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7 00:20
|本章字节:14420字
2
于是40年间,两个阵营不断增强军备以相抗衡。可是这种长期武装对峙的形势,却建立在一项不切实际而且毫无事实基础可言的假定之上:那便是世局极其不稳,随时可能爆发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只有永久地相互牵制下去,才能防止世界大战于万一。这种心理现象,究竟从何而来?首先,冷战之说纯系一种西方观点,如今回头看去固然可笑不堪,但是当年在二战余震之下,却属自然反应。当时众人都以为人类的灾难时期尚未完结,世界资本主义和自由社会的前途依然未卜。多数观察家都认为,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前车之鉴,此次战后也必有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连美国也难幸免。某位在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便曾于1943年作此预测,警告美国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大量失业和工业失序的经济低潮”(samuelson,1943,p51)。大战胜利以前,华盛顿当局分身之术,对经济事务自是无暇全神顾及。但是对于战后的国策方针,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作的努力(kolko,1969,pp244-246)。
华盛顿之所以担心“战后将爆发大乱”,动摇“世界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三方面的安定”(deanacheson,ciedinkolko,1969,p485),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当时各交战国家,除了美国之外,战后一片废墟。而且在美国人眼里,各国人民饥寒交迫,很有可能铤而走险投入社会革命主张的怀抱,走上与提倡自由企业、自由贸易,以及自由投资的国际自由经济体系相反的道路。而美国及全世界的未来,却只有在贯彻自由精神的国际经济制度之下才有效。更有甚者,战前的国际社会,此时已全面瓦解,广大的欧洲大陆之上,以及欧洲以外的更大一片土地,只剩下美国独力面对着声势日益浩大的苏联。全球政局的未来难卜,唯一可以确定的却是在这个紊乱不安、随时可能爆炸的世界上,如果有任何情况发生,资本主义及美国一方只会更加衰弱,而以革命起家的强权却会更加甚嚣尘上。
至于那些重获解放的国家,战事刚停,对于各国中间派立场温和的政治人物来说,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论在朝在野,这些人士都为共产党人的壮大而大伤脑筋,唯有向西方盟国可以求得一点支援。而共产党人却在战火中崛起,声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大,有时甚至一跃而为国内最大党派,拥有人数最多的选民。法国总理(社会党)便曾前往华盛顿提出警告,表示若无经济援助,他极有可能败于共产党之手。1946年全欧歉收,紧接着一场酷寒严冬,更令大洋两岸的欧美政坛同感心惊肉跳。
再意气相投的伙伴,战争一旦结束,往往也会分道扬镳。更难怪原本就只是一时勉强的结合,一边是领衔资本主义最大强国的美国,另一边是在本身势力范围之内俨然老大自居的苏联,面对战后种种情况,两方势非分手决裂不可。但是纵然如此,也无法充分解释美国政策之所以强烈恐共的理由——不过除了英国以外,美国其他友邦及羽翼对***一事却没有这般热衷——美方的政策,至少在其公开的表示里,主要是针对莫斯科将发动全球征服行动这种最坏的打算而定。美国认为苏俄心怀不轨,意欲导演一场无神论的“共产世界阴谋”行动,随时准备推翻自由国度。但是在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当时被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称为“我们现代的自由社会——新形态的资本主义”(home,1989,vol11,p283),其实根本就不曾面对任何可以想见的危机。以此来观看肯尼迪(jfke
edy)的竞选言论,就更令人费解了。
为什么有人把“美国国务院专家”对局势的展望视作替天行道的“天启洞见”(hughes,1969,p28)?为什么冷静镇定的英国驻苏外交人员,在拒绝将苏联与纳粹德国作任何比较之余,却也在报告中指出,世界“正面对着一种可以称之为现代版的16世纪宗教危机。在这场现代宗教战争中,苏联的共产主义正与西方的社会民主政治以及美国版的资本主义为敌,共争世界霸权”(jensen,1991,pp41,53-54,robers,1991)?如今回溯起来——事实上也极有可能——苏联在1945-1947年间显然毫无扩张之意,也不打算扩大它在1943-1945年间高峰会议为共产集团定下的地盘。事实上在莫斯科控制的国家及共产运动里面,各个政权往往刻意“不去”依苏联的模式建国,反而在多党制国会民主之下,实行混合性的经济制度。这种做法,不但跟“无产阶级专政”大异其趣,却“更趋于”一党专政的事实。在共产党内部文件里面,甚至将无产阶级专政称为“既无用处又无意义的举措”(spriano,1983,p265)。(事实上唯一拒绝遵从这项新路线的共产党,却是如南斯拉夫一类脱离莫斯科的控制,并为斯大林极想搞垮的革命政权。)更有甚者,虽说苏联部队是其最大军事资产,可是苏联复员之速却不下于美国,红军人数由1945年最盛时期的1200万名,到1948年,已经骤降为300万人。这一点甚为外界所忽略《纽约时报》,1946年10月24日;1948年10月24日)。
因此就任何理性的层面探讨,当时的苏联,其实对红军占领范围以外的任何人都没有眼前的威胁。当时,筋疲力尽的苏联正力图从战争的灰烬中振作起来,它的平时经济一片凋敝,政府的信用除了在大俄罗斯以外,完全扫地,完全失去了向心力。至于西部边陲一带,更与乌克兰,及其他各种民族主义的游击武力多年龃龉不断。它由斯大林独揽大权,而他对外是力避冒险添乱,对内则残酷无情(见第十三章)。苏联对外援是求之若渴的;因此在短时间之内去冒犯唯一有能力向它伸出援手的超级强权美国,自然无利可图。身为一名共产党人,斯大林当然相信共产主义最终必将取资本主义而代之,这一点毋庸置疑;从这个信仰出发,两大制度之间任何形式的共存必难长久。不过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斯大林手下的计划专家,却不认为资本主义已经陷入危机。他们显然相信,在美国霸权撑腰之下,资本主义还有好长一段路可走,因为当时美国财富及势力的增幅之大,实在太明显(loh1988,pp36-37)。这一点,其实正是苏联担心的要害。苏方在战后采取的姿态,与其说成野心勃勃的攻势,倒不如说是但求自保的守势更为贴切。
总之,尽管苏联自顾不暇,但是形势使然,双方却不得不都采取对抗的政策。一方是苏联,对自己朝不保夕的地位心知肚明;另一方则是世界超级强国的美国,对中欧和西欧瞬息万变的局势,以及亚洲大部分地区扑朔迷离的政局也同样不安。就算没有意识形态牵涉其中,对峙局面恐怕也难避免。1946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georgeke
an)首先提出并为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的“遏制政策”(conainmen)。凯南本人,便不相信俄国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而他自己,更不属于任何意识战争的十字军先锋——从其日后职业生涯中可见一斑(唯一的例外,是他对民主政治的评价甚低,因此大加反对)。凯南其人,其实只不过是一名由旧式权力政治学派出身的俄国问题专家——美国驻欧人员之中不乏这号人物——在此类人眼中,俄罗斯沙皇派,或是布尔什维克派,都属于一个落后野蛮的社会。而俄罗斯人向来便有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传统直觉”,其统治者更是一群充满了这种恐外心理的白痴。这个国家,老是自绝于外面的世界,一向为独裁者所统治,总是处心积虑地从事死亡斗争,很有耐性地等着对手彻底毁灭。既不合作也不让步,判断和行动,从不诉诸理性,只能听凭武力,硬碰硬地解决。在凯南眼里,共产主义无疑火上加油,更大大地增高了旧俄帝国的危险性,因为它标榜着举世最最无情的乌托邦思想——即垄断全球的思想意识——为这个举世最最凶残的势力添翼。因此依照凯南这套理论实行起来,便意味着唯一能与俄国抗衡的强国——美国——绝对不能有半分妥协。无论俄罗斯是否信仰共产主义,都得将之“遏制”,以防其毒素影响渗透。
这是美方的观点。反之,从莫斯科的角度看来,为了保全进而利用本身在国际上刚建立却不堪一击的庞大势力,唯一的途径就是跟美方的做法完全一样:绝不妥协。谁都没有斯大林本人清楚,自己玩的这一手其实力量有多单薄。1943-1945年间,当初苏联还是对付希特勒不可或缺的力量——甚至也被看作将是打退日本的主力——罗斯福和丘吉尔即曾在数次高峰会中,尤其是雅尔塔会议,许下诺言,答应给苏联许多好处。这些在苏联眼中经由历次会议讲定的地区,比方1945-1946年间议定的伊朗与土耳其国界,斯大林一口咬定,绝不松口。除了这些要塞地区之外,苏联也许可以考虑撤离,但若妄想重开雅尔塔,门都没有。事实上在那段时间里,斯大林的外长莫洛托夫(moloov)无论出席大小国际会议,有名地专会祭出“不”字真诀。当时美国已拥有核武器,虽然才刚起步。直到1947年12月,虽然制成了12颗原子弹,却没有飞机可以运送,军中也没有够格的装配人员(moisi,1981,pp78-79)。至于苏联,却仍两手空空。除非苏方先让步,美方绝不会赐给任何经济援助。然而这一点却正中莫斯科的要害,就算是为了最迫切需要的经济援助,它也不能有半点示弱让步的表示。而美国呢,本来就不打算给苏联任何好处。雅尔塔会议之前,苏联曾请求美国战后予以借款,可是美国声称这份文件已经“误置”,再也找不着了。
简单地说,正当美国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苏联世界霸权而担忧的同时,莫斯科却为了眼前的现象,美国在全球除了红军占领区以外的各个地区显示威风的事实而难以安枕。当时国力远比各国全加起来还要强大的美国,轻而易举便可以将国疲民乏的苏联收入麾下。面对这种态势,坚持到底绝不妥协,自然是最合逻辑的对应之术。我们不妨姑称之为莫斯科的纸老虎计吧。
话虽如此,就算两强势不两立,长期对抗不肯妥协,也并不表示战争的危险便迫在眉睫。即使在19世纪,英国外交人员虽然同样认为防止帝俄向外扩张的唯一途径,便是凯南式的“遏制”之法;但在事实上他们也都非常清楚,公开对抗的机会甚少,至于开战的危险更微乎其微。相互之间的非妥协性,也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的政治殊死斗争,或宗教性质的大决战。不过其中有两项因素,却使双方相对抗的局势由理性层面变为情绪层次。跟苏联相同的是,美国也是世界上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的大国,多数美国人都深深相信这种形态是举世皆应风从的典范。跟苏联相异的是,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不幸的是,美国这民主的特征,对世界局势来说却更具有危险性。
原因如下。虽说苏联政府,同样也得努力给自己在国际竞争场上的死对头——美国抹黑,不过,它却大可不必费心争取本国国会的支持,也不用管本党是否能在国会和总统大选中赢得选票。可是民主国家的美国政府则不然。于是美利坚的大小政治人物,不管是否真的相信自己口若悬河的***辞藻,或是像杜鲁门总统的海军部长福里斯特尔(jamesforresal,18821949)一般,精神错乱,竟以为俄国人正从他医院的窗口爬进来而自杀;众人纷纷发现,***预言的夸大口吻不但听起来义正辞严,而且其妙用无限,简直难以拒而不用。对于正确认识到自己已经升任为世界级霸权的美国政府而言,国内“孤立主义”之风,或所谓国防上的防卫性主张仍然很盛。因此若外有强敌,不啻提供了打破这种孤立心态的工具,行动起来反而更能得心应手。因为如果连本身的安全都受到威胁,那么美国自然义无反顾,再不能像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独善其身,势必非负起世界领导地位的重任不可——当然连带也享受其中带来的好处。说得更实在一点,只有在集体歇斯底里的恐惧心态下,美国总统方可名正言顺地向素来以抗税出名的美国民众大肆开征,以推行其对外政策。在这个以“个人主义”和“私有企业”立国的国家里,在这个连“国家”本身的定义,都以跟“共产”针锋相对的两极意识字眼界定的国度里——即所谓的“美国精神”(americanism)——***自然受到人民的真心欢迎和相信(我们也不可忽略那些来自苏维埃东欧国家移民选票的意义)。其实当年美国国内会发生那阵污鄙的白色恐怖迫害运动,那股无理性的反赤狂风,始作俑者,并非美国政府,而是一小撮微不足道的煽动家。这一群人发现,对内部敌人的大量告发责难,可以在官场上获得极大的政治利益——如恶名昭彰的参议员麦卡锡(josephmccarhy),本人甚至并不特别***——其中的好处,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万年局长胡佛(jedgarhoover,18951972),便深谙个中三昧。也就是借***之名,长保个人宝贵之实。在一手建立冷战模式的人当中,有一位甚至把共产党势力的威胁冠以“原始人发动的攻击”之名(heaackofheprimiive)(acheson,1970,n462)。在这种情绪煽动之下,迫使华盛顿当局的政策不得不加速走向极端,尤以中国共产党胜利之后那段时间最为激烈。至于造成中国大陆变色的罪名,自然也都怪到莫斯科的头上。
在此同时,对选票极度过敏的美国政客们,基于政治精神分裂症的需要,极力主张美国政府及友邦执行一种既能打退“共党野心”狂潮,又最经济实惠,对美国百姓优裕生活打扰最低的如意政策。这一套政策不但是指一种以“炮弹”,而不以“人员”取胜的核战略,也包括一项于1954年提出的“大规模报复”(massiverealiaion)的全面策略。即一旦敌人来犯,即使对方系采取传统型武器小规模攻击,我方也必以核武器报复。简单地说,在政客多方钳制下,美国政府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被局限在一种攻击性的地位,最多只能在战术上找到一点变通的余地。
于是双方进入一场疯狂的军备竞赛,最终目的显然只有玉石俱焚同归于尽一条路。一切行动方针,唯一群所谓孩子将领或核子专家的意见是从。而从事这一行的首要条件,就是忽略其中精神错乱不合理性的现象。行将卸任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原是老式的温和派军人,现在却眼见自己坐镇于这个步入错乱的时代。不过艾森豪威尔本人,倒不曾被这个现象冲昏头脑,将之称为“军事和工业的大结合体”(miliaryindusrialcomplex)。敌我双方,都投入艾森豪威尔所说的狂流,也就是人力物力大集合,夜以继日,以备战一事为生为谋。这段时期各国在国防工业上的投入胜过以往任何和平时期。在此同时,各国政府自然也鼓励本国的军事工业利用多余的生产力吸引国外客户,武装本国战友。更重要的是,争取利润可观的外销市场,同时却将最先进的军备及核武器留给自己使用。因此就实际而言,超级强国基本上还是有核武器的垄断地位。1952年英国人发展了自己的核技术,说来矛盾,同时也达到英国的另一目的:即减少对美国依赖的程度。接下来中法两国,也分别在60年代进入核国家之列(法国的核武器完全是独力完成,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终冷战之期,这些国家的核发展对大局都无足轻重。到70和80年代,其他许多国家也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其中以色列和南非(印度或也可以计入)最为引入注目。不过一直到1989年两极对立的世界秩序终结以前,核武器扩散不曾在国际间引发任何严重问题。
如此说来,到底该由谁为冷战的局面负责呢?这种辩论,就像一场你来我往始终难分胜负的意识形态网球赛一般,一方把过错全部推在苏联身上,另一方则将罪咎一古脑怪在美国头上(说来有趣,持此见解者却多是美国的异议分子)。既然找不出结论,我们难免就想做和事佬居中调停,认为一切都是因双方面彼此疑惧的误会造成。由于相持不下,结果越害怕越抗拒,最后才演变成“两大武装阵营,高举不同大旗,全力动员对抗。”(walker,1993,p55)这种说法完全正确,然而却不能道尽全部事实真相。它可以解释19471949年双方前线的“冻结”(congealing)现象;也可解释从1949-1961年柏林围墙建成,德国国土遭到的一步步划分。这项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方各国的***力量,不得不在军事上形成同盟,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其中只有法国的戴高乐将军,胆敢不理会美国的指使);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东西思想分水岭另一边的东欧诸国,同样也无法逃脱向苏联全面臣服的命运(其中也只有南斯拉夫的铁托元帅,可以不睬莫斯科的号令)。可是这一套说辞,却无法说明冷战中带有替天行道意味的天启口吻。这道“天命”呼声,来自美国。而西欧各国的政府,无论国内共产党势力大小,却都一律井然风从,全心全意***,誓死抵抗苏联的可能入侵。若要在美苏之间择一而事,无论哪一国都不会有片刻犹疑;甚至连那些向来在传统上、政策上,或经协商决定坚守中立者也不例外。奇怪的是,其实在这些号称民主政治的大小国家里面,所谓“共产世界阴谋论”,跟它们的国内政局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关系,至少在大战刚结束的几年内是如此。民主国家中,也只有美国总统是因以***为号召而当选(如1960年肯尼迪);但在实际上就国内政治而言,共产主义之于美国,正如同佛教之于爱尔兰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若要论起所谓的十字军东征精神,并让它在国际强权对抗的现实政治之中扮上一角,这扮演十字军大将者就是华盛顿当局。但是在事实上,肯尼迪的竞选辞藻固然雄辩滔滔,论其中关键深意,其实不在警告共产强权将支配全球的危言耸听,却在维系眼前美国独霸实权的呼吁。不过我们也得加上一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o)的各会员国虽然对美国政策不完全赞同,但是只要那个实行恐怖政治制度的军事强权存在一天,就只有在美国的保护之下,自己的安全才有保障,因此也就心甘情愿地奉美国为正朔了。这些国家对苏联不信任的心态,绝不下于美国。总而言之,“遏制政策”固然合乎众人心意,彻底消灭共产主义一事则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