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戈尔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9:33
|本章字节:3256字
“喂,马拉塔的强盗来了,大家准备好武器!”
阿吉密堡砦里高呼着将军杜姆拉吉。
正午时分,家家户户正烧着粗面饼,人声沸腾,碉楼上传出咚咚的战鼓声。
登上城头,望见南方遥远的天边,马拉塔骑兵的铁蹄下扬起一片尘烟。
“这批马拉塔的蝗虫今天扑在我们的剑火里,消灭他们不容一个飞去。”怒吼着杜姆拉吉。
从马鲁瓦来的使者说……“何劳准备迎敌?”
这是国王的命令,看吧,将军杜姆拉吉!
信德(信德:居住在信德省(现属巴基斯坦)的一种民族。)来了,和他们同来的还有法国的将领。
恭敬地把堡垒交给他们,你只有服从命令。
幸运之神如今已背弃了国王维加耶辛哈;阿吉密堡用不着血战挣扎奉送给马拉塔吧!“”君王的命令,英雄的天职,到底何所适从呢?“长叹了一口气,痛苦地低语着杜姆拉吉。
马鲁瓦的来使宣布旨谕……”全体放下武器。“如石像一般呆立着的是将军杜姆拉吉。
天色渐晚,牛羊踯躅在暮霭升起的田间,树荫下牧童的笛声悠扬而婉啭。”当阿吉密堡交在我手时曾在心中发誓,国王的堡垒此生决不在敌人手中丢失,今天莫非在国王的命令里竟要把誓言背弃?“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长叹着杜姆拉吉。
拉其普特的军队羞愤地放下了武器,碉堡门前默默地呆立着将军杜姆拉吉。
赭衣的黄昏悄悄降临在西方的田野间,马鲁瓦的队伍扬起灰尘停在堡砦门前。”躺在门前地上是什么人?起来,打开大门!“没有回音……无生命的躯壳再不会回答询问。
君王的命令,英雄的天职如今再不使他忧虑……阿吉密堡砦的大门外长眠了杜姆拉吉。
译者附记故
事诗(kahe)是泰戈尔最为印度人民所传诵的诗篇,中小学课本中必选的教材,也为大学文学系学生所必读。一般人容或没有读过。或读不懂他的《吉檀迦利》,但没有读过《故事诗》的却不多见,”五河环绕着的英雄之国,辫子盘在头上的锡克……“(《被俘的英雄》)几乎男女老少人人都能背诵。
故事大体分为四组: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锡克教故事和马拉塔及拉其斯坦的英雄故事。佛教故事取自《撰集百缘经》(avadāna
saaka)。《菩萨譬喻论》(bodhisavāvadānamā)和《如意树譬喻论》(kalpadrumāvadāna……mā);印度教故事取自《歌赞奥义书》(chāndogya
upanishado)及《敬信》(bhaka……mā);其余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佛教故事和印度教故事并非佛经与古圣梵典的翻译,而是诗人的创作,词句是诗人自己的,人物及情节也有很大的变动。这在一九零零年《故事诗》最初出版的时候,诗人已经作了声明,说”希望这些变动不致在文化传统及宗教义理方面造成罪过“
在这部分诗歌中,诗人把一些为人民所喜爱的人物介绍给我们,虽然他们有些是普通的,平凡的,连名字也不曾留下的人物。这里有:信仰坚定。慈悲喜舍的佛教徒;反对宗教偏见,反对焚身殉节陋俗的宗教改革家;漠视种姓尊严的婆罗门;鄙夷黄金的修道者;人们理想中的大公无私。了解百姓疾苦的国王;不愿把土地献与敌人而宁可牺牲性命的将军;不畏强暴的公正的审判官;与异族统治者作顽强斗争,视死如归的男女英雄们……诗人以生动的口语。民歌的调子,歌唱出他们进步的思想,勇敢的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教育那些在殖民地教育制度下不知道或忘记了。甚至鄙视印度文化遗产的年轻一代,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光荣传统。这也许就是在印度把这部诗集选做中小学及大学课本的原因之一吧。
一九二七年诗人把第五首《供养女》改写成歌舞剧《舞女的供养》(nairpuja),一九三九年又把第七首《报答》改编为歌舞剧《夏玛》(sh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