁迫。一旦新的暴力集团形成,那么此前的暴力集团,就会沦为案上的鱼肉,任人切割。


说明白了,东汉政权之所以分崩离析,纯粹是暴力自身的规律使然。所以连《三国演义》都明白,单纯靠了暴力胁迫的政权,迟早会崩盘。


可当时的士大夫们,不是寻求一个彻底将民众从暴政之下解脱出来的法子,反而举起血淋淋的屠刀,奔最可怜的太监们杀了过去。他们要把暴力终结的责任全部推到太监们的头上。试想太监们的心里,是何等的惊恐冤屈?


不是说太监们没有过错,但把暴力政权自身的死结,全部推到太监身上,这多少有点过分了。


可这时候说这些都没用,袁绍这些人要是讲道理,太监们也不至于吓成这个样子。


当时追到小平津的,是河南中部掾闵贡,只见他威风凛凛,长刀一指:“赶紧,怎么死方便,你们就怎么来,别让我费力气。”


太监们哭诉道:“陛下,陛下,你看他啊……”


看什么看?可怜的皇帝都快被闵贡那模样吓死了,只能是闭着眼睛,拼命地流泪,硬是不敢替太监们求情。


太监们无奈,只好向少帝刘辨叩头,哭道:“陛下,我们全都死了,天下才会真正的大乱,你自己可要小心着点……”史书上的原话是:“臣等殄灭,天下乱矣,唯陛下自爱……”扑通扑通,太监们全都投河自尽了。


朝中必有大奸大恶


洛阳城的火光,明照天南。正向京师疾行的董卓见了,心知有变,率兵急进,天还未亮就赶到了城西。听说少帝被掳到了北芒山,董卓急带兵马,前来迎接。


董卓带来的人,虽然只有三千,但个个皆是死战之士。其中不乏羌族勇士,这些勇士形貌比较野蛮,看着细皮嫩肉的少帝刘辨,勇士们顿时两眼放光,咕嘟咕嘟的直咽口水。把少帝刘辨骇得魂飞天外,号啕大哭。


董卓问:“陛下,你受惊了。”


少帝:“哇哇,哇哇哇。”


董卓:“陛下,是谁把你绑架到这里的?”


少帝:“哇哇哇,哇哇。”


董卓:“……陛下,你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就知道哭哭啼啼不说话?”


这时候少帝唯一的弟弟陈留王冲了出来:“董将军,是这么回事,杀猪仔何进,他让太监们给杀了,然后他的部下为他报仇,杀进了皇宫……”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58岁的董卓在一边听着,一边仔细打量这两个人。他发现,少帝刘辨明显有点缺心眼,倒是这个陈留王刘协,还算是个明白孩子。而且,董卓也听说过,陈留王刘协的生母,就是美人王氏,她因为生下皇子,被当时的何皇后鸩杀了。这么说来,这皇帝分明是立错了,明白人刘协给挤到了一边,心眼不够用的刘辨,却被母亲一家合力推到了皇位上,这才弄得天下大乱。


发现了这个错误,董卓心里就泛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替朝廷纠错,改立刘协为天子。


国学大师吕思勉读史,读到这里,曾经顿足而起,仰天长啸,说:“你看这个董卓,你既然是去祸乱国家,就应该留着不称职的糊涂皇帝,你说你非要立个明白人当皇帝,这岂不是替自己添堵?”


然而吕思勉大师错了。


吕大师错就错在,他把后人模式化的历史解读,当成了历史的本身。正如以手指月,手指并非月亮。后人对历史的解读,只是让我们认知人性规律的一个方式,与历史本身毫无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后人将董卓视为祸乱国家的奸贼,但这个脸谱化的简单认知,与历史上的董卓没有关系。至少,董卓他本人从未曾这么认为过。


对于董卓来说,他急驰京师,固然有着自己心里的打算,但他的心里,却决不可能这样想:我是个大奸贼,冲啊,快点去祸乱国家,快快快……相反,董卓的心里,认为自己才是难得的乱世忠良。你看看,他在边疆浴血苦战,可是京师皇城的天子却被人追得落荒而逃,明摆着,朝中那些人,即使不是酒囊饭袋,也必是大奸阴险之辈。如果朝中士大夫个个都是忠臣……拜托,谁见过忠臣拿着刀,满世界追着皇帝喊打喊杀的?


所以,董卓认为,朝中必有巨奸大恶,没有才是怪事!


而他此行,正是为了国家,为了天下,要替朝廷扫平妖氛,重振朝纲。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忠贞之念,所以董卓才决定:“嗯,这个少帝刘辨,也真是不给力啊,不行就换人吧!”


落入陷阱之中


董卓护送少帝刘辨回京城,少帝先行入城门,董卓正要进去,这时候一骑扬尘而来:“董卓接旨,圣上命董卓于城外驻扎,钦此。”


当时董卓心里就咯噔一声,心说:“果不其然啊,朝中真的有巨奸大恶之徒。皇上还没有回皇都,对方就已经行动了,想再将天子控制在手中,为所欲为,祸国殃民。那奸恶也不想一想,我董卓在这里,能让你得逞吗?”


当下董卓把手一招,身后的勇士哇的一声冲了上来。信使呆了一呆,叫一声娘亲,掉头拨马狂逃。


于是董卓昂然入京。


进来倒是进来了,可董卓马上发现,他落入了一个可怕的陷阱之中。


先是西园八校尉禁军指挥使袁绍,统一兵马扎于董卓左方。然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统一兵马,扼于董卓右方。后面还有一个执金吾丁原,统兵马镇于董卓的后方。这三支军马合起来,超过三万之众。而董卓来得急,只带了三千人。


也就是说,京师兵马的数量,超过董卓十倍以上,将董卓牢牢锁死于京城之中。


这个……可咋办呢?


董卓急得直抓脑壳。


诸葛亮抢注了董卓的专利


孙子曰:“十则围之。”


意思是说,打仗的时候,如果你的兵力十倍于敌人,那就将其包围,彻底歼灭之,不要客气。


可如果遇到董卓这种情形,被十倍于己的优势兵力团团围困起来,那咋办呢?


董卓说:“没有关系,我的主力人马,随后就到……”果然,到了次日,就见远方尘土大起,又一支形貌凶恶、如狼似虎的羌兵赶到了,入城之后,就在董卓的驻地安营扎寨,董卓的人马数量顿时翻了一番。


未隔几日,又有一支同样凶恶的羌兵赶到了,董卓的人马更加强大,已隐约与袁术、袁绍的兵力,渐成分庭抗礼之势。


眼见得董卓的兵马越来越多,袁术、袁绍兄弟呆呆地站在城门口,面如死灰,心如木石,完全没有法子可想。


这时候骑都尉鲍信来了,对袁绍说:“小袁啊,你赶紧,赶紧趁董卓的兵马还未全来到,赶紧进攻他,说不定……说不定能打败他。”


袁绍摇头:“老鲍,你想让我死吗?”


董卓的兵将是在铁血战场上杀出来的,打起仗来像疯子一样,命都不要。而袁术、袁绍所统之兵,是养在京师的老爷兵,在百姓面前狮虎一样的凶狠,可遇到董卓手下的百战死士,就宛如羔羊般柔顺。倘若双方真的交手……这事可千万别乱想,嫌命长了是不是?


袁氏兄弟只顾害怕,却没注意认真地端详一下董卓的后续羌兵。如果这兄弟俩盯着后续羌兵的脸上仔细瞧瞧的话,就发现一桩极为怪异之事。


后面陆续赶来的凶恶羌兵,和董卓最初带来的三千人,模样长得一样。


长得一样也没问题吧?大家都是羌兵,看起来应该有点相似。


差矣,可怜袁家兄弟这一双活宝,被董卓玩惨了。实际上,后面陆续赶来的羌兵,跟董卓最初带来的人,是同一批人。


原来,董卓发现自己兵马人数太少,就在扎营之后,暗传号令,让这些士兵全都化装成老百姓,悄悄溜出城去。到了城外无人之处,换回羌兵甲胄,假称是后续人马,以吓唬朝中诸臣。


就那三千羌兵,每天溜出城门,再大张旗鼓地回来,搞得董卓这边热闹非凡,吓得袁氏兄弟面色如土。到底是百战沙场的老将,董卓以其疑兵之计,巧妙地把京师诸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董卓这一手妙计,被后人称为诸葛武侯兵法……明明是人家董卓的专利,非要算到还没长大的诸葛亮身上,真是让董卓没地方说理去。


总之,董卓这一手,不仅吓住了袁氏兄弟,连盖世英雄曹操也被吓傻了,吓得钻进屋子里,紧关房门,不敢出来。


不敢出来就好,曹操不出来,董卓正好腾出手来收拾那些碍事的人。


董卓的眼光,落在了执掌京师兵权的执金吾丁原身上。


执金吾本是一种兵器,是一根铜棒,两端涂上金粉,看起来威风凛凛,象征着皇家权威。而执金吾这个官名,就是京畿卫戍司令的意思。


卫戍司令丁原倒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他手下有一员能打的大将: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