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炜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31
|本章字节:12390字
这样僵持了一会儿,我想向东南绕下去,直绕到悬崖下边。我估算了一下,此刻该是大海退潮的时候,悬崖根部会有窄窄的一条沙路——很多赶海的人都曾走过那儿。我可以站在那儿跟崖头的人对话——如果那样就安全多了,因为我毕竟站在了他与大海之间。
5
我沿着一片低洼的沙滩跑起来,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喘息得像一只大兽。我绕着悬崖,手扶着那些被海风侵蚀的崖上凸起,一点一点往前移动。夜栖的海鸟不断被我惊飞,它们发出尖叫,不止一次从我头顶耳侧掠过,羽毛扫到了我的头发。这些海鸟即便熟睡了仍能葆有一份了不起的警觉,我小心翼翼地摸过去,它们还是先我一步飞开。我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沿海浪和悬崖之间的那条沙路艰难地前行,最终站在了一个理想的地方。
这时我才发现那种想象的对话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悬崖不是垂直的,长年受海浪侵蚀,它的底部已经深深地缩退。我站在下面根本望不到崖头,反而被笼罩在深深的阴影里。我用手拢成一个喇叭向上呼喊:“廖若——你能听到吗?”
回应我的只是一阵回声和哗哗的海浪。我在崖底移动,焦虑万分,像陷于一张扣眼细密的网中。悬崖对面的海面在月色里显得漆黑漆黑,无边无际,只有浪花不断在一丛丛矮礁上撞碎,闪出耀眼的银色。更远的地方是深不可测的海流,与渺茫的星光连接一起。在海浪卷起又退回的那一刻,水波比较平稳的一瞬,还可以看到水中闪动的一片繁星,它们像神秘的眼睛一样注视我。必须离开了。我不敢在此耽搁。
只能沿着来路走开。当我从另一面踏上那片光秃秃的岩石时,已经完全筋疲力尽了——使我感到万分欣悦的是,那个小小的身影还在崖头上,他像凝住的石块一样,手扶下巴蹲在那儿——他在注视大海!
月色下,他的轮廓非常清晰。
他终于没有移动。我一颗心都悬起来了,不眨眼地看着。可后来他还是站起,接着就要转身——那是悬崖朝向大海的一面啊!我叫了一声。
廖若转过脸——他没有迈出一步,也没有退开一步。
“过来啊孩子……”
“不。”声音低沉而生硬。
我往前试着走了几步,他立刻像在小木桥上那样制止我。他像对待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用敌视的口气与我说话。
“我来领你回家……”
“不!”
他深知自己的制止是绝对有效的,因为他的背后就是绝壁。
没有办法,我只能满怀恐惧地站在那儿。
午夜之后,天气越来越冷。随着哗哗的水浪拍击声,大海又开始涨潮了。湿气顺着崖壁涌上来,冷得厉害。我想活动一下,可是又怕弄出声音。我静静地守候那个孩子。
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睛一直一动不动地盯视他——我看见他重新蹲在那儿,与身边的岩石贴在了一起,这才松了一口气。
天快亮了,到了黎明之前那一段时光——我也许是打了个瞌睡,当我再一次睁大眼睛时,天色已经灰蒙蒙的了。我去寻找那个目标,竟然发现那里有些异样——我不敢肯定那是他的身影还是一块凸起的岩石。也许我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我从灌木棵下站起,小心地往前挪动——令我惊讶的是前边的影子还在那儿踞着。我立刻加快了步子……
原来那只是一块凸起的岩石。
我大声呼喊。没有回应,只有哗哗的水浪、一片墨黑的大海……
寻找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寻找。好像只有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继骆明之后,平原上又将失去一个孩子。人们终于睁大了一双寻索的眼睛……
年老体衰的校长也磕磕绊绊到野地里去了。远远近近都贴出了寻人启事。
廖萦卫和妍子不吃不睡,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人们劝说夫妇两人守在家里,他们像没有听见。后来有人提醒要有人在家中等待:万一孩子回来看到一个空空的家,一定会失望地跑开。这对身心疲惫的人总算留下了。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窗前遥望:等候那个身影,那令人惊喜的敲门声……
我担心廖萦卫和妍子很快就会垮掉。我劝说他们一定要挺住:既然那个夜晚的崖上没有出事,廖若就一定是到别的地方去了。一开始他们担心廖若被大海的激流卷走,后来各种船只在那儿一连几天搜寻未果,才让两个人滋生了新的希望。
这一天我刚到廖萦卫家,怡刚和唐小岷就来了。两个孩子呼呼喘息,满脸通红,是一口气跑来的。两个孩子在屋里张望着,目光落在那架蒙尘的钢琴上。小岷看看我:“刚才,我们听到了琴声……”
怡刚说:“我们还以为廖若……回家来了。”
大家一声不吭。妍子的眼睛渗出了泪水。都知道这是孩子们的幻觉,那是萦绕在他们心中的琴声。这时又传来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原来老校长和几个同学正急急走进来。老校长一进门就对迎上来的廖萦卫和妍子说:
“廖若还在!”
两个人一齐叫了起来。
老校长伸手比画着:“是这样,有人发现了那个疯子,说他和廖若在一起,他们手扯着手呢。两个人结了伴儿在海滩上跑……”
我马上想起了那一天老骆夫妇的判断。
“海滩上打鱼的人看到了。都说是前不久看到的……”
小岷哭着喊:“那是我的伯父……”
除了我,谁也没有注意到小岷的这声呼叫。
“他们到一块儿去了,他们……”妍子扯紧廖萦卫的手。
我马上想到了荒野上的那个窝铺。我建议立刻去那儿。除了妍子,我们大家全去了……
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中,我们找到的是一个空铺子。但我注意到那个草包里的食物只剩下了一小块咸菜头。老校长里里外外端量着,说:“就在这里候着他们吧,两人肯定没有走远的。”
一连两天过去,守在窝铺旁的人什么也没有看到……
日子一天天挨下去,一点令人振奋的讯息都没有。这个月份又要流逝,这个沉闷的、多灾多难的秋天快些结束吧。我不能无限期地滞留下去了,我知道自己离开平原的日子迫近了。我沉湎和依恋的故地,我日夜思念之地,这儿何时会有一个转机、一个奇迹?谁又在这个秋天里为我的故地祈祷和怜悯?
这天黄昏我刚刚回到住处就听到了敲门声,老骆夫妇来了。我发现他们一进门就激动得很,满脸深皱都在抖动。老骆摊着手说:“宁家兄弟,看见了!看见了!”
“看见了什么?他吗?”
“大约是他——看不清哩。不过我敢保证是他哩——”
我让他慢点儿讲。
“是这么回事儿,天一撒朦我从沙岭子上走,嘿呀,一抬眼就看到了一个孩子——他在那棵大野椿树下溜达哩,走来走去,像丢了什么东西。再一看,我认出是那孩子——嘿呀,他顺着小路往前望,像等人哩——我那会儿要慢慢绕过去就好了,”老骆痛惜地拍打膝盖,“我绕过去,从后面一下把他抱住就好了,可惜……你知道我给惊呆了,光顾得高兴了,没想到这个,心里一急就喊了一嗓子,那孩子一惊,立刻跑没了影儿……”
我有些疑惑:“他能一下就消失吗?”
老骆拍着膝盖:“你看老宁兄弟,你还不信我的话呀?什么时候了我还要撒谎……”
“不是撒谎,我担心这是幻觉……”
“嘿呀,你说了些什么!我活了多半辈子了,还看不准个人!”他保证认不错——虽然只见了一个侧影,但敢肯定就是他。
我再没有说什么。在这寻找与等待的日子里,我心中沉沉压上的是那个黄昏,是廖若在小木桥上惊心动魄的诉说。这是一个每每回想起来都要战栗的故事,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事实。它已经不容否定。整个事件的全部悲惨就在这里。面对老骆和达子嫂,还有廖萦卫和妍子,我都必须怀上一个沉沉的心事,都必须忍受这无言的悲哀。我想我不能把自己认定的那个真相告诉他们。我对老骆和达子嫂说:“但愿他会平安无事、他会转回来。”两个人咳着,弓着腰走开了。他们消失在夜色里的背影让我难过了许久。
夜晚又是错乱无绪的梦境。那个浑身穿了锈蚀的铜钱做成的衣服、散出逼人腥臭的旱魃就蹲在一边看我,这就是我夜里惊惧无眠的根源。他嘿嘿笑道:“想找那两个孩子?告诉你吧,如今都在我的手上,他们和雨神的孩子鲛儿锁在了一起,留下慢慢消受呀……”我梦中不停地与他搏杀,但总是逮不住他,直弄得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醒来,睡去,再醒来。有时一闭眼就是茫野上闪动的灯火,让我一时不知它们来自哪里。是寻找失踪的孩子吗?不,是围捉旱魃的人群,是从四疃八乡拥出的百姓,他们手举锄镰锨镢默默往前;脸上挂了两片黑灰的老法师手举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和尚道士们在不同的角落里忙碌,燃烧香纸的火光一闪闪映出他们衰老苍白的脸。“旱魃啊,我们四疃八乡的人这回逮住你,要用零刀子剐了你呀!旱魃啊,你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啊,你害苦了俺了!”天快亮的时候,压抑了一夜的民众开始忍不住发出了低吼,惹得民兵头儿恶狠狠低叫:“日你妈不许吱声!”人群又变得无声无息了,只像一股褐色的泥汤一样缓缓流动……我发觉自己总是与他们在一起,我是人群中的一员,我的身上也涂满了尘土。我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在苦苦寻找两个孩子……
我想在离开之前,把知道的一切都告诉肖潇。这一天我鼓足了勇气,敲开了她的门。
令我震惊的是,她听了之后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惊异——她的一双目光从我脸上扫过,轻轻落在了一边。我看着她那张被忧丝缠裹的脸庞,消瘦却愈加秀美……我这时又想起了那个催我“出局”的公司苏老总——那个家伙荒唐透顶,竟固执地认为是我横亘在他和肖潇之间,煞费苦心地与我展开了“一对一”的谈话。我冷笑了一下。肖潇看我一眼。
我没有提到那个姓苏的,只问起了对她一往情深的市长——她“哦”了一声,点点头,说那个人总算是个很真诚的人,“我对他这一点从未怀疑过。他为那个不幸的小女孩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辞职……”
“他不是对你说下决心要辞吗?”
“但这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与我在一起,让我和他一块儿离开这个城市。这当然做不到。所以他现在还是市长。”
“你考虑过他的要求吗?既然他是真诚的……”
肖潇看了我一眼,目光里有冷冷的、失望或不屑的意味。
我对自己刚才的询问有些后悔。我不再说什么了。
我在想廖萦卫夫妇、老骆和达子嫂……这个世界啊,什么不折磨人呢?甚至连美好的肖潇也在折磨人呢——她在折磨那个市长和苏老总,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什么人。那个市长曾在酒后痛哭流涕,呻吟着:“她不是一般的美丽——她要是一般的美丽也就好了;她漂亮得让人发抖!”还有,令我不解的是,在这位市长眼里,他所爱的人在体积上竟会莫名其妙地变小——肖潇曾说过他抄下的一首西班牙小诗:“小巧女人多妩媚,此理简明好通晓。凡物玲珑且娇小,铭记心中难忘掉”……
我可看不出肖潇有多么“娇小”。每当她的眼睛凝视着我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另一个人。那个人简直与她一模一样,至少是像她一样的美丽——这个人使我终生不能忘记,她就是我的音乐老师……
2
那是怎样的一场寻找。那场寻找会贯穿我的一生吗?
当年我从山地回来,只一门心思要把菲菲领走。结果当然是徒劳无果。归路上的寒风吹着我,一颗心都凉透了。我那以后四处寻找老师,而且加倍疯狂。
我不相信一个人这么容易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到处打听她的消息,许多讯息真假难辨。就在三年前,我还为寻找老师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段可怕的历险被我隐下了,我没有告诉亲人,更没有告诉肖潇。因为没有人会理解、会相信,我甚至只得将这段经历与思念一起埋在记忆的深层。
那只是无数次苦寻中的一个段落。对一个人来说,寻找真是一种奇怪的需要。丢失,寻找;再丢失,再寻找——这就是没有尽头的人生之旅……寻找可能就是人的苦修。如果无数次的追寻都没有结果,人就会失望;可是只要有一点希望的火星在前方一闪,整个人又会倏然跃起……不仅是人,就连神灵也是一样,传说中的那个雨神为了寻找自己的独生子鲛儿,一直骑着白马在大地上奔驰,最后变成了疯婆子。
当我听说失意的老师告别了闹市,去了城市南部山区时,立刻就背起了背囊。可我不知这“南部”究竟是靠近城区的郊野,还是那辽远苍茫的一片呢?在数不清的贫苦山村里,我见到了无数个女教师,却没有一个是要找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老师的远房亲戚——她说老师去了南部山区是肯定的,“她临走还来看过我呢……”仅仅是一声感叹、只言片语,就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我又一次出发了。
想不到这同样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煎磨。一个多月过去了,为了在山区待下去,我不得不掮着空空的背囊打工。在一个汽车站上,我看到许多招工的人举着纸牌。有一个采石场要人,优厚的条件十分诱人。结果我和另外两个一起应招,他们都比我长得要壮。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拉上我们,一路颠簸地来到一个镇子上,又去了镇子东边的石场。这石场在一个大山夹缝中,只有一个留给拉石车的铁门,我们一进那道门,一个歪戴帽子的家伙立刻把门锁上了。当时正是午后,太阳晒得新砸出的石碴发出刺眼的光,五六个开石头的工人正光着膀子抡锤,他们旁边有人手持胶皮棍。我的头立刻嗡嗡响起来。
所有招工时许诺的条件都被废除,代以阴森森的训示:每人每天必须采石六十五车,否则按旷工论处;满额工作的报酬是每方碎石三元,但要扣除一元给看守。全部人员不得外出,除了上工,其余所有时间必须待在工棚中。所谓的工棚就是那两个加了大铁门的石洞子……我明白了,这儿是一座典型的牢狱。
那些忙着干活的工人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人,他们只瞅着自己脚前一小块地方。每个人都编了号,他们所推的小方斗车的编号与裤子上用白油写的编号一致。监工呼唤他们时一律喊号,这儿谁也不知道谁叫什么名字。
我一来到就被指令脱下原有的衣服。一开始我不脱,一个黑脸从一旁的小屋踱出,笑眯眯地说:“你来这边。”我见他还算和蔼,就走了过去。我因为完全没有准备,刚刚走到近前就被他狠狠抽了个耳光,接着又一拳捣在下部。那种剧烈的疼痛让我一下跌在了地上。这期间没有一个人理我,那些工人只顾低头干自己的。黑脸说:
“你知道为什么要脱了吧?”
我脏脏的黑裤子上的编号为十九,从此我的名字就叫“十九”了。
我知道自己必得逃开,不离开此地,我宁可死去。深夜睡不着的时候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这般凶狠?谁又能想得到,竟然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一个镇子边上,藏着这么一个魔窟。
工人们没人敢高声说话,甚至不敢说话。只有在深夜,在那些看守都睡着了时才能悄语几声。我得知他们像我一样被骗到这里,一入此门,死活不再由人。这儿的人绝对不许给家里人写信,更不能出门。我问这样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尾,他们说只有在这儿累死、折磨死。他们当中也有两个逃的,结果给抓回来打个半死。这些人除了做活,再没有一点余下的力气,真要跑起来也跑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