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家国苦难(1)

作者:刘小川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9:37

|

本章字节:8270字

公元1125年,赵明诚调淄州,上任没多久,金人突然向北宋开战,从燕京打到太原,战火迅速烧向洛阳、汴京。


女真族原是黑龙江流域的游牧民族,受北辽统治。长期的氏族社会,等级森严,男人能猎杀虎豹,女人儿童也操刀习武。其中的一支完颜氏势力渐大,立国为金,与辽朝耶律大石分庭抗礼。


北宋到徽宗后期,已逾一百五十年。而女真族的金国仅仅建立十年。


中原文明患病。女真族却有某祌原始的单纯,能在短期内聚力发力。


善于寻欢作乐的宋徽宗于宣和六年(1124年)突发奇想,联金攻辽,收复了五代石敬塘献给辽人的燕云十六州。徽宗很得意,认为自己完成了宋太宗的未竟大业。蔡京更是拼命妓吹宋金联合、一举击畋辽国的盖世奇功,大搞庆祝活动。然而金人却在盘算,吃掉大宋。


1125年10月,十几万金兵铁骑分两路发起了闪电战,一路攻城拔地,仅两个月,两路金兵就会师干汴梁城下,耀武杨威。拥宵二十万守军的宋徽宗慌忙撂挑子,做了太上皇。太子赵恒继位,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


京城内的百姓强烈呼吁杀掉误国的奸臣,宋钦宗迫于形势,将蔡京、童贯等人逐出京师。蔡京死在前往贬所的路上,五天无人收尸。蔡氏家族一畋涂地。


次年,汴梁城破。


金军奔人这座称冠全球的繁华都城,烧杀抢掠,狂淫妇女。连小女孩儿老婆婆也不放过。投汴河自尽的少女、少妇、老妇数以千计。徽钦二帝及数万皇室成员、宫娥嫔妃、能工巧匠被金兵劫走。连同装车的珍宝古玩典籍,出城走了几昼夜,人夜火把乱晃,万人哭号。着名的丰乐楼、太和楼、班楼成了焦土。米价暴涨,树皮被扒光吃尽。蔡京的东西名园,赵家府第及京师众多私家豪华园林,驻扎着从草原杀过来的金兵……这就是后来岳飞以血泪书写的《满江红》中提到的“晴康耻”。


靖康二年夏,康王赵构在商丘应天府匆匆继位,是为宋高宗。此人是个逃跑“专家”,听到金兵二字就要尿裤子,他一路南逃,后来跑到越州(绍兴)站稳了脚跟,才发现自己吓出了不孕症……


金人血淋淋的屠刀切下北中国,也把李清照的命运“栏腰”切成两半。


1126年,山东也面临着沦陷。


此间待在淄州的李清照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令人不无惊讶的是:战争即将切掉北中国,却未能影响李、赵二人的爱情生活;夫妻俩的“金石情缘”在战争的纷乱中纹丝不动。


学者们于此往往匆匆带过,其实没必要。这个史实不是见不得人的,恰好相反,倒值得浓墨书写。李清照在国家面临南北分裂之时,仍痴心于爱,钟情于金石书画,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举“二战”为例:当纳粹德国肆虐欧洲时,一些被占领国的科学家,安静地待在他的书斋或实验室,面对层刀毫无恐惧,能吃能睡能工作,并充满了生与死的幽默感。这是勇气使然。


李清照一个贵妇,生在官宦人家,婚后备受夫君呵护,这朵绽放了四十余年的富贵之花,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爱国女诗人,吼出金戈铁马。她爱文物就是爱国。而文化从来有矜持的特征。在侵略者日益逼近的马蹄声中,她继续着她那既高贵又平凡的爱情生活


赵明诚从邢氏村庄买得一本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如获至宝,连夜飞马归家,顾不得洗澡上床,急切唤娘子沏一壶“小龙团茶”。烛光通明,两口子“相对展玩,狂喜不支”。


今人解读这喜悦,不妨视为赵、李二人对金国侵略者的无限轻蔑。


金兵围困汴京时,夫妇俩急、奔青州,望着那些堆了十几间屋子的文物,忧心如焚。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说:“闻金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三十年心血将毁于一旦。有些宝物是赵挺之传到赵明诚手上的。个人损失事小,祖国丢了宝贵文物事大。


李清照对未来的恐惧,很快得到验证,噩梦走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1126年的春天,赵明诚的母亲在金陵去世,他带了十五车文物赴金陵,李清照暂留青州,守着十余间“书册什物”。他们习惯了和平的生活,“几曾识干戈”?对战争这头怪营憎然无知。饱读诗书,书上却哪有刀光剑影?


战事一天天地吃紧,李清照心惊肉跳,守着文物子肯走。青州的姐妹们劝不动她,已各奔东两。


年底,金兵攻陷青州,先人城的军队,惟恐后续部队占便宜,曽性大作,掠杀奸淫。李清照卷人逃难的人群中。


金人毁了她的美好家园。十余间屋子的文物烧成灰烬。


她千里奔逃,掘转到金陵,已经是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的初春了。赵明诚时任江宁知府,两年间派人八方寻她踪迹。劫后重逢,夫妻抱头痛哭一场。赵明诚在知府厅“大恸”,顾不得哭相难看,僚属亦感动。


李清照惊魂甫定,住进了江宁府的高墙深院。


贵妇的円子又回来了。


凭惜着长江天险,金陵城似乎万无一失。这座名城繁华依旧。宋高宗赵构驻驻跸金陵,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皇帝念念不忘割地求和。高宫们照样享乐。


这一年的上已节,赵明诚的许多亲戚族人聚干建康,李清照的弟弟李选也从外地枉来。赵府摆盛宴,室歌曼舞庆佳节,却是强颜欢笑。


酒阑客散,诗人无眠。伤感的李清照写下《蝶恋花》: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长安代指沦陷的北中国。


此后一年多,李清姒生活平稳。国仇家仇,正缓慢植入她的肌肤,流进她的血液。要等到若干年后,那个苍凉刚劲的李清照方来与世人照面。此间仍是雍容华贵。


李清照几十年的修养、生存姿态是朝着这个方向。根子扎得深,转向有个过程,并由内在的力量所推动。打仗是男人们的事,她也不可能去研究军事。


从1128牢初春到来年的冬天,李清照在建康城里写诗,劲头十足。宋人周浑说:“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


李清照戴斗笠披蓑衣踏雪寻诗,只苦了赵明诚,他写诗写不蠃夫人,却又必须唱和。


李清照人了魔境: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倚石自沉音……


有时下大雪,李清照收拾霄具前脚走,赵明诚后脚消失了踪影。他才思枯竭,听到诗就有点害怕,躲起来了。


李清照满载而归,到处找他……


春天,她深锁重门玩味欧阳修,得一阕佳词《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窠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域。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美人垂暮。


李易安四十五岁开始言老,比许多男性大诗人还晚了好多年,杜甫、苏轼、辛弃疾都是三十几岁就言老。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的元宵节后。赵明诚很是欣赏,频频向宾客推荐,可是李清照请他和上一阕,他又连连摆手,称不敢。


赵明诚为逃避写和诗,还有个口头禅易安居上堪比东坡居士,赵某不才,岂敢岂敢为这口头禅,李清照不止生了一固气。赵明诚常常夜里赔不是,哄得她玉齿大开粲然一笑。中年夫妻亦缠绵。


屈指算来,夫妻恩爱,二十七年。


李清照忙完了夫妻事,意犹未尽,谈起了历代诗人,双颊潮红两眼发亮。那赵明诚已沉沉睡去……


李清照又变成了文艺理论家,写《词论》,批评王安石、黄庭坚、秦少游、张子野,她甚至敢于批评苏东坡,说东坡填词不协律,使她为之头疼。虽然这位两宋第一名士学究天人,可她李清照偏要说,东坡词广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她最欣赏李煜,那风度,那才气,方为词人本色。再者,时隔两百年,谁接李重光的班?俺李易安是矣。李清照也表扬欧阳修、二晏、柳永,认为他们是词家正统,但也各有各的毛病,比如柳永“词语尘下”,悝语村话过了头……


赵明诚嘀咕:娘子口气越来越大。


他是苏试的“铁杆儿粉丝”哩,坚决不同意李清照对苏词的评价,跟她争论,并提醒她说:别忘了,你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弟子。


李清照在床上就愿起来了,瞪圆了杏眼说:父亲是父亲,我是我!


两口子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睡觉背对背,谁也不理谁……


然而,争吵的好时光已经不多。


这一年的五月,建康城里突发兵变,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赵明诚“缒城宵逝”,仓皇逃向安徽一不久,兵乱平息,高宗驾临建康,沼令赵明诚任湖州知州,并要他火速到建康听圣谕。赵明诚把李清照安顿于池阳(安徽贵池县),飞驰金陵。


《金石录后序》记载池阳江头的离别场景广六月十三日,明诚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1望舟中告别……”弃舟登岸的赵明诚目光射人,情形不妙。


李清照待在小城池阳,焦急等候官人的消息。


时值三伏天,酷热难耐。李清照身居官舍,眼看平静下来了,忽又心神不宁,几日不能消。奇怪。明诚此去建康面圣,应该说不是坏事,他的湖州知州的任命发表在先。可是为何心不安呢?赵明诚临走时叮嘱过李清照,待在池阳别动,等他的书信。战争时期,皇命临时变动是常事〃


转眼已是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于鹃桥的时刻,李清照写下一首词《行香子》,像个不祥之兆:


草际鸣蛩,惊落梧榈,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李清照此间与丈夫分离,时间短暂。不像婚后耶三年离别,更不比几年前她从青州随难民逃向建康之时。


然而浓愁散不开:草丛中几个虫子叫,竟然惊落了捂桐叶子。晴也子是,雨也不是,风也不是:离愁把李清照拨得团团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个夜晚,空中弥漫着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气息。说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