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琼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3
|本章字节:5624字
我的书橱里最多的杂志是微型(小)。我的印象里,陕西名家也时有微型(小)作品被转载。在微型(小)界他们是客串角色,但他们偶尔为之的作品却是经典。着手编辑《中国当代微型方阵陕西卷》时,第一考虑的就是收录他们的作品。这不是媚俗。窃以为,这部选集对于陕西微型(小)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陕西文学界无疑也有收藏价值。这些名家的微型(小)作品如果不收录,这部“陕西卷”就不完整,就缺少厚度和质感。
陕西是文学大省。陕西作家“大家”多,是因为他们创作的多是大部头作品,长篇巨著获奖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故而,要想在网络上搜他们的“微型作品”几乎没有可能。收录他们的作品只有两个渠道。一是从报刊上直接选,二是通过电话、短信、伊妹儿约稿。
贾平凹的和京夫的作品我是从《微型选刊》和《小选刊》选载的。贾平凹是大师级人物,目前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百度搜,找到的是他的获奖长篇《秦腔》,《浮躁》,《废都》等。我见到的微型作品《土地之神》、《马寻伯乐》、《辞宴书》、《藏者》、《闲人》网络上根本找不到;京夫是商洛籍在省城仅次于贾平凹的二号人物,可惜已经辞世了。京夫的代表作也是长篇巨著《八里情仇》(60多万字),但他的成名作是短篇《手杖》。我意外地在收藏的旧杂志里发现了他的微型作品《产仔的豹与猎户》、《野猪台》。作者用近乎半文言的语言讲述了两个人与动物的故事。我以为正好有了微型的精髓——语言的精炼达到多一字奢侈,少一字失色的境界。两位大师的作品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
作品送审后,王海椿老师发短信问我,贾平凹他们的作品入选和作者沟通没有?我说大多沟通了。贾平凹是名人,还没有。回了短信,忽然就有了给贾主席打电话的冲动。按了电话号码,害怕的是电话号码不对。电话通了,害怕的是他不接。但,贾主席接了。远在天上的神忽然就在“对面”。我说,是贾老师吗?他说是的。我就说我是谁,在干什么事,和他有关系,这事的结果是怎样的。贾老师就说好。从少年时期喜欢文学就喜欢贾老师的作品,我到现在还记得从镇上供销社买的《野火集》。里边的文章记得最清楚的是《丑石》和《厦屋婆的故事》。后来陆续买了《月迹》、《四十岁说》、《贾平凹游记精选》、《浮躁》、《废都》、《秦腔》等,还有孙见喜著的《鬼才贾平凹》。喜欢他的散文,欣赏他的,了解他的生活。在我的心目中,贾大师是天上的神,我们就是地下的人,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视的。一个电话,贾大师和我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神还原成人其实是好事,人其实就活个真实。真实才是人。金钱和名利其实都是身外之物,做人才是最根本的。这个人做好了,一切都好了。在我的心目中,贾主席比以前更让我崇拜。
方英文是省城商洛籍作家名人。目前挂职陕南安康汉阴县副县长。出版有长篇《后花园》。在《小选刊》上时有方作家的精短文章。关注陕西微型创作,更多的是关注商洛籍作家的微型创作。每每见到方作家的文章就细细地读,慢慢的品。本来也要从杂志上选载的,考虑到我既然有他的电话号码。不妨发个短信,告知编辑收录消息,让他自己选作品也许更好。就发了个短信。心里想,他寄来作品更好,如不寄,再选不迟。我们尊敬的方作家也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他通过邮箱寄来了大作。
陈毓是微型(小)界的名人、是才女,是写小加入中国作协的作家。很羡慕和敬佩。可惜一直未能谋面。给陈敏发短信,如果方便的话,把陈毓的手机号给我。陈敏立马回了,一组数字。我发了个短信。陈毓的大作就发到我的邮箱。她说,吴琼,你好!辛苦了。心,一下子就拉近了。
方小蕾是我的博友,也是我的qq好友。但我们聊天的时间很少。期间在他编辑的《旅途》杂志发了我一篇微型作品。知道他去年加入中国作协,很是羡慕和钦佩。《也许爱情》写的很浪漫很超前。我在qq给他留言,约稿。不日,方老师的作品就发到我的邮箱。
钟法权的作品我常常见。没有想到的是他也隶属于陕西微型作家群。这次去古都咸阳参加“陕西精短(小)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才知道钟军官也是陕西微型人。受赠一本著作。讨要一组电话号码,刚好用上。就发短信约稿。忙中偷闲,钟老师的作品也发到了我的邮箱。
喊雷老师是我们的父辈级人物。无论人品和文品都令人敬佩。在咸阳开会期间,喊雷老师对我的态度让我受宠若惊。他是那么谦和,那么亲贴。对后来者的尊重和勉励确有大家风范。会议结束回到家就发来了他的大作。
刘立勤、陈敏是乡党、是老师、也是朋友。在支持我的同时,帮我联系别的作家。作品就是人品。有了崇高的人品必会写出有品位的作品。陈敏老师给我联系了陈毓;刘立勤老师给我联系了张艳茜。这样的朋友是永远的朋友,是值得交的朋友。
黄建国的《谁先看见村庄》是微型(小)里的经典作品。后来从网上下载了《最后一只红富士》和《好牛》。搜到他的单位,打他的电话,黄老师在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很爽朗的声音,详细地告诉我他的通联和感谢。
魏西风的作品也是从网上复制的。地址和电话也许时间过了几年,没有联系上。后来通过咸阳的朋友联系,终于打通了电话。
秦巴子《笔直的烟》可能是他唯一的微型,但也是他成名的微型作品。秦巴子是诗人,写诗、写散文。在诗歌界名声更大。可能连他自己也注意不到,《笔直的烟》是他在微型(小)界有了地位。和秦巴子是通过伊妹儿联系的。他很快发来了他的通联地址。
这次编辑《中国当代微型方阵陕西卷》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联系上《延安文学》的王雷琰老师。陕北的微型(小)创作在我的印象里是个空白。在最初编辑时,我千方百计搜陕北微型信息。终于搜到王雷琰有微型(小)代表作《画美人》、《醋坛子》、《不速之客》、《爱的高度》、《画家与朋友》等。就想着联系上她了,陕北的微型作者也就联系上了。即使没有别人,有她的三篇力作,陕北的空白也就补上了。在“金牌作家”栏目,我预留了她的位置,甚至把目录都打上了,选了《画美人》、《醋坛子》、《不速之客》三篇。我搜到《延安文学》的电话,打过去,没人接。我以为电话号码不对,后来从网上搜到一个写《延安文学》杂志的文章,和里边的联系方式伊妹儿联系了。那人很热心,回信:是好事。你可打这个电话……王老师就住在这个大院里,告诉接电话的人就能找到。我以为柳暗花明了,早上打电话没人接,下午上班后打电话也没有人接。是因为是生疏号码不接呢,还是架子太大,对不明真相的电话不接?截稿的最后一天,收到陕北一个作者的作品,可惜质量太差。
这次“陕西卷”的编辑,陕北一直是个空白,也是我的一块心病。
和名人零距离,让我觉得大多数名人也是人,而不是神。还是人好!人是真的,神是假的。
20105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