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1
|本章字节:6956字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1。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2。大衍之数五十3,其用四十有九4。分而为二以象两5,挂一以象三6,揲之以四以象四时7,归奇于扐以象闰8,五岁再闰9,故再扐而后挂10。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11。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12。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13。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14。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15。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16
注释:
1案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及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此节在十一章之首)即在“夫易,何为者也”之上)。自“天数五”至“行鬼神也”一节在“故再扐而后挂”之下。宋代张载、程颐、朱熹疑为错简。认为此两节相连当在“大衍之数”之上。元人吴澄、明人来知德、清人李光等人皆从之。案汉熹平石经本,自“天一”至“行鬼神也”在“故再扐而后挂”之下,《汉书·律历志》与卫元嵩《元包蓍篇》皆同熹平石经,故当以汉熹平石经本为是。然案上下文义,程朱之顺序较胜,故今从之。此章列“一”至“十”自然数,旨在说明筮法中所演五十之数是以这天地之数为根据的。
2进一步阐述天地之数与大衍之数关系。五位:先儒多解:第一章指天地之数各有五位数。第二章五个方位,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第三章五行之位,一六合为水位,二七合为火位,三八合为木位,四九合为金位,五十合为土位。通观文意,当以第一种为胜。相得:相加。合:即和。变化:指蓍数变化。鬼神:气之屈伸往来。鬼,归。神,伸。故“行鬼神”,是指数能贯通天地鬼神,即易通鬼神而能行鬼神。
3衍:演。即演算。五十:先儒多解:第一章朱熹认为,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第二章荀爽认为卦各有六爻,又有八经卦6x8=48,乾坤又有二用,故48+2=50。第三章京房等认为,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10+12+28=50。第四章郑玄认为,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故减五为五十。第五章崔憬认为,天地之数配八卦,八卦之数为五十,3(艮)+5(坎)+7(震)+9(乾)+2(兑)+10(离)+8(巽)+6(坤)=50。第六章《汉书·律历志》认为,五十数由元始象一,与春秋二,三统之三,四时之四,相加得十,再与此五体相乘而得(1+2+3+4)x5=50。笔者认为,大衍之数只用(五十)。除了先儒之说,还可以补充如下:(1)天地生成之数止于五十,生数止于五,成数止于十。(2)蓍草生一本长百茎分为五十。《史记》:“闻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
4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根蓍草,只用四十九根,其中一根不用,以象太极,也有说四十九根象太极者,前者为胜。
5两:两仪。指天地或阴阳。此是说把四十九策分为二,象征太极生两仪。
6挂一以象三:依宋人说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象征“三才”。挂一。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一”,象征三才中人。三,三才。
7揲:取,数。此是说将左右手之策以四根为一组而数之,象征有“四时”。
8奇:余,在分完左右手之后,每只手中策数必有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此就是奇。扐:勒。将蓍草勒于指间。译文中蓍草之“挂”法与“扐”法皆据宋人这说。闰:闰月。
9五岁:五年。一挂两揲两扐为五,故为“五岁”。再:两。此句是说一变之中,有两次归奇于扐,故象两次闰月在五年之中。
10挂:一本作(卦),二者通,此指布卦之一爻。
11策:古人称蓍草根数为“策”,一根蓍草为一策。《乾》卦六爻,每一爻经十八变之后,皆得36策,故六爻之策为:36x6=216(策)。同样《坤》六爻,每一爻经十八变皆得24策,故六爻之策为24x6=144,《乾》《坤》两卦策数相加,即:216+144=360,360正与一年三百六十天数相当,故曰“当期之日”。
12二篇之策:指《周易》共上下两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有的策数。其中阳爻为一百九十二,阴爻为一百九十二。
若阳爻为老阳,阴爻为老阴,则:
36x192=6912
24x192=4608
所以:4608+6912=11520(策)
若阳爻为少阳,阴爻为少阴,则:
32x1926144
28x1925376
所以:6144537611520(策)
故“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系辞》作者认为“二篇策数”正与万物之数相当。
13四营:四求。指一爻生成须经过四次演算才得出:第一章分二,第二章挂一,第三章揲四,第四章归奇于扐,共为“四营”。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称“一变”,三变成一爻,《周易》一卦六爻,故6x3变=18变。
14小成:先儒多解,有曰八卦虽有三画以象三才,但未尽万物之情理,故曰小成,有曰此八卦指经卦而言,十有八变方成一卦,九变出一经卦,只是一半,故曰“小成”。以上下文义观之,以第二说为是。伸:一本作“信”,二者相通。触:动,逢。毕:尽。
15显:明。道:易道。德行:品德行为。与:参。酬酢:古代一种宾主饮酒之礼。古代饮酒,主人酌宾为献,宾酌主人为酢。主人饮之,又酌宾为酬。先举为酢,答报为酬。此象阳唱阴合,变化相配,阳往为酬,阴来为酢。祐:助。
16荀爽、马融、王弼等人皆将此句放在第十章首,李鼎祚据虞翻而放在九章之末,朱熹等人从之,通观上下文,放在第九章末为妥。
今译:
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天数五位,地数五位,天地之数五位各自相加而有和。天数和为二十五,地数和为三十。天地之数总和为五十五。此所以生成(蓍数)变化,而通行天地鬼神的原因。(借用蓍草)演算天地之数是五十,实际用四十九(根),(将这四十九根蓍草)一分为二,以象两仪。(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间),以象(天地人)三才。(左右手之策)以四为一组数之象征四时。归置(左右手所余之数)于手指之间以象余日而成闰月。五年中有两次闰月,所以再一次归余策于手指间,而后经三变而成卦(一爻)。《乾》卦策数为二百一十六,《坤》的策数为一百四十四,(《乾》《坤》策数)共为三百六十,正好与一年三百六十天数相当。(《周易》)上下两篇策数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好与万物之数相当。所以经过四道程序的经营而成《易》卦一爻,十八次变化而成一卦,(九次变化出)八经卦为小成,再引申其义,触动类推而增长,天下所能之事皆无所遗了!显明易道,神化德行。所以如行宾主饮酒应对之礼,可以佑助神化之功。孔子说:“通晓阴阳变化之道的,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