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五彩的水(4)

作者:姜永育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4:05

|

本章字节:7272字

再来说说白海的海水。我们知道,大海之所以呈现蓝色,是因为海水里含有许多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溶解在海水中,反射太阳光线,所以看起来便呈现出美丽的碧蓝色。而白海与一般的大海不同,白海中的有机物含量很少,当太阳光线照射在海面上,海水反射的基本是太阳的白光,因此海水看起来是一片白色。


海豹的乐园


尽管白海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但这里却是一种耐寒动物——格陵兰海豹的乐园。


格陵兰海豹也叫竖琴海豹或鞍背海豹,它们是一种迁徙性的北方海豹,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茫茫的大海上度过。冬末时节到来,雌海豹要生孩子了,于是它们便穿过窄窄的海峡来到白海产仔。此时,也是白海最为热闹的时候。在海面的大块浮冰上,或者整片冰场上,都可以看到这些笨拙的家伙。瞧,那边的冰上躺着一个浅灰色的大家伙,这是格陵兰雌海豹,它两边的腰上黑糊糊的,两只黑亮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前方。在它旁边的冰面上还躺着一个小家伙,那是它刚刚生下的小宝贝。


小海豹生下来毛茸茸的,像雪一样白,只有眼睛和鼻头是黑的。在寒冷的冰面上,小家伙还要躺很长时间才能下水,因为它刚生下来还不会游泳呢。


距离海豹母子不远处,一个黑脸、黑腰的家伙也爬到冰上来了,这就是格陵兰雄海豹。这个家伙虽然不生孩子,但它也要在白海待上一段时间。在这里,雄海豹们要在冰上躺一段时间,脱掉身上又短又硬的浅黄色毛,并换上黑色的“大皮衣”以抵御严寒。


破译白海的秘密


说完了海豹,现在咱们回过头来看海水。前面说过,白海的海水之所以呈现白色,是因为海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少。那么,白海中的有机物含量为什么很少呢?


据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白海地区的气候太寒冷了。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白海都处于冰雪覆盖之下,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只有少数不怕冷的水生动物才能在这里生存。据统计,白海的海面下,生活着几百种多细胞无脊椎动物、60多种鱼类和5种海生哺乳动物,数量似乎不算少,不过与其他大海相比,这些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少得太可怜了。水生动物尚且如此少,有机物的含量也就高不到哪里去了。


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第二个原因,是白海海面的水流速度缓慢。我们知道,海中的有机物要迅速生长,必须得有鲜活的海水,也就是说海水要流动很快,像那种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的海洋才能输送更多的养分,因为营养物质较多,因而利于有机物的生长。而白海海面的水流一般徐缓,而且流向不定,流速在每小时08千米以下,即使在一些主要海湾的浅海区及海峡地带,流速也没有超过每小时8千米。白海这种沉闷的“性格”,确实不利于有机物的繁殖和生长。


第三个原因,是白海的“外交”能力太差劲。白海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内海,它通过一个海峡与巴伦支海相连,照理说,白海自身生产的有机物虽然有限,但它可以请“外援”,即通过海水之间的对流交汇,让巴伦支海的有机物进入白海里来。不过,白海的海底地形决定了它的“外交”能力很差:白海位于大陆架上,是古老的波罗的海地盾坡面上的凹陷区,海底支离破碎,情况各异,海底起伏很大。在白海与巴伦支海相连的通道上,不但有水流堆积而成的沙脊,而且在水深40米处,还有一座海底山脊将白海与巴伦支海隔开,从而阻碍了两大水体间的深水对流。


黄色的大海


在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有一片开阔的海域,这便是有名的黄海。与其他海不同的是,黄海是名副其实的黄海:它的海水呈现出惊人的黄色。


黄海的水为何是黄色的呢?


“主凶”黄河


说到黄海,大家自然会想到黄河。因为挟带的黄色泥沙很多,所以黄河的水通常都呈黄色。可是,黄河注入的是渤海,而不是黄海,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当然有,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大着哩。古时的黄河,被人们称之为“善淤、善决、善徙”,意思是它容易淤积泥水、容易决堤和容易改变河道。历史上的黄河就曾多次决口,改道进入淮河平原,并占领淮河的河道而注入黄海,这其中既有天灾的原因,也有人为祸害造成的悲剧。如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北方的金国大举侵略中原。为阻止金兵南下,南宋守将杜充派人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掘开黄河大堤,黄河水一泻千里,大部分黄河水进入淮河后注入黄海。1194年,黄河流域爆发大洪水,滔滔河水冲毁堤坝,再次全部占领淮河进入黄海——这次大决堤后,黄河水一直滔滔不绝地流入黄海里,直到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县境内向北决口,并经山东利津而重新注入渤海。这次改道之后,黄河的河道逐渐稳定下来。不过,1938年黄河再一次被人为改道:当年日寇大举侵犯中国,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党当局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滔滔黄河水进入淮河,并东流注入黄海。这次黄河泛滥达9年之久,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花园口决口才被堵上,黄河重新北上流向渤海。


据分析,黄海的海水之所以呈现黄色,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密切相关:每一次黄河决口,河水都会挟带大量黄色泥沙进入黄海,特别11941855年的600多年时间内,黄河水一直都注入黄海里。这些泥沙在海底日积月累,使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海水透明度变小,因此呈现黄色。


不可忽视的“帮凶”


除了黄河外,中国境内的淮河、碧流河、鸭绿江,以及朝鲜半岛的汉江、大同江、清川江等众多河流也注入了黄海,这些河流携带的泥沙也特别多,它们在黄海变“黄”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帮凶”作用。


在这里,咱们选取注入黄海的一条主要河流——淮河进行分析,看看河水是如何让海水变黄的。


淮河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一条重要河流。历史上,这条河流经常泛滥,远的不说,单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淮河流域便发生了多次大洪水。


1954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河南、安徽、江苏3省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安徽灾情最重。整个7月份,连云港、徐州、许昌一线以南雨量均超过300毫米。


淮南山区及洪汝河、沙颍河中下游雨量最大,造成淮河水位暴涨。


1975年8月上旬,淮河上游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河南省泌阳县林庄3天雨量达16053毫米,位于暴雨中心地区的两座大型水库垮坝。河南省有820万人口、106万公顷耕地遭受严重水灾,倒塌房屋560万间。


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洪水,淮河受淹耕地401万公顷,倒房196万间。洪泽湖蒋坝最高水位达1406米,三河闸最大泄量8450立方米秒,入水道金湖最高水位1169米,超过历史最高纪录050米。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持续性洪涝灾害,这期间淮河流域先后共有7次强降雨过程。由于降雨时段集中,降雨量大,雨带稳定,造成淮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


2007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安徽省再次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


……


专家指出,由于淮河流域开发很早,因此很多地方农田多,森林少。在植被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当大雨倾泻、河水暴涨时,大量的黄土便被卷入淮河,河水一路奔腾注入黄海,从而增加了黄海的泥沙沉积。


黄海自身的因素


除了河流输送泥沙这一外部条件外,黄海变黄也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黄海海面的风力小。虽然每年也有台风从这里北上,并掀起滔天巨浪,但这样的次数很少。因为太平洋南部生成的台风一般到达南海和东海便减弱了,每年从黄海北上的台风次数一般不会超过10次。大多平常的日子,黄海都静若处子。因为风力小,湿度大,黄海的雾比较多,冬季、春季和夏初,特别是7月,黄海沿岸经常大雾弥漫。可以说,黄海的多雾区几乎涵盖了所有沿岸地区:西部从成山角至小麦岛,北部从大鹿岛到大连,东部从鸭绿江口、江华湾到济州岛,沿岸海域均为多雾区,其中成山角年均雾日为83天,最多一年达96天,最长连续雾日达27天,被称为“雾窟”。


第二个因素,是黄海海底的水流微弱。黄海面积3786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0米,从整体来看,它的流速通常只有最大潮流速度的110左右。黄海环流主要由黄海暖流和黄海沿岸流所组成。黄海暖流是其南部温暖的海水,它沿着黄海底部的深槽向北流动,但平均流速仅约10厘米秒;黄海沿岸流是黄海沿岸的河水注入海中引起的海水流动,这一海流的流速也不到25厘米秒。


风力小、海流速度缓慢,导致黄海的海水活动性较差,与其他海域的海水交流小,因此海水中蕴含的泥沙便不容易流到外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