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千羽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9:54
|本章字节:6678字
本来说到这里我就想来结束语了,可有一个人物怎么也绕不过去,谁叫他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呢,就连书名上也有他的大号——狄仁杰。我实在是不愿意评论他,因为他太让我失望了,在我眼里他才是这本书里最笨的人。用他的话说,他就是一枚棋子,还是一枚用榆木疙瘩雕成的棋子,一枚被人玩弄于掌心玩得褪了色剥了皮的棋子。我这么说,狄迷们千万别怒,我们拿书里的事说事。(换句话说,要拍你们拍本书作者林千羽去,或许就是他故意把狄神探写成笨蛋的。)
我先说最浅显的一层,沙沱利用他时他的反应。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沙沱那些表演他肯定是没能力识破的,因为沙沱是他的老部下,表现得又那么无害。所以当沙沱说只有这样的通天浮屠才能配得上武则天的登基大典时,他还在说这是大功一件呢,殊不知沙沱当时却是在想着那一天用这巨大浮屠砸死武则天,好笑的是,他当时还在喊“壮哉!壮哉!真是壮哉啊!”那一夜他想去问问沙沱关于梵衍那国书的事,可是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因为他不想再连累沙沱了。此时他完全没有怀疑到沙沱,完全被沙沱的表演所蒙骗了。当李宵要将他拿下时,他是怎么说的?他认为李宵设这样的圈套是低估他了,而此时想必沙沱正在借“调虎离山”的功夫偷国书呢。那么,究竟是他被低估了,还是他低估对手了呢?就算国书丢了他也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对,在第二次去见沙沱前,他还是经过了多次推测和权衡才下定决心的。
当听到裴东来提到六道组织时,他居然问这个组织是做什么的,都到这个时候了,他对自己的敌人还一无所知呢,真是无知者无畏啊!沙沱要单独跟他说事时他说什么,他还认为这是他跟沙沱老交情的缘故呢,一点也没察觉沙沱是在利用他。之后,当沙沱丢出鬼医时,他还很激动地说“对啊”,并帮着沙沱把鬼城讲了出来,随后就真的按照沙沱的意愿去了鬼城。离开皇宫后他又去了通天浮屠,这次他的理由是去叙旧情和贺喜,同时了解一下六道的事情。这时他还没有怀疑到沙沱头上。当裴东来说那条秘道通向通天浮屠的通心柱时,他很吃惊,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居然问这跟焚尸案有什么关系!等裴东来说明后,他终于明白了,可算明白了。最后,等浮屠塔倒了,他才想到那些小孔和柱内掏空的用意。而当裴东来和沙沱对决时,他还因为与沙沱的私情而两不相帮呢。当一切都明了了,他终于后知后觉了。不过,当沙沱说出自己的仇怨时,他仍旧说了句“原来如此”,可见他对这个下属其实并不算太了解,或者说是一知半解。如果这不足以说明他的笨,我再说第二层。
这一层我要说李广是怎么利用他的,当然这些在书中最后都已挑明了,我想说的是他被利用时的反应。后面已经证实了三次刺杀狄仁杰的杀手都是李广派去的,那么第一次被刺杀时狄仁杰是怎么分析的?他先是将此事归咎到武则天头上,随后放弃了这个论断,把上官静儿说得晕头转向后,他却说死无对证,他也没办法了。唉,我真是无话可说了。他第一次去见李广时,李广表示全力协助,他还谢谢呢。而谈话完毕时,他已经把李广当成了知交,说什么理解对方心中的痛楚和难处,却不理解对方的真正用意。当武则天去李宵府兴师问罪时,李广假意来找狄仁杰求情,而后李宵死了,狄仁杰还向李广赔罪呢,李广摇摇头,说死了清白,看看,他满嘴没一句真话,也就狄仁杰全当真了。第一次去鬼城,狄仁杰提醒说可能是惊动了阎王,其实他们此行就是阎王安排的。后来他还不无感慨,这水真是越趟越深,越趟越深!我真想对他大吼上官静儿后来说得那句话:“这明显是栽赃嫁祸,我都看得出来,难道你这个神探看不出来?”狄仁杰与李广第二次见面时,李广很慷慨地将亢龙锏归还给他,他感动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难道他不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样的道理吗?还好这次既不是奸也不是盗,而是救了他的命。这次谈话完毕时,他依然是完全相信了李广的话,而李广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如果他说了假话狄仁杰一定能察觉,因为狄大人的心智高超,这明显是在戴高帽子嘛!而说到他们是一样的就是在套近乎了,看上去狄大人很受用。出了王府,狄仁杰就快马加鞭奔鬼城了,真可谓是李广指哪他就打哪啊!这不,后来在表明身份前就先把亢龙锏亮出来了,也按照李广设计的路子逃出生天。最搞笑的是,当他们追六道君主追到死路时,狄仁杰断定有机关,三个人一通好找,却什么也没找到。他也完全没有想到秘道那头会是御花园,这也是李广给他的提示,他才想通了很多事情。当想到李广的死可能有另外的含义时,他居然因为担心上官静儿而没好好去分析。随后发现秘道里有些异常时,他仍然在想着上官静儿。我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了,还能所什么呢?狄仁杰之所以能从监牢里出来,是因为李广有意安排了焚尸案,以给武则天一个招狄仁杰回来彻查六道组织的理由,否则,那个邋遢的糟老头还在大牢里装瞎子呢。如果这些仍然不足以说明他的笨,我再说第三层。
这一层我要说武则天对他的利用,这一层看似最为浅显,实则隐藏得最深,有许多细节是很难发现的。书中写明那些我就不重复了,我只说狄仁杰没有发现的那些细节。前面我说过了李元芳就是武则天间接安插在狄仁杰身边的,而狄仁杰装瞎的绝密事也是由李元芳之口流出后传到武则天耳中的。但按照狄仁杰听到此事时笑容一僵的反应来看,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还以为自己装瞎自保的事情做得神鬼不知呢。紧接着武则天剑斩柱头的举动,怎么看都像是在收买人心呢!而原本还存在狐疑的狄仁杰,正是被这一剑收买了,其实当时他连武则天叫他回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呢。上官静儿在施展美人计时已经明确说明是天后的命令了,虽说当时狄仁杰没有中计,可是后来呢,他还是中了吧,而且中得心甘情愿,死去活来。
不管他们之间的感情真到什么程度,至少武则天的计策是成功了。而狄仁杰始终认为武则天此举是利用上官静儿监视他,完全没有作风方面的警觉性。后来,狄仁杰离开破庙直接去了皇宫,此时武则天正坐在大殿尽头的王位上,满面肃穆,不怒而威,居高临下地望着走过来的狄仁杰,她就是在等他。她怎么能不知道狄仁杰此来何意!她跟他说那么多,其实最终目的就是借刀杀人,借狄仁杰的刀杀假扮国师的上官静儿。刚开始她还在故作愤怒,可转瞬就同意了狄仁杰的请求,她说狄仁杰会后悔的实际上是在点他,可惜狄仁杰根本没领会到,居然说“绝不后悔”。后来怎么样?不后悔才怪!此一招下来,狄仁杰就照比武则天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而最终的那些推理断案,用狄仁杰的话说,他只不过是被推着将这盘胜负早已分明的残局走完就是了。我本不想把狄仁杰说得一无是处,可又忍不住一吐为快,既然都了这一步,我就索性把最后的一层也说了吧。
这最后一层里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只是伤感和无奈。你也许猜到了,我要说的就是狄仁杰在处理上官静儿问题上的愚蠢至极。他将上官静儿父亲的真相告诉她,表面上是为她好,让她疏远武则天,以免受到伤害。可实际上却直接并且沉重地伤害了她,她心底维系了多少年的亲情替代品就这样被狄仁杰击碎了。尽管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狄仁杰,他却全然不知,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她。可以说,上官静儿就是被狄仁杰逼死的,他将她逼进了情与爱的死角,她只能选择死,无路可走。
我就想不明白,爱情真的就把一个神探打成白痴了吗?在鬼城,在破庙,上官静儿那么强烈而坚定地支持国师和天后,他狄仁杰就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果说天后对她恩重如山,她偏袒天后无可厚非,那国师是怎么回事?她何必如此言语激烈地为他开脱?她与他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了,狄仁杰居然没考虑到这一点。再说上官静儿临死前,她为什么会停下对吐血的狄仁杰的攻击?她为什么那么关系他的生死?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什么的话,当她说那句“你这么做值得吗?”时,狄仁杰不是已经想到上官静儿了吗?他怎么就没想到一个臭老道会说这样的话吗?既然他已经对国师肉身接那一锏的言行感到不可思议了,他为什么那么不负责任地放弃了深思的过程,而是简单地得出了那样一个结论——真是一个妖道!太可笑了,真是一个笑话!最终上官静儿奄奄一息了,你终于后知后觉了,终于承认自己笨了,终于泪流满面了,为时晚矣!你叫我怎么能忍得住不骂你:你这个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