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诡异的水(4)

作者:姜永育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4:05

|

本章字节:6392字

九寨沟水减少的猜想


九寨沟的水,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来自四周高山上的积雪,积雪融化后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成溪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湖泊之中。地下水是地层渗出的水,在九寨沟的众多湖泊中,人们已发现了许多泉眼,这些泉眼日夜不停地往外渗水,成为湖泊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九寨沟的水系和水源特征,人们对景区湖泊水位的下降作出了四种猜想:其一,地下水的渗漏,有人认为,很有可能是湖底的岩石结构出现了异常变化,比如出现了裂缝,水顺着裂缝渗走了;其二,湖泊流出的水量增大,比如人为扩大了湖泊出水口的面积,使得流出的水量比原来增多,导致了水位的下降;其三,蒸发量的加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由于温度增高,使得湖泊内的水蒸发加快,从而使水位降低;其四,天上降水的减少,由于雨雪补充不足,使得整个九寨沟的水资源日趋匮乏,从而使湖泊内的水量随之减少,水位下降。


这四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哪一种说法更科学合理呢?科学家们用排除法进行分析,认为引起九寨沟水量减少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天上降水的减少。


天上降水减少的原因


天上的降水,一部分在九寨沟四周的高山上形成积雪,融化的雪水形成九寨沟地面径流的源泉,而另一部分降水则直接以雨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补充地面径流的水量,或是渗入地下,形成丰富的地下水。因此可以说,大气降水是九寨沟水资源的根本保障。但近几十年来,九寨沟的大气降水正呈逐年减少趋势。


科学家们通过对九寨沟地区1959200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44年来,该地区的大气降水呈减少趋势。而与之对应的是,九寨沟景区湖泊的水位也出现了下降,两者呈正比例关系,尤其是在降水减少最多的7月,景区湖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低水位现象。据此,科学家们认定:天上降水的减少,正是九寨沟景区水量减少的直接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九寨沟上空的大气降水减少呢?科学家们通过对九寨沟和黄龙地区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导致该地区大气降水减少的罪魁祸首是夏季风。


夏季风,来自广阔无垠的洋面,它就像一台巨大的水泵,把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九寨沟、黄龙地区身处内陆,低层的气流难以直接到达,因此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夏季风的巨大动力:冬、春季节,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秋则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夏季风发生了异常变化,它吹向内陆的北界出现了偏差,使得南来水汽向北输送减弱,从而造成了九寨沟、黄龙地区水汽不足,大气降水因此减少。


此外,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也是大气降水减少的重要原因。


冷空气犹如降水产生的“发动机”,过去,北方冷空气长驱直入,年年如约而来,在九寨沟、黄龙地区与暖湿空气融合降下大量雨雪。但是近几十年来,到达九寨沟、黄龙地区的冷空气势力十分薄弱,无力与暖湿空气争锋抗衡,因而难以形成降雨。


除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九寨沟、黄龙地区的降水减少有没有直接关系呢?


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是九寨沟、黄龙景区及邻近地区气候发生显着变化、降水减少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人们大量涌入九寨沟、黄龙景区的开始。因此可以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扰了九寨沟、黄龙的局地气候,加剧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对该地区的降水减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对九寨沟和黄龙地区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与九寨沟、黄龙地区直线距离不足200千米的若尔盖、红原,是川西北最大的湿地区。湿地对维护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在草地上滥采滥挖、过度用水等人为因素,湿地退化、草地沙化现象较为严重,对九寨沟、黄龙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很大。


那么,人类该采取什么措施“救助”九寨沟的湖泊呢?科学家指出:一是借助高炮、车载火箭等常规增雨设备,在九寨沟、黄龙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使天上尽可能多地降雨,从而达到增加该地区大气降水的目的;二是在湖泊及其上风方布设增雨作业点,遇到干旱严重的年份时,出动增雨飞机,实施规模较大的增雨作业;三是建立水资源变化监测系统,为科学研究保护措施提供观测资料。此外,还必须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改良草场、退牧还草、控制游客数量等措施,大力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


相信在人类的积极努力下,九寨沟潺潺流动的生命之水将恢复如初,“人间天堂”也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神秘马蹄声之谜


……夜深人静之时,四川省雅安市上里镇的一个古庙中,经常会传出阵阵不可思议的马蹄声。


是骏马在奔驰?不是,声音来自古庙内的一口泉眼。每当泉水涌动时,奇特的马蹄声就会在静寂的山林中响起。有人说,这是《西游记》中的白龙马来此饮水奔跑的声音,也有人说,这是茶马古道上死去的马儿魂灵在作怪,还有人说,这是泉水在溶洞内涌动时发出的声音。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一起到当地去探个究竟吧。


神秘的泉眼


这口神秘的泉眼名叫“白马泉”,位于雅安市上里镇的一个古庙中。古庙周围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高大的石牌坊耸立在深山密林中,凭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沿着石板路走进古庙,只见庙内的天井中间,有一个石砌的泉池。池子长37米,宽34米,深25米,泉底的巨石上,镌刻有龙马浮雕和临水石刻“龙洞”二字,一只石雕的龙头张着巨嘴,随时准备喷吐泉水。据记载,唐朝贞观元年(627年),有一名官员从泉水边经过,泉眼突然喷发,马蹄声随之响起,官员和随从十分惊奇。正当大家准备好好观察喷泉时,泉水又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来去无踪、伴随马蹄声的奇怪现象令官员大感神奇,他认为这是一眼神泉,于是将泉取名为白马泉,并在此建立了白马庙祭祀神灵。


白马泉的喷发一般是在夜间,尤其是在天气晴朗的夜晚。泉眼喷发时,平静如镜的水面瞬间被打破,水面忽然荡起层层涟漪,顷刻间石刻龙嘴、龙腮处泉水外涌,洞中似抛珠溅玉,呼呼有声。当泉水一节一节下跃,巨石上镌刻的龙露出腰身时,池中便渐渐传来的马蹄声。马蹄声由远至近,由慢到快,清脆而广阔。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白马龙泉潮圣井”、“灵泉白马嘶芳草”。


这种神秘马蹄声是怎么形成的呢?


白龙马饮水之地?


“白龙马经常跑到我们这里来喝水,所以才会有马蹄声。”


当地老人这样认为。


当地传说:白龙马驮载唐僧到西天取经成功后,被如来佛祖加封为“八部天龙马”。获得自由后,白龙马四处游历。有一天晚上,它来到雅安市上里镇古泉边,被这口清澈见底的泉水所吸引,喝了几口泉水后,顿时感到浑身清爽,身心愉悦。从此,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白龙马就会从天而降,跑到泉边来喝水。它一到来,深山里便响起了的马蹄声。据说,有人曾在一个满月的夜晚,亲眼目睹一匹白马跑进庙中,然而追进去一看,白马却无影无踪;也有人曾看到过一匹白马在泉边饮水,但一眨眼工夫,白马便不见了影子。


此外,当地还有一种传说:古时泉中有白龙,后龙化马腾空而出,但因迷恋此泉,白马常在月静山空时来泉边饮水,久而久之,当泉水涌动时,便如骏马奔驰,马蹄声不绝于耳了。


除了神话传说,当地有人迷信地认为:马蹄声是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上累死的马儿“显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