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为何对我用非敬语

作者:郑赞容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7:15

|

本章字节:3630字

schliema


的秘诀中有一条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每天到外语培训班做1个小时的speaking练习。我国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无法实行它。甚至连那些德国的留学生,在外语课上也总是双唇紧闭,一副沉默是金的神情。更有人因为年龄比自己小的人无礼地使用了非敬语,而生气得不再说话。(德语和韩语一样有敬语和非敬语之分,不同的是德语中根据亲近程度来区分敬语和非敬语,而韩国语是以年纪的长幼来区分的。)那是由于他是以韩国的方式来理解的。


在我国,人们只在有充分自信的情况下,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这样,绝大部分人还是被点到名才走上讲台的。这可不是外语学习时才有的现象。


德国的孩子们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受教育过程中,在课堂上是否踊跃发言是评估成绩的一个因素,这是韩国侨胞的子女告诉我的。在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惯下,每一个人都勇于表达自我。相反,在我国,人们不是鼓励他人去发言,而是一味的劝阻。


现在想想,我上高中的时候,举手发言的情况,仅限于到黑板解答数学题而已。在这种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教育体制下,教学内容所针对的对象只不过是听力健全的人,而不在乎他会不会说话。


接受十几年这样教育的人,偶然来到国外,突然间置身于形形色色不同人种当中,在不同颜色的瞳孔注视之下,恐怕没有人能保证他能态度从容地侃侃而谈吧。


说到这儿,我又不禁想起第一次在研讨会上被德国教授点名提问时的情景。记得虽然但是讨论的主题恰好是外国的事例,但我还是和平常一样默默地坐在那里倾听着其他学生的发言。和别的韩国留学生一样,我更愿意在研讨会上静静地听讲。


大家想听听东方文化圈里的情况吗?教授意外点名让我回答。所幸的是,在我自己发明的这种学习方法和帮助下,我的德语已经日趋完善,所以我毫不费力地一一介绍了韩国的例子,也回答了其他人的提问。下课以后,一个女同学去过来这样说道:


我以前一直以为你和别的韩国人一样,是因为说不好,听不懂德语才总那么默默地坐着。你该不会是在德国上的中学吧?


从那以后,我便决心一定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那女孩关于别的韩国人的言语深深地刺伤了我的自尊。我为韩国学习英语开发秘诀的原动力也正在于此吧。只有树立起这份自尊,才能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才能在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决不会允许自己语无伦次。


讲到这,我又不禁联想起上文提到的那位在一企业语言研修院担当下午授课的犹他州出身的美国讲师。他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在他的课堂上采取了特殊的授课方法。当discussion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想方设法惹恼他的学生。辩论的主题往往取自当日热点报道和我国历史问题,因此学生们总是轻易地被激怒,进而纷纷举手反驳他的观点。后来他才告诉我,这其实是他的一个策略。韩国人只有在愤怒,或者是喝醉了的情况下才敢开口说英语。所以我才那样做的啊!


不管怎样,我所讲的这些秘诀,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学好、用好英语。而从第一阶段的第四阶段我始终强调的大声朗读法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经常翻翻英英词典,熟悉基本词汇和提升造句能力,也是schliema


的秘诀中没有提及的方面。


用正确的方法取代我国国民所接受的错误的外语教育。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使命。只有完成这项使命,我们才能真正把英语变成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解释也好,研究也罢,这样的字眼只适用在拉丁语之类的古老语种的身上。而在所谓的英语研究、英文解释泛滥的我国,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学,还任重而道远。


攀登第五阶段:文化融通渐入佳境


第五阶段的六个要领


第一,准备1张最近的英文原版报纸(在美国发行的报纸)。


第二,从社会版面挑选一篇短文章(1-2分钟就能念完的),然后大声朗读。必须坚持到完全消化为止,就好像自己成了新闻主持人一样。


第三,当确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记住文章内容时,把它像讲一个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复述下来。


第四,能够流利地诵读时,再选第二篇文章,重复上面所讲的方法。


第五,看完一个版面后,就像第三阶段那样处理不认识的单词。


第六,把报纸上广告,名人访谈,漫画等所有的内容,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学习。