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克隆人的诞生(2)

作者:陆杨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0:49

|

本章字节:6408字

“罗伦凯”们毕竟是凤毛麟角,“克隆人”大都沦为实用主义者的工具。除了上面提到,作为器官移植的启万,“克隆人”的梦魇还在继续上演,如电影《月球》中,克隆人被当做免费劳动力,克隆杀手也由此诞生。


类似于大自然和人的关系,如果过于掠夺侵占,大自然将会疯狂地报复一样。“克隆人”以应用存在,被残酷对待,当然不会甘心。电影《银翼杀手》中,克隆人反咬一口,与人展开恶斗;电影《弗兰肯斯坦》,科学狂人弄巧成拙,复制出的不是人,而是怪物;《第六日》中,克隆人反攻人类,准备取而代之接替整个世界。


人类自身也因克隆人惹上麻烦,如《丈夫一箩筐》,克隆引发了家庭矛盾,《克隆之城》中,托马斯竟然爱上了克隆女儿曼诺。


“克隆人”的动态,犹如星星之火,随时准备点燃着世人炙热的敏感神经。尽管克隆人的优和劣还不能被事实验证,但文学和影视却是克隆人充分演绎的舞台,人类也能从虚幻预见真实,对克隆人有较为客观明确的态度。


态度归态度,好奇心仍需要满足。是的,纵然克隆人还不会变为现实。但“克隆人”究竟如何诞生的?总得需要技术和经过程序吧?难不成也像孙悟空也从石头里蹦出来吧!


请下一节,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2《阿凡达》——克隆出全新的生命


电影中文名:阿凡达


原名:avaar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上映时间:2009年


1997年12月18号《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创造了世界票房最高记录,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给影迷的一次惊喜。相隔整整十四年后,这位金牌导演以科幻巨献《阿凡达》再次刷新了迄今为止的票房收入,也是全球影视票房最快超过十亿美元的大片。《泰晤士报》也曾评论说“没有任何电影事件能够超过《阿凡达》”。


故事梗概


公元2154年,地球资源面临枯竭,为了寻找新的资源,地球矿业公司的星际舰队远征太空。


潘多拉行星,一颗资源丰富的星球,而且有一种其他地方都没有的矿物元素,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然而潘多拉星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上面的空气对人类而言是致命的,必须佩戴空气过滤面罩才能生存;而且野兽丛生,植物灵异,都是凶猛的掠食者,极度危险。生存危机驱使人类愿不惜一切代价,掠夺宝贵的资源。


奇异的环境造就了与之匹配的种族:身形与人相似的纳威人,身高约3米,有本土语言。拓荒者的侵入让纳威族极度反感,更不喜欢人类用机器破坏这个美丽的星球,因此对地球的采伐者有天生的恐惧和排斥心理,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园。


为了得到潘多拉的资源,人类采用了另一种方法——科学家们用克隆技术将人类的dna和纳威人的dna结合起来,制造出一个外观与纳威人毫无差别的克隆体——“阿凡达”。而且,提供dna的人类可以与对应的阿凡达进行脑神经远程连接,这样,受到训练后的人就可以远程控制相应的阿凡达。于是,人类操纵着阿凡达走进了纳威人的社会,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知识,最终再掠夺他们的资源。


主人公杰克是一名前海军陆战队员,操纵着自己的阿凡达成功地进入了纳威人的世界,并且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突破——杰克不仅成功地溶入了纳威人的生活,还与纳威族公主奈蒂莉日久生情。这个突破让地球矿业公司欣喜若狂——一旦掌握足够资料,能源开发指日可待,而深入“敌营”的杰克已在逐渐铺平道路。


在奈蒂莉的指点和帮助下,杰克学会了使用弓箭,远距离跳跃,如何与野生动物和睦相处等,最后度过重重危险,与一只大鸟成功结缔,正式被纳威族认可——大鸟是纳威人的坐骑,征服大鸟是纳威人地位的象征。潜移默化中,杰克的立场慢慢地发生了改变,他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和谐的潘多拉星球,同时也对人类野蛮掠夺他人资源的行为极度厌恶。


杰克的“怠工”自然逃不过矿业公司的眼睛,随着杰克的报告越来越空洞,公司高层最终决定,直接用武力赶赴纳威人,强行掠夺他们的矿产为了守护家园,纳威人与矿业公司的雇佣军展开了激战,杰克最终倒向了纳威人的一边,而海军陆战队员的特殊经历也让他对人类的弱点一清二楚,他组织纳威人巧妙地打击雇佣军的软肋,让地球雇佣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也让矿业集团最终取消了在潘多拉星球采矿的计划。


最终,杰克留在了潘多拉星球,并成了纳威人的领袖。


《阿凡达》中的克隆技术不是要克隆人类,也不是克隆纳威人,而是克隆出一种全新的生命,这不同于通常概念下的克隆,而是一种特别的克隆——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技术大约建立于70年代初期。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等人把一种猿猴病毒的dna与λ噬菌体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之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从此产生了基因克隆技术。1973年,科恩等人把一段外源dna片段与质粒dna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第一次完整地建立起了基因克隆体系。


一般来说,基因克隆技术是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同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在体外进行人工连接,构建成新的重组dna,然后送入受体生物中去培养,从而产生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新组合。这种技术可以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在体外进行特异切割,重新连接,组装成一个新的杂合dna分子。在此基础上,这个杂合分子能够在一定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分子,此过程叫基因克隆。


看完了《阿凡达》后,相信每一个观众都幻想着自己也拥有一个这样的“化身”,可以骑着巨大的战龙自由地在天空翱翔。然而,遗憾的是,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但如果你想要的只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数字替身”,或者说是“数字阿凡达”,或许很快就能实现了。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格雷斯顿有两个大脑,一个是生物人脑,另一个是数字复制品。在格雷斯顿死后,科学家将数字复制品抑制到她的人形机体中,虽然是另一个格雷斯顿,但却把她从“墓穴”中拯救过来了。


这个场景会成为现实吗?


尽管高智能的克隆机器人前景并不明朗,但目前已有部分公司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首要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数字表示,它可以长期存在,即使是自己的身体已经腐烂。这种数字化的“双胞胎”,可以给自己的重孙讲授知识,告诉他们自己的祖宗长什么样子。


美国大学的生命学家迈尔(nickmayer)说:“如果人们能够把自己上传为数字形式,那就可以永生了,这确实是一种避免死亡的方法”。


目前,生命学正在依靠一系列的个性测试,上传个人的信息,例如照片、视频和通信。迈尔说,这种实验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制造一个像自己的“阿凡达”,长相类似、说话类似,而且知道自己一生之中的所有事。


可能“阿凡达”最终长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行为。伊利罗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实验后发现,人的特质动作,比原型图像重要的多。比如说人们是如何皱眉的,如何摆弄头部的。


下一步挑战就是制造像人一样的“阿凡达”,当原型的行为与机器人进行对话时,软件可分析对话内容,做出应答。


通过把自己的一切变成数字,待到死后同步到自己的“阿凡达”上,自己就“重生”了,这是这项技术的核心。这只是运用的克隆的原理——克隆人其实只是一个行为举止像自己的人,而不是真正替身。或许某一天,人类真的可以研制出阿凡达永生技术,真正地实现不死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