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赛画

作者:紫式部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05

|

本章字节:4168字

在诸多的艺技中,冷泉天皇对绘画最感兴趣。他兴趣所致,自己也画得一手好画。梅壶女御[前斋宫住在梅壶院,因而称梅壶女御]擅长绘画,冷泉天皇自然向往,经常到她那里,彼此交流作画。梅壶女御作画,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时而靠桌搁笔沉思,显出一副深通此道的模样。那副可爱的姿态,令人倾倒。缘此,冷泉天皇更常来梅壶院,自然愈发宠幸她。弘徽殿女御之父权中纳言,本是个好胜逞能的人,闻知此消息,心中万分焦急,想道:“我女儿怎么可以输给别人呢。”于是,他召集众多优秀画家,给他们备好最上乘的纸张,叮嘱他们务必全力以赴地绘出无与伦比的画来。他认为“物语绘”最富情趣,最耐人寻味,于是极尽可能地挑选些饶有兴味又富情趣的题材让他们作画,并将这些画拿到弘徽殿女御处,呈皇上御览。


这些画都是精心绘制的上乘之作,皇上又临幸弘徽殿来赏画了。但是,弘徽殿女御不轻易就拿出来呈皇上御览,更不舍得让皇上拿去给梅壶女御看。因此,她珍惜地秘密收藏起来。源氏听闻此事,笑道:“权中纳言那好胜的孩子脾气,依然故我啊!”于是,向冷泉天皇奏道:“动辄密藏,不轻易呈上御览,以致圣心焦急,实在令人震惊。臣家藏有古画,都应取呈奉上来。”说罢,他返回二条院,打开收藏着新旧画幅的柜橱,与紫姬一起挑选。但凡新颖而又富有情趣的种种作品,都一一取出,归置齐整。只是描绘诸如《长恨歌》与王昭君的画,虽然饶有情趣,但故事情节不吉利,故今次不拟选出。源氏趁此机会,也打开珍藏着须磨、明石旅次日记绘画的箱子,以便让紫姬一睹这些画。


紫姬看过这些感人的画幅后,不由地埋怨源氏为何此前不早些给她看,遂吟歌曰:


“孤身留京守空闺,


莫若渔女入画中。


心中的不安,也得以慰藉啊!”源氏听了她的歌,对她不胜爱怜。


权中纳言听说源氏正在收集画幅,就更加别具匠心地将画轴、表皮、带子等装饰得格外精美。三月十日前后,天空晴朗,正是春光明媚惹人起兴的季节。宫中诸院每日闲来无事,就竞相收集书画,以此消磨时光。源氏心想:“同样是竞赛,何不扩大规模,让冷泉皇上能够更多地御览呢。”于是,他特别尽心地收集各种佳作,并送到梅壶女御宫中。


梅壶女御和弘徽殿女御各自都收集了为数不少的各种名画。“物语绘”内容丰富,构思细腻,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缘此,梅壶女御净是挑选古典物语的、饶有情趣的佳品。弘徽殿女御挑选的,则都是当今鲜见的、题材风雅的杰作。若论外表的新颖与华丽,弘徽殿女御选的,则是上上乘之作。侍侯皇上身边的女官,但凡略通此道者,对这些画无不如此这般地相互加以品评,这几乎已成为近日来的作业了。


藤壶母后进宫来,听见众女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时,就将她们分为左右双方;梅壶女御为左方;弘徽殿女御为右方,让彼此互相争论,各述各自的理由,藤壶母后听了颇感兴趣,她建议:“首先将左方所展示的物语鼻祖《竹取物语》中的老翁和右方所展出的《宇津保物语》中的俊荫这两卷画并列在一起,让双方争辩其长短优劣。但是,争来争去,最终还是无法决定谁优谁劣。


此时,恰巧源氏内大臣进宫,看见她们如此热烈地争论,觉得很有意思,说道:“同样是争论,就在皇上御前决胜负吧。”他预先也估计到可能会出现此种情况,所以起先不将特别优秀的作品拿出来,如今时机已到,就将须磨、明石二卷拿了出来,加入其中。权中纳言的用心,也不亚于源氏,他特地设置一间密室,令画家在室内作画,不让他人瞧见。朱雀院闻知此事,就将所藏佳作送给梅壶女御。在这些作品中,有描绘宫中全年举办各种仪式的画,皆是前代诸卓越画家所作,画得异彩纷呈,且饶有情趣。


赛画的日子决定了。虽然时间较仓促,但却操办得井井有条,颇具风雅的情趣。皇上宣召源氏内大臣和权中纳言上殿。左右双方所展出的画,都各有千秋,精妙绝伦,一时甚难断定优劣。评判尚难裁断胜负之际,天色已擦黑。赛画到了最后一轮,左方展出须磨画卷,权中纳言看了,不禁心惊肉跳。右方当然也早有准备,精心挑选最优秀的画作,作为压轴作品展现了出来。无奈源氏公子画技高超,加之恰巧在蒙难谪居期间,将万斛思绪凝聚笔端,挥洒自如,其作画之卓越成果,自然所向无敌。众人看了这画,不由地感到刚才过目的所有画作几乎索然无味,大家的兴致自然而然地聚焦在须磨画卷上,深感画面洋溢着缕缕哀愁,却又饶有情趣。结果这画卷力压群芳,左方从而获胜。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众人几乎每天都在品评须磨画卷。源氏对藤壶母后说:“这须磨画卷就留在母后处吧。”藤壶母后也很想再细细欣赏一番,就回答说:“让我再一卷卷地看下去吧。”源氏见皇上对这次赛画感到很满意,自己也满心欢喜。权中纳言觉得源氏内大臣连在赛画这样的区区小事上,都如此袒护梅壶女御,便担心自己的女儿弘徽殿女御会因此失宠而屈居下位,但又见皇上依然亲近弘徽殿,并关怀备至,也就觉得即使源氏内大臣袒护梅壶女御,亦可释怀了。


(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