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死亡雨季(3)

作者:李开云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26

|

本章字节:13292字

39喜相逢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等命令,张荣华就赶紧跟着跳入了河水中。他敏捷地伸出手去,一把抓住了随波逐流的赵佳凝!


张荣华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后,必须要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旦赵佳凝被冲远、被冲入河中心位置,那救援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张荣华一手抓住赵佳凝,一手抓住旁边的一棵小树苗,情势十分危急。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胜华赶到,这才将两人重新拉回到树上,脱离险境。


天光已大亮。令人惊喜的是,下了整整八天八夜的大雨,现在,终于停了!太阳又露出了它久违的热烈。脚下的河水,也慢慢地退了下去。


在这一夜,这支小小的队伍连续搬了三次宿营地,最后还差点命丧河中。


队伍继续上路。


连续两天都与蛇相遇,赵佳凝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而且,队伍已经开始断粮。


要想改变现在的处境,就必须追赶上大部队;而要想追赶上大部队,就必须渡过眼前这条河流!


要是在雨季之前,度过这样的河流,只需要挽着裤腿,就能很轻松地走过去。那时候,河水是多么清冽;而现在,经过雨季的洗礼,河水已经改变了它昔日温顺的面貌,变得暴戾起来。


李胜华带领张荣华来到河边,查看水情。


他们站在离水面约一米的地方,见这条大河宽约五六百米,河水呈土红色,流速很急。水面漂浮着许多杂草及一些大树在激流中翻滚,奔腾而下。河心有许多漩涡,发出“哗哗……”的吼叫声,景象惊人,惊心动魄。两岸的大树,有的被水淹了半截,有的只剩树冠在水面,枝叶被流水激荡着不断摇摆。


正在这时候,忽然见前面树丛中有树梢晃动,李胜华机警地拉动了枪栓,然后朝张荣华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便朝有动静的地方摸了过去。


李胜华隔着树叶的空隙朝下一看,只见河边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不少穿着军装的人,看见那熟悉的军装,李胜华就知道找到大部队了!当下高兴不已,跳出去冲河边的人喊道:“喂,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对方见都是自己人,便回答说,他们是新22师65团的,他们前面是96师,相距一天的路程。原来,他们是下雨的第二天下午到达河边的,当时河面不宽,不过百来米,水也不深,水中有一人多高的大石头,本可以涉水过去的,因天快黑了,准备在河这边过一夜,次日早晨再过河。不料山洪来了,河水不断上涨,那些有漩涡的地方,水下就是一些大石头。


找到大部队,李胜华让张荣华返身,将几个女兵和剩下的通信连的人都带到了河边。


其他先头部队见队伍里还有几个女兵,都觉得惊奇。


“在这样的地方行军,别说女兵,就连咱男兵都受不了!”


“唉,可真是苦了她们了!”


“……”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


正在这时候,队伍中忽然有一个手臂上戴着一个红色套子的人朝几个女兵走了过来,只见红色套子上写着三个字:文艺兵。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这个戴着红色套子的人走进杜群英,问道。


杜群英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戴着红色套子的人也是一个女兵,顿生好感,于是站起来回答道:“我是卫生员,后来被借调到200师师部,后来我又回到野战医院了……”


对方热情地向她伸出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我叫杨金芳,是文艺大队的大队长,现在没怎么打仗了,文艺演出也就停止了,现在主要是做一些思想宣传工作……”


杜群英问道:“哦?文艺宣传?很好啊,我也很喜欢文艺的!你们那里还有女兵吗?”


“有啊!现在跟我们一块儿的,一共有5个文艺女兵,还有几个男兵,本来文艺大队的人不少……但这一路走来,有的掉队了,也不知道她们现在的去向……”


就这样,中国远征军分属不同部门的女兵,在这条湍急的河流边,汇聚在一起。


女兵们相见,分外亲热。除了文艺大队的大队长杨金芳,还有另外4个文艺女兵:卓雅、新梅、岳蓉和林琳。这些文艺女兵一般是在战时的时候,给战士们唱歌跳舞,因此身形和脸蛋都很漂亮,嗓子甜美。尽管连日的疲惫行军让这些文艺兵们的脸上蒙上了一层疲倦的影子,但是她们的眸子依然闪亮,她们的面孔依然年轻。


很快,大家就相识了。


卓雅的嘴角有一颗很醒目的黑痣,新梅是双眼皮,岳蓉的皮肤最白皙,林琳留着长发。


由于长日行军,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队伍打破了原有的建制,不再跟随原来的番号而行进,在路途上遇上谁,就跟谁一块儿。


眼下,当杨金芳听说这几个女兵里,有两个是师部的译电员时,都很兴奋。因为在她们看来,译电员就是整个队伍的中枢神经,只要中枢神经在,她们就是安全的。


而事实上,刘艳芝和赵佳凝已经很久没有电文可译了。


杨金芳说道:“这样吧,如果上峰没有新的命令,在没有回归到原来的建制队伍之前,以后咱9个女兵,就一块走吧!相互也有个照应!”


“好啊!”杜群英也乐得多了几个伴。


现在,虽然不下雨了,河水停止了上涨,但却没有回落。据杜群英介绍,这热带原始丛林,一旦进入雨季,雨水是很难真正停止的。也就是说,不能等到雨停了、河水退下去了再想办法过河,那样的话,也许两三个月都还不能过去。


杜群英的话果然应验了。雨大约停了两三个小时后,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而眼下的问题,是如何渡过这已经上涨到两三百米宽的河水?


李胜华找到新22师65团的团长邵伟,商量对策。


40渡河险


卲伟听说李胜华的队伍里有一个缅甸籍女兵杜群英,心下大喜,这不正是天生的向导么?


邵团长问杜群英道:“你们本地人有没有什么渡河的良策?”


杜群英回到道:“我只听说在这丛林里,克钦族人是靠溜索渡江的。”


邵团长惊奇地问道:“你是说这丛林里还有人家?”


杜群英点点头,她又想起了刚进丛林时看到的那个“野人”,那个惊恐万状、劝他们别进山的克钦族人。


只因克钦族人还生活在原始社会,从没走过这茫茫大山,所以,外地人才管他们叫“野人”,事实上,他们并非真正的野人。


在这长长的河道上,到哪里去找溜索?


不过事已至此,也只好试一试。邵团长派了一队人马,分别沿河上下,看看有没有克钦族人架设的溜索。


下午时分,两队人马回来报告,一无所获。


停在这里,就意味着被饿死。眼下的办法,是必须渡过河去。


李胜华颓然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放下背上的无线电台,开始呼叫起杜聿明和戴安澜部。这一次,杜聿明部没有回答,戴安澜部联系上了。


据师部报告,他们已经渡过了这条河,李胜华在报告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之后,师部指示他们,沿着这条河,转折向西,有一个渡口,工兵团和前卫团在那里架设了浮桥,可以过河。


听到这个消息,群情振奋。这支约摸500多人的队伍,立即开始向西急行军。


尽管战士们都饿着肚皮,但是,前方有桥的消息激励着每一个人;只要有桥,就能过河;只要过了河,就能有东西吃了。


到了傍晚时分,队伍走走停停,继续朝前行进;等挨到天快黑时,队伍来到一条小河边,岸边已经挤满了人。


李胜华快步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工兵团原来在这里架设了浮桥,因水流湍急,浮桥架设起来没多久就被激流冲垮,浮桥上大约有20多人落进水中,被洪水卷走。


李胜华这才查看了一下地形,果然,在这里,两山对峙,先前宽阔的江面,在这里不过30米宽,可谓是过河的好地方。也正因如此,这里水深流急,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只要掉入激流,就会被洪水卷走,尸骨无存。


李胜华跟卲团长一商量,觉得天已黑了,于是命令就地宿营,等天亮后再架设浮桥。


李胜华所带领的这支10人左右的队伍,已经两天两夜没有进食了。所谓的就地宿营,也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地方,或坐或卧罢了。这一夜,大家什么东西都没有吃。


天亮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仍然是渡河。


邵团长决定扎竹排过河,李胜华疑惑地问道:“邵团长,这里水流太急,竹排恐怕无法过去啊。”


邵团长嘿嘿一笑,说道:“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先试试看吧!”


山林里的竹子很多,竹排扎好以后,邵团长向人群大声喊叫:“谁会撑竹排?自动报名!”他连喊了两三遍都无人答话。


这时候,站在李胜华身边的张荣华说道:“我会撑竹排,我报名!”


经他们这么一说,队伍里又陆续有十多人报名。邵团长挑选了十个身强力壮的战士,其中就有率先报名的张荣华。


十个人登上竹排后,每人手里拿一根竹竿当桨,他们先沿溪岸向上游撑出了百来米,然后就向中流划去,企图渡河。但竹排一到中流,因水深竹竿达不到河底,只靠十根竹竿的划动,敌不住水流的冲击力,竹排急速向下游漂去,漂过了李胜华的面前后,只见那竹排朝一个有漩涡的地方驰去。


李胜华在心里暗叫一声“不好!”竹排在漩涡里转了不到一个圈,顿时被打翻了,竹排上的十个人全部落水。


滔天巨浪中,过了大约两秒钟,竹排才浮出水面,然后像箭一般朝下游射去,卷入激流中的战士们,一个也没有爬上来,只见几颗黑色的脑袋在水里沉浮了几下,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河水,又恢复了先前的狰狞,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张荣华被洪水卷走,赵佳凝呆若木鸡。这个在昨天凌晨还救过她命的可爱的战士,这个鲜活的生命,在眨眼之间,就被洪水卷走了。


赵佳凝的眼眶湿润了。


她万万没有料到,生离死别,竟然是这样迅速。


生与死,藏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随时都有可能告别这个世界。


竹排横渡的计划失败以后,邵团长又指挥人扎竹排,并对人群大声喊道:“有绑腿的都解下来交给我。”人们纷纷解下绑腿交给他。他将3根绑腿编成一股绳,又一根一根结起来,形成了一根长绳。待竹排编好以后,他从报名撑竹排的人挑出一人问:“你游水的本领怎样?一个人游得过去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以后,他指着手中的绑腿说:“这是一根长绳,你把一头拴在腰上一个人游过去,你上岸以后,我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竹排上。你一个人先把空竹排拉过去,竹排的另一头也拴上绳子,我们在岸这边再拉过来,如果成功了,我们再上人,你再把竹排拉过去。过去的人帮你拉竹排。就这排,你们在对岸把人拉过去,我们在岸边把空竹排拉过来,用这种办法把人放过去。”


这一次,实验成功了。这个小小的竹排,每次可以渡过8人。


然而,想要渡河的人很多,每当空排拉过来时,人们就争先恐后抢着上排,秩序混乱,有人被挤下水去,上排的人多了超载,叫谁下来,谁也不肯下来。邵团长虽然声嘶力竭地叫喊,但无人听他指挥。


实在没有办法,邵团长从腰间拔出手枪,朝天鸣放一枪示警:“谁要胆敢再不听指挥,立即枪毙!”


队伍这才安静下来。


骚动的人群刚刚安静下来,忽然人群里发出“哎哟”一声惨叫,一个叫王大运的人捂着大腿,一瘸一拐地走到邵团长面前,脸色煞白,说道:“团长,你打伤我腿了!”


邵团长低头一看,王大运的大腿上鲜血直流,他这才明白,原来刚才朝天鸣放的那一枪,子弹落下来时恰好击穿王大运的大腿,顿时血流如注。


邵团长这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他看了看王大运的伤口说:“你小子今天真是走大运了!”


王大运哭丧着脸:“团座,差点被你打死,还说走大运!”


邵团长哈哈一笑,道:“我说你走大运,那是因为子弹没落在你头上,要是落在你脑袋上,你这条小命还能保住吗?”


经团长这样一说,王大运这才后怕起来。


邵团长对王大运说:“实在对不住兄弟了,我不是有意要打你的。”然后,他又弯腰从脚边捡起4个玉米包说:“这是昨天前面的人送回来给我的,师长病了,又几天没吃东西,我舍不得吃,是留给师长的,现在分给你一半,给你养伤吧。”邵团长又从脚边拿起一根绑腿交给王大运说:“你找人帮你包扎一下,把血止住。”


李胜华见状,回头对李亚男喊道:“亚男,快过来!”


李胜华又转头对邵团长说道:“团座,这是野战医院的卫生员,让她来处理一下吧!”


邵团长这才想起队伍里还有几个女兵的事儿,问李胜华到:“你们有几个女兵?”


“回团座,一共9个!”


邵团长说道:“那好,下一拨就让你们的女兵先过河!”


“谢团座!”


李亚男走过来,捞起王大运的裤管,说道:“兄弟,你忍着点,妹子给你把子弹取出来。”


李亚男从包里取出一把镊子,在火上烤了烤,算是消了毒,又用酒精擦了擦伤口,然后伸进镊子,硬是将那颗子弹给夹了出来。尽管子弹不深,但由于没有麻醉,王大运直疼得龇牙咧嘴,满头大汗。


接下来,在邵团长的关照下,9个女兵,加上意外受伤的王大运,分乘两拨竹排,过了河。


临上竹排之前,李亚男深情地凝望着李胜华:“走吧,跟我们一块过河去……”


41白日见鬼


李胜华笑着说:“去吧,你们先过去,我随后就到!”


李亚男低着头,眼眶湿润起来。她在心里默默地说:“那好吧,记得过了河来找我!”


然而,她终于没有说出口。


望着李亚男乘坐的竹排,摇摇晃晃,颠簸着在风浪中穿行,李胜华一直目送着她们远去,直到看见竹排终于在对岸停住,三三两两的女兵们上了岸,他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李胜华是第二天上午才渡过河去的。岸边想要渡河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是竹排又少,即使多扎了竹排,会划竹排的人也不多,所以,过河的速度很慢。


失去了男兵们的依靠,李亚男等几个女兵继续朝前走。不过,幸好她们又多了一些女兵同伴,寂寞的旅途这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现在,一共9个女兵,正在丛林中朝前穿行。她们的名字分别是:杜群英、李亚男、刘艳芝、赵佳凝、杨金芳、卓雅、新梅、岳蓉和林琳。


这些文艺女兵们,天生爱说笑,即使饿着肚皮,她们也能给大家增添不少乐趣:时不时来上一段唱腔,虽然听不懂她们唱的内容,但是那腔调,却让人说不出地舒服;唱腔完毕后,还有人讲故事,讲木兰从军,讲诸葛亮的八卦等等。一路走来,杜群英和李亚男等4个女兵,也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


沿着大河,她们继续北上。大河两岸有许多山头,山头与山头之间都有一条山沟,这些山沟下面,天气晴朗的时候是溪涧,现在遇上雨季,全都成了小河流。


就在她们用绳拉竹排渡过第一条大河后,走了5天,她们又遇到了第二条大河。


这条大河与前次那条完全不一样。山涧的坡度十分陡峭,水流的落差很大,河中又布满了巨石,涧水撞击巨石发出如雷的吼声。


这样的小河既无法徒涉,也不能摆渡,用绳拉竹排也无法过去,再次成了拦在大家面前的一只老虎。


与杨金芳她们9个女兵一起行军的,还有四五十个男兵,这些都是在那天与她们一起渡河结伴而行的。


男兵中有一个领头的,是一个副营长,山东人,十分高大,长满了络腮胡子,名叫赵发磊。或许是出于天生的保护弱者的心理,赵发磊一路上对女兵们关照有加。


眼看横亘在面前的这条深涧无法过去,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天色将进傍晚,赵发磊只好让大家就地宿营,找好宿营地,开始搭建棚子。杜群英则带领两三个女兵,到宿营地附近去砍伐棍棒,以备搭建棚子用。


杜群英刚刚走进丛林,忽然,只觉得前面的树丛一阵晃动,发出簌簌的响声,她定睛一看,顿时吓得“啊”一声大叫起来!


跟随杜群英一起的另外两个女兵警惕地问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