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丽萍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0:47
|本章字节:6912字
王丽萍
初秋的上海,点点凉意。喜欢看树叶铺在路上的感觉,觉得自己试着踩上去,会发出“咕叽”的声响……若干年前,好像也经历,好像也如此。
一部剧,被反反复复说起,说明它经得起,又说明大家记得住。就这一点,也是需要感恩的。电视剧是团队合作的结果,除了要感谢导演、演员,也要感谢遇上了好的机会、好的时代。
现在回想当年写作的点点滴滴,真心觉得那时的我毫无杂念,只是喜欢。喜欢到特别单纯,喜欢到独自一人安安静静地写字,终年无休。
记得2011年,我带着《媳妇的美好时代》到韩国,参加“亚洲编剧大会”。韩国的编剧问我:“一个女编剧创作的旺盛期会有多久?”我答:“我不知道,因为女性的坚韧和毅力,很难给她未来的创作定格——也许,能写一辈子呢!”
我现在依旧写着,每天四小时,甚至更多。细细想来,还是因为喜欢。做喜欢的事儿,安静地写,如果能给大家带来愉悦和快乐,这几乎是一个编剧的美好时刻了!
一、关于“媳妇”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创作于2007年到2008年,2009年2月开机,5月关机,当年11月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2010年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在北京卫视播出期间,平均收视率为1091%,最高单集收视率为165%。媒体说:“它创下当年北京卫视电视剧平均收视率最高、单集收视率最高的好成绩,成为近几年电视剧收视的奇迹。”
这部剧的轰动是我没有想到的。一来,该剧不停地获奖;二来,不停地重播;三来,这部剧从导演到演员个个红火。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我国台湾地区播出时,收视也非常火爆。之后又被翻译成了日语在日本播出,很受好评。2011年,该剧被国家广电总局翻译成斯瓦西里语,作为第一部输出非洲的电视剧,在坦桑尼亚播出。2012年又在肯尼亚播出。2013年3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坦桑尼亚期间发表演讲时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也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习主席的这句话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媳妇的美好时代》真的迎来了美好的一切!
二、关于“原创”
我是2007年开始构想《媳妇的美好时代》的。
当初写这部戏前,我妈妈跟我说:“你就不能写点让人高兴的事儿?看着让人乐呵呵的,成不?”我把头点得啪哒啪哒的,可一想吧,喜剧还真难写。你说啊,要让人哭,你哗啦啦往死里编就得了,一上来,好家伙,先死一两人,再来个爱恨情仇,中间再突然爆个身世之谜,最后再来几段复仇和谋杀,悬念剧基本就这套路,可你信吗?
荧屏是被大化的,刀光剑影的挺吓人。另一方面,也可能跟我现阶段的感情有关,希望美美的、好好的、暖暖的。那,咱就细水长流,写点儿其乐融融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快乐的东西。
创作还是来自生活,写作过程中,也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影子。
我很早就把自己嫁掉了,初为人媳,懵懵懂懂。我的母亲教育我说:“你叫你婆婆为‘妈妈’,你就要在心里真的把她当成你妈妈。”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年的夏天,我房间的空调坏了,婆婆就说:“到我房间睡吧。”于是,我第一次跟我婆婆睡一张床。那个晚上,我一点都没有睡着,回想自己在母亲的身边,是倒头就睡的,没想到在婆婆的身边,却是一个翻身都不敢……第二天,婆婆眼圈也黑黑的,看得出也没睡踏实。这婆媳间,还是存在隔阂和障碍的。
因为不住在一起,我们婆媳间就特别客气,亲人一客气,就礼让起来,太过礼让,又很难亲近。所以,在一段时期,在一张饭桌上,婆婆给我夹个鸡腿,我一定会说句“谢谢”,而我在自己娘家,妈妈要是给我夹个菜什么的,我会对妈妈叫:“我不喜欢给我夹菜的!”
一个女人跟自己妈妈和跟自己婆婆,还是有区别的,但这个区别会在漫长的婚姻里,在共同的日子里,渐渐地褪去,然后变成扎扎实实的生活,平淡且真实,再慢慢汇成了温暖的亲情,此时此刻,婆婆和妈妈才真的合二为一了。
我真正感觉到自己跟婆婆的贴近,是我们两个人走路的时候,不是肩并肩,而是手拉手。特别是后来,她主动把手放在我的手心里的。我带她过马路或者散步时,她的手会一直紧紧地抓着我……没有什么比那一刻更让人感动,因为我们已经是母女了。
我自己的母亲,也有个厉害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奶奶。所以,记忆里,母亲关于自己跟婆婆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忍辱负重和低声下气的版本。特别是有个阶段,奶奶跟我们在杭州住,我妈妈干活,据说奶奶就一直跟在妈妈身后,妈妈哪里做得不好,奶奶就会立刻说她。当着孩子的面,妈妈是绝对不还嘴的……奶奶过世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去老家给奶奶上坟,妈妈哭得很厉害。听叔叔婶婶说,奶奶最后走的时候,一直夸妈妈是个能干、贤惠的媳妇。
我大哥的妻子,也就是我的嫂子,一开始跟我妈妈也挺较劲的,如果要说为什么,就是俩人个性都太强了。我嫂子是警察,又是干部家出来的女孩子,很骄傲,看人下巴都是扬着的。我妈妈曾经背后指指点点这个媳妇:“介傲慢!你看好了,单位里肯定搞不好人际关系!”我嫂子对我这个小姑也暗示:“过年外婆给孩子的压岁钱很重的。”我硬憋着没问妈妈给了多少压岁钱。
而当妈妈晚年的时候,每当我回家时,妈妈会掸开自己的棉布衬衫给我看,“你嫂子给我去做的。”再拿出过冬用的棉鞋说:“这也是你嫂子买的。”漫长的时间里,能让婆婆媳妇变成世上最亲的母女,这婆婆一定也是做得好的,媳妇儿更是要做得到位的。亲情的建立,一定是互相关怀,你给我多少,我回报多少,一定是彼此付出的。单一的爱,是持续不了很久的。爱情如此,亲情也如此。
写这个戏的过程中,还有不断进入的故事,让我停不下来。特别是“一个媳妇俩婆婆”的版本,生活中很多。记得有一次开会,遇见“上影”的老师,也说起他最近参加婚礼的尴尬。俩孩子很相爱,可俩家庭特复杂,俩公公俩婆婆,婚礼上谁上台代表家长致辞?几方家长相持不下,最后,只好请了一个几方家长都认同的老师代表家长说话。可见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例子。所以也有了剧中毛豆豆有俩公公俩婆婆的戏剧结构。
写这个戏的时候,我特别安静,也真的没有杂念,只是一心一意地写作。期间,我至今都认为自己如果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没有跟任何公司或个人签约。我不想被约束了,想自由自在地创作。所以我几乎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听从内心的召唤,一点点地写。从2007年一直写到2008年,到了2009年的年初还在修改,直到开机前。
当我写到第27集的时候(全剧剧本30集),我自己去找投资商。
那次,在北京,遇见了后来成为上市公司的华录百纳公司的总经理刘德宏。
第一次见刘总,是在2008年的6月。他不多话,我们在一间很冷的餐厅吃饭,他问我写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媳妇的美好时代》,当时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后来才知道他有高血压)。我以为他被打动了,我觉得一个投资人也好,制片人也好,能被一个剧打动就一定能做好那个剧。
然后刘总开始找导演、找演员。其实在海清之前还找过不少国内的演员……后来的后来,这些演员看见我说:“我多么后悔当初没有接《媳妇的美好时代》啊!”
三、关于“团队”
我很感谢导演刘江。
他当时接这个剧的时候,刚刚有了儿子,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温暖和柔情,加上之前他导演了不少好剧:《局中局》、《岁月》和电影《即日启程》。他的创作、热情和精力都在最好的时期。我想说的是,我们都在最好的时候相遇,大家内心干干净净地创作、拍摄,这对整个剧的最后成功,至关重要。
海清、海波先不说了,特别是海清,那会儿她已经红了。不过“毛豆豆”也给海清加分很多,大家开始叫她“国民媳妇”,网上很多人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娶妻当娶毛豆豆!”而黄海波之前的很多剧,都以历史片和枪战片居多,他演“余味”成功转型,让人喊出了“嫁人就要嫁余味”的口号,加上片中的台词“吃毛豆有余味”,更让两位演员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