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丹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4
|本章字节:4492字
廖沫沙
从学生方面来说,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说,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的雅量。
年过五旬的老先生,大概总读过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里很有几句话值得今天当老师和学生的想一想。例如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的原意,是因为自己接受了门徒,为了抵制当时舆论的非议,所以写这篇文章自解。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虽是作了先生,并不一定样样贤以于弟子,从他学的人也不一定不如他,人们不必因此而大惊小怪。本来,只要是一个人闻道在先,不管他是什么人,都可以拜为师,要学习的是知识,用不着管他“生乎我前”或“生乎吾后”;也用不着要求老师精通百般武艺,只要他有一门是比自己好的,就应该认他为师,向他学习。这是讲给求学的人听的。他也可以反过来讲给“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听。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一个真理,并不是瞎说。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过老师。这也是辩证法,对立面的统一。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转换,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有需要向学生学习之处。
礼记的《学记》有一段著名的话,意思也和这相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命’曰:‘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的话着重在自反自强,不如韩愈说得更彻底。
但是它所说的:“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所引起的“学半”(就是说教学各居其半,相反而相成),就是在今天说来,也还是颠扑不破的。
做先生的必然同时做学生,或者首先做学生,像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说来很浅显,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不容易承认。特别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人,或者像韩愈所说的“术业有专攻”的人就很不容易接受这个辩证法。
老师们不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倒也事出有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韩愈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但是在封建时代却并不通行。正好相反,“天地君亲师”,在封建时代,老师是同“天地亲君”在一块,居高临下,弟子在哪里能同老师上下平等而又矛盾统一呢?老师毕竟是老师,师道遵严,神圣不可侵犯,弟子毕竟是弟子,怎可以超过老师?这个观点相沿成习,直到不久以前,还有许多人没有料到千古以来的老师和弟子,会有一个伦常大变的时候。
新的师生关系,倒真像韩愈所说的,是“不耻相师”。就是互为老师,互为学生,彼此平等,不分尊重,真正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
当然,学术思想批判和教学改革,是应当有方针、有目标的,方针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目标是提高学术和提高教学,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改革而改革。从学生方面来说,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说,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雅量。
韩愈援引孔子的先例,作出判断说,“圣人无常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聪明有学问的人,没有一定的教师;见人有学问,不管是谁,就认他为师。我想还得给他添一句:“师亦无常道”,就是当老师的并不经常等于真理。一个当老师的人,既要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非真理。只要能做到这样一点,他就是“常师”和“真师”了。要保持师位的,不妨一试这条方案,同学们一道来为科学真理奋斗。
在另一方面,当学生的也应当了解:既然师和弟子的关系并不以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为条件,那么,今天的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某一方面的短处以后,也就不应该马上得到结论说,老师再不能作老师了。某一方面的短处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长处。即令把学生和老师换个位置,对于比自己多一些知识的人也仍然应该“不耻相师”。何况位置还并不能互换;何况今天的学生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更应该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还很有限,还必须虚心地向一切有所知、有所长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们学习呢!
这就是我的《师说》解。
作者简介
廖沫沙(1907—1990),著名作家,杂文家,笔名繁星,原名廖家权,湖南长沙人。1961年参加编辑《前线》半月刊《三家村札记》专栏。代表作有《鹿马传》、《分阴集》、《廖沫沙文集》(四卷)等。1990年逝世,享年84岁。
心香一瓣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老师只能起引路人作用,并非是真理的守护神。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作为学生,应当不唯书、不唯师,有善于钻研、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相长。作为老师,也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和学生相互学习,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传播真理的使者。
在真理面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的人,都可以称作我们的老师。碍于面子、不懂装懂、敷衍了事,都不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