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慈欣
|类型: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19-10-08 04:57
|本章字节:2640字
看科幻似乎应该去感觉,而不是去想,是感觉的文学,所以网上关于目前科幻“拒绝思考”的说法,更准确些似乎应该是“拒绝感觉”。真能给人感觉的科幻不多,韩松的属于此类。以前看《宇宙墓碑》和《逃出忧山》时就有感觉,但不是太强烈,像皮肤被利刃浅浅地划了一道,开始不在意,但那伤总也好不了,现在读完他的专集后,那伤口被撒上了一把盐,那感觉与当初被划伤时大不一样,看科幻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韩松与别人确实不同,用吴岩的话来说他是唯一的。我一直在想这不同之处在哪里,现在恍然大悟,他的感觉比我们多一维,因而他的科幻也比我们多一维,韩松写的是三维科幻,而我们写的是二维科幻。
二维让我们想到了平面,进而想到了一张纸,进而想到了画着方格的作文纸,是的,二维的科幻是写在上面的作文。当然作文也有高下之分,但终究是二维的,平面再广阔,其空间的感觉也无法与一个小小的三维方块相比。
如果一篇科幻想表达的东西能够被作者或读者用几句话总结出来,那这篇肯定是失败的;如果一篇科幻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那多半是哪儿搞错了。这都是二维科幻最显著的特征,很不幸的,我自己的都显著地拥有这些特征。
有人说韩松像倪匡,很不幸,他们正是科幻的两个极端:韩松最深,倪匡最浅;韩松十只眼,倪匡一只眼;韩松三维,倪匡一维。但正如那个转经筒,两个极端又是对在一起的,以至于看上去真有些像。
这里也没有贬低倪匡的意思,同意网上一位朋友的意见:成功者是不受指责的,再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从来没有哪一个中国人把科幻之火燃得如此之广。他那一维的科幻像一支飞箭,强有力地洞穿了市场,而韩松的三维科幻,你得自个走进去才行。不过,当现在的科幻迷长到35岁以上,我们的一维结绳和二维作文写得再好也无法留住他们,那时,就要靠三维科幻了。
我和韩松只见过一面,只说过一句话:“改日见面再聊!”那是去年11月初,在北师大的饭桌上,我到时他正匆匆离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拎的那个包,初看像是废品站捡的,仔细看看,你还真不敢肯定是不是某个高档专卖店的奢侈品,很像他的。
在我的感觉中,韩松可能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比别人多出的那一维,或多出的那八只眼,看过他写的《想象力宣言》,没看到那八只眼,还看到他那些用笔名的,也没有八只眼,那八只眼只出现在他用本名写的中。他在2001年的那本选集中选了我多达4篇,这一方面让我受宠若惊,另一方面也很疑惑他那八只眼哪儿去了?这绝不是谦虚,有他那样三维感觉的人似乎不应该太看重我那些纯二维的平面体。
这些三维科幻不被赏识,应该是很正常的,更谈不上是中国科幻的悲哀,毕竟,这些拿到美国去也不一定有多少读者。我们这些二维生物不必自卑,说二维科幻是作文这里也没有贬意,作文有好有差,像去年高考中那篇得满分的赤兔马,就几乎轰动了全国。二维生物不可能升华到三维去,但应努力在二维世界写好作文,因为如果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我们的二维作文就是下面宽厚的塔基,只有这塔基足够厚实足够高大,那三维的塔尖才能被世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