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伪”,而在其“劣”

作者:陈丹青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5

|

本章字节:4306字


您对制造和买卖假画怎么看?现在的情况是:国内拍卖行不保证画作是真品,甚至公然造假,没有相关行规公约来制约,不承担任何责任;国外的大拍卖行到中国后也入乡随俗,不按照国外惯例。


陈:绘画的赝品和相关牟利,源远流长。欧洲和中国自古就有无比精良的假画业。美国一所博物馆曾买进前希腊时期的精美石雕,九十年代才被发现并查证是赝品,文艺复兴前后个别作品被发现并非出自画中署名的画家。伦勃朗那幅著名的《戴金盔的人》,十多年前被鉴定是赝品。二十世纪另有专门集团制作毕加索、米罗、夏加尔等早期现代主义大师的伪作,销路甚广。


中国古人玩这一招,更早更成熟。全世界可能唯有中国画家格外推崇并标榜“仿作”,明清大师的题款经常自称此画仿宋人或元人。现存王羲之书法没一件是真的,唐的宫廷艺人遵御旨仿制这类书法绝品,或备于宫中,或分赏高官当然,这是美学问题,“仿作”和“赝品”性质不同今日国内古画拍卖场常见一种被称作“苏州样”的绘画,落款是自宋及明的大名家,个别赝品比原作还要精良。民国时期第一伪作高手即张大千,他画的“石涛”,行内方家见了也没话说。


有趣的是中外画家对伪作的态度各不一样。董其昌有时吩咐女弟子画山水小品应酬客户,由他题签。柯罗是大好人,在世时不少穷画家仿他的画,他会动几笔,签上自己的名,成人之美。相传齐白石从不点破他的伪作,仿得太差,他会自己买下。


有真迹就有伪作,有市场,则伪作便能牟利。近数十年,名家伪作那是太多了,尤以二十世纪国画名家为甚,只是作伪的技艺一代不如一代,所以问题不全在“假”,而在假得太差,太糙,太欺负人。然而事物都是对等的,如今的买家藏家,眼光和上几代没法子比。


至于你所说的情况,是近二十年各行各业的恶劣现象,不仅假画,三百六十行,行行掺假玩假。理论上,拍卖行是不负责真假问题,相关行规、公约,则恕我无知。不过大家知道,现在的中国,所有行规公约都是徒有其表,不管用的。国外商家因此“入境随俗”,也不可怪,自家事事不规矩,外人很难规矩的。


您有没有假画的困扰?


陈:去年在拍卖场出现四幅,今年六幅,西藏题材或人体习作都有。我平时不留心这些,是朋友在网上发现传我看的,也有买家事先传来向我求证,这才发现。


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怎么维权呢?


陈:毫无办法。我对着屏幕上的假画愣几秒种,就想别的去了。要是这哥们能赚几文钱也好,可是花钱的人冤枉。我的画固然比伦勃朗差十万八千里,可是我的伪作也比我差十万八千里啊,譬如仿我的签名,为什么不肯稍微认真一点呢。


中国美术家协会不负责假画真画鉴定。国内也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我们甚至没有打假的法律,完全是空白。在揭露制假者以后,公安局也不主动介入,造假者也没有法律追究。


陈:我同情美协,这种事不好办,太多人际关系和潜规则,比乱麻还乱。对各种恶,中国人的伟大,是心里有数,无表情,不表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只当无事。“权威鉴定机构”及“权威人士”,当然有,可是更权威的是钱。我不是说鉴定家拿了钱,但十个专家只要有一人收钱哪怕一小笔,而且十二分情有可原其他九人当然无表情,不表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打假的法律,即便不空白,填满了,你以为真有用么?


对这样的现状,国外会怎么处理?越详细越好。


陈:欧美同样为这些事头疼。不过恕我无知,他们对此施行的律法、规定、措施、案例,我不清楚,不能乱说。十多年前倒是看过一部长纪录片,专讲欧洲庞大的赝品制造业及相关市场,一上来就是联邦调查局人员迅速闯入一间作坊,仿作者,一位漂亮的中年人,当场就捕,人赃俱获,他因败露而发窘,笑了起来。此后便是他与另几位作案者在镜头前眉飞色舞讲解怎样作假画都是手艺一流的艺术家譬如制作十五六世纪老油画那些布满干裂细缝的油彩表层,是趁颜料尚未干透前,在太阳下用电风扇对着猛吹,镜头清楚拍摄逐渐均匀开裂的缝隙啊!原来如此,多聪明啊,中国人也早就知道怎样给伪青铜器涂抹泥土,看上去像是历经沧桑三千年,而今官窑或青花瓷的赝品,则直接从真迹残片提炼古代瓷质,用电脑数据制造器型,包括纹样图案,你他妈现代科技,查验吧,全是真的总之,我记得那部纪录片详细展示赝品制作的全过程,将这一行业向公众曝光,制作人被判刑(刑期不长,很快交保)。最后的劝告,似乎是赝品还看质量,如果实在制作精良,不比原作差,买家又并不十分在意真伪,则也不失藏购欣赏的价值云云。


我们也来拍这样一部纪录片如何?前提是先得捕到一位作案者,那得劳动公安局。另一前提是作案者必须有点真本事,目前所见的种种假画,我所沮丧者不在其“伪”,而在其“劣”。


此外我说不出什么有益的话。倘若当今全社会样样事物良好无误,唯假画横行而众人束手,倒也罢,可是连教育、医疗和食品都伪劣腐败至于如今这步田地,假画一案,恕我直言,怕只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格外惊怪吧。


200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