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个人与一句话

作者:林丹环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29

|

本章字节:4370字

陈四益


大家一齐讲话。为什么就“谐”呢?因为这样才能沟通。有沟通,才能互通款曲,才能相互理解,才能融洽无间。


有时因为一个人记住了一句话,有时因为一句话记住了一个人。


我至今记得屈正中先生,则是因为他的一句话。


那是“文革”结束后不久,各地正热热火火地大办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省有省重点,市有市重点,区县有区县的重点。成绩好的学生都集中到了重点学校,升学率大为提高。于是,办重点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还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一大措施。自此,资金、师资都愈益向重点学校倾斜。


屈先生那时是某地教育局局长,对此持反对意见。虽然他知道提倡办重点学校是上头的意思,或许还是哪位重要人物的意见。他反对的理由很明确,引用的是《荀子·劝学》的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意思是人才的培养和所处的环境——包括教师、同学、校风、学习的氛围等等——大有关系。如果把几位学习差的学生放在一群好学的学生当中,一带就带好了。把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分别集中到重点与非重点学校里,只会更加拉大差距,从总体上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他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所言多是经验之谈,可惜那时“文革”虽已结束,对上头唯唯诺诺的习气并无太多改变。因此屈正中先生的声音微弱得立即湮没在拥护的声浪之中。但他坚持,直到离开工作岗位时,他说:“我还是那个看法。重点学校一办就是二十多年。或许它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尖子’,但是否也毁了一批本来可以成材的孩子,也毁了一批本来并不坏的学校?”


差不多也二十年了,我在北京曾采访过一所中学。校长告诉我,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这所学校的升学率有百分之六七十——此话不虚,我的一位表妹就是从那里毕业,后来考入北京大学的。一搞重点校,好学生都奔重点了,这所学校,成了所谓“兜底儿”的学校。生源的基础既差,又因进了非重点,以为前途无望,破罐子破摔。连正常教学秩序也无法维持,教师也因此失去信心。还是那所学校,还是那些老师,后来的升学率竟连年是零。听了校长的介绍,我一下就想到了屈正中先生,想到了他引用的那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保证了一小部分重点校,放弃了一大片非重点校。照顾了少量的拔尖,忽视了大批的提高。对基础教育是福是祸,当是可得而言。后来择校、乱收费、上学走后门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同办重点校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得失利弊,很值得重加估量。有消息说,今后将逐渐取消重点校,要在师资、资金等办学条件上加强非重点校。我想,这该是教育行政部门反思的收获吧。因此,我又想到了屈正中先生,想到在一片拥护声中他的那些反对意见,想到他对被拥护湮没了的意见的坚持。


以往历次运动对反对意见的排斥和打击,养成一些人把“一致拥护”当做一种主张正确与否的标志,似乎一有不同意见就有碍于主张的正确,甚至有损于提出此主张者的形象或威望。因此,即便实际上存在不同意见,也要维持表面上的完全一致,于是便有意无意忽视或压制不同的意见。久而久之,即便有不同意见也没有人愿意说了。敢于说并敢于坚持的,真是凤毛麟角。


现在讲和谐。所谓“谐”,《说文解字》曰“从言,皆声”。且来做一回拆字先生:既然“从言”,自然同说话有关系。“皆”是声部,但本作“俱”解,也就是一齐、一同的意思。大家一齐讲话。为什么就“谐”呢?因为这样才能沟通。有沟通,才能互通款曲,才能相互理解,才能融洽无间。如果不是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如果不能集思广益,各种事情能办好吗?若是进一步只许一些人说话、不许另一些人说话,或者只许说拥护的话、不许说反对的话。凡拥护者皆引为同志,凡反对者皆视为寇仇,求其和谐只怕是难矣哉了。基础教育的问题源出多般,重点校的成败只是其中一个不算太大的问题。但当时如果多听听如屈正中这样一些意见,或者至少允许在办学方式上有多种实践,或许事情会做得更周到,效果也会更好的吧。


因为他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得了他的名字,尽管在他的家乡知道这位前教育局长的人恐怕不多了。


作者简介


陈四益,上海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助教,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干事,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政文组组长,新华社《了望》周刊编辑、文化编辑室主任及总编室主任、编委、副总编辑。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当代杂文选粹·东耳之卷》、《现代杂文鉴赏》、《绘图新百喻》


(丁聪插图)、《瞎操心》(丁聪插图)、《绘图双百喻》(丁聪插图)、《乱翻书》(黄永厚图)。


【心香一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他人无意间的一句话,就像一粒降落到我们心田的种子一样,悄悄地生根、发芽,甚至成长为影响我们一生的参天大树。


能否捕捉并践行这样的一句话,靠的就是我们的用心。要用心,首先就要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生活中,很多人为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声音,就动用“权力”扼杀他人说话的权利与自由,比如近年频繁发生的官员跨省追捕记者事件,反映的正是舆论监督遭扼杀的不良风气。


不管怎样,历史终究会证明抛弃这样的一句话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