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魏晋部分(4)

作者:月满天心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29

|

本章字节:10742字

甄宓在历史上的昙花一现,仿佛就为了成全两个人。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流芳百世,登峰造极,这关于她的诗与画,远远超过她流连人间的几十载。


谁把流年偷暗换,如果不是遇到这些隆重,那么,她就是个平平静静作诗的女子,才情不凡,像李清照一样青史留名。可惜,他们的隆重爱情成全了她,也害了她,禁锢了她。


原来,所谓爱情,平淡最好,最怕隆重。太隆重的东西,任谁也无法拒绝彻底,也永远无法全身心投入。


就像单纯的二十七岁大学生扬,遇到了六十六岁的杜拉斯,无关道德,无关世俗,那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爱情,缠绵出了半个世纪的凄美绝艳!


燕歌行


他枕边,瘦尽灯花又一宵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名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天气转凉,平地秋风摇落叶,晨露点点已成霜。千红落尽,草木枯萎,大雁南飞,游客断肠。


这一开篇,便是如此萧飒景象。


如此季节,美人独坐,空帐竹影乱,泪下满衣襟。为什么呢?思念那个良人,感叹秋风添寂寞。为了排遣这忧伤,她站起来弹琴,又轻轻唱歌,可是什么都干不下去,夜却已经深了,一轮圆月洒下万顷银辉。


一抬眼,就看见明月高悬,双星寂寞,可见,她是没有放下帐子,亦不曾关窗。


那时候的床,都是有叠帐的,李清照有: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上官仪《咏画障》: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长恨歌》也有:芙蓉帐暖度春宵。


《红楼梦》里的帐子都有讲究,鲛纱帐、联珠帐、红绡帐、大红销金撒花帐子、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纱帐、青纱帐幔……简直美轮美奂。


自然,现在人们崇尚简洁,不要那啰里啰嗦的帐子了,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诗境没有了,就算半夜醒来,透过玻璃窗棂,窗外的皎皎明月映照的,也不再是帐子上那一层清浅和朦胧。收获了许多自如,却失了不少婉约。


前几日逛故宫,趴在窗子上,痴痴盯着仍悬挂于床的帐子,华贵的大红,绣了凤飞龙舞,牡丹绝艳,帷上缀彩带,帐门处顺势吊在如意钩子里,分出一片天地。想想看,这华丽的帐子里住过怎样的女子呢,白天着宫装,步履从容,满脸都是伪装的高贵端庄,只有到了夜晚,脱下束缚,哗啦放下幔帐,满怀寂寞才会舒展开来,会在帐子里哭吧,那些人前不可说、不敢表现的情绪,帐子里完全释放。


人睡觉的时候是孤独的,单一的只想和帐子亲近,被华丽或简单的帐子笼罩,是种禁锢,也是种安然。


帐子一放,一小块空间才是安心安睡之处。


可是这孤独的女子,宁愿放弃安睡的僻静,打开窗子,打开帐帘,让湿漉漉的目光一点点划过清冷的月,划过飘渺的银河,最后落在和自己一样命运的双星上。


这月光,多像一袭忧伤华美的纱衣,披在孤单的美人身上。


好一个凄凉如水的画面!


这样的秋夜,要有多深的孤独,才会如此折磨自己,依靠孤星冷月相陪!


曹丕贵为帝王,一生红颜过眼,美人无数。甄宓,郭女王,阴贵人,薛灵芸……都是传奇女子,那么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呢?一直是个谜。


有人说是甄宓,也有人说是郭女王。是薛灵芸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她嫁了不到十年,曹丕就死了。


这样一首诗,寂寂无语对月华,可见曹丕是倾注了一定感情在里面的。虽然那时候的才子们写诗,经常是泛指,这样的诗句,总要有个小小的触动,不然,整天在深宫里红香脆软的才子皇帝,怎么会这样深切写出一个女子的失落寂寞?


既然有感情,怎忍冷落佳人,让她一个人在夜色下伤心呢?答案只有一个:他需要新鲜的美丽的女子相伴,旧人如昔,只好空对冷月,深宫寂寞。


他真切地喜欢过她们,又转眼辜负,男子本性多移,何况又是帝王。


甄宓是抢来的,吴宫失陷,脂粉委地,他发现了她艳光四射的美,强行带回魏宫娶为正妻,百般爱惜。后来为了郭女王,甄宓失宠遭冷落,过的就是这等深宫不见人、寂寞凄凉夜的日子。


郭女王是明媒正娶的妃子,父亲战绩显赫,自身年轻美貌有心计,曹丕流连在她身边的时间最长,甄宓死后,她马上就被册封为皇后,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帝王身边更如此,郭女王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美貌的阴贵人,还有带有传奇色彩的薛灵芸,都是她的威胁,所以,她也是有可能过此凄凉时日的。


薛灵芸的来历不比甄宓的传奇度低。她本是个亭长的女儿,家境贫寒,家里的女人都要做针线,她的针线不是做得好,而是做得神。传说这个女子,清丽纯净,描龙绣凤灵气天生,更绝的是,她做针线活,夜里都不用点灯,举国上下,无人能及。


曹丕慕其美貌灵秀,重金纳为妃。


关于薛灵芸进宫有许多传说:曹丕娶她的时候,聘礼千金,以雕刻着花纹的十辆车迎接她。车皆缕金为轮辋,丹青画轭毂,前后坠满了宝石。铃铛锵锵和鸣,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林野。驾车的是青色骈蹄牛,可以日行三百里。路边烧石叶香,这种石头层层叠叠,形状如云母,所发的香气可以避恶疾。而且,薛灵芸去京的路上,数十里点起膏烛,久久不熄。远望如流星坠地,流光溢彩。


就算这样,这个传说中是“针神”的女子,在车上,一直涕泪如雨,她以玉壶盛泪,泪水在玉壶中成了红色,又慢慢凝如鲜血。


真是触目惊心!


一方面,天子恩宠,百般恩爱奢华在;一方面,久别父母,一入宫门红泪流,心生凄楚。


若是寻常女子,早已眉眼高挑,心生高贵。她却一路伤心一路雨,注定是个明白的清水女儿——皇宫是个金质的笼子,皇帝,就是天边的一缕浮云,降甘霖是幸运,不降雨露是天意,这个乡野女子,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懂得又如何,甄宓未必不懂得,以自己嫁过之身,凭美貌维系宠爱,又会有几时?


懂得却不能改变,才是最悲哀的事情,无可奈何间,匆匆做了男人身后的点缀!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可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名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月华如水,男人在别人床上。如此,哪个女子会没有这样的忧伤?


一个人对月叹息,思念他温暖的怀抱;一个人泪落如雨,琴声呜咽,深夜不掩罗帷;一个人幽幽怨怨,怪罪牛郎织女,引发人间离情无数!


其实,不用怨,不用悲。


一切的根源,都无外乎想得到那两个字,多美的女子,得到了,缠绵几宵也就厌倦,曹丕这一生,没有真正爱过哪个女人,他不是唐明皇啊,真真爱上一个女子,再不移情,江山过眼,亲情如烟。


他是野心勃勃的曹丕,文章华彩,样样出色,他要的,是万人中央的荣,不是一对一的爱。


只是,对于身边辗转的女子来说,什么样的荣华富贵,权势豪奢,也比不得一个男人温暖的怀抱,轻浅的吻痕。后宫之争,争什么呢,不过是一颗心、一躯身而已。


曹丕写下这样一首诗,他是明白的,红颜清冷,无限凄清,只是,他需要这凄清来衬托他的繁盛和耀眼——所有的帝王都需要这些!做皇上的,也避免不了身边女子落入如此的凄清。


他是王,江山万里,美女如云,厌倦便是借口,新鲜女子入怀,怎能不冷落旧人?


不是曹植的华丽,也不是他老爹曹操的大气深沉。曹丕的诗很凄凉,而且意境美,很有些王维的诗画一体之感。


曹丕有首《丹霞蔽日行》我很喜欢,美景,意深:丹霞蔽日。彩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丹霞晕染,彩虹出现,溪水缓缓流动,树叶翩然飞舞。一幅清丽唯美的山水画,已经映现在眼前。而下半段,则对这片刻的美景,发出了感叹,看穿了繁华富丽,旷古不变的自然法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之后,这努力的追求,这得到的胜景,不过片刻云烟,谁也改变不了。


《燕歌行》亦有这样的诗画意境,秋风,草木,白霜,群燕,动静结合,忧伤浸染。


诗的描述是按照时间顺序循序渐进的。先是站在窗前看秋风扫落叶,草木枯黄,然后见群燕飞过头顶,引起了对男人的思念。


百无聊赖,便想弹琴打发时光,弹了一会儿琴,没意思,而且曲调悲凉,转而唱歌,试图以此忘却,仍然不能,这个时候,月亮已经升上来了,从傍晚晚风中的凝神,到了歇息睡觉的时刻。


可是,她一个人实在是寂寞孤独,年轻的少妇,渴慕情与欲,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今一个人空床独守,难免睡不着,对着月亮沉思,想那牛郎织女到底犯了什么罪过,要被这样永久分隔在两地?


悲秋,盼望,思念,消愁,长恨!一层一层递进。


爱过,也能成愁。


想不透。


其实,爱情之于女人,不过是:你躲,他寻,你跑,他追。你站住,他也站住,你爱上他,他开始转身离开,你追,却再也追不上他的脚步!


男人,从得到这一刻开始厌倦、凉薄,所以,是开始,也是结束。


女人,从失去才开始懂得,已经无力回天。


有时候,女子一生如此孤寂凄凉,不是命运不济,也不是自身不美,只因为,做了他那,枕边人!


留在男人心底的,永远是下一个女子,真爱他,就永远不要靠近,这样,他才会在心里给你预留一个位置。


远了,你是白牡丹,枕边一起身,便成了断桥上的残雪。


千百年,男男女女情情爱爱,总逃不过这个怪圈。


几千年后的清朝,有个贵族公子失去爱情,在夜里幽幽长叹: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公子写尽的,不是男人的感伤,而是女子的心事!


美女篇


诗酒画桃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又是一个采桑女,淡雅清新,美丽绝伦。


突然有个疑问,怎么那时候的采桑女,都穿得那么华丽精致呢?难道那时候的采桑,不是劳动,仅仅是一种消遣?纵观整个汉诗,还真是有可能。


就像现在的女人闲了喜欢逛街一样。


自然,曹植笔下的采桑女,不似《董娇娆》中采桑女的心不在焉,也不似《陌上桑》罗敷的笃定,她像一朵妖娆的花,美丽,又惆怅;憧憬,又迷茫。


这个美女是妖娆的。妖娆的女子在小路上采桑。


采桑在歧路。歧路,大路分出的小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也是这样一条小路。小路,更适合挥发隐喻的情感,更放松身心。


为了摘到上面的叶子,她不得不一只手将树的枝条拉下来,这一拉一摘一摇一晃,柔嫩的枝条开始摇曳,已经枯败的叶子,一片片落下来,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女子径直举着手,够高处的枝条,宽大的袖子滑落,露出玉腕上的金镯子,光彩闪闪。


再看她的整体打扮,头上戴着金爵钗,腰里配着美玉。不光是腰身上,她的全身都挂满了美丽的珠子,有珊瑚,也有木难。


一阵风过,掀起她的裙子一角,纱裙摇曳成花。风过,裙子又落回原处。


光彩照人,秀色可餐,说的,就应该是这样的女子吧。


如此打扮的一个美丽女子,站在小路边上,两边是笔直的桑树,郁郁葱葱,枝条垂挂,也许是因为诗人描述的这个场面太寂静了,寂静到,只剩下风过桑枝,呵气如兰,凭空的让人茫然起来。


果然,气氛急转直下,这么美丽的女子,家世也良好,又出落得美丽,太多人羡慕。可是,就是没有人上门提亲,只好任岁月一再流逝,心思难定。


怎么能这样呢?心里难免有怨气,流露在脸上,便是几许落寞的孤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