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菲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7 02:18
|本章字节:8296字
英国王室的精神,体现在由王太后、伊丽莎白女王和玛格丽特公主3人组成的“三驾马车”中。
她们是温莎家庭的灵魂。
伊丽莎白女王和玛格丽特公主是王室对现实生活免疫的最后一代人,她们自幼居于深宫重院,与外部世界隔绝,排队、逛街、分期付款等柴米油盐事与她们从不相关。她们只是平静地处在社会期望与规章制度所容许的位置,年复一年。
责任、义务和牺牲精神已铸就她们生存的教义。她们在这些高深莫测的条款中按王族、公众所期望的方式生活,在别人仰视的目光中去舔平那份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永不抱怨,永不解释”是温莎王族的信念核心。
戴安娜作为外来者,更清楚地看到了外面世界与王室里闭关自守的差距。他们不愿面对严峻的现实,只有缅怀昔日的风光;他们不屑平民的生活,只有自我封闭在矜持高贵的身位中。无比寂寞,无比神圣,这是这个家庭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三驾马车的核心人物无疑是伊丽莎白王太后。德高望重的王太后曾经在二战中坚持留在伦敦鼓励丈夫和军民,希特勒诅咒她为“世界最可怕的女人”。
戴安娜得以进入白金汉宫得到了王太后的支持。她曾经建议外孙查尔斯注意戴安娜·斯宾塞小姐:“你看她多么温柔,多么甜蜜,多么天真!”王太后一直是戴安娜王室恋爱的支持者。
但是,王太后很快便无法喜欢这个她相中的女孩。
王太后本来期望的王妃应该是外貌美丽、百依百顺、很快融入王室系统中。但是戴安娜与她想像的差得太远。除了她的美貌,一切都与王太后的标准不一样。她崇尚自由,不拘泥于王室的清规戒律,还用她的魅力抢尽了丈夫查尔斯的风光。
在戴安娜这方面,她认为王太后过于拘泥于形式,主持的社交活动总是一本正经,死气沉沉。另一个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她发现王太后私下里似乎赞成卡米拉与查尔斯的私情。卡米拉住在王太后的住所时,王子可以给她打电话。
王太后和查尔斯的感情深厚,而戴安娜显然是被排除在外的。
相比之下,戴安娜更喜欢玛格丽特公主,她对戴安娜适应宫廷生活帮助最大。
戴安娜入宫之初,曾经极其不适应王宫的生活。尤其是那种冷淡、刻板的氛围总让她觉得窒息,好像青春活力在一点点被吸去,转眼间人就暮气沉沉。
这时候,正是玛格丽特公主来到她身边,安静地将王室的规矩讲给她听,以帮助她适应王室的生活。戴安娜说:“我很敬佩玛格丽特,非常喜欢她,她一直对我很好。”
对于她的婆婆伊丽莎白女王,戴安娜起初的感觉是敬畏和尊重。
开始时,根据宫廷礼仪,她每次见到女王都要一丝不苟地行礼。而宫廷生活的其他时间,她则应避免与女王过份亲近。
但在后来几次单独谈话中,戴安娜不再那么拘谨了。她们谈论的主要是夫妇俩紧张的关系,以及查尔斯的精神状态。女王发现查尔斯的生活目标不明确,行为古怪乖僻、反复无常。女王还认为,查尔斯与戴安娜一样,都未从这桩婚姻中得到幸福。
女王作为一国之主,40年恪守职责,维持日薄西山的君主制,将王室的传统和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戴安娜非常佩服,尽管她迫切想要逃离王室婚姻,但她仍不由对尊敬的女王说:“我不会让你失望。”
一个闷热的下午,戴安娜去参加游园会。她的朋友递给她一把扇子,戴安娜拒绝道:“我不能那样做。因为我的婆婆正拎着手提包,戴着手套,穿着袜子和皮鞋站着。”女王在每一场合都能表现出极强的自控力,戴安娜不禁由衷地佩服和尊敬。
尽管她是英国王室的叛逆者,尽管她的个性与女王所期待的不符,她还是非常地信赖敬佩女王的能力,并竭力与她和睦相处,从而能够保持比较友好的婆媳关系。
戴安娜和公公菲利普亲王也比较友善。也许孤独的亲王更能理解戴安娜这种作为王室陪衬的地位。在王储夫妇的婚姻问题上,他曾经训斥儿子查尔斯,认为只要给戴安娜时间和机会,一切会好起来。结果是父子不欢而散。
戴安娜与安妮公主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微妙。戴安娜很是欣赏安妮公主的自立与首创精神,称赞她冲破公主的樊笼为创办拯救儿童基金会所作的努力。1984年9月亨利王子出世时,戴安娜没有让安妮公主做亨利的教母,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好友———卡罗琳·巴塞洛缪。新闻界大造舆论,说这表明了戴安娜与安妮公主关系冷淡。
戴安娜则认为安妮公主已经是孩子的姑姑,无必要身兼两职。
而安妮公主则从来就不喜欢戴安娜,她站在哥哥查尔斯这一边,相信报纸上所有不利于查尔斯的言论都是戴安娜一手策划的。她甚至不愿和王妃说话,在任何场合都拒绝理睬王妃。戴安娜的到来不仅侵占了安妮公主应有的位置,而且她还窃取了安妮公主的穿着技巧,她会时常穿上一套全新的服装,最大限度地显露出她美丽的身段,或者套上一件比基尼泳装,在海滩晒日光浴,不在乎记者的追拍。这让安妮很恼火,她应有的风光都让戴安娜抢了过去。
在正式场合下,只要戴安娜和安妮公主同时出现,安妮公主总是站得尽量离戴安娜远一点。
带有贵族血统的平民,邻家女孩戴安娜,她的习惯和爱好决定了她对于王室的陌生感,她终归是一个外人,而无法融入王族。但安妮公主对于王宫却一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生于斯长于斯,她与戴安娜之间有一层无法消除的隔阂。
与戴安娜有同样遭遇的是约克公爵夫人———同样平民出身的莎拉。
五年前约克公爵夫人在巴尔莫勒尔度假时是那么地富有青春的活力。仅几年时间,她便被王室制度剥掉了一切年轻人的锐气,并一步步被吞没。她的生活不再讲求艺术,而仅仅成为一种负累。从服装到朋友的选择,她都无一例外陷入新闻界的围攻中,无处喘息。
处于冷漠的王室中,公爵夫人向外界寻找寄托。
她先后结识了各色人物,这些人有的用托洛克纸牌算命,有的用特异功能,有的用星相学或其他方法占卜。公爵夫人期望借此寻找走出王室“迷宫”的仙径。
有段日子,公爵夫人每天花几小时来求教占卜算命和星相学家。也许在那些预言里,约克公爵夫人才能得到某些慰藉。
《奥赛罗》剧中,亚戈不断地预言王室将要毁灭,而白金汉宫中的亚戈却是约克公爵夫人。1992年离婚前的一段日子,她总是在戴安娜耳边嘟哝、怂恿、恳求,预言王室将亡的命运,催促她逃离这个囚笼。
她的请求对于一个陷入绝望的女人来讲,应该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召唤,可惜戴安娜此时已经开始相信自我判断了。
她悲哀地看着女友陷入了和自己相似的境地。在王室中,她俩是孤立于王室外的。
那是8月里一个宜人的夜晚,王室一家人在巴尔莫勒尔城堡的草坪上兴致勃勃地品尝着烤肉野餐。大家一边吃一边交谈,不知何故,发生了争论,主要是针对约克公爵夫人,使她一气之下,拂袖而去。戴安娜试图为她辩解,说没有人会想到与王室成员结婚后,生活会如此难以适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爵夫人越来越无法忍受王室内部的种种束缚。戴安娜甚至尽量使女王明白:如果再束缚着约克公爵夫人,终有一天她会离去。果然,莎拉告诉她的朋友们,那是她最后一次去巴尔莫勒尔。8个月后,她与安德鲁王子正式分居。
戴安娜惊讶地看到女王周围的人是如何迅速地转而反对公爵夫人,并以一种举措失当的罪名将她推入王室的反面。她对此感到极端的感伤。
“白金汉宫的利剑指向公爵夫人”,英国伦敦广播公司的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情况。莎拉当时已经被指控利用与王室联姻谋私利,还无中生有地被认为利用公关公司为其脱离王室造势。
公爵夫人在无尽的指责中以泪洗面,度日如年。1992年8月,《每日镜报》刊出了约克公爵夫人与情人在法国南部度假的照片,一时炒得沸沸扬扬。
1994年5月,约克公爵夫妇离婚。如果戴安娜决心冲出围城,她势必要经历莎拉所遭受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