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反思克隆人(2)

作者:陆杨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2:19

|

本章字节:7432字

回到住处的斯契潘诺夫仍穿梭在细节里,思考是否忽略到了哪些地方。此刻夜空高旷,突然一颗流星从窗前闪过,斯契潘诺夫幡然醒悟:何不疑的确把婴儿调了包,并以极为巧妙的方法在众目睽睽下带出2号,问题就在何不疑过早发福的肚子上。原来何不疑并无大肚子,只是为了等着一天,他几年前就特制了足以乱真的“肚套”,并使2号的员工司空见惯;今天何不疑把假死的类人婴儿放在高茶几上,在瞬间与早备好的死婴调了包;假死婴儿通过某个秘密管道送到卫生间;何不疑借小解取出肚套内的填充物,把婴儿放进去。于是“十斗儿”就被何不疑挺着假肚子堂而皇之地带出了2号。至于那么竹篓不过是分散众人注意力的道具而已,而他妻子分娩生子的消息也是杜撰的,根本就没有怀孕。


何不疑实在是天才,充分利用“男人肚子里不会有孩子”的事实。斯契潘诺夫佩服何不疑的智力和勇气,作为2号老总,竟敢为了对“儿子”的深爱策划若干年,背叛2号,背叛人类。斯契潘诺夫思考之后,决定让这则惊天动地的消息烂在肚子内。至于唯一逃出的带自然指纹的类人能否在人类防御线上捅出打动,他并不在意,因为他是政治中立者,既不为类人鸣冤叫屈,也不反对他们;而是让上帝作为裁决者。


斯契潘诺夫郑重地做下了一件事情——用碳素墨水将分析过程详细地记载在一个日记本上。他忖度着,也许等类人婴儿长大结婚时,他将会将这本日记作为贺礼。


在《盗火》这篇中,王晋康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巨大的人造子宫——2号基地。而现实中,“人造子宫”已经实现了。


人造子宫给人最大的期待在于“体外生殖”,让胚胎完完全全地在体外的仿子宫环境下成长。但目前由于法律及技术的限制,科学家们的研究离这一步还相差很远。目前科学界正在研制中的人造子宫共分两种:一种是在体外制造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工子宫,其中的子宫内壁、羊水等都是与母体子宫相同;另一种则是“培养皿”形式的子宫,即在培养皿注入羊水,用一套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胚胎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协会的藤井照雄教授就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造子宫”方面。由于日本法律禁止进行此类试验,藤井与他的研究小组另辟蹊径,想到了用微型“人造子宫”培育受精卵。由于受精卵在传统试管授精下的微液滴环境中成活率仍较低,他们的研究也颇具意义。但后来的研究很不顺利,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


在困难时刻,藤井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芯片实验室”。在生物学上“芯片实验室”又称“微全分析系统”,是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单位集成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技术。“芯片”上生物、化学反应都可以全自动化操作,这样“生产过程”将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藤井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芯片”的能量营养系统智能化。


这时藤井了解到一位国外同行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决他的困境,他就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教授马特·韦勒。在熟悉自动化控制的韦勒建议下,最终的微型人造子宫在外型上与芯片十分神似。它呈长方体,宽2毫米,高05毫米,中间圆形的凹槽是受精卵着床的地方,里面有子宫内膜。“芯片”剩下的部分用双层硅树脂平铺,四角的3个通道分别用来放入精子、卵子及营养液。单纯从自动化控制方面来讲,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系统。


接着他们便开始做动物实验。研究小组将芯片培养的胚胎植入母鼠体内,结果44%的发育为健康胎儿,而传统试管授精的胚胎发育到健康胎儿的成功率为40%。此次动物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之后藤井又和韦勒合作,多次对芯片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微调,“子宫芯片”对传统试管受精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又对山羊、兔子等动物进行了类似的实验,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对动物的多次试验,确认了这种技术没有副作用后,藤井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功把这种子宫芯片植入人体,到目前胚胎发育良好。


对处在现实世界的人类来说,“流水线式生产婴儿”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名妇女因子宫畸形或被切除等原因而不能当妈妈,更多的女性则想省去“十月怀胎”的痛苦,“人工子宫”将给她们带去希望。


2《伊俄卡斯达》——母子结婚的悲剧


名:伊俄卡斯达


作者:赵海虹


发表时间:1999年3月


“16年前,刚满24岁的梅拉妮研究生毕业,留在n国某名牌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作。院长加里很照顾她,让她参加了‘如何克隆动物真挚高级动物’的研究课题……”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主人公俄狄浦斯出生时,因神示他将弑父娶母而被弃山崖,后为牧人所救,流浪为生。途中他为自卫杀死了他真正的生父——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后来又因破解了人面狮身像斯芬克司的谜语而被拥为该城的新王,娶了先王的寡妻伊俄卡斯达,没想到她就是自己的生母。最后真相大白,俄狄浦斯刺瞎双目,流浪于荒野,与自己的儿子结婚生子的伊俄卡斯达悬梁自尽。


自此,俄狄浦斯就成了弑父娶母的代名词,伊俄卡斯达则被赋予“乱伦嫁子”的典型悲剧人物。


在赵海虹的《伊俄卡斯达》中,主人公梅拉妮·欧辛也重蹈覆辙,亲手酿造自己“伊尔卡斯达”的形象。与伊俄卡斯达的无意铸成悲剧相比,梅拉妮则是清晰事情来龙去脉后,却有意而为之,最终也难以从伦理道德中解脱出来,便选择了伊俄卡斯达的结局。


作者赵海虹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浙江大学,被誉为中国科幻界的公主。在1999年度揭晓的中国科幻银河奖中,《伊俄卡斯达》以最多的读者票获取特等奖,赵海虹是首位获取银河奖头把交椅的女作者。


故事梗概


16年前,刚满24岁的梅拉妮研究生毕业,留在n国某名牌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作。院长加里很照顾她,让她参加了“如何克隆动物真挚高级动物”的研究课题。虽然克隆羊多利尚未出世,但“克隆”的研究已在世界许多科研机构悄悄地进行。


偶然机会,梅拉妮受朋友洛克邀请带着轻便设备,乘坐大西洋“恐龙号”海洋考察船,来到大西洋南面的无名小岛上。洛克是船长兼探险家,与他相伴还有两位探险痴迷者,三人虽年龄差距很大,生活经历各异,却为海洋探险着迷人的事业拴在了一起。


在一次海底考查中,洛克到了一个海底“密林”,在密林深处,赫然挺立着一座银光闪闪的奇特的半圆形建筑,是一座沉入海底的国家;更让她吃惊还在后面,走进圆形大厅,无数棺材形状的机器呈环形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机器上半部是透明的,里面躺着一具赤裸裸的躯体,身体构造与人类一摸一样,准确地说,比人更漂亮——上身较短,腿和手臂较长,身材比例近乎完美。


这里也许是史前人类的“冬眠基地”,人们因为各种不同的理由来到这里,进入能延缓新陈代谢速度的冬眠机,希望多年以后在设定的时间被重新唤醒。然而,基地里的“冬眠者”却没有想到,在他们睡着的时候,这片大陆整个地沉入了大西洋,没有人来唤醒他们,他们只能这样一直沉睡下去。


看着沉睡多年的人们,梅拉妮眼含热泪,不停地抚摸着周围的棺形机器。对她来说,洛克发现的东西实在太珍贵了,这是她千载难逢的研究机会。几年来,洛克一直苦苦追求她,梅拉妮却无法说服自己爱上他,可面前棺内的人物却在顷刻间融化了她的芳心,这是任何甜言蜜语和珠宝首饰都达不到的。


突然,海底火山爆发,梅拉妮不愿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稀世之宝就此永远消失,开始拼命地抢救这里的东西,但能抢救走的,也只是一具尸体。


在逃亡的过程中,梅拉妮意识到,由于冬眠机的特殊功能,长眠不起的史前人身上仍然有可能存在活着的细胞,而现在院里正进行克隆课题研究,如果有活细胞就可能克隆出史前人来。而且,她内心还悄悄萌生了另一个念头:采样时她留意到“冬眠机”里躺着的是一具男性的躯体。为什么五万年前没有走,为什么等了整整五百个世纪?这一切,仿佛都是要等着,等着与自己相逢,等着让自己唤醒他。的确,用克隆技术可以帮助他重新醒来。


即使出于崇高的科学目的,克隆“人”也定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离经叛道的行为。所以在证实史前人的采样中确实还保存着活体细胞后,克隆史前人的实验只有梅拉妮与家里院长之间秘密进行。梅拉妮对科学的崇拜几乎触及到了她的底线——细胞在试管内培养后,梅拉妮自愿承担“养育”史前人的重任,即将具备是史前人全部基因的细胞,注入到她的子宫内,由她“代生”。


当时梅拉妮还是未出嫁的姑娘,却突然间要生一个孩子,这也许是一位女性为科学做出的最大牺牲了。起初,梅拉妮被外界未婚先育的压力和“睡眠基地”消失而耿耿于怀,可一想到腹内逐渐长大的肉团,自我献身的悲壮感也就荡然无存了,只剩下对蠕动生命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