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丹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4
|本章字节:3614字
曾敏之
想来,朋友之伦,不应落到“只有青山”,而再也不见青山似的人了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是杜甫题赠卫八处士的一篇著名的诗,描述他与卫八处士别来有似天上的参商二星难于相聚,可是却有缘重上卫八处士的家园,于是举觞叙旧。但这终是匆匆相聚,于是又不禁“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古代交通艰险,关山遥隔,不能不起这样的浩叹。
古今之异,而今有如天壤之别。不论是乡亲、朋友、同事、同学……虽然各居东西,只要有相聚会晤的需要,现代的海陆空交通,以致电视网络,都能让人不再有聚少离多之憾。这种新的人生体验,还有谁会不珍惜呢?
可是,世事却常出意外。最近从电视上看到附有解说的镜头,说是在一些同学会上,有人发出了“相聚不如怀念”的慨叹声。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同学会中因各人的身份、穷通、级别、名衔……等等,出现了区别、歧视、冷遇的现象。哪怕是数十年前的老同学,如果自己事业无成,有潦倒的形象,就在“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
当然,也有心存忠厚、不忘旧谊、笃守道义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相聚不如怀念”。因为相聚毕竟无多,他们更看重对有限的生命历程的情谊的怀念。所有这些,都令人不胜今昔之感。
谁也难以否认,自古以来,所谓同窗、同学,也是朋友,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朋友属于一伦,这是每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所难以避免的。按照伦常推理来说,人对家庭、对亲属或不免存有私心,但与朋友交往却可以超越利害关系,因此友道一伦为古今所崇念。此中包括着互信、互助、互勉,也有互相的求同存异与宽容。
而重利害的结合,就呈现为另一种丑恶的情景了:利尽交疏,甚至因妒忌而陷害朋友,攫取私利;或一朝得志,就如鲁迅所形容的,“一阔脸就变”。而正是那些炫耀势利的同学聚会***现的丑态,令老同学、老朋友尝到了清代诗人黄仲则所叹息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的滋味。
在钱欲狂潮席卷之下,钱、权结合已损害了传统伦理道德,也抛弃了人文情操。古越歌谣写道——
君乘车,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
他日相逢为君下。
这真是遥遥千载以上的古风了,今日缅怀这古风,也恐怕要被讥讽为“老土”或“食古不化”了吧。
可是仍有“相聚不如怀念”的道义和感情在。诗人陈凡在题赠天津作家方纪的诗中有这样的警句:“可叹交亲每为荣悴改”,于是诗人赞美青山永远不变,永以翠色迎人。青山是不以荣枯看待人的,他以此形容与方纪的友情。唐代诗人李白放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含有青山不变的道理在。而南宋的词人辛弃疾更以《贺新郎》描写了他与青山的关系:“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比辛弃疾看青山更深一层的是另一位宋代诗人戴复古,他讽吟道——
摩挲老眼从头看,
只有青山无古今。
想来,朋友之伦,不应落到“只有青山”,而再也不见青山似的人了吧!
作者简介
曾敏之(1917—),广西罗城人。抗战期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历任《大公报》记者、采访主任,暨南大学教授,1978年后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香港作家联合会会长。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杂文集《曾敏之杂文集》,散文集《望云海》、《文苑春秋》,专著《诗的艺术》、《古典文学欣赏举隅》等。杂文集《观海录》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心香一瓣
真挚的友谊,应当能够经得起时空的考验,应当如青山一样亘古长青。然而,世间这样伟大的友谊并不多。多少友谊之花经历岁月风尘的洗礼后渐渐枯萎,或者异变为一株长满仇恨之刺的毒草……我们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归结为这一切的根源,但实际上这终究是利益因素在作祟。深情古谊、忘年之交,只能根植于真诚的沃土,只能用心灵的雨露去滋润。只要双方都保持一颗青山似的心,时时呵护、珍重彼此间的感情,何愁你我间的友谊不能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