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圣经》曾连续14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全球跑步爱好者公认为跑步界的“哲学圣经”。 乔治·希恩博士给我们讲述了他中年的运动经验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他选择跑步作为强身健体的主要方式,并从更深层次讲述了由跑步带来的各种身体上的追求。他认为身体本身也有“思维”,这种思维“来源于运动又高于运动”,因为只有“运动的生命”才能保证我们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每天的挑战。即“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如果你找到了适合你的运动方式,那么你就在探索自身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乔治·希恩不仅汲取了不同时期伟大思想家和运动者的经验,同时还将其精华与自己的运动哲学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给我们解释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有关训练、防止受伤和运动竞技方面的知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运动的大门,并且将我们带入他的“运动生命”。
《禅宗与道家》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惠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作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禅宗与道家》由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禅宗与道家》原名《禅与道概论》。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于修行实践,慧属于教理思维。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台北时,曾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对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前后凡二十八次。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本书(初名《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书中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重点,以《得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现现在严论》、《宗镜录》、《指月录》、《密宗道决策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佛典为资料,对佛教的修持方法作了简洁明了的阐述。既有要点提示,又有例证说明。问世以后,不仅在海峡两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被译成英文,流传于西方国家。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考古最新版(2001年1月第2版第20次印刷),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禅宗与道家: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今翁垟街道地团社区桥头村)。谱名南常泰,祖上世代居住在柳市南宅殿后村,其父在地团叶经商搬迁至地团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 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跃马西南,筹边屯垦。返蜀后,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旋即潜心佛典成为佛家居士,遁迹峨嵋大坪寺。后讲学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 赴台湾后,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及其他大学、研究所等教授。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19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在港、台及居美时期,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香港国际文教
海顿斯坦作为一个世纪之交的作家,开创了瑞典文学的新时期。 这股文学新潮既不主张现实主义对社会的真实描写,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的客观叙述。崇尚民族主义情绪,在主导思想上提倡唯美主义,在文学形式上多以诗歌,赞美大自然,缅怀祖先,表现出浓厚的复古意识和唯美的艺术情趣。 与叙事诗不同,海顿斯坦的诗是抒情的。诗体不恪守韵律,有一种灵活的随笔风格,言简意赅,读来引人入胜。十几年的浪子生活,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和怀恋,这种感情由笔端一泻而就。同时,他的诗歌里还充满了尼采式的超人的孤独。 对灵魂的崇高和兴奋状态的偏爱,使他的诗歌中又充溢着宗教的虔诚。这些要素的奇特结合,是海顿斯坦的诗具有怀古和憧憬的独特风格。 《无名者与不朽者》中那古老神庙的建造者和他年轻娇嗔的妻子远离家乡为人类创造着不朽在作家看来他们乃是我的同志兄弟在《民族》中诗人旨在唤起民众的爱国激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瑞典全盛时期的缅怀和重整旗鼓的信心战迹已成为传奇但你的子孙仍手握手心连心再一次立下那古老的誓言。衡量自由的标准不是那一袋袋黄金战斗之盾才是衡量爱国者的尺度。海顿斯坦的诗既是怀旧的深沉的又是欢乐的开朗的他对自然的歌咏也洋溢着对至善至美的抒怀夏天明亮的夜晚······在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朦胧隐约出现了一座天堂。 海顿斯坦诗选:魏尔纳海顿斯坦姆(又译卡尔古斯塔夫维尔纳冯海登斯坦,1859年7月6日-1940年5月20日),瑞典诗人、小说家,1912年成为瑞典学院院士,1916年为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V&;;,18年)。 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爱国热情。他的大部分作品的激情描绘瑞典性格,生活和传统,往往是从一个明确的爱国观点。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画研究学院的斯德哥尔摩,但很快离开前往朗在欧洲,非洲和东欧国家。《西游记:在漂移年,18年》是一家集诗的启发,他的经验在东部旅行,并标志着一个放弃的自然优势然后在瑞典文学。 他的爱是美丽也显示了小说汉斯蚁(1892年)。《诗》,(1895年)和《查尔斯男性》,2第一卷和第二卷。,1897年至1898年),历史的小说,显示了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激情。这两卷《树》(1905至07年)的启发,史诗般的故事情节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在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