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圣荣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6
|本章字节:11980字
美国窃听欧盟事件曝光后,当天的《纽约时报》没有任何美国官方对此作出解释,各界冷淡的反应,使得欧美之间的鸿沟再度加深。6月30日,法国驻美国大使馆与美国国务院进行正式会晤,要求美国对此事件作出解释。法国官员法比尤斯说,欧洲人不能接受美国针对盟友国家进行间谍活动。而法国司法部长则直接尖锐地说这是一种“卑鄙无耻的行为”,是将欧盟看作敌人的表现。法国总统奥朗德目前正在访问英国,但是他也立即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对欧盟的监控要立即停止,并给出解释,他说:“我们无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谈判或交易。”
法国社会党负责国际事务的秘书长康巴德利斯则要求停止欧盟和美国即将进行的自由贸易谈判,而且他还说,美国必须给欧洲一个解释,若是不了了之,以后欧洲将被人看不起。
法国民主同盟主席弗朗索瓦·贝鲁要求立刻停止与美国的自由贸易谈判,欧洲议会应当质询奥巴马,并对美国进行制裁。
法国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让·弗朗索瓦·高备周认为此次事件非常严重,在这美国与欧洲自由贸易谈判的时候,极度影响美欧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公众的隐私防范,还必须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公开审判。
其实对于美国监听欧盟一事,世人虽感到震惊,但这种事情并不稀有。之所以反应如此之大,一是因为欧洲国家一直以美国的盟友自居,认为盟友之间应当相互信任的,不应该被监视。但是欧洲人忘了一点,有着国家利益存在的盟友,并不见得真的是值得信任的。所有行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来进行的。二是因为欧洲人比美国人更重视个人权利的保护。虽然美国一直打着“人权”的旗号在插手世界各地自己认为的“人权”事件,但是不见得美国人真的有多么重视人权。
美国对于此次“棱镜门”事件并没有否认。美国对于此次的解释只能把维护国家安全拿出来当作挡箭牌,并一再强调这样的情报监控活动并不针对欧洲,只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而且都是符合美国法律,不违反美国法律的。
法国甚至对斯诺登抛出了橄榄枝,为他提供政治避难,以向美国表明欧洲国家并不是只依附于美国存在,他们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对美国提出警示,盟友是不能够随意羞辱的。
“棱镜门”不仅曝光了美国政府的窃听计划,同时,世界知名的网络公司也被爆出参与了此次的计划,以致这些参与“棱镜计划”的网络公司成为了各个国家警惕的对象。
2012年3月,谷歌抛弃60多项不同的隐私政策,将它们融合为一项:如果用户在某一产品中提交了个人数据,那么谷歌的其他所有产品也可以调用这些数据。这就意味着gmail、google、youube、谷歌搜索以及谷歌旗下的所有产品可以使用谷歌旗下任何一个产品下所获得的数据,这些产品之间的隔阂将会消失。而且,用户没有任何方法选择退出。
“棱镜门”出现后,6月20日,法国率先在欧洲对谷歌发起了攻势。法国cnll(即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要求这一美国互联网巨头修改其收集用户数据的隐私政策。cnll表示,谷歌的隐私政策已经违反了法国法律,限谷歌在三个月内对此隐私政策进行修改,否则,将对谷歌处以高达15万欧元(约12185万人民币)的罚款;若是谷歌继续拒绝修改,谷歌将会被处以30万欧元(约24331万人民币)的罚款;若是到了7月底谷歌仍然无动于衷,欧盟数据保护的成员国政府将会强制谷歌执行。除法国外的其他欧盟国家也对谷歌提出了类似要求,谷歌将可能会面临上百万欧元的巨额罚款。
同日,英国《卫报》又报道了谷歌首席法律顾问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的话,他说,谷歌是国安局的同谋,谷歌也是在看了媒体的报道之后才知道“棱镜计划”的存在的,将60多项隐私政策合为一项的目的仅仅是“创造一个真正简单的用户体验”,方便用户。当然,这样的辩解很难让人相信。甚至有网友调侃:奥巴马说他是看了谷歌才知道有“棱镜计划”的。而也有网友戏言:谷歌因为受不了中国的网络监控离开中国市场,那这次是否也应该坚守自己的价值观,退出美国市场?目前,谷歌仍然面临着与欧盟对簿公堂或者修改隐私政策的选择。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法国在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的“棱镜计划”时,《世界报》又有爆料说,法国对外安全局也一直都在大规模地搜集国民的电脑、电话、短信等数据,和通过facebook、google等互联网的各种记录及邮件里的个人信息。这与美国的“棱镜计划”毫无差别。
这些数据都会被储存在对外安全局的总部,并且会被储存很多年。储存数据的电脑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被监控人的身份、地址,以及何时何地与谁联系过都能一清二楚。而且,法国的其他情报机构都可以获得并利用这些数据。
这样一个时机被爆“棱镜门”事件,法国奥朗德政府无疑十分的尴尬。之前还在强烈地抨击美国的窃听事件,随后自己就被爆出同样使用网络监听公众。法国窃听事件披露后,法国政府的情报部门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否认,他们都否认这个数据库的存在。而执行窃听事件的主角,法国对外安全局以及打击金融犯罪大队也拒绝对此作出评论。
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法国官员出来解释这件事情,法国总统奥朗德也一直保持沉默。法国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会——法国最大的信息安全机构则发表声明,公然指出法国情报机构的做法违反了法国的法律。法国法律规定,若想要收集威胁国家安全和恐怖袭击的相关情报,必须在总理的特许之下,才算是合法范围内的监听。而对外安全局搜集的情报,其他机构都可以获得或利用,这就已经超出了法律所规定的范畴。当然,法国情报机构也是利用法律的漏洞,把自己圈入合法范围内来搜集公民信息的。
此外,法国并不是唯一被爆出从事与“棱镜计划”类似的秘密间谍活动的。英国当局一个“empora”的监听计划也被斯诺登曝光,这个计划范围更大,它主要是对全球内的重要网络进行监控。
法国和美国的关系较为复杂,是一种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既是朋友,又是敌人。美国独立战争时,法国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但法国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对付法国的宿敌——英国。此后,美法两国一直保持盟友关系。二战后,法国虽然说属于战胜国一方,但它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却一落千丈。它曾经彻底沦陷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是美国解放了法国,法国因此对美国还是存有感激之心的。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欧洲,欧洲各国因受战争重创,急需复苏本国经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正符合他们的需求,即便是心高气傲的法国也不例外,沦为了美国的“小跟班”。
这种境况直到戴高乐出任总统的时候才出现改变。戴高乐不满意欧洲各国对美国曲意逢迎,于是便在他上任后采用了强硬的外交政策。他提倡法国独立,要力争大国地位,不再依附于美国,对美国要保持国家的独立。甚至以推出“北约”来表达他独立的决心。因此,法国对于美国是既独立又联盟。美国对于法国的这一系列政策当然是反对的,并且法国人曾说要建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人的欧洲”,这对于想要控制欧洲的美国来说是极不利的。因此,美国要遏制法国势力的扩展,防止欧洲脱离他的控制。这样,美国就要时刻监视欧洲几个大国的动态,以达到他控制欧洲的目的。
4英国与美国合作窃听项目,其严密程度或更胜一筹
在斯诺登公布的资料中,美国将合作方分为三等,对第三等合作方进行严密的监视。而英国作为美国的第二合作方,不在美国的监视范围内。
即便如此,英国也照样被斯诺登所揭露的窃听风暴所波及。6月16日,根据斯诺登提供的多份机密文件,英国《卫报》报道,2009年20国峰会在伦敦举行时,英国情报机构监听了许多国家政府代表团的通信。并且,英国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对各国代表团进行监控,比如,在峰会举行会场附近的咖啡馆的电脑中使用拦截程序拦截各国代表所发出的信息,或者使用键盘记录软件记录下他们所写下的信息,或者侵入代表团成员的手机以获取信息,这些信息被输送到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期间由45位网络专业人员分析电话记录。土耳其的财政部长及其党内的15人已经证实遭到英国的监听。而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4月1日刚刚抵达伦敦时,就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并且美国的情报人员还监听了在峰会会议上梅德韦杰夫给莫斯科打的一通电话。在这次峰会中,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相互合作,互享信息。
此消息被爆出的时机,正值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会谈数小时后达成共识,建立互信。而第二天,即6月17日,美俄双方将在英国北爱尔兰举行的八国峰会中进行会晤,可想而知,奥巴马必将尴尬不已。
英国不仅仅只监听了这一次会议,它还运用各种手段监听了多次国际会议。例如,2009年,英国不仅监听了来访伦敦的代表团,还在英联邦首脑会议上监听了其他国家的代表团。而通过搜集密码,还能够与信息接收者同时信息或者在他之前信息。此外,通过提取键盘记录,即便会议结束,也能够获得信息。英国的多个情报部门都参与了这些监听活动。
消息一经爆出,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前任英国首相布朗。《卫报》称,所有的监听行动都受到最高领导人的授意,而由情报部门搜集而来的情报将给英国的各个部门的大臣们。斯诺登还提供了另一项证据,美国国家安全局与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共享的一份文件。虽然这份文件没有直接表明英国高层是否知晓情况,但是众人猜测,政府高层对英国政府通信部门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合作一事十有八九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6月21日,《卫报》又公布了部分斯诺登提供的文档,该文档显示英国间谍机构政府通信总部(简称“gchq”)和美国国家安全局(简称“nsa”)在共同参与执行一项名为empora的项目。据说,gchq内部有一条能够连接全球运营商的光纤线路,每天都会收集海量的数据。gchq将这些收集到的世界各地的通信数据保存起来,与nsa分享,并且两个情报机构的分析师会在一个月之内分析完这些数据,供两国情报机构使用。也就是说,英美两国的情报机构通过对电话、邮件、网络数据的监控,在监视着全球人的信息。斯诺登说,英国甚至比美国监视得更严密。
英美关系是十分特殊的,从起源看,英美之间甚至有血缘关系。美国未独立前,一直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尤其是英国。所以,美国与英国在文化上可谓同宗同源。
1775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一年后,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诞生。1783年,英国被迫同意美国独立,美国获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原属的殖民地独立,英国自然而然地将美国当作了敌人。英国,作为当时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对于美国,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不屑,而且它也不认为美国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同样的,美国对英国也没有好感。因此,在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与美国一直处于斗争当中。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让英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扭转。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此时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曾经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它仍然保持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真正彻底改变英美关系的是“二战”。“二战”时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二战”中,英美为了打败法西斯,结成同盟,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关系十分密切。这样的合作关系,为以后美英两国的特殊关系建立了基础。欧洲国家遭受战争重创,英国也不例外。英国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而美国因处于北美洲,远离欧亚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美国依靠战争,再次获益,迅速崛起。
遭受“二战”重创的英国依然想维持他的世界大国的地位,与美苏平起平坐,但是它的力量显然不够。英国想要联合西欧的力量,奈何经济危机使英国陷入困境,以致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美国扶持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加剧了英国对于美国的依赖。冷战来临,英国认识到与美苏平起平坐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因此,联合美国,实行欧美联合来对抗苏联。英国把美国拉进西方联盟,起初是想要增加自己欧洲盟主的地位,却不想美国也利用了此次时机,掌握了欧洲的主导权。虽然英国的目的没有达成,但是,因为对于苏联的防务与美国持共同看法,所以英美的特殊关系,得以继续下去。
早在战争时期,英美两国总统丘吉尔和罗斯福就认识到,英美两国的联合对维持世界现状和未来政治经济走向有着重要作用。而同宗同源的文化基础,使得两国在一些问题的认知上保持一致。
70年代后,英国加入欧共体,虽然与美国关系有一些变化,英美联合行动减少,但是,英美两国都把控制国际秩序和维护国际利益,控制第三世界关键地区的资源作为外交的基础和目的,并且所实施的政策也类似。这样的共同利益关系,为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英美关系很密切,英国仍然是美国最可靠的盟友。直到今天,英美两国政府仍然认同双方的特殊关系。
其实,不管各个国家的历史关系如何,每个国家的行为出发点都是基于本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之所以英法美徳四国都被爆出有窃听事件,无非是因为各国的政府都想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英美能成为最亲密的盟友,无非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
之后,斯诺登又通过澳大利亚《时代报》爆料,那些没有被美国监视的另外三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是美国监视全球活动的帮手,尤其是澳大利亚,在监视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澳大利亚至少有4个情报机构帮助美国搜集情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与美国构成了“五眼”情报联盟。
斯诺登还在巴西《环球报》和德国《明镜》周刊发布消息称,美国其实一直都与西方盟友保持着密切的情报合作关系,而且美国和他的盟友的情报机构分布于全球。与美国合作的其他国家情报机构为了避免秘密曝光之后的麻烦和政治人物的责任,从来不会过问美国是如何取得情报的。而美国被爆出“棱镜门”事件后,欧洲诸国却对美国的监听计划表达着他们的不满。
随着越来越多的爆料出来,孰是孰非,公众已经无从得知了。就像时事评论员阮次山所说的那样,监听计划每个国家都有,只是这有点像皇帝的新装,大家都明白,只是都不说破而已。一旦被说破,各国纷纷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只好指责美国,向公众表示他们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