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适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9:25
|本章字节:11358字
不净观为印度宗教的一个发明;其说有粗有细,粗者略如上说;细者分析人身一切骨节,筋脉,九十九万毛孔,每一毛孔内八万侵食细虫,——这样分析,不是为生理及医学,乃是要人了知人身不净,“生死内外,都是不净。”《禅经》云:
五欲亦五坏,随病而对治;相对真实相,修行正观察。“色变”若“离散”,“威仪容止灭”,“羸朽”及“磨碎”,是名五种坏。此则自身中,无量诸境界:修行正忆念,悉能得自在。
不净观有时发生厌患,便可用“净观”对治,使人于不净中看出净相,“除肉观骨”,“白骨流光出”,以至于“种种微妙色”,“处处庄严现”。
《禅经》说:
佛说不净念,一切诸种子。世尊说贪欲,利入深无底,正受对治药,当修厌离想。一切余烦恼,悉能须臾治。【卷三,十一】
次说慈心法门。《修行道地经》云:
修行道地建大弘慈,当何行之?
设修行者在于暑热,求处清凉,然后安隐;在冰寒处,求至温暖,然后安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如行远路疲极困甚而得乘车,然后安隐,……执心不乱,所可爱敬,亲亲恩爱,父母兄弟妻子亲属朋友知识皆令安隐;一切众生诸苦恼者,亦复如我身得安隐;十方人民,悉令度脱,身心得安。欲使二亲宗族中外悉得安隐。次念凡人等加以慈。普及怨家,无差特心,皆令得度,如我身安。【第六】
此经在别处【第八】说慈有四品:
一曰父母宗亲,二曰中间之人无大亲疏;三曰凡人众庶;四曰护于怨家,仁心具足。
《修行道地经》有“忍辱”及“弃加恶”二品,与“慈心法门”有关,附录于此:
设使有人挝骂行者,尔时修道当作是观:所可骂詈,但有音声,谛惟计之,皆为空无,适起即灭。譬如文字,其名各异,一一计字,无有骂声。……譬如夷狄异音之人虽来骂我,譬如风响,是声皆空。【忍辱品十三】
假使行者坐于寂定,人来挝捶,刀杖瓦石以加其身,当作是观:名色皆空,所捶可捶,悉无所有,本从何生?谁为瞋者?向何人怒?【弃加恶品十四】
次说思惟法门。思惟是观因缘。十二因缘之观省,分为三步:
若初习行,当教官:生缘老死,无明缘行: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已习行,当教言: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久习行,当教言: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思惟,不令外念。【《三昧经》上】
次说安那般那三昧法门,即数息门。安那【ana】是入息,般那【pana】是出息。亦译为安般。《三昧经》也分三步:
若初习行,当教言: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数一至十。
若已习行,当教言:数一至十,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
若久习行,数,随,止,观,转观清净。
《禅经》分“数,随,止,观”四步。上文第一步“数一至十”即是数。第二步“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即是“随,止”两步。第三步即是四步合修。罗叉与罗什皆以“止观”为一步,而以“还净”为最后一步。
数息甚易明,不须细说。
“随”者,《禅经》云:
内外出入息,去则心影随。……修行出入息,随到所起处。
原注云:出入息所起处同在脐。
随只是“念与息俱”,跟着气息,跟到他所到处。
“止”者,“止心一处”;《禅经》云:
安止极风处。
原注云:极上下风际。
风即是气息。
“观”者,《禅经》云:
修行止住已,种种观察风。
诸书说“观”,各有长处,不易合在一块。《修行道地经》云:
修行者已得相随,尔时当观;如牧牛者,住在一面,遥视牛食,行者若兹,从初数息,至后究竟,悉当观察。
此即是“止观”,近于《禅经》所谓“止”。《道地经》接着说:
修行者已成于观,当复还净;如守门者,坐于门上,观出入人,皆识知之;行者如是,系心鼻头,当观数息,知其出入。【二十三】
此即罗什所谓“转观清净”,即《禅经》所谓“观”。
《禅经》分“止观”二事甚明白。他说:
修行观若增,制之令以止。修行若止增,起之令从观。【第五】
又说:
出息入息时,正观无常相。息法次第生,展转更相因,乃至众缘合,起时不暂停;当知和合法,是性速朽灭,法从因缘起,性羸故无常;一切众缘力,是法乃得生,虚妄无坚固,速起而速灭……
修行如是观,此则决定念。譬如运行天,息变疾于彼。决定无常想,修行趣涅槃……
于息能觉了,具足众苦相。如是谛思惟,说名为决定。【第七】
《修行道地经》于《数息品》之外,也另有《观品》,也是以无常一念为主【第二十四】。《观品》列举“五十五事”,明“身则本无。”如云:
是身为聚沫,不可手捉;是身如海,不厌五欲;是身如江,归于渊海,趣老病死;是身如粪,明智所捐;是身如沙城,疾就磨灭,……
《观品》又云;
修行者当以四事观其无常;
一曰:所生一切万物皆归无常。二曰,其所兴者无有积聚。三曰,万物灭尽,亦不耗减。四曰,人物悉归败坏,亦不尽灭。
颂曰:
人物虽有生,不积聚,不灭,
亦不舍众形,虽没而不灭。
虽终相连续,皆从四因缘。
观万物如是,超越度终始。
佛教本重智慧,故“观”为极重要的一步。数息法门中所谓“观”,范围尚小,因息而推知万法无常,便不止“如守门人坐于门上观出入人”的观法了。
梵文samaha,译言止;vipasyana,译言观。《大乘义章》十曰:“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后来天台宗用“止”来包括数息法门的前三步,用“观”来指后一步,而推广“观”义,包括智慧思惟。天台宗又有“六妙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这是强分《道地经》四步为六步:还是“反本还源”,净是“体识本性清净”。
次说念佛法门。《三昧经》分三步:
若初习行,令往观佛像,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心眼观佛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如是不已,心不散乱,便得心眼见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
是时当更念佛初降神时震动天地,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小相;以至后来成正等觉,初转法轮,……得至涅槃,佛身如是,感发无量。专心念佛,不令外念……如是不乱,便得见一佛,二佛,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以心想故,皆得见之。既得见佛,当复念佛功德法身,无量大意,无崖底智,不可计德。……尔时复念……无量尽虚空界皆悉如是,……尔时惟观二事:虚空佛身及佛功德,更无异念,心得自在,意不驰散,得成念佛三昧。
念佛法门大概是晚出的。然而这里的念佛还与净土一派不全同。这也是可以注意的。
以上述五法门,完了。次说习禅的结果,所谓“四禅”的境界。
【1】初禅行者呵弃爱欲,灭断欲火,一心精勤信乐,令心精进,意不散乱,观欲心厌,除结恼尽,得初禅定【《三昧经》下】。初禅相有多种,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等,是为十功德。【辞典八o九】,
【2】二禅初禅得力于“思力”居多,如不净观,慈心观,念佛三昧皆是。此等名为“觉观”,“因善觉观,而生爱著”,故已得禅者,当除却觉观,始可入第二禅。《要解》云:
觉观恼乱,如人疲极安眠,众音恼乱。……觉观乱心,如风动水。……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于二禅。……以无觉观故,内心清净,如水澄净,无有风波,星月诸山悉皆照见。如是内心清净,故名贤圣默然。……定生喜乐,妙胜初禅。
【3】三禅二禅已除觉观,还有喜心。《要解》云:
得二禅大喜,喜心过差,心交着喜,生诸结使。以是故喜为烦恼之本。……喜是悦乐,甚为利益,滞着难舍。以是故,佛说,舍喜得入三禅。……复次,喜为粗乐,今欲舍粗乐而求细乐,故言离喜更入深定,求异定乐。……第三禅身受乐,世间最乐无有过者。
elio【1314】译喜为joy乐【sukham】为eass。
【4】四禅三禅舍了喜,还有乐在。第四禅就连乐也去了,《要解》云:
行者依于涅槃乐,能舍禅乐。……若比丘断乐断苦,先灭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第四禅名为真禅,余三禅者方便阶梯。是第四禅譬如山顶,余三禅定如上山道。是故第四禅佛说为不动处,……又名安隐调顺之处。譬如善御调马,随意所至。
《要解》云:
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随意易得;欲修四念处,修之则易;欲得四谛,疾得不难;欲得六通,求之亦易。
我们依此次第,说明禅法的功用。
什么叫做四无量心?
一者慈无量,二者悲无量,三者喜无量,四者舍无量。
兹无量心与前面说的慈心观略同。《禅经》第十四云:
……于一切众生超法饶益心,修三种慈: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舍除瞋碍,住仁爱心,随其所应,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与之,谓与种种法乐,修种种慈:先与在家乐,次与出家乐,次与禅定正受乐,次与菩提乐,次与寂灭乐。
《要解》云:
念一城众生,愿令得乐;如是一国土;一阎浮提,四天下,小千国土,三千大千国土,乃至十方恒河沙等无量无边众生,慈心遍复,皆愿得乐。
悲与慈有分别。《禅经》云:
饶益众生,说明慈心;除不饶益,说名悲心。……若先观众生受无量苦,起除不饶益心,然后见众生除不饶益;除不饶益已,受种种乐——非兴与乐也。是名悲心。
喜无量者,《禅经》云:
修行于慈境界,以……一切功德饶益众生;见一切众生得法乐已,其心欢喜……念言快哉,永使安乐。
舍无量者,《禅经》云:
谓平等清净,离苦乐相。
什么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又名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elio译为四种jrances
【1】空无边处,又名虚空处,又名初无色定,《要解》云:
……离一切色相,得入虚空处。
又云:
行者系心身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心在色,摄令在空,心转柔软。令身内虚空渐渐广大,自见色身如藕根孔。习之转利,见身尽空,无复有色。外色亦尔。内外虚空同为一空。是时心缘虚空,无量无边,便离色想,安隐快乐;如鸟在瓶,一瓶破得出,翱翔虚空,无所触碍。是名初无色定。
这段文章真是妙文,故全引之。
【2】识无边处,又名识处。《要解》云:
行者……知是心所想虚空斯诳虚妄,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既知其患,是虚空从识而有。谓识为真,但观于识,舍虚空缘。习于识观,渐见识相相续而生,如流水灯焰,未来、现在、过去识识相续,无边无量。……是名无边识处。
【3】无所有处。《要解》云:
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观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不住情,亦不住缘,亦不住中间:非有住处,非无住处:识相如是。……行者如是思惟已,得离识处。……虚空虚诳,识相亦尔。……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己,即入无所有处。
虚空处与无所有处有何差别?答曰,前者心想虚空为缘,此中心想无所有为缘。是为差别。
【4】非想非非想处。《要解》云:
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疮,如箭。无想地则是痴处。今寂灭微妙第一处,所谓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己,则离无所有处想地,则入非有想无想处。是中为有想,为无想?答曰,是中有想……此地中想微细不利,想用不了【想的作用不大明了】,故不名为想。
《要解》又谓无所有处属想,非想非非想处属行。五阴之中,“行”最难说。《俱舍论》云:“行名造作”;《大乘义章》三说“内心涉境”为行。这样看来,行是内心的造作。【menalconsruclon】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我们不用细说了。
五神通或六神通,皆是第四禅的效果。今举五神如下:
【1】神境通【巴利文iddhi】,又名如意通,又名变化神通。【2】大耳通。【3】他心通。【4】宿命通。【5】天眼通。
神境通又分四种:
【1】身飞虚空,如鸟飞行。【2】远能令近。【3】此灭彼出。【4】犹如意疾。
今试举《要解》说明飞行的一段,作一个例:
人身虽重,心力强,故身飞虚空。……若行住于第四禅,依四如意分,一心摄念观身,处处虚空如藕根孔,取身轻疾相,习之不已,身与心合,如铁与火合,灭身粗重相,但有轻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