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祸起荆州(3)

作者:辛欣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6

|

本章字节:12398字

经过了两三年的整顿,年轻的孙权在张昭和周瑜的帮助下,终于稳定住了江东局势,并延续了他老哥孙策对荆州的攻略。建安八年,孙权进攻江夏,大破江夏太守黄祖,虽然没略下城池,但也带给荆州不小的压力。之后数年间,江东与荆州争战不断,这或许转移了刘表的战略焦点。


其次,刘表也确实是老了,根据历史记载,刘表此时只剩下不到五年的寿命(他自己当然不知道),他大概也想到了接班人的问题。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能力和声望都不足,这使得原本是助力的刘备集团反而成了一种威胁。


请注意,这一点相当重要。


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表将刘备从南阳调了出来,改驻于与襄阳一水之隔的樊城。刘表经常邀请刘备一同喝酒吃饭,讨论天下大事,表面上是与刘备亲近,实际上却是节制其手上的兵权。


在某一次宴会上,如厕归来的刘备朝刘表发了一通感慨:刚刚我去厕所,结果发现大腿内侧都生出脂肪来了。小弟我向来身不离鞍,大腿从不长肉,现在太久没有乘马,大腿竟变粗了。唉!岁月如梭,转眼我已是年纪一把,却啥事也没干成,可悲可叹啊!


然而刘备这么明显的髀肉之叹暗示,并没有打动刘表,刘表从此再也没有让刘备领军。更糟糕的是,那些阴险的亲曹派们还打算来个斩草除根,除掉刘备这枚眼中钉、肉中刺,准备一劳永逸。


杀阵由蒯越、蔡瑁主导,打算利用一场宴会砍下刘备的项上人头。但刘备也不是白痴,他察觉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杀气,随即尿遁逃脱。


话说刘备乘着的卢马逃离襄阳城,却在城西一条叫檀溪的河流中陷住马蹄,动弹不得。眼看着杀手转眼追至,他别无他法,只好对马儿说:马儿啊马儿,你快些跑,现在情况万分危急啊!岂知这不是办法的办法竟然奏效,那马一跃而起,竟有三丈之高,一举渡过檀溪。


刘备随后转乘小船渡过汉水。船到河中,杀手们才追到,却只能在岸边假惺惺地呼喊:左将军啊左将军,你慢些走,我家主人请你回去喝酒……


这段跃马檀溪的记载,被西晋人孙盛斥为世俗妄说。他认为以刘备寄人篱下的弱势处境,如果真的遇到这种变故,又怎能安然活到刘表去世呢?


笔者也觉得,的卢跃马这段情节虽然精彩,但也确实太过于传奇,很像是市井传言,不过蒯越、蔡瑁意图谋害刘备,想来未必是虚构,刘备是亲曹派夺权的最大障碍,用点阴狠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经过这场九死一生的逃命后,刘备起了戒心,亲曹派们找不到机会下手,于是双方维持了一段表面上的和平。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大约是三到四月间,曹操发兵北上,远征盘踞于今天渤海湾北面的乌丸以及袁尚、袁熙兄弟,刘备抓住这个最后的机会,积极游说刘表发兵北伐,却被后者拒绝。


等到当年九月曹操平定辽西郡班师之后,刘表才猛然醒悟,对刘备感慨道:唉!可惜当初没听你的话,错过了这个大好机会。


刘备当时心中必然是脏话一堆,但他看着垂垂老矣的刘表,还是温言安慰道:现在天下大乱,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战争,如果以后能把握住机会,这次的错过就不算可惜了。


刘备的话在理论上是没错的,但在现实中却未必行得通。要知道,幸运女神很少会对一个人伸出两次援手,至少在那个时空中,她没有给刘表和刘备第二次机会。


历史的巨轮继续向前转动着,刘备终于来到了那至关重要的一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一年,刘备四十七岁。


第三势力


建安八年博望坡一战之后,刘备与刘表的关系渐行渐远,再加上亲曹派在一旁虎视眈眈,客居荆州的刘备就如同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孤独地摇曳着。


当然,这不完全是事实。刘天王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地盘,可以没有军队,甚至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就是人气高得人神共愤,再加上他击破曹军的威名,令万千荆州少女、英豪为之疯狂,前来报效者不计其数。


大概也就是这个时候,刘备收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为义子,从此之后,那孩子便从寇封摇身一变成了刘封,成为日后刘备阵营中的一员猛将。


此外,一个名叫魏延的年轻人也在此时加入刘备阵营。他无钱无势,更没有一个当歌唱家的爹为他撑腰,总之没有任何背景可以依靠,所以他只能从一名小兵干起,靠着自身的勇猛和干练,一步一步往上爬。


以上两人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都有着很重要的戏份。


经过曹操、袁绍阵营的洗礼,刘备除了组织民众、招揽豪杰之外,也开始明白拥有士人的支持是何等重要。于是,他开始对士人下手,其所瞄准的目标,是除刘表,蒯、蔡以外的第三股势力。


前面几节曾经说过,襄阳小朝廷在蒯、蔡家族的控制之下,重要的位置几乎都由荆州的亲曹派所担任,非荆州本籍而能进入决策圈的,就只有一位叫傅巽的仁兄而已。


至于其他北方来的流寓之士,包括刘表的老乡王粲、伊籍等人,刘表虽然能提供良好的经济援助,但却无法加以任用。这些赋闲在野的北方士人,加上另一些同样无法挤进蒯、蔡小圈子中的荆州本地士人,在襄阳一带组成了一个广大的人力资源库,为刘备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其中比较主动的是伊籍,他老早就和刘备眉来眼去了,约定假设有一天刘表死翘翘,我们便如何如何。


但其他士人就相对保守了一些,即便刘备此时已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但要和这些士人搭上线仍然需要有个人从中搭桥。而刘备的运气实在好得没话说,他一到荆州,这位红娘便自动找上门来。


这个人的名字,列位都很熟悉,他便是徐庶。


徐庶,字元直,是豫州颍川人士,估计出身非常低微,加上年轻时不学好,因此只能搞些游侠之类的暴力活动。有一次他出面替人报仇杀人,结果被官府逮捕,他坚决不出卖同伙,于是官府将他在绑在市集上,打算凌迟处死,结果他的同伙们劫法场,救了他一命。


经过这一番生死轮回之后,徐庶茅塞顿开、洗心革面,走进学校读书,决心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同学们都知道他有前科,因此十分鄙视他,不愿跟他来往。徐庶也不埋怨,经常是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打扫工作,认真学习,最后终于变身成为优秀学生。


徐庶跟老乡兼同学的石韬相当要好,两人一同念书,然后又一齐躲到荆州避难。然而徐庶外地人的身份,再加上那段荒唐的少年时光,使得他在襄阳小朝廷里得不到发展,但却与同样混过黑道的刘备气味相投。


刘备刚到新野的时候,徐庶便兴冲冲地跑去找刘备,刘备也相当欣赏这位小弟,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徐庶在刘备帐下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而借由徐庶,刘备也与荆州士人搭起了第一道友谊的桥梁。


徐庶在刘备帐下并没有正式官职,博望坡之役能不能为徐庶记上一笔功劳也不好说,但徐庶牵线搭桥的本事却是没的说。透过徐庶,刘备搭上了另外一位身份更高的名士:司马徽,号水镜先生。


司马徽同样是豫州颍川出身的经学大师,流亡至荆州避难。刘表认为这种人只是书生腐儒,不值得大用。


到了襄阳后,司马徽深居简出,主要以务农为生(毕竟还要吃饭),同时也开班授课,并从事一些人力银行的工作。在他门下挂名的学生包括荆州本地人向朗以及益州来的留学生尹默、李撰等人,估计诸葛亮、徐庶、崔烈、石韬、庞统等人,都是班上的高级旁听生。


司马徽虽然在学术和评论界人望很高,但对刘表却成见很深,因此他旅居荆州期间不要说当官,连政治评论都不愿意发表,凡是有人向他请教,他都只说很好,连有人说自己儿子死掉了,司马徽也说很好。


后来司马徽的老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老公说:人家有问题请教你,你就应该好好为人家论证辩明,什么都说很好,这成什么样子?


司马徽听完点点头,对自己的老婆司马夫人说:你这样说也很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好好先生,在面对刘备的询问时,却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他表示:自己只是一介儒生,不值一提,而荆州地区最优秀的人才,是他的两位高徒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


在司马徽的建议之下,建安十二年底,刘备进行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场拜访。


三顾茅庐


对于刘备来说,建安十二年是充满不确定的一年。他和刘表的关系随着刘表健康的恶化日渐疏远,襄阳城内亲曹派的动作频频,他只能坐困樊城,眼睁睁看着曹操一统河北。


那一年,孙权又对江夏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击,必然又给亲曹派们制造了更多连曹制孙的说辞。


另一方面,刘备的长子刘禅也正巧在这一年出生。对于已经四十六岁的刘备来说(东汉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二至三十岁,此时的刘备已算得上是老朽了),能再拥有一个儿子,是一种希望,但同时也是一种压力。


就在这种内外紧张的情况之下,安逸了好几年的刘备,再一次绷紧神经。他需要一个更加强力的顾问,做出更有效、更完整的规划,因此当徐庶、司马徽都把青眼抛向一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时,刘备愿意放下长辈的身段,亲自前往隆中拜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顾茅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成为后世那些清高的读书人公认的最高等级的求职待遇。大家都希望未来的老板亲自捧着大笔钞票与合同送上门来,三请四求地拜托自己去工作。而自己勉为其难地答应之后,还不忘交代家人一句:唉,我不得已出山处理一些俗事,你们要好好照顾庄稼,待我成功之后,再归隐田园。


当然,这样的戏剧性情节是家、戏曲家渲染后的结果,历史上所谓的三顾,记载得非常简单,甚至还充满了争议。


易中天教授在他的《品三国》中,对究竟是诸葛亮自己送货上门,还是刘备主动邀请,有过详细的论证。那么他说得对不对呢?笔者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下的叙述,是笔者依据史实,经过合理想象,对整件事情拼凑出的大概经过,列位可以作为参考。


接下来不妨让时光倒流,首先退回到十五年前。


初平至兴平年间(大约公元193年至195年),中原局面混沌不明,袁绍和公孙瓒在北方鏖战,曹操在南线痛宰袁术之后,调转枪头向徐州陶谦开刀,刘备以救世主的身份来到徐州,但仍然抵挡不住曹操猛烈的攻势。受到战乱的波及,徐州百姓纷纷向南方逃亡。


当时琅琊郡阳都县一户姓诸葛的人家也沦落为战争难民,这户人家算得上当地的小士族,早逝的家族族长诸葛珪曾担任泰山郡丞,弟弟诸葛玄没有担任官职,但大约曾在洛阳士族圈中打过滚,因此和袁术、刘表都有点交情。


诸葛珪的长子诸葛瑾小时候曾经到洛阳留学,对于经学有一定的造诣。当曹操攻打徐州时,诸葛珪早已去世多年,于是诸葛玄便与二十岁的诸葛瑾担负起家族领导的责任,但叔侄二人对避难路线却有不同的意见。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权衡之后,诸葛瑾带着继母渡过长江,来到扬州吴郡一带定居。而诸葛玄则带着十三岁的侄子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侄女,前往寿春投靠袁术。


从此,诸葛家族被一分为二。


当时袁术正欠缺人手,见到还有点经学背景的诸葛玄前来投靠,自然是大喜过望,二话不说就任命诸葛玄为扬州豫章郡太守,差遣他到扬州西南边的豫章郡上任。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安排,但问题是当时豫章郡压根儿就不在袁术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久后,东汉中央政府官派(记住,是官派)的豫章太守朱皓前来上任,诸葛玄这位冒牌太守没办法抵抗,只好带着家中子弟向西逃亡,投奔另一位老友刘表。


如同对待其他流寓之士一样,刘表虽然没有授予诸葛玄任何官职,但仍提供了相当不错的经济支援,于是诸葛一家便在襄阳西面的隆中县定居了下来,过着耕地、读书的平淡生活。


于是,年少的诸葛亮也就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且与一票流寓青年如孟建、徐庶、石韬、崔州平等人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小圈子,互相切磋学问,彼此标榜。


随着年纪渐长,诸葛亮的才能在圈子内也越显突出。他身材高大,气息深长,常常见他在清晨黄昏时抱膝长啸(有人认为可能是在练习某种道家心法)。他头脑也相当聪明,研究学问虽不像其他人那么仔细(观其大概),但对于纲领性的东西却掌握得很好,属于那种重思考推理而非死记硬背的学生。


他曾经向他的同学们放出狂言,说在座的各位以后为官,应该能做到刺史、郡守一级的位置。然后他以管仲、乐毅自居,换言之,就是王霸之佐、逆转之材。


徐庶、石韬等人不但没有因为这些狂话而把诸葛亮修理一顿,还纷纷表示同意,可见诸葛亮的自负多少是有真才实学来支撑的。


事实证明,诸葛亮除了对自己的才能有清醒的认识之外,对朋友们的才干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他所给出的预测在后来大都一一应验,就拿他所结交的四君子来说,当中除了崔州平,其他三位都相继步入政界。


石韬,字广元,据《魏略》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领荆州后,他与徐庶一起来到北方,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诸葛亮可谓眼光独到,在隆中时就预见石广元可官至郡守,即太守。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魏国在干部的任用上,基本上能做到人尽其才。在考察干部的德才上,是公允的,跑官、买官的现象应该不会很多。


孟建,字公威。据《三国志》记载: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孟公威在凉州刺史的岗位上干得不错,有不俗的口碑,因而升至征东将军,相当于省军级干部。


再来看徐庶。诸葛亮在四位好友中,对徐庶尤其看重,评价甚高。他在成名后多次提到徐庶,说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可见在这个小圈子里,徐庶对诸葛亮的影响和帮助最大。


与现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那时候的学子们,毕业之后同样面临就业的问题,徐庶自然不能免俗。因为客居荆州襄阳,他首选的工作单位,当然是管理荆州地区的最高权力部门。荆州牧刘表对徐庶也有所耳闻,专门写信给他,表示愿意聘请他出仕。徐庶在荆州政府内观察了几天,觉得刘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领导,便留下一封辞职信走人了。


后来徐庶投奔了刘备。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令刘备大喜过望,刘备盛赞他有王佐之才,可惜他因为曹操挟持了他的母亲而不得不去往曹营,临走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上述这一段进行了相当精彩的描写,即走马荐诸葛。


按照《魏略》的说法,太和年间(魏明帝曹睿年号),也就是公元227年至233年,徐庶还在世,数年后病卒,有碑在彭城为证。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曹操从中作梗,徐庶在刘备手下极有可能做到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高官,可惜运气实在是差。


书归正传。流寓青年军中的徐庶首先在刘备这边找到了工作,对于他的同侪而言,追随刘备当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徐庶也很够义气,在刘备面前大力称赞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并建议刘备亲自前往隆中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