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借一扇窗口发现爱(1)

作者:李丹崖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37

|

本章字节:12058字

因为爱,所以逐花而居


他们被称作“中国的吉卜赛人”。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大都在四十岁左右。因为,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是耐不住这份寂寞的,也受不了这份苦。每年三四月份,他们带着自己的蜜蜂出发了,选择一片鲜花盛开的地方,,然后搭下帐篷,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直到附近的鲜花开尽,他们才朝着下一处花丛出发。他们就是养蜂人。


我曾有幸认识了他们当中的一员。她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位。


那是一个杨柳拂堤的季节,我沿着一条小河到一个农场采访。那里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丛,足足绵延30余里,蔚为壮观。她,一个年近30的女子,头戴一顶挂纱的斗笠,一袭红裙,忙碌在花间,与这样的花丛相映成趣。


我完全为眼前的一切陶醉了,连忙取出照相机打算记录这美丽的瞬间,哪知道,就在我刚聚焦的当口儿,一只蜜蜂落在了我的手上,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蜇了我一下,然后飞走了。


我喊叫声惊动了她,只见她连忙跑进帐篷,拿了一个小瓶子出来,边说边对不起,边从瓶子里倒出苏打水给我抹上,然后,在歇脚的当口儿,我们聊了起来。


原来,她18岁就结了婚,丈夫是一个养蜂人,她就跟随着丈夫到处走动。虽说有些辛苦,但是两个人的生活过得还算甜蜜。3年后,他们的蜜蜂由当初的3箱发展到8箱,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是,就在这时,一场意外夺走了丈夫年轻的生命,从此就只留下她带着儿子和蜜蜂到处走动。当时,许多人都劝她安定下来,再找个男人嫁了,但是,她死活不肯。她说,那8箱子蜜蜂是丈夫留下来的,她要像照顾自己的儿子一样地照顾它们;她说,那蜂箱里有她丈夫的灵魂,她不能撒手不管,否则,丈夫会不安的。


于是,她就把丈夫的“事业”接管了下来,且一管就是七八年。在这些年里,她一边照顾蜜蜂,一边教儿子识字算算术。她从不担心儿子的学习,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她唯一担心的就是蜂群。


有一次,她刚到一个花丛旁扎下帐篷放好蜂箱,几个调皮的孩子就在附近的茅草丛中点着了火。她连忙扯了条毯子向着火的茅草丛奔去,先是用力拍打,后来实在不起作用,她就索性把毯子裹在身上,向火苗滚去。火最终被扑灭了,她也多处受伤。


她说,每当看到蜜蜂在自己的眼前嗡嗡的飞,就想起了她的丈夫,因为,蜜蜂的翅膀上会栖着他的灵魂。所以,谁也不能伤害蜜蜂,否则就等于伤害了她的丈夫。说这话的时候,她含着笑的眼睛湿润了,透过晶莹的泪光,我看到柔弱的她眼睛里有着坚强的光芒。这是丈夫带给她的,伤感而又积极。


她还告诉我,曾经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开一家小工厂,雇几个小工帮她的忙。但是,她也拒绝了。我惊讶地看着她,她知道我在询问,却并没有作答,沉默良久,才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小瞧了这些小东西,它们可会撒娇了,不是十分细心的人是不养的……


那天的阳光格外明媚,一如她的笑容。我买了2瓶蜂蜜回去,不为食用,只为纪念她,纪念这份美好。也正是这个逐花而居的养蜂女子,让我相信了,在这个世界上,已然离去的人照样可以存在于活着的人的生活中。因了这样一段痴,这样一片情,时空再邈远,依然足以放牧爱的灵魂!


给贫穷打上马赛克


我到一家县电视台工作近一年了,但是,台里的业绩一直不好。于是,台领导就决定邀约一些企业家举办一场慈善救助活动,一是为了能提高电视台的影响力,二是为了能拉到更多的广告收入,帮助电视台摆脱经济危机。很快,一场旨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解决生活和学习困难的“阳光行动”方案出炉。接着,通过广告部发布消息后,许多颇


具善心的企业家果然纷纷响应。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便随从台领导还有这些企业家一同前往帮扶对象的家中。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爬行,不多会儿,就抵达了目的地。这次,我们走访的是一个贫困家庭,被资助的对象是一个小女孩,十一二岁光景,瘦削的脸庞嵌着一双充满期待的大眼睛,因为幼年丧母,父亲又体弱多病,本该读中学的她,至今却还没有念完小学。年幼的她因过早地尝到生活的苦涩,脸上密布着同龄人不应有的沧桑和成熟。


资助活动很快开始。企业家们先是从车厢里卸下事先准备好的方便面和食用油,然后又争先恐后地纷纷慷慨解囊。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感人,我和摄像师也一会儿拍感动得泪流满面的女孩,一会儿拍滔滔不绝地对自己的善举发表演说的企业家们,忙得不亦乐乎。采访活动也进行得十分顺利,于是,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完成任务,打道回府了。


踏上归程,企业家们个个神采飞扬,谈笑风生。他们先是急切地向我们询问这期节目什么时间能够播出;后来则要求尽量让自己的镜头多上一些;再后来,这些企业家索性要求“为了保证活动的真实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能在那个被资助的女孩面部打上马赛克,否则,他们将取消在电视台做广告的打算”!


晚上,白天的节目及时播出,参加“阳光行动”的每个企业家都有镜头,就差没在他们每个人的“演讲”后面插播一段广告了;但是,女孩的脸却模糊地出现在了屏幕前,无疑,那是打了马赛克。


结果可想而知,那些企业家们勃然大怒,纷纷撤走了在我们电视台做广告的资金。由于雪上加霜,电视台果真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很多人都说台领导死脑筋,但是,包括我在内,台里的每一个人却从没有对我们领导的做法质疑过!


后来,有其他媒体采访领导时,他的回答更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无法容忍女孩那双无辜的眼睛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屏幕上,一个年幼无知的心灵从小就被扣上一顶贫穷的帽子,当着众人的面展示自己的贫穷,向施舍者表达自己的谢意,这与沿街示众有什么区别?任何帮助都不应该以伤害别人的自尊为前提!”


世间的帮助,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帮助像花朵,给点“阳光”就灿烂,到处地张扬着自己“功”的花瓣,显露自己“利”的色彩;而另一种帮助像果实,虽然默默无闻地掩藏在“爱”的绿叶下,无语之中却透露着“关怀”的真挚和厚实。因此,我们呼唤果实一样的帮助。


在这个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帮助他人,请让我们的目的再远一些,让我们的心灵贴得更近一些!


站起来的良知


默克是一名医生,今年76岁了,至今还瘸着一条腿,他说,这条腿是被战友们打瘸的,但是,每当他讲起这段往事,兴奋与喜悦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那是1941年的9月,前苏联正式发起了莫斯科保卫战,默克所在的德军阵营由于处在法西斯侵略者一方,又因战线太长,再加上莫斯科的天气逐渐恶劣起来,德军开始节节败退。


一天,在一场激烈的巷战之后,默克所在的连队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向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退守,那是一个被炮火洗劫一空的村庄,冲天的浓烟和火药味呛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是,这却是可以藏身的好去处。


苏联红军在后面穷追不舍,默克等人只得分批隐藏在一个倒塌的民舍里,那是一片废墟,一看就知道是德苏两方的主要火力刚在这里交锋过,默克藏在了一个废弃的灶台里侧,透过一个豁口,默克还可以观察外部的一举一动。


苏联红军一步步地向着村庄逼近,他们恨透了这些惨无人道的德国鬼子,不断放出话来,只要抓到俘虏一定把他们千刀万剐,默克等人蜷缩在断壁残垣之中,也都吓破了胆,他们深知被抓到的下场,好在是浓浓的硝烟拯救了他们,苏联红军竟然没有抓到一个人,只得悻悻地离开村庄,向前继续追踪。


约摸半个小时以后,默克等人从废墟里爬了出来,他们准备迅速集合撤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默克却在自己藏身的灶台另一侧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呻吟声,那声音来自一片乱草甸里,默克扒开草甸一看,那里竟然藏着一个孕妇,即将临产。那孕妇一看面前站着一个德国人,转瞬间吓得浑身抽搐,她用几乎走调了的语言,打着手势,近乎哀求地对着默克比划着,虽然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通过手势,默克逐渐明白了她的意思,那是在恳求默克,无论如何不要伤害她的孩子。


默克含着泪掩上了草甸,准备离开,哪知道就在他刚刚掩上草甸的一刹那,孕妇传来了近乎尖叫似的呻吟声,默克再次扒开草甸,发现妇人两腿之间的白毯子已经被鲜血染红,做过医生的默克转瞬间意识到,这位孕妇要生产了,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孕妇的身体极其虚弱,如果不帮助她接生,孕妇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默克这时也顾不了连队的集合号令了,连忙示意要给孕妇接生,孕妇没有拒绝,点头同意了,十分钟后,随着一个男孩高亢的哭声,孕妇和婴儿顺利脱险,默克留下了自己身上仅余的食物,然后飞身跑出了废墟。


等他赶上连队,战友们就快要走出村子将近5公里了,看到默克两手鲜血,战友们开始质问起他迟到的原因来,默克如实相告,哪知道连队头目大发雷霆,一脚把默克踢出丈余外,然后,十多双军靴雨点般地踹到了默克身上……


默克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苏联红军的担架上,由于遭到严重的击打,默克的右腿被踹成粉碎性骨折,是苏联红军救了他。二战结束以后,作为战俘的默克回到了德国,他原以为许多人会对他投来耻辱和谩骂,然而,大多数国人却并没有那样做,相反,一家医院还主动接纳了默克,让他出任该家医院的主治医师。


为了救一个前苏联的孕妇,默克甘心违背军纪,活生生地被打折了一条腿,许多人都为默克叫不值,而默克却说,我永远不后悔,尽管我瘸了一条腿,但是,我的良知却站了起来!


留一颗子弹在身上


有这样两颗“子弹”,始终在震撼着我的心灵。


一颗子弹伏在我三爷的身上。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部队里做宣传工作的三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在第五次战役后,紧接着就是铁原阻击战,这场战役打得十分惨烈,志愿军伤亡也十分严重,最后,以致于做宣传工作的三爷也被派到了一线冲锋陷阵。但是,三爷毕竟还是个文人,平常舞文弄墨的,真正到了战场上真刀实枪地干,多少有些害怕,再加上缺乏战斗经验,慌乱中的他被倒下的战士绊倒在地。这时候,一起打阻击的有个姓郑的战友,一把把三爷拖起来,大声喝到:“起来!大敌当前,谁也想装孬种!不会有事的,你若死了,家小交给我,快——”


被提起来的三爷“哇”地一声随着那个姓郑的战友冲了出去,哪知道,刚冲去不远,就遭遇了美军的迅猛火力,一梭子弹打过来,三爷身中数弹,当场倒地。那个姓郑的战友连忙冲上去,背起三爷就往担架处跑去,哪知道,刚跑出数米,一颗炮弹就在他们身边爆炸了!


两天后,三爷在医院的病床上醒了过来,同时,也得到了那个姓郑的战友的噩耗。原来,就在炮弹爆炸的那一瞬间,是他把三爷迅速地压在身下,一片炮皮恰巧从他的后脑穿过,他当场牺牲了。


三爷的眼泪夺眶而出,由于三爷的身体虚弱,第一次手术并没有把他体内的子弹完全取出来,仍剩下三颗在体内,但是,在第二次手术时,三爷说什么也要留一颗子弹在自己的体内。三爷说,这样做,一是为了不忘那个姓郑的战友的恩情,二是希望那颗留在体内的子弹所带来的疼痛能提醒他时刻坚强!


三爷至今不知道那个姓郑的战友的名字,三爷一直在找那个恩公的家人,三爷说,不找到恩公的家人,他至死也不会把子弹取出来!


另一颗子弹曾经逗留在一名美国孕妇的体内。


那天,怀孕六个月的她到银行去取钱,哪知道,刚刚走到银行门口就遭遇了一群歹徒。那是一群疯狂的银行抢劫犯,他们刚刚得手,正在仓皇逃窜。她仅仅与这群歹徒打了个照面,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一直向银行里面走去,就在这时候,枪“砰”地一声响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唯恐她会报警,一枪把她打到在地。


十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医务人员的检查,子弹的伤口在右肩靠近神经血管的位置,伤口很深,流了很多血。这时候,医生要求立即把这颗子弹取出来,但是,这名孕妇却当场反对,她的理由是,做手术肯定要使用麻醉药,若是那样的话就势必要对其体内胎儿造成影响,她不能光考虑自己而影响到自己孩子的健康。所以,这次取弹手术取消了,医生们仅仅给她清理并缝合了伤口。那颗留在体内的子弹,她打算把孩子生下来再取出来!


三个月后,她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婴儿,这是一件喜事,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她生下婴儿的前一个星期,由于子弹所携带的铅毒突然感染,医生已诊断出她的右臂将终身瘫痪!


但是,听说孩子十分健康的她,还是兴奋无比地笑了。她把所有的快乐都移植到了孩子身上……


子弹,这个人世间最凶残可怕的嗜血者,这个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生命的死亡,然而,这两颗被留存在我三爷和美国那名孕妇身上的子弹,却挣脱了所有的恐惧和丑恶,反倒凝结了人间最深切的情义、大爱和感动!


留一颗子弹在身上,留一种感动驻人间!


山路上的连衣裙


大学毕业以后,她不顾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去了西部。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做了一名支教。由于山区闭塞,经济条件十分落后,教学设施异常简陋,一座破旧的瓦房里,横七竖八地摆放上十几条长凳,再配上几十个石墩,这就是教室了,斑驳的黑板上,经年的油漆已经开始大块地脱落,每次上课,她总是挑拣尚且完整的地方书写。


由于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她要教授小学二、三年级的全部课程,语文、数学、思想品德……每周还要增加两节音乐课。这样一天下来,就有七、八节的课程,几乎是一节紧挨一节。


她的工资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少,一个月仅仅350块钱,然而,令所有人不解的是,这样低的收入,如此繁重的课程,千头万绪的学生心理辅导,她却总能抽出时间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山区的天气并不暖和,很多情况下还异常潮湿,但是,她每天却都会穿上最鲜艳的裙子,梳最时尚的发型,化淡妆……为了能够每天给她的学生们以新鲜的形象,她几乎花去了全部工资,甚至还贴上了自己的私房钱。


对于她的这些举动,许多同事都感到十分不解,认为她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反应更大的要数当地的村民们,他们纷纷对这位衣着光鲜的“女教师”投来匪夷所思的目光,背地里,蜚短流长早就传遍了,有的人说她不正经,有的人说她一定是相中了乡里的男人,还有更歹毒的传言,说她是山外来的狐狸精,专门来勾引人的。于是,许多学生家长都纷纷劝阻自己的孩子,不让自己的孩子继续跟这样的“狐狸精”学习,生怕自己的孩子被领进罪恶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