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超负荷运转而突发心肌梗塞,与此同时,陆文婷的同学、朋友姜亚芬离国出走。40多岁的陆文婷60年代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当住院医生,后与从事冶金研究的傅家杰结婚,并有一儿一女。小说展示了繁忙的家务、狭小的居住空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对陆文婷的重压。但是,不管多么疲劳、紧张、困难,只要面对病人的眼睛,陆文婷就忘记了一切,一天上午,她一连为焦副部长、张老汉、王小嫚作了三场手术,终于因为疲劳而病倒。在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过程中,各种幻想的朦胧的记忆纷纷从陆文婷的意识深处闪现出来: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孤苦童年、单调而忙碌的大学生活、甜蜜的爱情、丈夫和孩子、朋友姜亚芬的出国晚宴、焦副部长夫人秦波的令人难堪的不信任的目光……她以为自己再也爬不起来了。然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终于从死神那里逃脱,在丈夫的搀扶下迎着朝阳和寒风走出了医院。 人到中年:谌(&;;)容(1936~)当代女作家,汉族。原名德容。著名小说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巫山人,生于湖北汉口。195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和翻译。后当过中学俄语教员。曾三次到农村体验生活和劳动。任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 谌容1964年开始创作,1980年因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而蜚声中外,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由她改编的同名电影曾先后获金鸡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百花奖。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出版有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小说集《永远是春天》、《赞歌》、《真真假假》、《太子村的秘密》、《谌容小说选》、《谌容中篇小说集》,以及《谌容集》等。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她还发表过一些散文。谌容善于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开掘出重大的社会主题,追求小说的诗意美和艺术表现的新颖独到,格调清新明丽、委婉细腻、朴实深沉
只有文学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充实人的内心世界,焕发人的精神风貌,带给人们真善美。而亲近文学,特别是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学以及文化,正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加强文化修养,弘扬人文精神的有力脚步。 梦中的河:谌(&;;)容(1936~)当代女作家,汉族。原名德容。著名小说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巫山人,生于湖北汉口。195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和翻译。后当过中学俄语教员。曾三次到农村体验生活和劳动。任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 谌容1964年开始创作,1980年因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而蜚声中外,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由她改编的同名电影曾先后获金鸡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百花奖。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出版有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小说集《永远是春天》、《赞歌》、《真真假假》、《太子村的秘密》、《谌容小说选》、《谌容中篇小说集》,以及《谌容集》等。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她还发表过一些散文。谌容善于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开掘出重大的社会主题,追求小说的诗意美和艺术表现的新颖独到,格调清新明丽、委婉细腻、朴实深沉
本书是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残雪创作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评论集,是一位东方艺术家对一位西方艺术家在20世纪初创作的作品的深入探讨。 先锋女作家残雪凭其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她一改以往众多西方作家,如奥茨、昆德拉等关于卡夫卡的陈述,创造了更加逼近真实的卡夫卡形象。 残雪对卡夫卡的描摹会让所有知道卡夫卡的人大吃一惊;她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评论写作方式将会让所有梦想写作的人大受启迪。 卡夫卡被中外作家奉为“作家们的作家”。残雪凭其纯粹艺术家的感情,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等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她一改以往众多西方作家,如欧茨、伽洛蒂、昆德拉等关于卡夫卡的陈述,创造了更加逼近真实的卡夫卡形象。残雪对卡夫卡的描摹会让所有知道他的人大吃一惊;她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评论写作方式将会让所有梦想新写作的人大受启迪;同时,对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研究者,此书无疑也是一部魅力无穷的作品。 灵魂的城堡:当代作家残雪,女,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党员,解放后在报社工作,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社长,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残雪从小由外祖母抚养,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经质,有一些怪异的生活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在学校都很有名。 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1970年进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自学成木匠。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 残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近年来残雪写了不
长篇小说《万寿寺》原为《青铜时代》第一篇《万寿寺》中的主人公在一步步追寻自己失去的记忆,凭着口袋里的工作证,出院后“我”回万寿寺上班,变成自己以前写的小说手稿的读者,而手稿上写的是红线和薛嵩的故事…… 现在似乎是上班的时节,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人进来。我没有手表,不知道是几点。但从太阳的高度来看,大概是十点钟。看来我是来得太早了。我对他们说:你早。他们也说:你早。多数人显得很冷淡,但不是对我有什么恶意,是因为这院子里的臭气。假如你正用手绢捂住口鼻,或者正屏住呼吸,大概也难以对别人表示好意。最后进来一个穿黄色连衣裙的女孩。她一见到我,就把白纱手绢从嘴上拿了下来,瞪大了眼睛说:你怎么出来了,你?这使我觉得自己是个炸尸的死人。这个姑娘圆脸,眼睛不瞪就很大,瞪了以后,连眼眶都快没有了。我觉得她很漂亮,又这样关心我,所以全部内脏都蠢蠢欲动。但她马上又转身朝门口看去,然后又回过头来说:她到医院去看你了,一会儿就来。我不禁问道:谁?她娇嗔地看了我一眼说:小黄嘛,还有谁。我谨慎地答道:是嘛……但是,小黄是谁?她马上答道:讨厌,又来这一套了;然后用手绢罩住鼻子,从我身边走开。 万寿寺:王小波(19521997),男,汉族。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王小波是中国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做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以及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伊塔洛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
本书以夫和妻、情人和情人之间那种复杂、曲折甚至诡谲的关系为主线,将每个主解内心深层的、黑暗的、近似于兽的欲望用一种从天堂获取的光强行照亮,让沸腾的野性和高级的文明在冥冥之中相互撞击和杀戮,并最终合为一体,从而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又一幅既充满了层层暗示,又透着纯美与辉煌的画面。对于读者来说,走进主角们的世界就是潜入自身情欲的深处,在那里,异质的风景对人形成永恒的诱惑,召唤着人脱离尘埃滚滚的世俗世界,在经历一次浓缩的爱情的洗礼。 书中将艺术和爱情等同起来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最高理想。 最后的情人:当代作家残雪,女,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党员,解放后在报社工作,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社长,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残雪从小由外祖母抚养,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经质,有一些怪异的生活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在学校都很有名。 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1970年进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自学成木匠。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 残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近年来残雪写了不
《青铜时代》中第三部小说是《寻找无双》,据小说序里面说的这是作者(也就是王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没有考究过小波的创作年谱,也就只能暂以王二就是小波,王二的第一部就是小波的第一部来进行简单论述,当然,我们评论作品永远就是对文不对人的,这和小波写小说很像。故事就是故事,请读者不要妄自对号入座。我想我的原则也是如此! 这是一本关于智慧,更确切地说,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 后来王仙客就带着他的人离开了宣阳坊,继续去找无双。到底找到了没有,我表哥还没告诉我。但是他说,掖庭宫是大内,王仙客虽然Q185,也很难进去。但是无双在那里,不管她想得开想不开,生命是有保障的。假如宫里的女人想死就死得了,皇帝身边就没人了。除了这一点好处,其他都不是好处。何况尘世嚣嚣,我们不管干什么,都是困难重重。所以我估计王仙客找不到无双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完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变形记》(奥维德)的最后几行: 吾诗已成。 无论大神的震怒, 还是山崩地裂, 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 这篇粗陋的小说,当然不能和这位杰出诗人的诗篇相比。同时我想到的,还有逻辑学最基本的定理:等于,不等于非。这些话不是为我的小说而说,而是为智慧而说。在我看来,一种推理,一种关于事实的陈述,假如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错误,或是相反的证据,就是对的。无论人的震怒,还是山崩地裂,无论善良还是邪恶,都不能使它有所改变。唯其如此,才能得到思维的快乐。而思维的快乐则是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种。本书就是一本关天智慧,更确切地说,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 寻找无双:王小波(19521997),男,汉族。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王小波是中国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做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以及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伊塔洛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
《天瓢》讲述了一个叫杜元潮的男人,跌宕在沉沦与奋斗中,飘摇在两个令他倾心的女人之间。他的命运从汤汤大水中“漂来的一块棺材板”开始,到六十年后大水汤汤中“漂去的一口棺材”结束。终点即是起点,一切皆有如天意或神谕。小说由十几场形象各异、意蕴不同的雨串联而成,结构奇特而别致。雨既作为作品的背景而被书写,也纠缠于所有的故事之中,甚至成为主角。从儿女风月到乡村政治、生命自然、痴情男女、灵魂欲望,无数的爱恨情仇,莫不与霏霏淫雨相关,其中的神韵与哲理,令人陶醉、扼腕、震撼。 一块棺木将5岁的杜元潮冲到油麻地镇,冲到采芹和邱子东身边。在大自然迷人的风光中,两小无猜的杜元潮和采芹情窦初开,却引起邱子东的嫉妒。成年后,因为采芹出身地主,没有和杜元潮结为连理,但身为镇党委书记的杜元潮和镇长邱子东在权利场上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争斗。仇恨使他们计谋叠出,命运多舛,当邱子东终于在晚年打败杜元潮的时候,却发现杜的一切都是为了童年的梦想和爱。 本书结构奇特,用十几场不同意蕴的雨,将人物和故事写得细腻美丽。生命自然、痴情男女、灵魂欲望浸润在江南雨雾,书中有大量性爱场面的描写。但这些描写却被作者处理得十分唯美,以大量的动物、植物的描写来烘托性爱之美。令人陶醉震撼,表现出浪漫主义惊人的美学力量。 小说章章以雨为标题,香蒲雨、狗牙雨、金丝雨、枫雨、鬼雨、梨花雨、雁雨、半吊子雨、巫雨……“这些雨来自家乡的自然,还有从唐诗中查到的。”曹文轩说:“小说是用水的三个立体构架撑起。水具有三种功能: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水灾的破坏功能。”著名作家张抗抗看过《天瓢》后说,雨的实用性就是灌溉洗涤功能,在小说里面就是情爱的灌溉,像河流一样始终在流动,小说也是将一切丑恶的东西都进行了唯美处理的过程,这种洗涤也是对当代文学的清洗。而水灾的破坏性起到预言警示的作用,告诉人们权利、仇恨的消亡以及历史的轮回。这是一部将灵魂和欲望浸润在雨中的佳作! 《天瓢》全书贯串光滑细腻的美感,读起来舒畅又享受。评论家张颐武认为,曹文轩有能力将人性的欲望、斗争、事物的丑恶都通过奇异的手法转化为审美的对象,超越了中国唯美主义写作的传统方式。此书的细腻美可谓一场“美的爆炸”,如果以瓷器作比,《天瓢》便是没有“贼光”的青花瓷。 天瓢:曹文轩,中国作家富豪榜当红上榜作家,精擅,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 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在成都发布,曹文轩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27位,引发广泛关注。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细米》《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