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慧丽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42
|本章字节:7672字
《赌神》里周润发饰演的角色,每每想要出千(作弊)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转动自己手上的戒指,这就是身体语言在不自觉中透露的秘密。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自己可以运用身体语言加强要表达的效果,比如对某件事情表示不屑一顾时,除了用口头语言“哼”以外,翻翻白眼、撇撇嘴等表情,都是一种同义的表达。而从对他人的观察中,我们又可以捕捉到很多信息,以验证在沟通时,对方到底是在开放区还是隐藏区。有经验的面试官不会让整个面试流程中都不断地进行对话,他会制造一些沉默,以深入观察应聘者的各种肢体语言,紧张的人手部或者腿部会不经意间出现许多小动作,比如玩弄衣角、腿不停地小幅度摇晃等。说谎或者夸大时,身体会调整一个坐姿来酝酿。
副语言很多时候体现在表达的语调和语义是否合乎逻辑上。当一个人真心诚意地夸奖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会说:“小王可真是个热心的人。”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换一种念法:“小王啊,呦,他可真是(加强语气)个热心(拖长音)的人。”从这句话里就能听出些揶揄的味道来了。
而从表达的逻辑上看出些端倪,则是个微妙的学问。当a对b表示感谢的时候,为了加强语气,或许会采用夸张的方式:“你真是全世界最好的人,我真是太感谢了。”而如果b在场时a向c介绍b,也可能沿用这种夸张:“b真是全世界最热心的人,帮了我无数的忙。”这两种表达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们都倾向于在别人面前说他的好话。但是如果b不在现场,a对c说的依然是夸奖的形容:“b真是全世界最好的人。”这时我们就需要注意他的表情、语气,看是否表达了相反的含义。因为一般而言,当本人不在场时,即便是要夸奖他,也不会选择加强及夸张的表达。
最后来看看操纵物体。其实类似于肢体语言的强调感,物体也是配合表达的工具。当一个人愤怒地敲击桌子的时候,你会知道他不是只有一点点生气而已。竞技场上的运动员很喜欢以这个方式来进行表达和沟通,比如在一场足球赛中赢了球的队员会把上衣脱掉向观众扔去以表达激动;得到金牌的奥运选手在升旗仪式的时候会亲吻奖牌来表示复杂的思绪——得到奖牌真的不容易,它非常珍贵,同时为了这一刻也是相当值得的,等等。演唱会上兴奋的歌迷挥动荧光棒也是同样的作用。
沟通是一门艺术。和简单的“通知”不同,沟通的各种技巧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沟通效果。和老板沟通工作安排的事情,内心其实有确定的想法,只是希望对方能够同意。这时沟通方法如果运用得体,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两个人有误会了以后,良好的沟通能够减少摩擦增进友谊,但如果沟通不当,可能一对好友会就此决裂。
学会有效的沟通,定然会对一个人的成功有极大的帮助。从这一刻起,你要开始关注自己的沟通技巧了。
捷径:三招让谁都能学会沟通
很多时候人们沟通得很努力,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你要检查一下,是否有些障碍横亘在你们之间。有三个方法能够帮助你快速有效地扫除沟通的障碍,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最终使沟通的双方得到共赢。
聆听。这是沟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技巧,有时它甚至比单纯的表达还要有力、有效。不是“我在听”就称之为聆听,懂得聆听,能够在沟通过程中赢回很多分数。
首先,许多重要的信息是需要依靠认真倾听才能得到的。人们在说话的时候通常思维的跳跃性很强,有时是没有太多逻辑性的。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永远从这一句话推断出下一句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必须以相当集中的注意力去捕捉一些以片断方式出现的信息。
当你在谈话时遇到对所讲内容不了解的尴尬局面时,礼貌地聆听还能帮助你掩盖自身的不足。“言多必失”,表达者看似抓住了谈话的主动权,事实上却是把判断的机会交由对方。如果一个人不善于表达,或者对某些话题并不是有太多的心得时,带有微笑的聆听可比茫然不知所措地迎合显得优雅多了。
拥有一个合适的听众,会使人更加有谈话欲。如果你身边有不少压抑着没处发泄的人的话,对他们的聆听就是一种极好的沟通方式,能够获得相当的友谊乃至信任。出于对平衡的习惯,表达者通常对倾听者难得提出的意见或者要求,也会尽量予以满足。
倾听是一种技巧,它也是有目的的。听,是为了说的时候能拥有更加有力的佐证。很多时候,一边聆听,一边思考,就能发现说服对方的关键。
智慧的聆听者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用心去记忆。和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不同,倾听者不可能用纸和笔去一一记录对方的表达内容。而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一般而言,一分钟会有100个字以上的信息容量),因此必须要用心记忆,才能拥有更多的有效信息。
第二,剥离重点,感受本意。之前我们讲到过表达者的语义比较零散,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剥离重点的。很多时候十句话中只有一句话对我们是重要的,除了抓住它的意思,我们还要再感受一下,除了字面上的含义,背后是否还有副语言的支持。
第三,在聆听中把握对方情感。语言是带有感情的,在倾听时我们能最直接地感受到这些情绪,而表达者的情绪如果被我们掌握了,沟通时我们就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
有效的倾听,还必须要排除五点障碍:用心不专。不要以为你用念书时一心两用的方法可以在一场谈话中佯装聆听。这样不但会被对方发现你的神游,而且你一定会遗漏非常多的有效信息。急于发言。我们很能理解这种心态,人都是一边听一边思考的,因为担心突然间想到的一句话可能再过几分钟就忘记了,所以很多人就希望赶快表达出来。你可以适时地插话,但是千万不要打断对方或者表现出太急切的样子。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对方语义间歇的时刻,先递上一杯水给他,然后不疾不徐地把你的想法讲出来。排斥异议。记住,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因为对方观点和你不同,你就选择不听。即便想要与之争论几句,但不抓到有力的切入点,又谈何雄辩呢?
心理定势。你可能会习惯于按照某个既定的逻辑去作判断,但这不适用于一场谈话中。让自己不要走神,是消除思维定势比较好的方法。
消极的身体语言。你在听我说,这很好。可是你抱着胸,身体每隔一分钟变化一个姿势,显示出相当不耐烦的感觉,那么我宁愿你不要听了。
换位思考。拿开你的成见客观地去理解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他的逻辑。换位思考不是强求你用他的思维来运作你的大脑,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有句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在不同的位置上,思考的方向就会不一样。我们要换的,就是自己坐下来的地方。假使你作为一名领导者和你的员工做沟通,是不是可以尝试着从舒适的老板椅上坐到硬邦邦的折叠凳上?你的思维一定会更加开阔的。
信息确认。我们不可能抓住对方谈话中100%的内容,这无可厚非,于是我们可以给自己的大脑一些走神的空间。但是请你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地将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忽略。要尽可能认真地、集中思想地去跟着对方的思维。当你发现自己有些开小差了,不妨与信息发出者核对一下,看你所接收的,确切地说,你以为你的大脑接收下来的这些信息,到底有无错误。
背景和经历也是我们在信息确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些话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情侣闹别扭时女孩子说“我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同样的话如果一个黑帮老大说,发出的信息一定是天壤之别的。所以,为了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我们在一场谈话结束之后,可以简单复述对方的内容,让其有机会更正可能会发生的理解错误。
其实沟通障碍多多少少会存在于任何一次谈话过程中,只不过我们可以及时地通过各种方法检查我们的沟通效果。沟通的时候,投入度不够、一味地只顾自己表达等,都是沟通障碍的体现。当我们学会倾听和思考,当我们习惯于每次谈话结束之后和对方确认信息,或许一次费时费力但是却事倍功半的无效沟通就能够被避免。你永远需要记住的就是,达成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是沟通的终极目标。因此怀着一颗准备和谐地去解决问题的心和别人交流,你才有机会获取自己想要的。
误区:沟通不是我说你听
态度决定一切。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对沟通持以什么样的看法,将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你要小心这些错误的想法,它们会把沟通变成一件费劲而且无用的事情。
第一种危险想法:小看沟通的技巧——沟通不是太难的事,我们每天不是都在沟通吗?
的确,我们每天都在做很多的沟通,可是如果你去看看这些沟通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达到效果的,或许就不会以为沟通有那么简单了。前文中我们讲到很多沟通的技巧,是因为我们所要沟通的对象是人——一个拥有智慧、独立的思考体。
沟通都是有目的的,否则可能就更适合称之为表达或者是释放。而这些各自不同的目的,或许是为自己争取资源,或是解释误会,又可能是要求别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在一次沟通后,付出和收获是不完全对等的。要将这种不对等描述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理由,那些没有思考随口说出的话,又怎么能达到沟通的效果呢?
所以对于沟通的第一正确想法应当是:沟通不是太难的事,我们每天进行很多的沟通,但是有效的沟通要用到语言、行为、心理等诸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